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2|回复: 2

戒杀与吃素 ---于凌波居士讲述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0 g1 |8 ~9 g/ a7 [  |

7 K/ J: i$ `" }% n8 x;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就成为佛教徒的标志。$ I: e( x8 L1 W8 a* {1 f$ k

3 X$ z& \, w2 k  i! p  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众根本断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在印度不是佛教所独有,比佛教历史更古老的婆罗门教、耆那教,也各有其五戒。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均有不杀生这一条。不过其他宗教的不杀生,指不杀人而言,而佛教的不杀生,是除人之外,还包括著一切众生——有情识的生命。为什么呢?因为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既然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如何能杀害同类呢?
/ E/ i: Y) l& o5 w: @7 A# @8 K- E9 ^. N
  我国的孔子最重恕道,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陀在《四不坏净成就经》中说:‘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戒。’' o2 ^. j, A; x6 o& i7 O) h2 k+ d
4 F2 B* T# R: o6 F! A
在《十善业道经》中,佛陀说不杀生有十种利益:(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众生不会惧怕你)。(二)常于众生,起大悲心。(心地调柔慈悲)(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不会害怕妖魔鬼怪)(十)命终生天。(可升做天人)$ L" F: _+ U: q  u; e
, A, ]3 H/ b( A1 _, ], P# w
  虽然如此,但佛陀住世时代印度人并不吃素,佛教僧团的比丘也不吃素。何以故呢,因为印度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没有素食的习惯。僧团比丘托钵乞食,人家给什么比丘吃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直到现在,南传佛教比丘仍然遵守这一传统,施主给什么吃什么,包括鱼肉在内。西藏佛教的僧侣也不吃素,那是地理环境使然。古代西藏不种植五谷,只有以牛为食。
! l3 k% ^! e. c8 B! @& P4 F
1 @# R% I) p9 `- [- Y/ y' ?+ ?1 B  佛教传入我国,和我国文化相结合。我国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本,对于动物,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并且我国出家人不托钵乞食,在寺院中自炊自食,所以就形成了素食的传统。出家僧侣既然素食,在家信众也多数素食。素食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我们的慈悲心。
( Z8 p1 i4 x7 _1 G( M; D" Z2 L1 r" s" m- }
  或者有人问,信仰佛教的人必须要素食吗?这也不一定,只在各人的发心。做为一个佛教徒,能够发心吃素,自然是值得肯定、值得赞叹。如果因为工作的环境、社交的因素,或家庭的困难,不吃素也不会影响佛教徒的资格,但是主要的一点,千万不能再杀生。
7 k; y$ w6 w& p
) S3 G+ l" r0 J+ @$ s7 k( ^0 G  佛陀时代虽然允许比丘吃肉,但只许被动的接受,不许主动的索取。《五分律》记载:‘若比丘到白衣家求乳酪、酥油、鱼肉者波逸提。’因为佛陀不许比丘向施主求美食,比丘得到美食鱼肉不敢吃,以此白佛,佛陀集合比丘告知说:‘若不索美食自得而啖犯波逸提无有是处’,这是比丘可以吃肉的根据。但有三种‘不净肉’不可以吃,即一见为我杀者,二闻为我杀者,三有为我所杀之杀念者。在这些条件下,当然更不许为了口腹之欲而自己杀生了。5 }! d) F' O0 F# U! A! K% f
+ i" m6 h( `) P5 S, @2 m; ~7 S
  不杀生这一观念,在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中,更为特别重视。佛教以为不同空间的众生,都在六道中生死轮回论。人道与畜生道,同是六道之一,畜生并不永远为畜生,人也并不永远为人。基于此一认知,多生多劫以来,人与畜生之间,难免没有父母妻子眷属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杀害各种生命,会不会杀到我们前生的眷属呢?再者,我今生为人,杀害畜生——飞禽、鱼虾、鸡鸭猪羊,未来生中我如堕入畜生道,别人——包括畜生道恶报受尽转生为人的,是不是也照样杀我呢?愿云禅师有诗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间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恶业招感,世界上连年战争不断,社会上的杀人、放火、勒索、撕票,不都是人类共业的后果吗?在早年出版的丰子恺《护生画集》中,附印有一篇李圆净居士的《护生痛言》,沉痛万分,发人深省,抄录一段在如下:
/ c% c9 K' g% y/ A9 D6 V3 q6 A5 M, Q' M! p# k8 m
  ‘天地之大德曰生,世人之大恶曰杀生,这是古人昭示天下后世,最直捷了当、而十分沉痛的两句话。我们总该知道,生命是世间最贵重的东西,杀生是世间最悲惨的事情。我们读书,读到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至死而极,就如那些作奸犯科、罪恶滔天的绝顶恶人,一死也尽足以蔽辜,而无可复加了。可是竟有于人类无害、罪不至死的、天理所能容的、国法所不及的生灵动物,而人们却悍然不顾地加以残杀、加以残死、加以吞食,并且视为等闲。啊呀,世界上罪大恶极,不讲公理的事,还有比这个更甚的吗?’
* }6 ?8 c3 A+ C1 {4 y
( u8 A5 ^  @4 k0 S& G; \# F* g  他在文章的后一段大意说:‘杀有三种,一者人杀人,二者人杀禽兽,三者禽兽杀人。人杀人是犯法行为,要服罪;禽兽杀人——如虎狼食人,就罪大恶极,必予除之;而人杀禽兽,就视为理所当然之事。’人为什么要杀禽兽,还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当真是,中国人之于吃,真是传统的国粹。有人开玩笑说:中国人,除了天上的飞机,陆地的战车,海上的军舰外,没有不吃的。可不是吗?天空的各种禽鸟,海中的鱼鳖虾蟹,陆地的牛羊犬猪,以至于虎鞭熊掌,猴头毒蛇,蜜蜂蚂蚁,无一不是席上的佳肴。大陆上早年广东的名菜,猫蛇同吃,叫‘龙虎斗’,近年北方流行吃‘蝎子宴’,残忍啊!人类号称万物之灵,中国自命为礼义之邦,何以残忍一至于此?; X% y2 b7 ?0 D
' N) {5 v0 [7 @( f( t& ^! }
  饮食最低的目的是为了果腹,最高的目的是了适口,而在果腹与适口之间,其相去何止百千万里。可是我们的味觉,由入口到咽喉,只有十数公分,过了咽喉,什么都感觉不出了。我们何忍为了这十数公分的感受,而残杀如此多的生灵呢?社会人士为了结婚、作寿,大宴宾客,宰杀大量鱼虾鸡鸭。为了庆祝新人幸福美满,或庆祝‘我’健康长寿,杀害它们许多生命,这合乎逻辑吗?近年台湾盛行选举,参选人请起客来,动辄数百桌以至上千桌。一次宴客,杀害的生命数万至十数万计;养鸡场养猪场为了调节蛋价猪价,一次焚烧的小鸡、掩埋的小猪,也以数万或数十万计。可怕啊!这杀业的累积,怨气的召感,不是已经在我们社会上表现出来了吗?
  }5 K& {5 R3 p4 K' P- E
6 ]/ y, N8 U9 B  我们尤其不应该杀害的,是为我们辛劳一生的牛,作为人类忠实朋友的狗,牛为我们耕作一生,我们何忍在它垂死之年,寝其皮而食其肉?书上所记,报上所刊,忠犬救主的故事不计其数——最近的新闻,美国一位太太心脏病发作,她养的小狗竟会拨电话求救,挽回了她的性命。像这些与人类关系如此密切的生灵,我们杀而食之,何其忍心呢?一本佛教杂志上登载,一位退役的老荣民,一生爱吃狗肉,他一辈子杀害了多少狗,无从统计,但是撰稿的这位居士,于民国五十五年的冬天,亲眼看见他把邻近五只刚断乳的小狗抓来,投入沸水锅。一年多后,这位老荣民在一家爆竹工厂做临时工,爆竹工厂爆炸起火,这位老荣民全身灼伤,皮肤剥落,有如被烫死的小狗,痛苦呼喊,有如狗叫。) l) e! a1 I/ b
2 e/ S. L5 R  D2 a: q
  今年(一九九七)四月间我回大陆扫墓,我胞弟告诉我说,洛阳乡下一个农民,十八年前买了一头已能耕作的小牛。那牛为农民卖命耕作了十八年,年老力衰,不堪耕田,乡农把它卖给屠户。那老牛双目流泪,向主人乞怜,主人不顾。他和屠户讲好价钱,接过价款,站在一棵树下数钞票的时候,那老牛忽然奋力冲过去,把正在数钞票的农民抵死在树上。这事登在三月下旬的报纸上,我要我弟弟给我找报纸,可惜没有找到。8 |, C) L9 L# q% _) ~

7 w$ B3 f2 L; l9 t7 T6 t$ J; D/ c  有一则广化法师(去年才往生)现身说法的故事,是他自己写出来登在七十五年的天华月刊上。法师在抗战期间从军,一向在军中担任军需官,他酒量很大,好吃鸡鸭鱼肉,也说不出吃下了多少。三十八年驻防定海,他所住的村庄附近鸡鸭成群,他每天都要房东小姐给他买两三只到四五只不等,由勤务兵红烧清炖大家吃。几个月下来,村子附近数里内的鸡鸭都被他吃光了。后来也来到台湾,四十二年信佛,四十六年出家,六十三年在南投莲光寺闭关,拜净土忏,已拜了八个月。他文中自述,一天:‘....第一拜拜下去,就觉得身轻起来,向西方前行,走了不到几步,听到身后有很多鸡鸭的叫声,回头看去,见成千上万的鸡鸭分作三行,追随著我....心想它们来找我算帐了,不禁一惊,如梦初醒....怎知道,就在当晚于禅房里,平地一跤,跌断左腿。’
. K: n2 W/ \" k% Q2 U* c& w! j; \* P5 v
  以上是广化法师的原文,事情尚不止此,法师晚年,身体佝偻,靠轮椅推著走,说话发不出声音,对侍者的耳朵说,侍者再转述出来。八十二年我去南普陀寺看他,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不是也和杀业有关呢,因为法师先写出来,我才敢于此提出。我一向不赞成一些‘劝善书’上、那些一条鞭式的因果报应,说什么书生救蚂蚁就中了状元,媳妇不孝,以脏东西给婆婆吃,第二天就为雷所击。救蚂蚁绝对是苦行,但那只是中状元许多善缘中的一个,不是只救了蚂蚁就可中状元;不孝顺婆婆当然是恶行,但为雷所击一定还有其他的业因,不孝不是唯一的业因。不过据我观察所得,杀业重的,果报却很快——很多是当生现报。幼年在故乡洛阳,父老告知,业屠户者多数绝户,能举出姓名,这是可信的。
& w/ k  ?, ^  o5 R7 X) w6 V8 p+ H) C3 d6 I" n3 I
( v8 U/ D! m/ f

* G( _9 G, T2 N& Q: a4 \5 e2 q: p- f, B, F8 l% J# B* h8 I, {
本文转自「大连佛教网」http://bbs.dl-fj.com
/ A  }: l( ^* z& ?  `2 i$ W0 ?' L) D2 Q1 i5 N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7 15:29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几个发生在当代的杀生因果故事

钻眼儿取瘤
  o7 L( G  u; M: c5 q* B
: O" a5 M' _& a' M5 |# b一位四十多岁的大个子请问妙法老和尚:三年前他因为经常头痛,经医院检查发现脑袋里长了一个瘤子压迫神经,于是在头上钻了一个眼儿将瘤子取了出来。可是不到一年时间,发现颅内又长了一个瘤,只得再做一次手术。如今医院复查发现在原来位置又长出一个瘤子。但是医生说他的头上已经不能再钻眼儿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他不愿认命,但又觉得这个病太蹊跷,希望死也死个明白。特来请求师父开示。) R% o+ C2 ~+ J. T

& x# c1 p% F( M& C" L妙法老和尚问:“你做什么工作?”
5 n) }0 R- z1 S5 n/ I% }
( a% S0 o0 O; w/ @$ n# Y“我在公司保卫科工作。”
, z6 x/ ^) `( U$ O, s5 l
! Z$ k; P. N5 x: f" z1 Y# v师父又问:“以前你是否在海上工作过?曾经杀过很多的鱼,而且把很大的活鱼钉在木板上刮鳞开膛。”
- _+ Z+ t6 \% c  w
; @' X- A6 w& B- y“是的,我曾经在海军服役,当过三年水兵,经常出海执行任务。鱼是我们的家常菜。现捞现吃,而且因为捞上来的大鱼足有一米多长,活蹦乱跳的,根本按不住,我就用大钉子,把鱼头钉在甲板上,拾缀起来方便多了。师父,您能看出我这段经历真了不起!”
! _- I5 m' O5 q' ^6 I2 B% R1 }! |! m# C0 k5 D
“因为你过去给活鱼头上钉钉子,所以今天你得了病也要在头上打眼儿医治。活鱼被你钉在船上,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又被你活生生刮鳞、开膛破腹,残忍至极。一报还一报,现在恐怕你不是头上打两三个眼儿就报应了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缠绵病榻,生不如死,不得善终。”妙法老和尚这几句话虽然是慢声细语,但不亚于一声惊雷,惊醒了梦中人。
+ h, L' i5 R+ |+ q0 J! H/ o4 F& N* {* I3 Z0 i# ^+ t: X
“师父您神通广大,您一定要救我!”
4 C4 X8 r" c( D" o# D$ K5 k! Q) v) [7 h2 z2 G
“阿弥陀佛!”师父慈祥地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要知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如今大错铸成,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你能够真心忏悔,戒杀食素,多念佛,还有挽回余地。”, Q5 O7 K2 |$ I& v" z, J9 a/ P- h: ^
0 ?) W- C  P! K; q$ L
两年后我又见到了带大个子见妙法老和尚的居士,他说大个子当天回去即开始拜佛,并按师父开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还去寺院为他杀过的鱼立了往生牌位。一直到去世他都念佛不断,再没有受什么痛苦。只是可惜他去世时还不满五十岁。; z/ M/ V! J  {" [/ s5 B

! ~. z9 ?! p( v' \; R" W我也感到很惋惜。念佛固然能让大个子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可是他杀业太重,折损了寿命。佛力再广大,也敌不过众生的业力。看来只有诚心忏悔,早断杀业,不食荤腥,才是我们求福求寿的根本啊!1 H( [9 W0 z/ u6 ?$ h

/ \' C& e  U) w, v7 r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感谢!信受奉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7 20:25 , Processed in 0.08290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