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一个是《马可福音》里的耶酥,另一个是《约翰福音》里的耶酥。为甚么是不同的两个人?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日子里被钉上十字架。9 X# w1 G; J Y! F# k! h- I
2 R3 f g" S' r1 O* k2 N
《马可》的耶酥在礼拜四那晚吃了逾越节餐、然后在第二天早上被钉上十字架。而《约翰》的耶酥之被钉上了十字架,是在那逾越节餐之前。: X. b& F* S* |3 @, ~9 m/ ?
+ `$ t2 U% o/ y* A5 t ^$ H' _不仅死期不同,这两位耶酥的主张也不同。
! f) V" |; v, v" L6 f3 Y' a2 ?% ~; r3 C) b4 F% w* K
《马可》的耶酥是个革命鼓动者,要在人间建立‘天堂帝国’,于是犹太教长老容不下他,必杀之而后快。, P& d( H0 S0 q+ D: w6 p) A$ F
8 B3 A, ]% s* m. O
而《约翰》的耶酥则闭口不提革命,是个要大家都孝顺罗马帝国从而把基督教推广到犹太人之外的推销员。他的死,是要当人类的代罪羔羊。这就是为甚么《约翰》的耶酥要在逾越节餐之前被钉死,因为按逾越节的习俗,在逾越节餐那天,要先宰羔羊来代罪、然后才吃逾越节餐的。(这习俗源于他们的上帝要对古埃及人进行民族大屠杀,通过摩西来通知每家犹太人都杀只宰羔把羊血洒在门口,这样他们的上帝就认出是犹太人家而‘逾越’而过,去杀别的家。)
9 k9 p' ?6 d3 m; z/ a( v) n! s0 L
既然《约翰》的耶酥要把当人类的代罪羔羊来作为自己的卖点,他就不得不在逾越节餐之前与羔羊一起被杀。! q( k6 m8 ?/ E" U+ ?: z
* Q& h; ]% n# K5 k. Q8 |: n8 c所以,至少有两个耶酥,一个是愤青,另一个是不惜苦肉计的推销员。6 K' |1 N* d: l
# A8 e0 k7 H! k5 z, i
为甚么说‘至少’而不说‘两个且仅有两个’?因为也有两个不同的耶酥,他们的出生地不同。《马太》的耶酥生于巴涩勒寒以圆一个古犹太先知的‘有神人将生于巴涩勒寒’的预言,而《路克》的耶酥生于哪吒热色。
5 J% ~* {6 T- [) t. @" I0 {4 P5 A. t
9 s6 M# }) T. t/ `5 B4 M% e这两位耶酥,也许与愤青和推销员的那两位一一对应,也许不。所以只能说‘至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