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8|回复: 6

[加国新闻] 妈妈发愁:这是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0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一诺
1 j# g& y. r9 j1 o) T0 ~
7 j. f$ C3 V8 T+ o" `: m1 H6 W# E讲述者:Lucy(化名),几年前移民加拿大,来自江南某城市,现就职于多伦多某公司。 8 q. ~( q( Q" E) g( E" X
% H8 M$ u9 T1 W& C
子女教育,对于大部分移民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头等大事了。多少做父母的舍弃国内的闲适生活,漂洋过海到异国从头打拼,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 g. N- Q1 j# `
) N& f6 y+ E9 B4 N这对我虽然是个比较遥远的事,但在生活中依然无法避免地要接触到一些问题,还是比较感慨的。 9 V  A! v# |0 P$ \: [3 w9 d2 d
3 |. o3 g( ^) v7 K+ h' Q$ C7 l1 j4 N
中国家长们大多接受的是中国式教育,很多人会有“深受其害”的感觉,总觉得自己是在强制和压抑中长大的,因为中国式教育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一方面不利于小孩的心理发育,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所学的知识脱离实际。而在他们眼中,西方教育不压抑小孩的个性和思想,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去自由发展,教学方式灵活,寓教于乐。
0 Z0 O7 w: u7 }7 G% Z1 ~# u6 W* v8 }5 d6 R; s1 ^2 a
所以,他们觉得如果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应该会比较轻松,而这种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氛围,也让孩子能很快地接受和融入其中。   ^5 k0 {. P; x0 I+ L. [% a

& k6 @; q5 l# C% h5 J7 S# k但其实,事情往往并没这么简单。尤其对曾在中国上过学的孩子来说,东西方教育的碰撞所带来的不适感,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磨合好的。
. c# _9 D/ Q% g0 A* h- ?" c" |& h* c' g9 i0 ~) `' a
儿子又闯祸了 , h4 m* Z8 C  Q& U1 H9 ?
- I, Z! f& \# V( b) j
还记得我来多伦多的第一个房东家庭,夫妇俩都是高学历,但一直都没找到专业工作,只好在工厂里打工。不过,他们用带来的积蓄在一个好学区买了房子,原本以为儿子在这里读书应该不至于很操心,但没想到问题更多了。10岁的儿子经常被同学欺负,学习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去找老师投诉,老师却每次都跟他们“告状”,说他们儿子只知道读书,太不合群,不Popular,所以才会被同学排斥。 # s  f: A. `* R! _
# `" m8 n2 w  ~9 U
可他们跟儿子说,那孩子委屈得很:我很乖啊,为什么说我错了?他们也挺难受的,孩子虽然确实天生比较内向,但在中国老师眼里一直是个好学生,没想到在这里,不Popular居然也成了缺点。 0 Z, Z1 w/ j3 O- |1 f
0 j' n5 }8 x' c0 d" g5 j
一直到2年后我搬走,这个小男孩得到的老师评语依然是:不Popular。其实我也比较困惑,内向型的小孩如何做到Popular?还是这种性格的小孩在这里必须“转型”?那不也是变相地压制了天性吗? 0 R5 W2 k" M. F

# B% I& A: S* W6 \, [' d5 [: i4 Y+ D不过,这次故事的主人公Lucy,她儿子Mark(化名)的性格却正好相反,非常外向,但在学校的境遇却和上述那孩子差不多,同样不招老师和同学喜欢。
/ ^& f* x) I2 k7 z
6 W. J$ K! Z% ^& ILucy告诉我,Mark就快12岁了,刚刚上初中。他很喜欢交朋友,脾气也很好,喜欢说话。“他爱说话爱到什么程度呢?上课不举手就发言,老师很不高兴。”Lucy无奈地笑了。 7 \  b( p, ^4 Z# F

) ]5 a- L: N; o- w0 Q5 ]2 ]" q而其实,这不算什么,比起他的那些“暴力”事件来说。尤其是前几天的一个下午,Lucy在办公室里接到了Mark老师的电话,原来Mark又在学校里闯祸了。打电话的老师语气非常严厉,并且警告说如有再犯,就要Suspend了。“那一刻,我突然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Lucy叹了口气。 ! P+ ~9 ~) m" U: h! x

; K( g# M" Y  V3 N她匆匆赶去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Mark用铅笔戳一个同学的后背,都戳破皮了,情节很恶劣很严重。学校决定,让Mark停学一天,好好反省。 4 }& S5 ?1 }: Z! ^1 b! {$ a

  y, M! L6 H4 I  Y6 N) @$ E) o  {可Mark的说法是,这就是个Game:他和那个“老外”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闹着玩,两个人互相戳着玩,闹着闹着那个同学的笔掉到了地上,他就弯腰去捡,而这时,完全沉浸在“打斗”状态中的Mark就趁机戳到了他背上。但当时,Mark马上说了对不起,两个小孩当场就和解了。不过,被老师看到了,这问题就大了。
1 R+ ?5 p9 S8 {! B0 o% A, |( R) Q1 t  q4 r; Y: R9 G; ^& G7 c
听了儿子的“堂上陈述”,Lucy在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可能正是因为她的表现太平静了,老师很不满,“老师很严厉地问我是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问我有什么情况要交待的吗。我听出来了,她的意思是想知道Mark是不是‘惯犯’,是不是有‘暴力倾向’,是不是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 + ^; x8 J+ N, I* C% e4 a1 T
$ {9 V! H# n6 c/ {2 o
老师的怀疑让Lucy很难受:“儿子居然和‘暴力倾向’扯上了。Mark真是一个‘暴力’小孩吗?我不觉得,但为什么他老是闯下类似的祸事呢?”
! q2 G; i/ q0 D/ i% i+ L5 c5 r, }' b4 q
比如,Mark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了,Lucy去学校看他,老师就告诉她,Mark最近又犯错了,他在楼梯上用Pizza打同学。可小家伙的解释是,他觉得那天带的Pizza特别好吃,下楼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在上楼,他就把Pizza扔给他,想让他吃。结果那个同学误会了,而正好也被老师看到了。 2 L9 A7 I. _: V8 a! h' w% j

( _0 m$ e& f# W& K+ x4 ?需要磨合多久?
9 _& ]5 t' P& o0 a+ Y
3 E# z4 j1 {4 v4 {( m! P# \$ x3 h这几天,Lucy一直都在想这些事,她觉得似乎可以理解儿子的行为:在中国,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很平常,Mark已经习惯了,但在这里,非常忌讳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学校更不允许孩子们身体有碰撞。而这些,Mark很难心领神会,仅仅靠管制,似乎很难从意识上根除。
4 P; z) Z  b) @% r1 A* }+ z! ~% ^
9 n; V& c% H; U! J8 Y- n+ }Mark在中国上了幼儿园,读了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开始到这里,Lucy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自信和固执的小孩。自信表现在,他觉得老师讲的很多东西他在中国都学到了,老师让大家做题,他经常当众就说出答案。也正因为自信,所以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的观点都是对的,所以在做Team work的时候,他会坚持自己的答案,不断去纠正别人的,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如果别人不听他的,即使是大多数人都反对,他也会固执下去,甚至会干脆不做作业了。
7 y/ `4 ~- j# a4 [1 n5 T
' ^* U9 M' c1 c; A这种固执狂妄让同学们很不喜欢,所以老师一直跟Lucy反映,Mark和同学相处不好。
* e# x7 G9 J* o, C/ l6 k! i) V3 W. G4 S2 t) _! x- {2 N! U+ m
但他真的是个“暴力”“强势”的小孩吗?Lucy真不同意。她说,Mark和小朋友闹矛盾,过一会他自己就好了,就会嬉皮笑脸地去找人家,套近乎,拍拍肩膀什么的,而这却会让人家更烦他。他没想到会这样,会很委屈。可在中国的时候,他的朋友很多,大家都喜欢他。
! r; o" N( l: G0 a8 a% L
  F! [: e6 X# P2 u来加拿大的第二年,Mark就被老师推荐去考Gifted Program,得分还特别高,从三年级就开始上Gifted班,虽然有些偏科,但Lucy对他的学习并不太担心。
3 f" G) d* k4 ^6 R% X: m8 I
; w* Z! F8 P8 [" t中国家长有点头疼的早恋问题,Mark似乎也挺让妈妈省心的。他好像比较晚熟,小学快毕业时,有一次他才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妈妈,他有点喜欢一个女生。还在毕业照上指出来给妈妈看。Lucy以为会有“下文”,但却再也没听他提什么了,看来是不了了之了。 + z1 f6 {2 S7 l0 _! N; o( W5 a
# d+ g% I, h. p; E# m: n7 k
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前,要到新学校读初中的Mark跟妈妈说:第一个月我一定要好好表现,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因为如果一开始印象不好,别人就不会喜欢我。以后再怎么想变好,都很难……
/ R6 u' K5 x% O1 ^& E! K/ X; a, \; h3 `0 ~- i8 k  D2 B% O
这番话让Lucy很欣慰,但没想到,开学第二个月就出了这档子事。
1 b4 d& u- _8 e& j8 X
) d1 k. i0 S5 p- W0 l“老师跟我说,有些问题需要孩子自己去意识到需要改正的必要性,才会真的改正。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 & h$ a! H7 S) C- x0 P$ k

$ X; i. k$ W9 M; ?小Mark,希望你不要让妈妈等太久。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2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Mark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了,Lucy去学校看他,老师就告诉她,Mark最近又犯错了,他在楼梯上用Pizza打同学。可小家伙的解释是,他觉得那天带的Pizza特别好吃,下楼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在上楼,他就把Pizza扔给他,想让他吃。结果那个同学误会了,而正好也被老师看到了。
& O) T" `# I. g, a
7 C1 a* B) ]' ?7 V" s$ p  q6 M这孩子可信吗?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只有他的妈妈才相信.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8)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4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该不会是当地老师看华人孩子不顺眼吧?我怎么都不觉得这几件事有啥大不了的。我家孩子都被玩闹打出血呢,也没见老师来跟我解释一下。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8 02:18 , Processed in 0.14613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