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一叶知秋
$ k7 n9 }( ~, Z6 E! `+ T$ m, O
$ Q& C$ z6 b) q据安省教育厅最近公布的数据,在2006-07学年,被罚停课的学生共112,829人,其中小学生42,292人,占42%。这些数字相当惊人,看来安省教育部门已经把停课当作经常性的处罚手段了。但是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说是一种推脱责任的手段。2007-08年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不过我儿子已经“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分子了,他不仅遭到了停学处罚,甚至差一点被开除!我把这段经历写下来,希望给一些做家长的提个醒。
/ S! z& ~9 K' B7 G+ |) G3 l7 \' } a }6 A4 _# E3 a
还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警察居然还到我家里调查。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这可是我们来加拿大这么多年头一回遇到的事。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甚至有些愤怒:这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简直是反应过度!可是,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我认识到,也许这是我们早晚要学习的一个功课,这件事情早发生比晚发生好。我们生活在加拿大,就要努力学习适应这里的一切,包括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我们看起来算不了什么的小事可能惹来大麻烦,一不小心就会吃大亏。
3 U2 A7 Y( X0 w5 |5 a. |7 \1 h' g+ U+ e( z: K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去年感恩节前的一天,我十岁的小儿子把一个玩具手枪装在书包里带到了学校,下午三点多放学后,在校园操场上打开书包让他的一个好朋友看,结果被另外几个高年级学生看到了,他们把那个玩具枪拿出来玩,又被老师看见了,老师报告了校长。
! Q# c) ?8 L n4 D( u8 f/ v ?4 u7 ^
当天下午,这家小学的校长给我打电话,说我孩子带了一把BB Gun到学校。我没听说过什么BB Gun,我们家也没有这东西。他就给我解释了一下,就是可以打小圆球子弹的那种。这下子我想起来了,我说,你搞错了,那不是BB Gun,那是一把玩具枪,只能打很小的塑料子弹,有效射击距离也不过就是三米左右,根本不可能伤人。校长说,这枪看起来就像真的一样,这东西属于危险物品,按规定是不能带到学校来的。我说,那不过是一把仿真枪嘛。既然你认为它是危险品,你要么把它没收,要么干脆销毁算了。但是,这个校长一定要我亲自到学校当面谈谈。我说我工作太忙,这周实在抽不出时间,能不能下周?. s: v* f# C' e
' C5 t( ~( @. ~6 K+ _% c7 W没想到,过了一会儿,那个校长又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决定把那把玩具枪交给警察处理,并报告了他的上司。并说他正在准备一些paper work,要对我儿子实行惩罚。
5 \8 w/ h) N; Z
! H- ], F" `% u. H这下我懵了,你说啥?至于这样吗?不就是一把玩具枪吗?电话里说不清楚,我就希望赶快和校长当面谈谈,可是已经太晚了。当天学校就派人把一个大信封塞进我家邮箱里,里面装着学校的处罚决定,还有孩子三天的作业。校长的处罚决定说,我儿子从第二天开始起停学二十天,期间要参加一个Safety and Caring Program。并说学校还要进一步调查,要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决定,或者中断停学,或者加重处罚,甚至开除。处罚期间我儿子不许到学校,不许接近学校的 property。
/ S0 F0 R' X0 Y: H* H/ ?$ L, \
7 N5 a g% e! |$ J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二十天?谁来照看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学习拉下怎么办?你学校校长只知道简单地宣布处罚,你为什么能给孩子一个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这样的处罚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对我们大人造成多大的困难?十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况且他也不是惯犯,只是唯一一次偶然失误,不慎把玩具枪带到了学校。至于停课二十天吗?我心里真是窝火,没想到问题竟然严重到如此地步,真是始料未及。当晚,我专门上网研究了一番BB Gun,并打印出来,我得出结论,我儿子的那把不能算BB Gun。 但是这道理能辩得清吗?
, H* c1 T9 G/ ]% G; a# K
% e! ]. M8 m" L$ \我们很严肃地和儿子谈了这个问题,问他为什么把玩具枪带到学校。儿子觉得挺委屈,原来是他的一个小朋友提出想看一下他的玩具枪,他才带到学校给他看的。他哭着说,我也没有拿枪对人瞄准,我也没有拿枪给人看,是六年级同学从我书包中翻出来的。二十天处罚对他来说实在太长了,不能去学校上学,不能见小朋友,他该有多难受啊!
4 \; d0 _* W5 P' J) J) i( w- Q5 b1 j: F. g% t
第二天一早,两个警察到我家调查,腰间别着手枪,还带上了那把仿真枪。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对我儿子吓唬了一番。警察仔细询问了仿真枪的来历,我们用它来做什么,等等。并告诉我们,加拿大的持枪抢劫案有一多半都是用的这样的假枪。如果警察在街上看到有人拿一把这样的枪,会马上采取行动,把持枪人抓起来。并对我儿子说,你要是十二岁,我就可能把你关起来。孩子吓得不轻。我们只有唯唯诺诺,答应以后一定小心,一定注意。
: c' [5 w+ [. V
$ h2 O9 R0 ?* J, s第二个星期一,按照约定,我和孩子去学校参加培训,和他的校长、警察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我儿子给校长写了一份检查悔过书,保证以后决不犯同样的错误。我也向他们表示道歉,都怪我们做家长的监管不力,才给学校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校长和警察再次重申了学校方面 Zero Tolerance 的政策。并说,这把仿真枪有可能导致学校关闭,大批警察到现场,并用真枪瞄准持枪者。校长说,他很担心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因为已经有家长在谈论校园里发现枪的问题。并说,经他调查,我儿子一向表现不错,学习很好,是一个非常solid 的学生。所以,他决定立即取消我儿子的停课处罚,我儿子当日就可以复课。他并且当着我们的面修改了备案文件,把惩罚期改为两天。
% R6 A0 b1 U- \3 X; k: h; u3 k1 ~3 R, D3 v) {1 o' d$ R5 Y+ o3 Y3 p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虽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有些地方还是觉得有些别扭,但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入乡随俗,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得改变了。再说,现在校园暴力严重,各个学校都在严防枪支,所以学校这样处理也是有道理的。玩具枪在中国很普遍,人们习以为常,大概每个男孩子都有几把。在中国民间根本不可能有真的手枪,你有多少也是假的。在中国也很少听说有人持枪作案。可是在加拿大就不同了,这里虽然枪支不象美国那样泛滥,但是私人拥有枪支也为数不少。真假难辨,就让问题复杂化了,有很多抢劫案的案犯拿的其实是假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