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34)  鸡蛋( 5)
|
Originally posted by annie at 2005-2-19 12:58 AM:& |) h9 f" f& L: Q% j9 N( E7 ]8 T `
我并不觉得能理解他们的选择有什么妇人之仁.更没有觉得他们那些地方是自私的,如果不让孩子受到更深的肉体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是自私的话,那什么才是爱的定义呢.孩子的生存的权利并不是他们剥夺了,而是当孩子得上眼癌的那一刻被苍天无情的夺去了.因为这是一个让你的生存机会变为零的病.七年也七个月对一个痛苦的生命意味着什么,谁能真正的体会.当一个孩子带着残疾的恐怖的脸去找小朋友玩的时候被人拒绝,甚至让人避而远之的时候,他的幼小的心灵将去承受什么样的痛苦又有谁能感受.当他每天不得不以药当饭而最后的结果还是要面对死亡的时候,这种痛又有谁能感受.如果人即使生不如死的时候,因为怕别人说他懦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而咬着牙去选择生存,试问那些评论者是不是在精神上杀害他的最魁祸首呢!!!"安乐死"是不是争论性的问题,要是向你说的如此简单,大家就不应该在安乐死的问题上争论这么些年了,因为所有同意的人都是属于缺乏判断力的妇人之仁。 事情总是立体的,而非是与错那么简单.
E2 `& K/ Z% u1 u/ ]* h1) 当孩子带着残疾的脸去找小朋友被人拒绝?
/ i ^; [8 m$ K% Z; f4 T6 O---哈哈哈,我简直要失笑了! 小孩子的生活除了残疾的脸,还有很多被人拒绝的原因,这在养儿的路上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一关. 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沟通好孩子的学习环境,很多工作是要做的,作了就可以改变的. 如果这能成为给孩子判死刑的原因,那么无人能承受育儿的艰辛和用心之苦了
3 g" X. f9 i% @0 n, n. ]) m+ I9 k
# t' L$ Y2 z4 G9 n0 j' T' \2) ,因为怕别人说他懦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而咬着牙去选择生存,试问那些评论者是不是在精神上杀害他的最魁祸首呢!!!", `2 w$ ]# P5 A; V- M+ f
---问题的核心就是是谁做的选择?父母还是孩子? 父母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了吗?
6 q/ T5 j$ J+ x5 |" W2 T {( h
) P5 `! ^3 v! f) m& ?3) 安乐死* s! ?9 f0 X2 m7 P
---安乐死的争论原因,是在法律的界定,保障不会因此导致他杀的途径. 况且,安乐死的选择也是病人本人,所以和本讨论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