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世界日报% y6 r( p* G; C. [: x
多年以来,加拿大一直以尊重和倡导人权而享誉全球。与此同时,国内外也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在刑事罪犯和其受害人之间,「人权」和「公正」的天平更多向前者倾斜。
0 {& R2 P+ L. R+ I) O
" n, L' Z: [5 X* }/ E* h统计数据一再显示,很多刑事犯罪的受害人其实并没有报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执法和司法官员对受害人的冷漠和忽视,也是重要因素。 2 H3 y+ H4 S- s2 h3 T
0 G* X5 z u, S8 t2 d官僚 二度伤害受害者 7 t- P& r: r) U6 [' C7 \. x
3 t1 Y1 y2 ^2 ^) {* j! u! N+ s; e多市一居民的女儿受到歹徒的袭击和殴打,当家长带著目击证人到警局报案时,值班警官居然用粗话命令他们退出门外、等到「头脑清醒」后再来;对于证人带来的犯罪证据录影带,警察也表示毫无兴趣。另一警官则称,警察也需要休息,不可能在这么晚的时候出去。 $ y- m+ i3 m$ \+ ]
( a, R G" y) v) V+ W3 A
上个月,25岁的马亭(Oliver Martin)和21岁的艾利斯(Dylan Ellis)在汽车中遭人射杀,事后警方不仅拒绝向家长透露案情,而且不许他们到医院去见死者遗体。死者家长称,他们的孩子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而他们则感觉是「多伦多警政委员会的『受害者』」。 . }+ V& v) m% f8 `
, N' H( C* n; s" ~- b不少受害者及家庭曾就受到的不公对待向相关部门投诉,令人费解的是,最终处理这些投诉或主持调查公听会的单位,往往是被投诉的机构或与之关系密切的单位。
/ V. f) l5 O, p& I9 x' m
, U& e x, m6 u8 D" \赔偿 金额低作用也少 & N9 o5 u: i: b& ?- ~( r% s: a
6 u5 a- `& H7 A) m根据安省规定,每个刑事犯罪受害人,可从刑罪赔偿局(Criminal Injuries Compensation Board)获得最多2万5000元政府补偿。专家认为,这一数额是10年前规定的,相对现今而言,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更别说大多数受害人实际获得的补偿,远远低于这一数额。 4 o/ l4 y$ x% o
' v+ ]$ s: X/ R- s6 G- }2007年2月,安省廉政专员发表报告,对刑罪赔偿局的拖拉、冷漠和官僚作风提出尖锐批评。此后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政府对该局额外追加了1亿元拨款,赔偿案的平均等候时间才从原来的三年缩减至两年,但迄今年1月底,等候处理的积案仍多达6560件。
* U3 A* V( l2 q: P
5 D' u1 W6 V( f0 U: S! F! q18年前的夏天,多市市民克劳杜斯(Steve Klaudusz)的三岁女儿凯拉(Kayla),被居住同一公寓大楼的房客性侵并杀害,刑罪赔偿局最终仅给了受害者家庭1万元补偿,理由是他们的痛苦和困难「不是很严重」。
, _0 L0 u: j* @/ z: ~5 w M5 ^8 r# T$ _9 F7 N) ]0 \* s' T; r8 Q
多年来,克劳杜斯靠著自己不算高的薪资,独自带著另外两名子女勉强度日。去年初,在裁员潮中他也失去了工作。前不久克劳杜斯在网路上披露自己的困境,他说,既无法满足两个子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看医生的钱也付不起;而杀害凯拉的凶手,却在监狱受到保护,不仅衣食不愁,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免费看医生。
' a% j# Y' k9 f+ O4 G4 {% V
- n2 X3 ~# [$ ]$ H, z6 ^耻辱 罪犯享更多权利
/ g7 g* y% ~+ H7 B* t, m8 w/ t# X3 o8 B$ b
有读者留言称,受害者家庭得不到应有的救济,他们和其他守法公民缴纳的税款,却被大量用来照顾罪犯,这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 Y+ I8 j1 E0 W8 w* m7 Z7 i. n; t3 {9 p
一些专家认为,很多事例都表明在加国社会中,受害者及其家庭常常受到忽视,甚至再次成为政府官僚的「受害者」,而真正的罪犯却享有太多「权利」。这已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整个系统出现了偏差,警察、法院、刑罪赔偿局等政府机构都有值得反省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