 鲜花( 107)  鸡蛋( 15)
|
习近平修宪引发重大疑问, _2 }# e3 V1 m& s7 e; y c
作者 安德烈
1 w* i3 Z" D# U, O: z( ]% a
) B0 e1 X. I" ]* n/ T. OXX二中全会结束时还宣布修宪不会大动,2月25号星期日,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布了XX建议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新闻,一举颠覆邓小平奠定的XX定期自我轮替制度,一时全球震惊。但是,接下来便产生了几个还在发酵不已的重大疑问。7 G1 l/ @" z, r# \# r
* C) K9 P0 S! b
新华社以中央委员会名义发布的修宪建议注明是1月26日,许多观察家对XX中央委员会在这个时间开全会建议修宪产生了严重疑问。接下来还出了另外的状况,中国官媒报道时轻描淡写,不再单独说取消国家主席任期,或者干脆不说,三中全会公报只字不提取消国家主席任期更是把这一疑问推向了高峰。到底出了什么事?. L% x' q, J* X" M
4 B6 t$ ]$ I, w& F [% \
XX中央到底什么时候开会建议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 j: ?6 Q+ n6 c3 t* H7 A. |
+ `2 S( |/ y9 q* U& s首先引起疑问的是XX十九届三中全会放在两会之前的26日召开,也就是说在二中全会召开一个月之后。XX的惯例是秋天时举行三中全会,显然这应是一次极其紧急的全会,从二中全会到召开三中,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重大事情?最蹊跷的是,三中全会公报一字不提XX建议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字句,好像被舆论批之为习近平企图称帝这件大事已经成了过去时。
5 Z9 V2 v( m' R
6 x8 u: C% T; @XX名分上党的最高权力属于中央委员会。新华社2月25号以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的修宪建议,注明中央委员会决议会期是1月26日,也就是说是在1月19日XX19大二中全会过后一个星期之后又把分散在各地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再请来开会。这就出了问题,如果XX在二中全会上通过了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修宪决议,新华社当时为什么未发稿?如果是在1月26号通过了决议,新华社为什么也未及时发稿?一个在社交圈广泛流传的音频分析,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提议应该没有在二中全会上通过,因为对此争议很大。然后习近平及其亲信在二中全会以后这段时间地下运作,在三中全会召开前两天,直接用XX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修宪建议。因此这一修宪建议有冒用XX最高权力机构 中央委员会名义颁发修宪建议的嫌疑。但习近平为什么会这样做?显然因为党内争议比较激烈,但是这样做了会产生什么后果?压服的结果只会刺激高层矛盾加剧,这种矛盾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因此,不少分析指习近平这是霸王硬上弓。: O$ q/ P3 Y( p. R- h
% g7 Y! T" Y8 ]6 l* F2 W: D路透社引用接近中国高官的消息来源称,二中全会上对于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修宪建议没有达成共识。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前召开三中全会的一个原因。据此,胡平认为在二中全会与三中全会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好理解了,比如2月23日,安邦前总裁吴小晖被提起公诉,次日,国务委员杨晶被立案审查并且降级,25日,发表修宪建议,官媒配合发表全民全军拥护,胡平认为这是习伪造民意,压住党内不满声音,把修宪建议赶在三中全会前公布,“这是先斩后奏,逼迫三中全会充当橡皮图章”。
* B* v: }, x7 U6 S
5 L0 t! w; w9 P陈奎德与冯崇义则认为,“无论如何,可以确认,取消任期限制的建议没有获得中央全会的授权”。5 | B& c3 d! V, m
1 W$ u0 {" w3 K6 j0 o1 F8 \据指出,XX历史上有过以政治局直接以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通知的先例,这就是著名的宣布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五一六通知”。那一次之所以把政治局扩大会的决定以中央全会名义发表,是因为毛泽东如日中天,没有真正的敌人。但这一次不能与那次会议做比,这次可能就根本没有存在过一个会议,只是私下操作,最后以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习近平在对他的个人崇拜远远未能达致当年崇毛的情况下,涉嫌强行推行个人意图,为XX高层更剧烈的内斗埋下伏笔。
$ Y* p( U3 \( T+ Z: {9 e
4 z0 Z' {# M, [6 F. l5 h( d. _官媒自落陷阱5 u4 c4 _# }2 X: Y6 L& N7 G/ p
8 M3 v3 ^9 {5 Z) u3 W- _应该说习近平已经打定主意要取消国家主席任期,但是自从以中央委员会名义公布这一所谓修宪建议以后发生的事情又让人难解,最典型的就是官媒难以自圆其说,自打嘴巴。& z1 E, X$ v4 f
' g; {: b6 q, [/ B- X( f
XX建议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率先由中国一号官媒新华社以英文发出,题目便是“XX中央委员会建议修改宪法有关国家主席任期的规定”,一个小时后新华社发出的中文稿把“修改主席任期规定”淹没在XX关于修宪部分内容的建议全文中。香港星岛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称,新华社英文消息发出后引发海内外哗然,国际舆论极大关注。事件被当局定性为“严重失误”及“政治失误”,相关人员被撤职,社领导要检讨。$ l) t- o8 f: T" d* |
/ W6 y3 d/ Z4 b& p, c" G- x+ N新华社发表如此重要的英文稿,绝非自作主张,文革时期,新华社重要稿件都要经过周恩来审阅。发表建议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消息也绝非如传说的新华社“抢先突出报道”那么轻易所致,这应被看作是北京有意测试外界反应,但遭致强烈反弹后抓一个替罪羊的做法。
/ }0 \5 p5 H6 f7 g7 n4 ?, v, d) e9 z* f V
随后就传出中国国内媒体接获“不突出报道”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口头指示。3月1日的『人民公安报』报道“全国公安干警坚决拥护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但是,如此宣示效忠的报道对取消国家主席连任这样重要的修宪条款只字未提,全文甚至看不到“国家主席”四个字,官媒如惊弓之鸟可想而知。
' [" D( |8 {' V, D
8 f; g+ z6 ~# h9 VXX机关报『人民日报』3月1日紧急出面解释,称取消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这一修改,不意味着改变党和国家领导干部退休体制,也不意味着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 @& f) U7 T7 F8 v
( b% S% V2 Y+ H; q( G- ^, L人民日报的说法显得勉为其难,但无法自圆其说,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难道不是为强人无限任期,或者为其一直担任到自己不愿意再任职的时候铺平道路吗?
! L# l. q1 `2 }, G
2 d& I& d! H' W, s, O: w# v7 m8 {新华社向外界报道XX建议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以后北京的做法,显得不太正大光明。到底是与海内外爆发了巨大的抗议有关?或者还有别的因素?; {) U8 P+ L" M
. N! `. U, s+ ^( j
从具体什么日期召开中央全会提出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含糊不清,到强加个人意志,显示出XX党内斗争远远没有平息。习近平王岐山五年来借反贪之名义攫取所有权力,表面上江曾等代表的元老势力已经被扫除,但从这次修宪建议前后的曲里拐弯,到舆论的巨大反弹,恐怕习近平的新的暂且没有公开的党内敌对势力正在形成。当年袁世凯敢于称帝,正是基于“人人劝其称帝”的说法,他万万没有想到,一登基,遍地都是敌人。美国中国问题学者黎安友认为,习近平走上终身执政道路后将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当他遇到麻烦时,权力斗争将爆发。$ s1 }5 ]' E% X, _" T( l3 }8 L$ T
5 v! n% C% F4 l( B# ~5 T" C但是这样一来,为了自己不至于被对手推翻,习排除异己,对政治异议人士的打击也会更加残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