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又来给施主们说我的故事了》 第2节# P& B9 p7 _; p: k# S7 |1 N
作者: 释戒嗔. q4 j' B% ]/ t9 u: _
- I- M) f) F0 z' W' R日期:2007-4-30 13:45:29/ T' V. ^! w o* l) W
中午的故事
. p! g$ Q4 ^' C+ M' c/ n- O ] + z2 q, P: r* s5 h V" P. M: N4 x
我们天明寺不是一个香火很旺的地方,但也会有全国各地的香客过来进香,我有一个很调皮的小师弟叫戒痴,今年只有十一岁,比我进寺的时候还小,他平时很调皮,智缘师傅经常说他不像修行之人。
7 l2 ~, Q/ k/ p8 z( g 前几年附近开发了旅游区以后,开始有外国人来寺里进香,刚开始那些外国人进寺,几个年纪比较小的弟子,比如戒痴,就会像看“如来”一样看他们。6 H$ I k& L, d& D, V9 ^! t
“如来”是淼镇里蔡施主家养的一个猴子,我们从来不敢告诉师傅,我们叫蔡施主家养的猴子叫“如来”,师傅一定会骂我们不敬的。: C" l+ o, L$ x! z3 u
当然敬或不敬并不在口头,有人向鞠躬行礼的时候,未必心里尊敬你,也许只是畏惧。, r' e3 U! a+ Y- J% [. s7 S
这位蔡施主也不是昨天告诉大家的那位卖水果的蔡施主,就好像施主们在寺庙里见到的戒嗔也未必是网上写故事的戒嗔一样。 ^2 p6 t I% L5 e
也有日本的香客来寺里进香,戒痴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词,居然叫他们倭寇,恰好被智缘师傅听到了,狠狠的骂了他一顿。
) y( ^! T2 U/ ?' j& W % U1 }/ Q5 f6 R% C# k& v
有外国人,不过香客主要还是中国人居多,毕竟我们不是什么名山大寺。
3 x9 G, }5 m" B4 K1 \) j; o 有位姓李的太太,这几年总是来寺进香,每次都会给不少香火钱,师傅们对她也比对其他香客好,也许这就是在佛堂前走动的修行者和佛堂在端坐的菩萨的差别,出于淤泥的莲藕依然有一层层薄薄的外壳要被染黑。0 L1 o- w" G' I
李施主有时候也会拉着师傅聊天,我们知道她先生是城市里做官的,总会遭人嫉妒被写匿名信揭发他的种种事端,她每年都来寺里许愿求佛保佑。, k# y% T, N- J: _
师傅指着寺庙的院子里对李施主说:“愿佛光可以像庭院里的阳光一样普照到施主吧。”
! I4 \6 { _- M7 z# ] 李施主很满意的走了。
: d! c G- ~. C* y1 ]% D 下午时分,戒嗔走到屋外,发现庭院里的阳光虽然强烈,但总有几处角落无法照射到。
6 S* Q# G* Z# f
9 t0 J2 H6 k7 T- o$ h 师傅说,如果想被阳光照耀,就只有站在庭院中间,如果一味的躲在角落里,佛也没有办法。8 ^/ l6 H" d# }, `3 K2 g3 f
: \* `: s9 X( g8 S4 P
日期:2007-4-30 21:15:19
3 l+ ^# S& S$ f- G2 s, I* }
# A, C4 n0 h( o$ W 9 E9 a3 u" ^& C# [- U4 x' ?6 e
还是说说中午那位李太太的故事。
' J% U+ y" k2 z: ^$ f 李太太和其他香客是有一些不同的,她在寺里待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还会住上一两天。
2 _# Z* \5 I# Z7 Q 有次李太太在佛堂里看到了戒痴,下午她问智缘师父,那个很可怜的小和尚是谁?7 S& o+ q1 H4 q* J
智缘师父很奇怪,为什么李太太觉得戒痴很可怜呢?
0 D! ?- q* {) z 李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X6 K* Z& w* d d% }( I0 ^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的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总是新衣服穿破,所以有时候他就穿着破衣服在寺里乱跑。
3 l6 u5 k$ A4 ?, f 下午去给戒痴换衣服,穿破衣服乱走动总是不好,戒痴问我,上午那位可怜的太太是谁?
- K% r$ J" e3 y. t% N 戒嗔也很奇怪,李太太的衣着讲究,她脖子上的比佛像上的金漆还要货真价实,我实在看不出戒痴有什么可以可怜李太太的地方。
& J! S) T! _ n$ w, X 戒痴说,我看她一直眉头紧锁。
+ ?/ v7 ~) T: p0 V9 V" t; I 有时候,看一件事情确实很奇怪,即使在同一个角度望过去,目光如果落在李太太眉头就会觉得她很可怜,如果目光落在李太太的衣物或金链子上,或许也会觉得自己可怜。0 Y3 z1 n! ^1 ~4 y* W* s6 d
2 c6 V- g) b5 J8 N9 D! D6 u 师父说,对任何事物我们都不应该盯着它的某一点看,那样会让你滋生无谓的自大和自卑,只有看清了所有,自大和自卑才不会出现。
B! @6 W! f% j$ f; ^ - Z3 }7 @! p4 L% c
% Q* E0 u2 w4 N" h8 B
5 x# p9 w* ^- N! `, Z5 L& X
日期:2007-4-30 21:15:24" K9 t0 R3 k1 {2 i# Y3 E
, B6 l1 Y! Z( H
7 u# H8 q5 h! \* G6 d$ p+ ` 还是说说中午那位李太太的故事。. f2 r# o, y& X0 P# c6 I0 h
李太太和其他香客是有一些不同的,她在寺里待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还会住上一两天。$ n+ m6 G7 J L# j+ d
有次李太太在佛堂里看到了戒痴,下午她问智缘师父,那个很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 [! A `2 @9 ^2 D' i) B/ L6 I5 a5 c: _ 智缘师父很奇怪,为什么李太太觉得戒痴很可怜呢?0 h) ]9 c4 \, V7 y$ U6 ]
李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 g. ]6 D) I: V3 T9 t% f1 _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的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总是新衣服穿破,所以有时候他就穿着破衣服在寺里乱跑。$ {5 @% {, X' |# B' J, ~9 k
下午去给戒痴换衣服,穿破衣服乱走动总是不好,戒痴问我,上午那位可怜的太太是谁?
9 n1 g5 L1 g, y& ` 戒嗔也很奇怪,李太太的衣着讲究,她脖子上的比佛像上的金漆还要货真价实,我实在看不出戒痴有什么可以可怜李太太的地方。
( q' z+ A2 _* ^1 g V 戒痴说,我看她一直眉头紧锁。
+ }4 [5 Z7 V) a! b 有时候,看一件事情确实很奇怪,即使在同一个角度望过去,目光如果落在李太太眉头就会觉得她很可怜,如果目光落在李太太的衣物或金链子上,或许也会觉得自己可怜。
& m# X- D. O* V% r1 M
3 [5 P% q1 X6 y. W9 J 师父说,对任何事物我们都不应该盯着它的某一点看,那样会让你滋生无谓的自大和自卑,只有看清了所有,自大和自卑才不会出现。
, a( \- B6 p9 t# U" G: i
0 p$ N9 A: ~9 {6 H/ u) E [& K( N, j P6 C% e' q$ Y
& l4 B, l% m2 p% q/ z+ i& v! F: w" a
日期:2007-4-30 22:02:42
' P; w4 k" ^% j9 ~4 \& f' t* v" X 3 {: d+ o6 {3 s0 P2 O9 o: l
再说一个故事
" f1 W9 b: Q3 P5 ]0 |1 r
( J' Z' L8 v( B0 h/ v, M% w 天明寺山下的淼镇有位姓陈的老施主,他儿子在城里工作,很孝顺,会经常给他寄钱回来,所以他也清闲,很多镇上的人都羡慕他。
. P* e. }! Y# Y, u! `3 A) E 陈老施主会经常拉着我们聊天说故事,因为他拉着其他人的时候,通常都会在他刚开始说故事就纷纷找机会溜走,但是他知道我们不会。
$ B1 U f* A3 F4 A c* @6 P 他常常说一些说过很多遍的故事,有些时候故事也不是特别好笑,他却自己笑了起来,我们都会静静的听,也陪他一起笑,他讲故事其实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或者是我们以为错误实际正确的地方,不过对戒嗔来说,对或错并不是那么重要,搬着板凳静静的听故事,时而弯弯嘴角,并不仅仅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娱人娱己的行为。只要是好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1 m4 b% E. \1 R' c {. Q" U
陈老施主有一个故事说的还是挺好笑的,说的是另一个镇上的李施主的事情,李施主在镇上卖一些仿冒的鞋子,不过每次他看到别人卖这个品牌的鞋子的时候,无论真假,他都会冲上去大声揭发那人卖假货,陈老施主问李施主为什么要这么做,李施主回答他,我觉得如果我去揭发他,别人或许就不认为我卖的假货了。
) `) N1 _; ]/ _3 B! F$ c 我问戒痴,你知道李施主吗?戒痴回答我,你是说那个卖假货的李施主吗?
! b8 F2 J# B% R% N1 F 4 H; x- F1 C u. c) d& S" _8 T
师父早晨告诉我,今天洗脸没洗干净,结果被戒痴看见了,原来有些摆在脸上的事情连小孩子也瞒不住呀!; t9 Z, w" G3 T
, \) Y+ h- z% ^5 }$ j* t9 {3 O- d
7 B* ~/ C) ?( l
明天五一寺里的人很多,希望有时间继续上来给施主们讲故事。' ` K8 N0 Z3 k8 x
日期:2007-5-1 19:30:59
8 I/ b/ Y% K% e# L 我的小师弟戒痴还是一个孩子,小孩子的天性爱玩,以前他喜欢偷跑到山下和镇里的孩子玩,现在有了电脑,他又开始喜欢在网上打游戏,他特别喜欢玩一种叫对对碰游戏,虽然是出家人,但是戒痴争胜之心却很强,或许是天生,也或许是玩的多,戒痴对对碰的水平很高,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手,还有网友发消息说戒痴是在作弊,惹的戒痴多次犯嗔戒。1 u2 `! ]( B6 ^; P1 Z1 X. d
虽然对对碰玩的好,但是戒痴其他游戏玩的却很差,几乎是每战必败。
3 W- @# [: P% `# |8 q+ j; z2 L 师傅其实并不喜欢戒痴在网上与人争胜,讲了他几次,戒痴也稍微收敛了一些,师傅也就没有再多苛责了。
- w6 C$ c+ I. Y7 s1 |& I" m
8 c( r3 L+ O) u: W$ h& ]! Q 山上的香客总有几位是常来的,有位女施主,戒嗔有些记不清她的姓了,不过样貌还是熟悉的,有次女施主对戒嗔说,小师父,你的年纪和我儿子差不多大,为什么你的眼神看起来比他要清澈很多?
9 n0 N( N2 y8 B$ B6 m$ I 戒嗔笑答她,可能是因为戒嗔在蔡施主家里买水果的时候,经常算错帐的原因吧。
. o, x' D" @# ~3 e l 女施主不解,略思,少倾,顿悟。
. h/ v7 x6 a! Y" [, s& P' w& w7 Y
! F- e% |: [' ~) k) R; J 师父说,专注做一件事情就可能会有超越年龄的成熟,也可能使其他方面有缺失,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定均衡,这也可能是有一双清澈眼神的戒嗔会经常算错帐的原因吧。
) g7 j' K2 V5 w h4 [6 m
5 z C- O: L3 l- c 我的另一个小师弟戒尘,和戒痴年纪相仿,喜欢在地上乱划,最近又和智惠师父学了些字,就更喜欢在地上乱写了,有次戒嗔在院子里行走,发现一条长长的粉笔线,可能是戒尘划的,线的两旁还写着不少字,左边写着很多“执著”,右边写着很多“偏激”。戒嗔顺着这条线慢慢走,有时候倾一下,脚步就落在左边,再倾一下,脚步又落在右边。
6 a% j3 d- m# G9 }6 X' f 原来左右之间,仅有一线相隔,是左是右只在我们小小倾斜之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