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7)  鸡蛋( 1)
|
来源:世界日报- Y/ }& w" O+ l N8 E/ Y( [, e
& X+ s+ K2 l* g8 X中国毒奶粉事件持续延烧全球,受污染产品目前更扩及非乳制食品,民众在恐惧及自保心理下,纷纷趋向选购本地制造的食品,但「Made in Canada」真的是趋吉避凶的万灵丹吗?您可能不知道,某些加拿大制食品的原料,有一半以上成分来自其他国家,当然,包含中国。
8 G% m# ^- C7 m
# P7 ]( a- L( i; x" S0 f: g这些标榜加拿大制造的食品琳琅满目,像是超市里相当受欢迎的苹果汁,它可能采用来自智利或中国的浓缩原汁,巧克力用的可能是来自非洲象牙海岸的可可豆,甚至鱼罐头都可能装的是自俄罗斯捕获的鲑鱼,在「Made in Canada」的面具下,隐藏著其它国家的笑脸。) g, ]) K, o+ z" Z d
/ ^- U w$ B4 f9 [' N3 o/ Z根据加拿大现行「食品及药物法」(FDA)及「消费者包装与标签法」(CPLA)规定,只要产品本身有超过51%以上成本在加拿大境内发生,或是最主要的生产程序在加拿大完成,就可打上加拿大制造的标签。举例来说,如果一罐苹果汁有10元的浓缩原汁成本来自他国,但瓶子成本为12元,那就可以打上「Made in Canada」。3 v1 K7 U# i/ e( E) y4 Y. D
5 k" {6 K; O9 r) O
不过,联邦政府于今年5月推出,即将在今年底实施的新食品标签法规定,只有真正使用产自加拿大的食物原料,才能标示为加拿大制造,否则就要在「加拿大制造」后面加上「使用进口原料」(Made in Canada with imported ingredients)标示。这项加拿大自1980年代以来首次在食品标签法上的改革,虽可使食品资讯更加透明化,但民众仍无法得知食品的原料产自那个国家。( U W B, i6 w+ L( F7 W! D9 D
2 I8 k! s8 E2 n7 d. J0 x/ r知名果汁饮料厂商Sun-Rype代理执行长麦可利尼(Dave McAnerney)表示,在加拿大根本无法取得足够的苹果生产果汁,全部仰赖从其他产地进口。但现实情况是,随著产地不同的供需调节,这个月可能从美国进口,也许下个月就转向智利或中国,要精准地标示每一批产品原料产地有执行上的困难。
0 l. k! I, J2 M% q' `) `9 u' o0 J3 n
知名的亨氏(Heinz)婴儿米粉日前被香港政府检验出含过量三聚氢胺,亨氏加拿大分公司发言人彼得逊(Joan Patterson)表示,加拿大的亨氏产品,例如奶制品及蕃茄泥等,并未使用中国的有毒原料。但她也不讳言指出,像是维他命C这类原料,现在几乎只有在中国能大量取得。
2 P8 A2 v8 w9 w# T) r/ j
# |1 }/ W3 R. O0 ~2 @ S% t在三角洲一家生产有机蕃茄公司服务的卓先生表示,他不相信一些大公司在原料取得上会有较严格规定,因为成本就是成本。虽然这些大厂坚称,只向中国信誉良好的厂商采购原料,但问题在于,有很多中国制造商根本没有严格执行食品检测程序,因为目前在中国至少有2000家厂商不用经过买方以外的检验机构认证。' O" |$ ~0 P% m6 M ^* ]
9 l( k# R4 d6 x. I; o. v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26日又公布新一波伯朗咖啡回收名单,消费者除了期待政府要求食品制造商揭露更多资讯外,目前最好时时多留意政府相关单位的公告资讯,作为采购食品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