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去,市场之所以会变得如此不稳定,如此危险,其实线索并不难找到。德国刚刚采用了新的货币系统,整个欧洲都充斥着廉价的德国资金。希腊刚刚签署了协议,加入了法国和意大利的货币联盟,但是这联盟本身却步履艰难。金融市场脱离了监管。新技术改进了生产和通信的现状,使得资金能够以光速穿越国境。巨大的新工业力量兴起,廉价制成品流向全球市场,让古老的行业受到冲击……当一场全面性的崩盘发生,谁还能说这是令人吃惊的事情? 0 F+ N& f7 u) v" R( e/ I3 X5 l5 ?* j; O) E' H
为伦敦、纽约或者柏林所做的2012年大预言?根本就不是。以上的描述其实是来自1873年的维也纳。在那一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崩盘行情之一,奥地利市场的崩溃波及全欧,而且迅速导致了在规模上不遑多让的纽约大崩盘。这是一个起点,其后就开始了经济历史学家们所谓的“长期萧条”,一段漫长的时期,充斥着波动、失业和衰退,持续了整整二十三年的时间,直到1896年才告结束。9 p) K2 i: Q+ M! ^# f
' d7 ?# l3 a& a3 l
我为了撰写自己的电子书《长期萧条:2008至2031》(The Long Depression: The Slump of 2008 to 2031)才着力研究那时的历史的。当时的情况和今日居然有那么多的类似,确实是非常有趣,非常耐人寻味:德国的统一和金本位的采用为这个国家带来了繁荣,廉价的德国资本流向整个欧洲。希腊加入了拉丁货币联盟,后者作为集成全欧货币的一个尝试,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命运。银行监管被削弱甚至撤除,一定程度上,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德国子衿才能够投入维也纳的交易所。电报的使用使得即时通信成为可能,也为欧洲的崩盘扩散到纽约创造了条件。美国正在工业化,逐步转型为全球性的经济体——就像中国在过去十年曾经走过的道路那样。 - d( O* x1 C& S* K( n$ L # d! z& \0 m& v2 z* g) s 所有这一切联合作用,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当然,之后是可怕的崩盘。之后的萧条局面持续了二十多年。如果2008年崩盘之后的萧条是历史重演,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到2031年才能重见天日。) [1 k' q+ @; L* P. D/ f1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