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4-9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second recording is almost perfect, only one thing:( l7 B& J) T h4 o2 |+ V0 t
' J6 Q! h: _) o# ^( t! x3 s
" Expert " has a stress on the first syllable, hope you dont mind
. H. p) U1 u# w7 k; m$ Y5 ^& m& _StarHelena 发表于 2010-4-9 00:00  ' _! |, P. j9 Z1 u
0 w1 d9 g8 q5 d; F$ q1 r% s当然不介意。. K5 q8 h- m3 E/ X( @. t# ^) w
! {$ ?4 \& J% I# n: J5 N放在这儿晾着就是给大家娱乐的,离完美远远不是一词之遥。一听就知道是中国人说的英语。$ E( W6 Z5 Q2 m2 h% g
3 @, F, U- f; {6 }6 D% q
只是我本人并不崇尚深究发音,我觉得在“说得好”之前,还有更多重要的东西:“怎么说”和“说得对”。我们都不是语言学家,似乎没必要去做那么多理论研究。一个显然的例子:那么多加拿大人学中文,也只有像大山那么少少几位能把生活表达地比一个国人村妇更丰富多彩,哪怕这位村妇带着浓重的某种口音。
2 X( ~, c0 d8 u. G- |8 t6 n, F
这里多罗嗦几句,算是给竹帘儿对我发了就跑,不评论的一个回复吧。另外,专业训练,倒是真没接受过。新东方上过十天雅思强化班,大概算不上吧。
% W# K+ _4 w1 n# f3 W" e. ^, s! [, y- w! d7 i2 g
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中国多年,受“统一”、“标准”的束缚太多了,当个播音员非得弄个一级甲等,否则就对不起观众,国家政府部门还出台一些政策限制方言节目什么的。而到了加拿大,慢慢发现这是一个不磨灭个性的地方。这儿不少播音员也带着各种各样的口音,Inews880有个女播音员报路况信息的,有着比较明显的澳大利亚口音,但是我听她的比听另外一位仿佛口中含枣的本地男士播报,感觉能听清的更多。( a* m( W9 X5 D8 ?( E% J; v q
5 R( Z; [& g+ |% C ?% \7 ?
自由党的前党领Dion,下台的时候,我听到过来自一位中国朋友的最奇怪的解读:此人英语发音太差,法语口音太重。我笑了——政治家的口才,雄辩,韬略,以一党之魁之势,岂是会输在这里的。果真如此,当初也不会上台。
& }$ q$ R' r) `$ F1 x/ T+ \/ V: S+ N- C3 Z
还是一句话:知道怎么说,说得准确最重要,这里的准确是指达意。然后才是怎么说的好听,锦上添花吧。我有时候说话的时候,还会把男的说成she,女的说成he,而我在说中文的时候从未出现过不分公母的情况。所以还是说的少,欠火候。如同我上初一的时候,老说you is,这个错现在再也不出了,因为说过听过太多的you are。所以估计用多了,以后别的错也会越来越少吧。
6 D+ @! g8 n- S F2 l9 \5 c
5 f0 L- J! Q5 P _' p$ U不过这种自己录音检视的方法的确像一面镜子,这镜子真是不可缺的。否则我们正搔首弄姿,顾盼生辉呢,却不知牙缝里塞了个菜叶。所以说,练还是要练的,学还是要学的。只是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年出国前为了寄托雅思,强化突击训练的时代,完全可以换个更轻松的方法去学习。听听周围的朋友,同事是怎么说的,广播电视咋说的,自己又是怎么说的,多交流,多用,不要怯,豁出去跟人家侃,然后不经意地发现自己越侃越自如。
6 E1 s/ k3 L4 X; o, ?. G( [
, x2 P! [8 |" }( G: U) |: I至于英语,我还是崇尚先知道后完善。如同前阵子从朋友那儿学了个新词:cleavage——这个没有不是自己的错,但是不认识这个词就是自己才疏学浅了。再说,这东西就像我们再忙也要花时间习练英文——挤一挤,总是有的。- d' p5 p5 z9 e: X' a# y
% @$ I9 I) W0 n. N. r调侃一下,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也希望生活在海外的我们,可以打碎那个玻璃天花板,突破语言、文化的瓶颈,在工作生活中都顺心遂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