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3|回复: 9

惜缘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9-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你我相逢即有缘  智愚美丑皆因缘; {0 h, D; h1 c' r% R

- F  I4 k$ {3 ^/ D布施欢喜得人缘  生老病死了尘缘- n& O8 I' h& k9 b6 Y1 }2 r/ y

* p# l/ ]$ t& x+ l不以情牵结净缘  损我逆我消孽缘
2 r$ q7 K$ `; D5 A0 Y( \
+ V' Q2 F0 d+ Q' W: I& B6 I0 H1 r. Y; W以道相见真法缘  得失损誉如幻缘
2 a* a( G3 \# E2 ~8 S$ E( H
. ?  V' l. c/ [0 ?* c( F9 {莫论是非免恶缘  少欲知足修道缘' s0 N9 T: _. S7 H0 C& |6 e9 D
) y1 a5 N" E. Q2 Q+ X$ S
谦卑礼让种善缘  慈悲喜舍是佛缘

* N5 f) u7 I* d# G" I5 \/ Z; C) o" _9 _; c# F* w& O! w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9-8 20:16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绿荷?

佛陀何以如灭前未写过只字片语?
: N; J; U! I, O+ n: N# R佛经是阿难,迦叶等记载的佛陀生前的布道,佛陀何以自己没有写过经文?$ {& K. h. l% z4 O  w, ^3 Y5 v
看了关于推荐的轮回的片子,很有意思,所以一个一个问题讨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9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都是弟子编辑的,《新约》、《论语》等,其实大智慧之人以传道救世人为己任,往往身体力行;而弟子们传承师道,就只能以文字的形式来传承了。
$ ]" I- {7 }" r' H) b% c; M+ b
原帖由 Hathaway 于 2008-9-8 23:08 发表 5 d1 f; n: H& I: z( Y1 G' A8 `1 A
佛陀何以如灭前未写过只字片语?
6 k, p  N8 b0 Z3 L( J% i佛经是阿难,迦叶等记载的佛陀生前的布道,佛陀何以自己没有写过经文?
8 z0 J& i6 z; @" I2 |/ X) k! q. M) }看了关于推荐的轮回的片子,很有意思,所以一个一个问题讨论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是啊! 可能是没有时间吧! 另外,圣人们本身就是一部巨书。他们的语言、行为。 后人自己想办法去读了!
5 p* `+ h  d9 f$ p
0 Y$ Z* i4 \2 j; ?% j8 T0 t0 ?
9 w0 o- O" H3 Z! h+ t' ]4 A你信轮回吗?相信人有过去、现在、未来吗?轮回的根本原因和原动力是什麽?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的时代

约在中国春秋前期。在这个阶段,先后不出一个世纪,东方西方的历史演变是一片紊乱,但却哲人辈出,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的哲人僧团;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都是影响后来人类文化垂数千年之久的人。# x: G1 w; D" Q7 w' M5 _' {

$ C" Q5 P& j: I. p释迦牟尼当时身为王子,秉绝世的绰智,承宫廷教养,少年博学多能,由于他亲眼目睹当时印度的战争残杀,与观察生物世界弱肉强食的痛苦,要想为天下苍生寻求一个真正和平的途径,便毅然出家,遍寻远古哲人的遗教,以求得到宇宙人生的真谛。
, Y! J8 I, i! I' p# j( s; Y0 y) q2 D! b
释迦成道以后,极力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但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本性道体上,是平等的。 人不应以非礼的恶意侵害他人,同时也不应为自私而残害一切众生。人与众生,如如之性,本自平等,人人为善去恶可以成佛,一切众生与天人,为善去恶,亦可以成佛。3 ~, Y3 s9 G' s0 x7 }& f; c! g  x

! }+ D  }5 q' Q0 `: ]他教理的物我一如,众生平等的说法,是耀古腾今、彻底平等的思想,同时他以身作则,亲身领导学者的僧侣中,无论出身贵贱,一律平等,唯德行而重。
- A9 K) E, m6 a9 e6 E9 C
! h5 Z0 A% d% [9 u& S也许有人认为既说平等,就会流于是非不辩,善恶不分。这可不能误解, 释迦说的是“性(本)相(用)本体的平等”,至于达到平等的境界,仍然须要善恶的分野、与为善为恶的修养。所以为除恶而向善,为去恶人而为众善的作为,正是莫大的功德,并不自相矛盾。
9 \" a  [# v' P5 X0 O" @; G( g' E" w$ @: ~! P0 ]+ B' G9 y6 B9 n7 X1 P
' Y7 J4 {( N  {
————摘自 南怀谨《禅宗与道家》5 p( E. E0 H2 W, c
! e) n4 d4 R( o9 {9 V3 @2 l( ?9 f9 y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9-9 11:26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学者,对他犹如对孔子一样,或有认为他是宗教的教主,也有认为他是哲学家或教育家,其实这些尊荣的头衔与地位,对于释迦牟尼都无所谓,一个真正的圣哲,决定会漠视世间的虚荣,他敝屣帝王的尊荣而不顾,同时又动称古佛与他佛,可见他并不想以教主自居,至于由他的教化而变为一个宗教,又登上教主的宝座,那都是后世再传弟子们的事情。+ `1 G- ?5 ^( j9 q" |7 s
* e- i3 I7 Z% ~: }
我觉得所有宗教教主们,大多数都是抱着如此胸襟的,譬如老子被人拉上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宝座,又何尝是他“不知所终”,或骑青牛出函古关的初衷呢!" q3 t4 Z9 l8 i+ ^& @9 s: Y
/ G8 I6 ^+ G  H, L7 @
(脚注: 法X功或某些人,称自己是谁谁再来,或谁谁的儿子,地位好高好高啊!其实谁不是儿子再来?! 心里没有平等,没有看到本质。他们的教化也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和平)
) m+ S' d* s' l- D* w4 n" f+ y$ H, S' a) r4 v! Q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9-9 11:47 编辑 ]
鲜花(546) 鸡蛋(20)
发表于 2008-9-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讨论完问题前,论轮回还早。* m% j9 G1 n  P+ O* Z8 u2 a
问题2:佛陀在入灭前佛经是实相还是空相?入灭后佛经又是实相还是空相?7 p) G# G% L3 a0 C1 j
法常法,还是法无常法?
, c  ^% [0 W" {" l# x3 F  {/ {( q佛经是法,还是非法,是常法,还是非常法?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这样问

1:佛陀灭度前,“轮回”是实相还是空相? 入灭后,“轮回”是实相还是空相?
4 N% A; R* ]# J' q/ g  R( S4 ~. i' r  W
2: 轮回是常法,还是非常法?
' {/ c# r( R( H0 V& H3 _( x+ q' _+ {1 A- w6 {
你自己就能给出答案。. i: K( v. m& Y# u0 `- r

. \4 m7 j5 ~- |- o# q% L# _1 M- L) `; B1 y
又想到一个故事,请你给出答案:有两个人同时清洗两个锅炉的烟道后出来,一个人身上很脏,另一个很干净。请问,哪个先去洗澡?' B! T) ~: V1 b& Y, T

0 U# G1 K4 q8 k" ]7 \5 A$ J别见怪,因为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是真正明白的答案。就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那个时刻才真明白其中的含义。+ n2 C1 J& C4 h  `9 s" Z7 j2 K
* O1 M6 ]+ O5 g2 S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9-9 14:30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1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6 20:18 , Processed in 0.1118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