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不过,想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倒不是要父母整天抱着娇嫩的婴儿,看着活泼的幼儿,处处保护,时时提防,真要这样做,孩子反而会变得依赖、胆小;也不是让孩子过分独立,要怎样便怎样,这样做孩子会变得任性、放纵而不受控制,难以与他人相处,甚至具有极强的侵略性或破坏性。要孩子得到真正的安全感,只有在特定的范畴之内,遵守基本的规则,训练孩子自由而不放纵,独立而不排斥群体。' H. Q6 \7 X# H+ t
具体做法如下:, \1 F5 k* x) A
设置安全的环境
. t/ T: z4 K; M安全的起居和活动环境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基本条件:& J, T+ p4 I) W# Y, S# ~5 m
孩子住所的光线要柔和,避免刺激孩子的眼睛;
( I6 j$ ?8 O2 X孩子蹒跚学步时,应尽量在平坦的路面上进行,以防孩子跌倒,产生恐惧心理;
- W. t9 ~9 T M8 I7 C给孩子预备一把适合他自己身材的小椅子,让他坐下来时双脚可以落地;假如没有合适的椅子,宁可让孩子坐在干净的地上,也不要将他放在高椅或高桌上;
E; U( V( V. G! {孩子不喜欢颜色灰暗、形状丑陋、难于操作和容易损坏的玩具。因此,为孩子选择安全、坚固、颜色柔和、形状可爱、易于操作的玩具,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 X1 t+ }7 h; |! X2 v: P提供自我的空间
" e& ^* i4 c3 u$ y/ [: x孩子自幼便需要"自我中心"的安全感。给孩子一个固定的角落,即使家里并不宽敞,这个角落也是他们的"安全小天地"。一本属于他的图书,一个属于他的洋娃娃,甚至一张属于他的废纸,他都会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到自我的安全。/ u0 @' s" h9 _) m( o* m, j
给予温柔的声音
3 Z2 k- f1 e: m0 v3 R害怕响亮的声音是幼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婴儿听到巨响,会四肢伸张,有惊怕的表现。根据多方面的实验,器物的噪音、巨大的声响,都会令孩子感到惧怕。0 O l: _, L* x, n8 A8 b5 z2 h$ {
因此,用温柔的声音、温柔的言语同孩子讲话,给孩子播放柔和优美的音乐,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
2 R8 L5 V; S1 B/ q7 K( y安排熟悉的机会2 w/ z! T. R* X+ [, W/ r* I
幼儿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以前,找机会先让他熟悉一下。比如入园以前,家长应先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让他熟悉新环境及幼儿园的老师,这可以驱除孩子对新环境的抵触和惧怕心理。
) T3 e8 q) o. R7 C/ E, P3 N3 j对于提早入学的孩子,如果心理适应能力实在跟不上,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重读。有些家长担心"留级"会让孩子心理不安,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重读的孩子,有熟悉和重复的机会,更容易获得安全感。- U. d( {9 q! R- M4 g6 S' E1 I
使用明白的语言
& S7 W. Q& u8 e, i. t1 H不明白的语言,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对环境适应的障碍。愈是幼小的孩子,愈需要使用"明白的语言"跟他们沟通,以帮助其建立安全感。
$ p1 P- M0 p3 n2 d: J
E) J- F: s% m6 U8 e/ o1 N2 f+ e
3 z* A. F+ F1 h! H* Z2 x; G, W; S有一位母亲,把3岁的孩子送到一个只说英语的幼儿游戏小组去学英语。这个孩子突然被放进一个不明白的语言环境中,不但失去安全感,而且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后还因为紧张染上了遗尿的习惯。) r. ~/ ]' Y5 b: ]7 j# o6 H7 u
重视睡前的陪伴+ Z2 d1 Y: j' c
婴儿入睡前,母亲若能哼一首温柔的歌曲,轻轻地道声"晚安",他们虽然不一定明白母亲说什么,但已领略到母亲的爱,便会安静而甜蜜地带着安全感入睡。幼儿入睡前,父母亲应尽可能陪伴在旁,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说声"宝宝,晚安!""宝宝,睡觉了,明天我们一起吃早餐。"这些爱与关怀的言语,会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父母亲对他的爱。这种时刻,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也不是保姆或任何其他人可以代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