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50|回复: 11

见异思迁,现在又想去温哥华了,转个好文 ---- 何处是我家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6-3-3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何处是我家(一)
/ L9 Q, t& n" O" I温哥华,作为加拿大通向太平洋的门户,由于气候适宜,风景优美,而且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欧亚生活方式中最优秀的部分,正在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在此生活、学习、投资、置业。整个大温地区包含了二十余个市镇,每一地区各具特色与风貌,无论是历史形成还是现实所需,不同地理位置(Location)的房价千差万别,如何选择你的理想家园(无论租住还是购置),初到此地的人们无疑都需要多听一些参考意见。专业的地产评论固然有用,但旁人的经历亦不可忽视。笔者将一些看法归纳如下,是否有助,敬请指教。+ {7 x$ @0 J# d1 C7 u5 A
- A: I+ W$ g2 Z4 O8 o
最贵的三个区依次为:西温哥华(West Vancouver)、温哥华西(Vancouver Westside)、北温哥华(North Vancouver)。
2 }! o2 N" l  t% i! g$ w# j5 r9 t, Y8 f1 j- F
西温与北温都位于温哥华北岸。这两个城市都背山面海,座北朝南,无论从居住的科学性还是风水迷信来说,都是理想的好环境。河流、小溪、峡谷沿森林密布的斜坡蜿蜒而下,穿过一栋栋的居民房屋、高楼公寓和商业区,一直延伸至公园密布的海岸。风景优美的海滨大道,十几个购物区、近三百家餐馆和其它商业设施满足了 20万北岸居民和游客的需要。
* e( y% v' }" s/ ?0 o; C: x
( M0 ]* m4 W" B8 K: s) t西温宁静而富足,哪些不规则排列的价值至少数百万加元的水滨豪宅,以及宅后类似公园一样的巨大私家花园,庭院甬道上泊着奔驰和美洲豹等名牌车和私人游艇,给初到此地的人们极深的印象。据称西温至少有4万以上居民在加拿大人均收入最高,有些甚至是世界顶极的富翁和大明星。这里几乎没有犯罪现象,也未受工业化的影响,后院里常可见到自由溜达的野生动物。由于这里毗邻几个著名的滑雪胜地,所以当地人在整个滑雪季节的生活是十分写意的:忙碌完一天后,人们会在晚上十点才上山滑雪,然后于午夜尽兴而归,再喝上一杯睡前酒,一觉睡到天亮,在鸟啼声中醒来,又开始崭新的一天。而夏日傍晚英吉利海湾的落日简直就令人心醉:金色水面上掠过的水鸟与小划子,天空中时上时下翱翔彩云中的滑翔机,近处海滨在水中扑腾的欢快的猎狗,一切都那样独特和富有美感。当你极目远望那水天一色的太平洋,尽情享受钓鱼、高尔夫、网球、草地保龄等娱乐时,你还想去加拿大的任何一个地方吗?当然,在这里居住的代价是很大的,不用说那些昂贵的海景房(包括公寓),就是一般的房子,也非普通人所能承受。不过近些年由于温西房价的迅速上扬,这里除海景房外,一些房子也未必就比温西好区的房子更贵。而且这里老房偏多,地势又不平,重建的花费会比较大。
6 w) H; E# \) m- N
6 W  l- k) p6 S' ]/ Q0 i4 W" W北温,由于在海湾深处,景色没有西温开阔。但这里也有顶极的越野滑雪道和优良的滑降坡道,吸引本地居民和游客不分昼夜在此游乐,而夏季的主要魅力是远足路线网,因为这里同样有着茂密的常绿树木和到处觅食的大胆动物。一些景点值得多次光顾。不过,它的房屋更普通和平常,同等品质的房子如果在西温是八十万的话,这里也许只值六十万。一般的中产阶级应该都供得起。
' M1 ~/ v( }$ I: ]/ F( l% M; k( F0 P) q& c# _. H" \
西温与北温的居住品质虽然不错,但却有着难以克服的两大缺点:一是气候比其他地区低五至八度左右,由于房屋依山而建,冬天车道易结冰冻,且坡度起伏大,需大马力的车才方便好用;二是通往市区的几个大桥每逢高峰必堵,排长龙等候过桥是家常便饭,所以这里有百分之二十的居民是退休老人,不必通勤上班。本来曾有动议加修跨海大桥,但遭北岸(尤其西温)居民强烈反对而罢。为什么这种有利于北岸居民的动议会受到当事人反对呢?理由很简单,他们认为,北岸所以居住品质优越,就在于人口稀少,自然风景未受太多人为破坏,如果加修大桥,方便了交通,势必造成大批居民迁入,相应会增加各种商用甚至工业设施,这样就会破坏北岸的宁静,从而导致居住环境的恶化和房价的下挫。一句话,他们宁愿排队过桥,也不愿开发北岸、改善交通。另外,对于华人居民来说,在北岸居住,购买中国食品也不是太方便。! ~& D# g% ~+ w( ?- U

) F! V& `, V3 _6 e, }, F再来看看温西。属于大温地区一个重要城市的温哥华,在历史上以Cambie街为阶级阶层的分水龄,其西多为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居民,而其东则多为纺织工、伐木工。今天这样的分野已不明显,但在房价和居住品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住在UEL千万豪宅里的主人们,不仅可以坐在家中就可观赏群山和大海以最令人惊异的方式每两分钟变幻色彩,而且可以经常就近到UBC的CHAN CENTER 聍听世界一流的演奏家和乐团的精彩演出。他们那雇人精心打理的庭院,宛如公开展示的大植物园,在有如天籁之音的乐曲声中熠熠生辉。而居住在传统富人区 Shaughnessy 及South Granville的名流们(政要、名星等)则以他们那具有欧洲古典风情的百年豪宅而骄傲,无论是英式还是法式抑或西班牙式,都透着非同一般的雍荣与华贵,这些荣登历史遗产榜首的大宅,配备着全套古典家具与油画,每年都会开放数日,供游客和历史迷们浏览。它们是不算长的温市发展史的见证,也是体现其主人身份的最好象征。
( T; x6 u8 S6 V2 n5 P2 S2 N
2 Z9 r) l, ^* x( Y" n$ `- g温西在自然风景方面比起北岸略输一筹(当然也不差,尤其西端的UEL与POINT GREY,其海景、山景令人叹为观止,而太平洋之魂森林公园及其它公园、植物园亦使人留连忘返,只是其向海的方向朝西朝北,不如朝南看海那样的阳光普照,而且地势变化小,天然野趣少,人为痕迹重)。但这里人文环境在整个大温应属一流,不仅有加国著名的UBC大学,而且有十数所一流的公私立中小学,吸引了众多望子成龙的中国家庭,使这里的中国移民日益增多。每年菲莎学会的中学排名榜上前十名基本都在温西。其教学质量与实力想来并非虚名。如果为子女教育计,这里当属置业首选(西温、北温也有好学校,但没有这么密集)。也因为如此,这里房价连年上涨,在温西最好的区(温西最西端及温西中部、中南部)的一些独立房,动辄上百万,而五六十万的房子简直就破败不堪。如果在这样的区置业,起码应考虑八十万以上的独立房才会基本象样。公寓、Townhouse也价格不菲,在其它地方可以买一套独立房的钱,在这里只能买个小公寓。当然,温西也有便宜一些的地区,但无论居住环境还是品质,都与温西的中部、西部不可同日而语。
- l$ X" Z+ U- A3 O$ O
- G3 c% U8 w; P8 F" ]温西有着西温、北温无可比拟的最大优点是交通、生活、工作都极为方便,四通八达,去大温任何一个地方,比如到Downtown 和机场及新、老唐人街都不太远。无疑是中产以上人家最理想的家居乐园。这里由于房价高,租价也相应很高,长期下来,租房就不如买房了,因为此地开发余地已很小,未来房价还会再涨,拥有这里一块土地所有权还是很值得的。
# b! Y2 \9 B9 V! \* r0 F! d3 H6 t8 ?0 o0 I& v' i) x0 Q. r$ k3 p) D
[ 本帖最后由 dgg 于 2006-3-31 12:04 编辑 ]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价格适中、生活极为方便的三个区:Richmond, Burnaby, Vancouver eastside(温东)  ^/ d& s* _7 B2 l1 a2 H

# l# d$ p2 R) ORichmond,有人译为富贵门,顾名思义,应为富人所居之城。它位于大温的南部,与多山的北部相比,填海造地而成的这个新城市可谓一马平川。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来源于香港的中国移民把原本比较荒芜的滩地建成了一个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现代化新城。港人为何乐于选择此地聚居?有人说该英文地名十分符合香港人重风水重吉利名称的习俗,好象车号、门牌号一定要有8字一样,在此定居应该会给每家每户带来财运和富贵。不管怎么样,这里无论是超市商品、蔬菜,还是餐馆、茶楼的美食点心,都是按照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的生活、饮食习惯来经营的,所以该市最繁华的大街3号路,又有JJJ街之称。不过,无论从资金财力,还是经营规模与现代气派看,它都是脏乱差的老唐人街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 a6 O. D: F4 r8 |6 x( o7 R- Y7 ~/ F% g; k. d
这里无论独立房还是公寓,都很新很漂亮,建筑模式也更加现代化和东方化。那一个个整齐美观清洁的小区,那一栋栋豪华精致的小楼,其价位与品质、面积比实在是很合算,在温西等地花六十万买的又小又破的老屋,在这里可以买一栋称得上大宅的新房!该城的西部,尤其是1号路以西,碧绿的高尔夫球场直接大海水滨,景色十分宜人,当地居者或者牵着可爱的小卷毛狗,漫步于海堤河岸,享受夏日黄昏的习习凉风,或者与家人高踞露台,品尝着从附近餐馆订来的美味糕点和清香的中国绿茶,这样的生活比起虽然繁荣多金但却逼窄喧闹的香港,其氛围是要宁静舒适得多了。
/ K+ ?" o9 K4 p( L. c( H+ G
; \) ~* U& V9 A% g8 ~* L; G这里的房价不仅比香港便宜得多,甚至比北京、上海的一些新区别墅也要便宜,它的独立房价位从二十余万到百万以上,视地点、品质、面积、新旧而有种种不同,但三十余万至五十万的房屋居多数,也是这里大多数居民乐于选择的价位。这里太贵的房,比如六七十万以上反而不好卖,因为要花到这个数的话,人们就可能考虑买其他区的房屋而不一定在此购房了。其公寓则在七八万至二三十万之间,TOWNHOUSE则在十八九万至四十余万之间。; Y' b  B* Y9 t) l/ h* D
6 q' y8 U: G' m
在本区购房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其一,房屋的保值问题,买独立房重在地价,因为房屋再新也有旧的时候,总会倒塌和破败,而地是不变的。地价取决于环境与紧缺程度。以本城而论,与温西有限的地不同,这里可开发的空间仍很大,不断的填海造地,不断地开发农田,不断有新的小区涌现,也就是说,这里的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紧缺之感。另外,由于地面以下是沙地,该城的房屋都不可能有地下室,因为掘到深处,就会有海水涌出。这样的地基,如果建筑得好,房屋还是没问题的,但不排除多年之后会有倾斜的可能。其二,子女就学问题,因这里华人偏多,英语语言环境相对较差,一个班级多为华裔子女,少为白人子弟,如果在家庭与学校中以说华语为主(粤语或国语),孩子的英语进步会受到一定影响,而这毕竟是白人的世界,省考英文的标准不会因华人子弟的水平而改变,所以多少有不利之处。当然,努力向学的孩子无论在哪个区都会是好学生,这里说的只是一般情况。其三,对于多数说国语的大陆移民来说,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心理上,都多少对以粤语为主的港人移民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情结,虽说血浓于水,都是同胞同种,而且有相处得很好的若干例子,但语言的不通,有时也会影响居住的心情。
" [. b- i( D2 _+ ?) o% i, m# H2 u1 _
总之,在这块中国人的乐园上,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有教养、有知识、无偏见、无歧视、通情达理,兼备中西方优秀文化的新一代移民的出现,希望有一天人们会说:啊!RICHMOND, 一个富而知礼的中国人在西方世界的新家园!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处是我家(三)! q: @2 }. @( D" W* F# z
伯纳比城:比起一马平川的RICHMOND,伯纳比的地形可谓多姿多彩。在37平方英里(相当于92平方公里)的市区土地上,地势高度从海平面变化到高达1200英尺的伯纳比山尖,其间遍布无数的小山丘、岭、谷及冲积平原,还有两个大的淡水湖(BURNABY LAKE 和 DEER LAKE),大量的社区公园和开阔空间、河流、溪谷、森林,使这一差不多居于大温心脏部位的城市显得如此的富于变化,景色迷人,适合不同需求的人们在此居住、工作。, @; [3 S0 v; A9 l; Y

' e: `& w! P+ j# R该市除了拥有高科技的工业园区、办公楼和广阔的已开发、未开发的农业用地(包括花艺业和蔬菜种植)之外,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四个主要商业区,不仅招来人群在其四周聚居,而且将大温其他城市的居民也吸引到此购物。这四个商业区是:西北的Brentwood ; 东北的 Loughheed ;西南的Metrotown 和东南的Edmonds。其中的Metrotown 不仅是加拿大西部第二大购物中心,也是大温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它拥有数家大型连锁超市、酒店、24家电影院和近500家零售店。在上述四个商业购物区的周围,出售或出租的既有独立房,也有公寓和TOWNHOUSE,价格适中,近年来差不多成为中国大陆新移民的安家首选。这里还有加拿大较为著名的综合大学 SFU(西蒙菲莎大学)和在本省培养技术劳工方面颇具实力BCIT(BC理工学院),为本地中学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7 P  Z2 p; V: ]% O& }* A9 b" n/ p% v
6 Y6 `7 C+ n9 F5 R4 _, A, o虽说北部的伯纳比山风光无限,居民既可远眺北岸群山和Burrard 海峡,又可深入山野林中,寻幽历险,但近年来一些工厂电站的相继设立以及虽然方便了城郊交通,却也大煞风景的skytrain 线路和车站,使此地的居住品质确实大打折扣,显得零乱和缺乏美感。综合而论,本城最好的居住区当数DEER LAKE周围。它离Metrotown不远,生活极其方便,附近的BCIT学生众多,对于寻求Mortgage Helper的置业者来说,简直不用发愁客源。每年夏天,温哥华交响乐团在湖边的大草坪上举办一年一度的夏季音乐会(已举办了十五届),大草坪容纳上万人,人们席地而坐,在夕阳余辉、湖光山色中边吃喝边欣赏迷人的音乐,构成大温地区夏日颇具特色的一景。Shadbolt 艺术中心经常举办各种才艺比赛和小型演奏,既推出本地新秀,为他们一展才华提供场所,又使附近居民获得一些免费或低价的艺术享受。
9 @9 x) l7 A' y( R9 ]! e1 t& o8 ?' U; @1 n) `* |# B
总的说来,在伯纳比好区,如北部伯纳比山及DEER LAKE 周围的房价大约是温西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区域的房价会便宜一些。这里似乎更为奉行均贫富的社会哲学,即不愿因为某部份人群的收入偏低而不把他们带着一起前进,所以伯纳比又有人民共和国的戏称。在这里居住,大家的生活水准基本接近,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4 H8 }: n' R9 M
' T* w$ N0 b7 v温东(Vancouver Eastside): 上文提到过,温东温西的分界是纵贯南北的Cambie街。当然,也有以Main 街或Ontario街为分野的说法。总之,从这里往东延申至与伯纳比交界的Boundary Road, 南北则从Burrard Inlet至Fraser River,这样一大片土地就是今日的温东。它包含了无数风格各异的多元文化小区,如小意大利、小印度、小汉城及来自中、港台三地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地方比温东更能融合两岸三地加国情了)。温东最有名的地区莫过于Grandview-Wookland 社区的Commercial Drive区,这里既是音乐家和艺人的乐园,也是多种民族风味餐馆和食品店的总汇,另类的服装店与种种奇奇怪怪的小酒馆、咖啡店以及随处可见的街头涂鸦将本区的平民文化喧染得生动热烈。8 A) t: n, F* Y5 w- Q/ K

! b' y0 \5 p5 h7 |% k- O5 D温东房价历来较温西便宜,但自去年以来,其房价上扬幅度之大,令人惊诧,其中尤以Killarney 与Renfrew Heights 两个社区最受买家青睐。一般而论,这里中等独立房的平均销售价格是30万左右,因其地利交通之便远胜其他地区,估计房价今后还会持续走高。选择本区置业,需要综合考虑房价与社区环境、治安状况、教育水准及宗教文化等诸多因素。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何处是我家(四). n( G+ `2 R6 G4 z* _& A* w* F
大温东部的新老城镇/ P8 r+ c5 T$ E! i
/ B+ w- q" L" Q; `; P- g( a, G9 M) {
1、新西敏市(NEW WESTMINSTER)。位于温哥华东20公里的菲莎河北岸,是低陆平原的地理中心,其人口只有55,000,但在BC省却称得上是元老级的城市。它蜕身于早期开拓者的定居点,是淘金热时期的主要供应中心,最后堂而皇之地演变成一座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城,人们从其商业、民居及公共建筑中可以略窥其昔日些须风彩。本城的重要建筑和历史景点有:美丽的城市大厦Begbie Square、道格拉斯学院校园与一些重新铺就、拓宽而焕发活力的大街,尤其是主干道哥伦比亚街及这条街上的购物中心哥伦比亚广场等。; o2 H; p4 n1 ~. p, m' \6 ^
1 |" Y) e5 P$ _% T1 r
古城新貌固然难以忘怀,但新西敏市皇冠上的明珠当数位于Westminster Key的水滨新开发区,该小区面积达14公顷,沿菲莎河岸伸展两公里,约1000个单位的Condo已在此建成。本社区有着七万平方尺的公共市场(与天车站相连)、15米高的钟塔、世界上最高大的战士木雕像、六万多平方尺的办公空间及拥有126个房间的酒店。它不仅有很好的观景广场,也是新西敏市历史发展的缩影。除此之外,吸引八方赌客来此一搏运气的Star Boat Casino 也在这里每天为市府财政贡献良多税款,使一些旧城、旧路可望得到改建或翻修。- Z( ^. ~. _1 x  G# A' h) \

4 \# R% C$ a9 D# W- R9 Q在Royal city center mall 附近及其他地区,也在开发新的以公寓为主的居民小区。当然,Queen’s Park附近的房子既有历史,又更为高档,与Victory Heights, Uptown, Brow of the Hill等社区一样,可视为本城最佳的居住好区。本城的房价与伯纳比相较似乎又要便宜一些,中等独立房的价位在28万左右。在这里置业而在伯纳比上班的工薪族较多,究其原因,当是距离不远而房价又略低的缘故。
# q2 o5 b( q6 ~& j+ j# S* i
2 F/ Z; f0 G; e$ `2、Coquitlam(高桂林)。人口约11万余,距离温哥华市中心(downtown)约30至45分钟的车程。与同处于大温地区(GVRD)东北部的几个市镇(Port Coquitlam, Port Moody)相比,它的面积最大。其城中心集中了本城的主要居民小区,大约有超过8800户人家和两百万平方尺的商业用地。这里的热点有:高桂林中心商场、道格拉斯学院的David Lam校园,常青文化中心、新的市政厅以及水上中心和体育馆等等。+ x' ^8 g3 O7 G* q( s$ ]
在本城置业选择余地较大,建筑样式多种多样,从颇具现代风格的华屋大厦到传统迷人的法式民居;从形形色色、价格适中的各类现成房屋到自选风水宝地打造您的梦幻大屋,您都可以从容规划,基本上不存在“看得上的房子买不起,买得起的房子看不上”这样左右失衡的心态。这里的通勤服务主要是西海岸快车线,很方便可以通往市中心。独立房的价位在25万左右。9 h2 y# h" s+ y. T
7 J# q& |7 h1 }$ _- o3 t0 b) j0 P" E
3、Port Coquitlam(高桂林港),当地人又称为PoCo,人口只有五万余。它的南、东、北分别以菲莎河、皮特河、伯克山为界。无数的山野小径和众多野生公园及绿地空间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优越的步行、跑步、自行车运动和骑马及观赏野生动物的机会。海德峡谷中心则包含了良好的室内运动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板球室等。Poco休闲中心有滑冰馆和少年中心威尔森老年中心及Terry Fox 图书馆(得名于出生在本城的加拿大体育英雄)。这里的商业服务也应有尽有,完全能满足本城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交通亦很方便,铁路、高速公路网、港口和机场都具备,优质低价的工业用地、多种模式的产业园地使本城成为BC省最受欢迎的工业城之一。本城超过四分之三的住房是在近三十年内陆续建成的, Citadel 高地有一些高档次的住房,而皮特河沿岸的 Riverwood 小区则是目前及未来开发的新居民区。其中等档次的独立房价位亦在25万左右。# j# \& Q0 f- d: ~

: C' w- y; ~- ^+ q' o* f4、Port Moody(穆迪港)。本城人口虽少(仅二万余),但却山环水绕,正处于Burrard 海峡的尽头,东面是伯纳比,西部是高桂林。本城近年来的增长点主要在北岸,这里正在规划多种房屋样式的缘山居民社区。自然风光有三文鱼孵化溪谷和温和的雨林。本城有很多风景绝佳的民居,可以欣赏到壮美的海峡和雪山美景,从而使这里中等独立房的平均价格达到35万左右。而位于Indian Arm的Belcarra 水滨社区,平均价则高达50万至一百万之间。这样一个位于海湾深处,全以风景取胜的房地产价位,完全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著名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 G! c; ^8 `2 v' M7 Y) Z% G9 g. G

* z9 z2 K2 j9 m1 D+ \5、Pitt Meadow(皮特草原)。人们很容易从本城的名字中得出其城乡参半的特征。是的,长期以来,本城的经济血脉一直就是农业、林业和鱼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均为农用土地,本地农民以种植兰莓、草莓、曼越橘而知名,当然管理温室、经营观赏植物和鲜花以及奶品业也是他们的长项。7号公路是本地区通往大温其他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与温哥华市中心的车距约为一小时。本区亦有西海岸快车及公共汽车服务。由于这里的居住成本在整个大温地区比较低,又有较充足的居住、工业、商业用地,所以是退休的理想之地(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它的中等独立房平均价约为23万左右,人口只有一万五左右。
" L( e7 }" S. z; G# p# J1 }1 v
6、Maple Ridge(枫树岭)。这里是BC省的“马都”,它享有广袤的原野和大片的农田,位于菲莎河谷的北岸,其北部则是雄伟壮丽的金耳朵山脉。本城中心拥有市级艺术休闲中心,新的高科技图书馆、表演中心和十万平方尺的办公楼。本区共有24间小学、四所中学和残疾儿童学校。主要交通动脉是Loughheed Highway(即7号公路)和 Dewdney Trunk Road。作为低陆平原最老的社区之一,人们有必要参观一下它的博物馆和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本区同样是供得起的居民区,平均独立房的价格在24万左右。位于Kanaka Creek 之巅、毗邻本地著名公园的Kanaka Ridge Estates,拥有335户高档的住家,而风景优美的金耳朵公园周边也是本区现在及未来房产的热点。+ o0 F/ Z# v6 b/ G. v8 ?  X

) T" v+ P! l# g! u1 |近年来,由于传统好学区温西的房价一路飙升,原居住于温西的一些经济状况一般的白人,将住了几十年、又破又小的老屋以高价售出,以不到一半的价格在本区另外购置全新住房,使得本区新屋建造数量和价格也日益看涨,当然,总体价格在大温地区仍然算是很便宜的了。
大型搬家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处是我家(五)
" ?7 E5 ]" K) n大温南部(包括西南、东南)的几个重镇% t1 A% y1 K% @. c8 V; ~; V
. M9 v# _5 V: J9 B' [
1、Delta(三角洲)。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九万余。由三个主要居民点组成:North Delta, Ladner, and Tsawwassen. 它位于温哥华南20公里,经由99高速路,穿越 the George Massey 隧道。此道很长,据说只要您在进入前许上一个愿,马上憋足一口气,坚持到出了隧道才换气,那么美愿就会成真,信不信由您! 通常情况,车速略快,一般人都能做到,不过,赶上堵车可就考验您的肺活量了! 本区北至菲莎河,南达美国边境,东与Surry (素里)接壤,西边则是乔治亚海峡。这里向来以“大温阳光地带”而著称,丰富的绿地、沙滩和远山风景,六个高尔夫球场和众多休闲设施,使其十分适于家庭娱乐和户外运动。本区传统经济为农业和渔业。奶品加工、浆果种植及日益增多的温室蔬菜、鱼类处理,使本区在近二十年来成为大温地区经济最快速增长的城市之一。这里还设有1500公顷的工业园地,以低土地使用成本吸引到一些公司和工厂。其中,北三角洲是最大的居民区,平均独立房价格在24万左右。 Ladner 历史更久一些,这里有市政厅、健保中心、消防和警察部门、学校局与休闲中心。平均独立房价格在31万左右。Tsawwassen 是BC 渡轮总站,连结低陆平原和温哥华岛。其独立房价格在25万至44万之间。( g& {) {7 J% b, A1 A- }
5 o  ^2 I$ d) L5 G! s8 c
2、White Rock(白石镇)。位于低陆平原的西南部,距离温哥华45公里,离加美边境只有五分钟车程。这里紧邻大海,有长达五公里的沙滩和Semiahmoo海湾的温暖浅海。16块高尔夫球场、十足的渡假氛围以及适宜的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为摄氏23度,冬季为6度)把此地变成最受欢迎的退休养老乐园。水滨建有约三公里长的步道及与沙滩平行的跑道。一流的餐馆与咖啡馆、颇具特色的艺术画廊和博物馆、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使这里颇具海滨渡假特色。哪些建于悬崖边上、俯看着碧绿大海、占地起码五英亩以上的大宅,掩映在Ocean Park及 Crescent Beach 的林木之中,享尽无限风光和幽静无扰的天然之福。不过,开发商和建筑师们也在努力打造适合普通人居住的中等房屋和公寓,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居住。这里房屋的价格悬殊很大,从20万至百万以上都有,平均独立房的价格是34万。
0 t+ m6 {/ g; T2 I7 [
. U) v. o- k' Q7 y$ K3、Surry (素里)。这是加拿大最快速增长的城市之一。有约一万三千的公司在此运营。它很方便接入温哥华国际机场,与美国有两个边境口站,区内有六条高速路,有铁路和深水海港。其人口高达约35万。过去一度犯罪率较高,有“北美盗车之都”的称谓,通过市府一系列的措施,如Safe City Clean City, Adopt-A_Street and Block Watch ,正在使本城成为适于居住、工作和游乐的好社区。整个素里共分为六个社区:Whalley , Guildford, Fleetwood, Newton, Cloverdale and South Surrey。每个区都有其商用和民用的各种设施。其房屋可选余地很大,平均独立房价格为26万左右。素里有公园之城的美誉,它有超过5600英亩的公园面积,15块高尔夫球场,12英亩的人造湖等等。由于这里的商业和工业开发潜力很大,将会在未来为本地及大温地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q5 V. }! r0 o% H8 D- c- e: l( v' U  A( V( F. l+ {+ Y
4、Langley(兰里),位于温哥华东南,车程约50分钟。它的南面与美国接壤,北面是菲莎河,西面是素里,东面是Abbotsford 。本城有多种经济基地,包括制造业和零售业、服务业。税低、技术劳工多、便利的海外贸易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经营机会。这里具备大城市所有的一切服务,中小学、医院、快速增长的就业机会、地区商业中心和高效的市政服务以及丰富而便宜的住房选择,使这里的居民多数都购买了独立房。虽然可开发的农田很多,但本地居民宁愿保持原态,他们喜欢慢一点的生活节奏,而且都有很强的生态保护观念。
0 B" Q* c5 R' N* f5 V3 S! s' n3 W: _9 ~
5 M; }: l' d7 ~3 d. Y  {Fort Langley(兰里城堡) ,始建于1827年,曾是哈德森湾公司在太平洋西北最重要的补给站,也是本省历史开始的地方。作为本地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和毛皮贸易站,它不仅历史悠长,而且也具有政治意义。正是在这里,皇家殖民地不列颠哥伦比亚于1858年建立,并以这座小城为当时BC省的非正式省会。每年的11月中旬,这里总要举办一场热烈而丰富的庆典,庆祝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创立。直到现在,兰里城堡仍未因重建而失其古朴之美。它那老式而别致的板式教堂、古董商店和老屋大都保留了原来的模样。本城的两个博物馆展示了相关的历史文物。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哥华中国新移民生活现状解析
7 e  P# `- y3 E6 ^温哥华——亚洲人的城市
( p( w. R- m8 r0 W0 [早在1991年,加拿大未来学家弗兰克-奥登(Frank Ogden)就预言:“十年之内,温哥华会变成一个亚洲人的城市。对于温哥华约百分之六十的儿童来说,英语或法语将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他们的母语会是中国的国语、粤语,或者是日本语、越南语、韩国语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语言。”这个预言虽过于大胆,但却很接近事实。新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十分之四的大温居民是少数族裔,在一些地区,这个比例还会更高。尤其是华裔人口在近十年来的迅猛增长,使得华语文化正日益成为继英法文化后最有可能的主流文化之一。
, o6 M) x7 z- m8 j8 T
1 j5 C% j* r2 n, \回溯温哥华及卑诗省的历史,我们发现,这里最早的居民也是来自亚洲。大约6000年前,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蒙古人种,沿海岸线漂流南下,进入内陆。尽管这些人的后裔被17世纪以来的欧洲探险家和殖民者驱逐到有限的区域(保留地)去生存,但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local people(or native people)。今天,亚洲人又回来了,与他们祖先不同的是,他们不是迫于生计的迁徙流转,而是寻求更大可能的价值实现或者更美好更舒适的生存空间。他们也不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原初土著,而是在原来各自的国家和地区中居于社会中上层,有着较高文化教育水准,无论是智慧、知识还是财富、地位都较为优越的人群。对于已在此生活了几代人的欧洲移民来说,他们是外来户,是新移民,是一个全方位与本地已形成的以英法语言文化思想为主流的社会相碰撞的新潮流。他们离乡背土,怀抱各自的光荣与梦想,来到加国这片开阔的国土,开始了他们或悲或喜、或成功或失败的种种经历。对于他们最初的移民决定与选择及今天的境遇,笔者以为,无论承认不承认,都不只是他们个人一己的得失,而必将在加国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0 Z1 S6 C  O- N5 b! z+ b* X" @
那么,这些创造并改变着加国历史的移民朋友们,他们今天的生活现状到底怎样呢?
, G& D0 Q! R9 ?- w! i( v& D! Q6 Y- H+ F2 z  n/ I
不同类型的移民家庭: m) m2 T, D; O# Z5 ?& p. c/ U0 H9 A

1 W, G% B, D5 \8 g( G1 ?从加拿大现行移民法的层面来说,移民类别有独立移民(或技术移民)、商业移民(投资、企业家、自雇)、亲属移民(配偶、子女、父母及其他亲属)、其他类别(如保姆、特许类及魁省甄选者)、难民。从移民来源地区来说,华裔移民主要来自大陆、香港、台湾,也有一些是其他国家(如美国、新加波、欧洲国家等)的中国留学生。这些不同类别的移民人群在生活水准、消费需求及生存能力方面有很大不同,在分析及调查他们的生活现状时,也需要区别人群,不可一概而论。从笔者专门采访及日常见闻中,可以大致按其生活来源归类如下:
2 j' {  u6 N' M: [' o  E6 f2 w) S! P# c+ L6 y/ v; t. W
依赖以往积蓄,完全无需工作或经营的少数移民。他们的积蓄多种多样,无论合法或非法,均足够维持体面而昂贵的温哥华上层生活方式。无需经营并不是指其坐吃山空,而是有足够财力分散于不同投资项目,如房地产、基金、股票、债券等等。这些投资都由其专业会计师、理财专家为其打理。因人数不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代表移民主体。由于都是黄皮肤,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大手笔(如购买自住豪宅或投资若干公寓等)易被西人神化和曲解,以为这就是中国新移民的写照。我们承认他们或许对日益看涨的房市有着推波助澜的功用,但以此少量人群不足以反映多数移民的生活现状。5 H* s; n% x( x# N( j  A7 d
需要以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的收入(工资薪水或生意所得)来维持温市生活的移民。这样的移民家庭不在少数。一些老移民的家庭也有类似模式,其主要收入来源是美国。因美国工资高,很多专业人士,如工程师或护士,本人在美国工作,把收入带回加拿大生活。至于本人回到中国(大陆、港、台)工作,家属留在加国的情况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究其原因,实为经济之力所趋使。北美经济连年不景气,中国市场广大,无论投资还是就业,都有较北美更好的机遇。一些人在移民前已有很好的基础和关系,到加国后就业无门,为家庭考虑,只能回去继续挣钱。这与以往观念迥异,倒退二十年,如果家庭中有一人出国,一定是带着全家的期望,从北美寄回令国人羡慕的美金,让家人过上较高水平的生活。而今天则正好相反,由于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不仅工作机会比北美多得多,薪金水准也日益接近国际水平,有的甚至超过北美同等职位的标准。结果反而是用中国的收入到加国消费。对于原来就在中国有生意的投资人士,更不愿放弃大把挣钱的机会,所以基本上也是本人或雇人经营,以生意所得维持加国的生活。
' m" u8 \4 o. V. I+ }9 l. q  X" |9 ?5 v( O
全家都在加国,夫妻双方或一方有全职工作,以本地收入为主维持家用。基本上移民三年以上的家庭均属此类。而移民一年以内的家庭只有部份是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经历了最初一两年的摸索与学习后,移民在语言、文化、心态、技能等方面均有较大调整和适应,对本地就业市场也有了一定了解甚至短期经验,比起新来者有了较大优势和较多机会。当然,一些职业是在改学其他专业(如幼教、护士等)后获得的,一些是高材低用,一些是专业性不强的工作。由于有教育背景及专业资格认证方面的客观障碍,除少数人有较高薪水和较满意的社会地位外,普遍处于中低收入阶层。由于他们的生活重心及经济来源基本都在加国,其与加国的联系比起前两类来要深入和持久得多。这部份人群应视作移民的主流,在未来华人参政及融入本地社会方面有更强更全面的代表性。
" Z% B% Y+ F. f: F
% L. N  ^* {) x% w9 \9 o' r以体力零工为主,间或领取社会福利金生活的部份移民。这些人当中以来加不足一年者居多。他们通常原有积蓄不丰,来加国后迫于生计,由于语言和专业不适的障碍,即使原来有过较高教育背景者,亦到餐馆、超市、工厂流水线工作。夫妻双方一般一人打工,支持另一人求学,或白天打工,晚上上课。这样的状态多属过渡,但亦有部份人尝到简单劳动的好处,不再为改变社会地位做努力。此类移民不在少数,但因多属过渡状态,不能据此判定移民在加国的地位和生活标准。7 D: |( u# x8 w5 W1 z
# L4 u+ ?; W8 @
在我们的采访和接触中,还有个别很难归类的移民。不过,就其大概而言,上述四类移民当属常见。由于收入差距,各类人群对移民生活的满意度及消费观等都有不同看法,折射出不同层面的移民生活现状。
- |* K6 x7 [  n* H6 ^, O: s8 p) P6 D. D& f% B9 a2 p2 q- o
移民个案生活现状实录
6 Q( y. M0 x. W4 X笔者从上述所列各类移民中抽样进行问答式随机采访,下面是个案实录。
4 \# C* v0 W- y( cCarol,21岁,2001年5月随父母从中国南方某城市移民温哥华。她在国内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这里后就读大学预科,补习英语,重考大学。她说:这里与想像的太不一样了,办事效率低,节奏慢,经济没有亮点。她计划考取美国的大学,“因为那里才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她的父亲登陆后仍回国内打理生意,“我父母年龄偏大,在这里不容易找到工作,如果没有父亲的收入,我们无法维持在这里的开销”。她们一家现在租住在温东的地下室里,但已着手买房,希望春节前迁入,“再也不想住又黑又潮的地下室了。比我们原来的居住条件实在差太多”。不过,她承认,温哥华的空气质量和居民素质的确比中国要好。放弃学业、一家不能团聚、生活水准有所下降、社会地位有显著差别,这样的移民值不值呢?她认真地想了想:“也许父母的牺牲更大一些,他们认为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至少我可以容易地受到西方的大学教育,而不必象其他同学那样为办留学签证去费力费钱吧。”Carol的英语已有很大进步,她笑着说:“这就是好处之一。”她说她们一家已经学会不去想值不值的问题,“要紧的是适应,我妈妈已经开始学英文了。”但是,如果没有父亲在中国的经济来源呢?“那肯定不行”,Carol说,“温哥华的美景不能当饭吃”。! C/ P: z- g0 F
4 m0 K! q* P- D. r3 P, e2 [
Lisa,37岁。出国前在某大跨国公司任中层经理,是中国最早一批少数几个获得国际认证项目管理证书的项目经理。2001年9月来到温哥华。六个月后有了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只用到我全部技能的十分之一,职位是我十年前的职位。薪水折成人民币倒是与原来相不多,但这里物价高,开销大,感觉比国内用钱紧张。”在白人世界里工作的Lisa,是不是比其他人更容易融入主流呢?“No,No,我的英语虽然还不错,又在国内的外企做了很多年,但文化上还是相去甚远,工作间隙他们聊天的内容很多是我们根本不熟悉的,人家也不是存心不理你,歧视你,而是你很难加入进去,因为你不是从小生长在这里的,很多东西你不懂。”Lisa也同意温哥华是个美丽的城市,居住质量很好,她不担心就业问题,毕竟又有技能,英语也好,但觉得发展空间太小,“这里很多技术比较落后,发展也慢,管理思维很保守”,如果只是为了生存和好环境的话,大多数移民都能实现,但“标准太低了”。她表示入籍后可能会回去再做,但年龄是个问题,“很难同国内的新起之秀竞争”。谈及华人的地位及参政,她说:“这是太形而上学的东西,我们学理工的没有太强的感受。”
0 Y0 N6 Z$ `% o: h, F( ^( U* [  @" Z/ _: r/ Q0 ?
Rob, 38岁,2001年5月登陆,然后回去又教了大半年的课,于2002年3月开始在温哥华生活。他原来是国内某大学副教授,有博士学位,是冷门专业。目前仍未有工作,家庭收入靠太太在一家印度人开的运输公司做会计工作获得。太太很辛苦,早出晚归,还要受气。他说他的最大问题是语言,上过几个补习班,效果不明显,也许是年龄大了,不容易学进去。不知道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结果。他不想去餐馆或流水线工作,“如果一旦尝到简单劳动的甜头,就会满足于那种低层次的生活”,他知道太太辛苦,只能多做些家务弥补。Rob 痛苦地陈诉:“一个男人长期没有工作,他会失去全部的自尊和自信!他会觉得活得还不如一条狗!”他认为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只管进人,不管后面的一系列问题,没有相应的就业政策帮助,学历和工作经历都难以认可,行业垄断现象又严重,所以外来移民实际成了政府的包袱而不是利国利民的生力军。不过,在发过牢骚之后,他又说,他们一家都特别喜欢温哥华,“我们已经卖了北京的房子,现在准备在这里买套公寓,我们已经觉得这里是我们的家了。”
5 n1 j  o3 V, J
) ~: U+ D2 m+ JJean,40岁,2002年2月来到温哥华。先生仍在国内工作,是驻京某跨国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在中国时她也有自己的事业,是国家某部委下属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以家庭收入而言,他们认为生活在温哥华不算昂贵,只是事业的失落感太强。她的技术和英语都不错,找个一般的工作不算困难,但她不可能去做。她认为除非真的经济上有压力,否则去做一般小职员实在太掉价,也不合算。谈起移民的感受,她说:出来后才知道是多么的恋“家”,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朋友和亲人已经深深扎根于她的血液,“我不可能融入这里,绝不可能”。但是出国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因为女儿在这里读书,很喜欢这里的学校和朋友,女儿坚定地表示: “我是肯定不会跟你们回中国的。”回去后也不太可能重回原来的岗位,“总之,好也罢,歹也罢,这辈子看来只能客死他乡了。”她的语气很悲壮。7 i# s4 ?' i' j/ n! y9 L
从上述个案实录看,新移民对今天移民生活的满意度并不高,但却不妨碍他们在此买房置业。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但并不构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换言之,移民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并非只限于经济收入,虽然那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他们其实更看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呢?答案是华人参政。
3 z& ]. O4 v& X: s1 Q华人参政的努力与前景" d1 a$ j/ S' S" o
9 s5 B* @; h0 R) I! p1 b) a' f
加国华人移民已突破百万大关,政府的有识之士也已意识到如此庞大的族裔群体会对加国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善用之则利莫大焉,不善用则后悔无穷。所以才有祖裔部长仙力金的华语主流文化说,才有英文媒体关于华人移民的长篇报导与专栏等等。从当初卖身猪仔当劳工的华裔先辈到今天以知识财富进军加国的移民大军,历史已前进了百余年,移民的各种待遇和权利也在步步改进。但无数事实证明,只有相当数量的华人参政议政才能从根本上为华裔群体谋取种种合理权益,改变目前人数虽多,但地位最低的局面,使具备丰富学识经验的新移民能够人尽其才,实现各自的梦想与追求。- |' T9 N. t! P: ^8 H
俗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华人地位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而且,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要想实现这项关联到每个华人移民利益的长远事业,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呢?
* @6 f/ F: w3 f. V5 B1 K  N( z: \6 s+ q2 d5 |* v$ g/ s; R# T8 A
语言。大温地区是华裔移民最集中的城市,几乎每个地方都配备了华语服务,好处是方便了新来者及老人们,坏处却培养了不思改进的依赖习惯。一些移民逐渐乐于这种方便的生活,满足于在华语世界里工作、生活,并以所谓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维护多元文元精神而自得,这实际上是把自己限制在华裔族群的圈子里。须知,即使华语文化真的成了主流文化之一,如果你要从政,就必须熟练掌握英语的应用(尤其说与写),熟悉英语世界的政治运作与政坛游戏规则。这好比来自法语区的政治家也必须以英语演讲争取选民一样。很难想像一个只能在华人媒体上挥斥方遒、纵横策论的华人领袖会成为加国的政治家。所以,如果我们第一代华人移民中只有极少数人能流利地应用英语,而很多具备极高政治智慧和素质的人却是英语哑吧的话,华人参政就是一句空话,只能留待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去圆梦。所以说,语言不通,不仅阻碍我们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而且不可能改变我们的政治地位。% I- C+ M% @+ l
  ]( w9 _2 X3 c
团结。有人说,一个华人是一条龙,三个华人则是一条虫。华人的不团结成为我们身上洗不掉的耻辱和伤痛,来自大陆、台、港及其他地区的华人移民,虽然同文同种、同为血胞兄弟,但却不仅语言各异,而且由于各种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而互有疑忌甚至敌意。华人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也是时有争斗,令人心寒。华人自身不团结,就不可能在各级竞选中取胜,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有志从政的华人朋友三思。3 `0 v+ m# |& b5 @1 ^' j. K
4 p! s& s6 d8 e) [: {8 u) r
形象。华人地位的提高,很大程度需要取决于总体华人形象的改进。唐人街的脏乱差环境有其历史原由,而新移民中富而不教的子弟在街头飙车、露富及各种与华人相关的罪案,更反映了华人移民中的一些人的素质低下,法治观念淡薄。这样的事只要经媒体喧染,立即成为华人形象的代表。虽然任何族裔都会良莠不齐,但莠之量不可过多,多则反映整个族群的总体素质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 F  Q! Y( o$ y. a1 W8 Q- l- w6 `2 R5 H" H. V
总之,华人地位的提高及华人的参政,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就必须有更律己的今天。是的,温哥华是我们共同的新家园,华人总数的增加应该让她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差。希望十年后人们会说:啊,温哥华,中国人在西方世界的城市,一个最文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鲜花(776) 鸡蛋(24)
发表于 2006-3-3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在温哥华找了新工作啊?真要去的话祝你一路顺风,大展宏图,有空写点介绍给我们看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3-3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vancouver的唐人街号称西海岸(包括米国)最大的唐人街。。。呵呵!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pan 于 2006-3-31 12:19 发表" H2 B; N( a) E$ O& Z% x
在温哥华找了新工作啊?真要去的话祝你一路顺风,大展宏图,有空写点介绍给我们看看
7 L" ]1 a- z1 p/ U! l
4 D" ]3 r7 h8 V5 v! D$ N" M
没有,现在的条件不容许,大概过一年后有这打算。只是现在发现Alberta越来越有点5年前ON的味道,大批移民涌入,抬高房价,也使得城市越来越不安全,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选个环境更好,气候更好的城市呢?
7 x3 c) ?4 K& a) J. {3 I; @8 s; L1 Q' u; S8 Y# e/ x
5年前,当我糊里糊涂的拿到移民签证的时候,没有喜悦,只有茫然。2001年正是IT退潮时,但大批移民还是蜂拥ON, 谁知道个什么Calgary, 当时连个正规的移民接待都没有。我在没有任何亲戚朋友的情况下,选择了Calgary. 当我第一眼望着那calgary小小的downtown时,真是百感交集,这就是发达的加拿大么?我来对了么?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也可能是我一辈子做的唯一一个正确决定,不过我们一家也=因此受惠5年。5年前的Calgary, 由于京都协议,石油行业不景气,IT也退潮,但Alberta也有她吸引人的一面,只是不为人知罢了。当时新移民不需要等3个月拿heath care, 学一个星期就能拿5号牌,加上比例少得多的移民,使这儿安静而不浮夸,是一个新移民修身养性的地方。- ^" S* f" I; b( b" }- M' e

, [+ O% C  e( t$ \( ?5 w/ E4 x' C现在的Calgary, 就是5年前的Toronto, edmonton没有那么厉害,但也象5年前的Ottawa.任何事情都是盛极者衰,衰及着盛。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3-3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dgg 于 2006-3-31 14:13 发表  Z( x+ @9 [4 N, A/ G
7 W9 u  N6 e: h  q4 S

  P- F) @- ^3 u  r没有,现在的条件不容许,大概过一年后有这打算。只是现在发现Alberta越来越有点5年前ON的味道,大批移民涌入,抬高房价,也使得城市越来越不安全,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选个环境更好,气候更好的城市呢?6 g' D  A& q3 e' }- f

% g* s: I* [: @5 X. u9 g1 r7 z ...
4 G9 K0 j$ y' {! ^
$ w" H. O# M# ?" E
4 b9 U# m* u! `; s
同感。  另Lethbridge怎么样,它离美国很近。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3-3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此文,勾起了对以前在温哥华的日子的怀念。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4-1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I live in Richmond, BC before

I find Vancouver had been changed a lot these days.  Richmond becomes a little HK with over 40% Chinese.  In Edmonton, the China Town become a Vietnam Town instead you see all the stores were change from Chinese first generation to Veitnamese.  This is because most chinese second generation become Doctors, Dentists, Lawy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so they will not care to work for the Father's business.  All happened in the past 15 years. The major change in Edmonton is the opening of T&T.  In the past, we need to go to China Town to buy some chinese vegetable and 10 years ago Superstore have some chinese grocery to sell.; ^: U' h5 I4 l" a

4 h' R( L! A. KAnyway, start to change the process hopefully Edmonton will become a little Beijing after Richmond as little H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3 03:39 , Processed in 0.25181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