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z Y. f8 Y7 i) h: }3 J# U其时,王舍城中有两个婆罗门(也是修净行的一种外道),一名舍利弗,一名目犍连,都是博学多才,智慧辩才过人,各有一百个弟子,很为当地人民所尊重的。他们两个是很要好的朋友,互相爱重,互相要约道:“我们二人中哪一个先闻至道的,就要即来开示,可不能吝惜隐瞒的呀。”一天,佛弟子阿舍婆耆比丘,到村庄里乞食去,身披袈裟,手托铁钵,安详徐步,威仪整肃。在半路上和舍利弗相遇,舍利弗就问道:“我看你好像是新出家的,而能这样威仪镇静,实在可敬得很!现在我请问你,你的师父是谁?他说些什么教法?你可能告诉我吗?”阿舍婆耆从容答道:“我的本师是释迦牟尼世尊,他的慈悲、福德、智慧、神通,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可是我年纪轻,学道日浅,岂能宣说佛的妙法?姑以所听到的,为你略说一点吧!”继着说了四句偈。是“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那时舍利弗善根已经成熟,就言下开悟,成须陀洹。于是拜别比丘,回告目犍连,目犍连听了偈言,也悟登初果。两人不胜欢喜,各各带领一百弟子同来佛所,请求出家,佛为他们剃度之后,广说四圣谛法,二人和弟子同得阿罗汉果。佛对众弟子说:“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是大众中最上首的两个弟子。”于是佛有阿罗汉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了。 : H, s* h: y. f, r* A. J4 I; L' |8 G- t% ` V& N. r
偷罗厥叉国有一位博闻强识的婆罗门,名叫迦叶,也有三十二相的端正仪容,财产富饶,喜欢布施周济人家;他有如花似玉的娇妻,却不爱着色欲,独好清静,访求至道。后来听说释迦牟尼佛出世了,现在竹林精舍说法。迦叶喜不自胜,急忙寻到摩竭提国来。世尊预知他要来了,因他是大根利器,所以自去迎他,在多子兜婆的地方,和迦叶碰见了。迦叶皈依闻法。和佛同到竹园,随学宣化。佛弟子中名叫迦叶的很多,因此叫他为大迦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