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2|回复: 5

[加国新闻] 在加拿大找工作 关系很重要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9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任京生- N: s; ~* n- H6 S

! N. p, i4 [7 A, `2 z在加拿大BC省,中侨互助会家喻户晓。这是一个以帮助新移民尽快融入加国社会为己任的非盈利组织。这个组织不仅帮助很多新移民找到了工作,其组织本身也提供部分工作,利人之时也益己。本报采访了中侨互助会公共事务经理劳晓红,相信她在帮助新移民工作、生活等方面一定有不少的经验积累。现在请她介绍她是如何找到现今这份工作的,也请她介绍新移民在就业方面应注意哪些事项。
+ d9 @8 ^+ G( F3 T. y
; ~: P$ z: {" K  U7 v! x) }受访者姓名:劳晓红
. a1 u& L5 P$ q2 `" ?来加年份:2007年
, d3 p6 a' X: c  [* Y移民前职业:加拿大领事馆职员 $ {% P: ]/ C* Q7 \' j+ O: A3 x
目前从事行业:中侨互助会公共事务经理
' O. _- Z+ w8 N- ?% b, E" T入行时间:2007年
3 W: F/ v9 S& [8 F: }- Y" u3 k3 u; l( p+ N0 _. z
# t" o7 e5 S0 L# \  w8 Z
1.jpg
( K% V" f3 A" |4 _2 D" E; Q2 Q2 v# y9 e* i: n: E5 g
劳晓红 % V. E1 q+ M1 I
! j: @. o9 P1 t
《环球华报》:很高兴今天见面,想请你介绍一些你在中侨的工作好吗?
: j( b3 b4 _! y* e  Q4 ]劳晓红:中侨互助会是卑诗省最大的社会服务机构之一,既服务新移民,也帮助、老移民,而且这个机构本身就有一些工作机会。我的职责就是宣传中侨的服务,使更多的人了解中侨,为大家提供各种移民服务资讯,所以你要问什么我都会尽力解答。
$ k/ a% _2 r! t3 P7 V8 ~
+ p! G; G" I* F, \; R/ {+ a) p一、语言与工作背景是强项
( Y9 v( T# |5 V* W5 z5 V8 ^  S3 u; |. M  Y9 S' L, d& P; D/ k0 f+ z
《环球华报》:很多新移民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一份办公室工作,可听说你来加拿大半年就找到了中侨的工作,这和你原来在中国的工作背景有关吗? ) w0 H7 Y+ A; H& [0 Y. `# x
劳晓红:之所以能获得这份工作,我觉得和我两方面的因素有关吧。一个是我的专业,我大学的专业为英国文学,毕业之后的工作语言也以英文为主。我又会国语和粤语,所以语言是我的强项。我研究生专业是在暨南大学新闻系读的新闻专业,学位论文是加拿大在中国华南的公共关系。另一个因素是我的工作背景。
% h5 s% X% e: B; v: y
+ u- J/ m; t6 }" q9 |- o《环球华报》:你毕业后都做过哪些工作?
7 o9 D, N8 e3 ~0 F3 J& I* @劳晓红:大学毕业后去到企业做翻译,后来转到合资公司做进出口,又去了一家电视节目有限公司,参与组织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摩托车锦标赛等赛车节目在中国的推广。之后又去了加拿大驻广州总领事馆。
0 U! V$ o5 \7 c3 g% @  m0 f) c: H' B2 G, Z
《环球华报》:加拿大驻广州领事馆在中国是怎么招聘职员的? 2 A# T3 _) s( e# o
劳晓红:领事馆通常有两类人员,一种是外交官,一种是本地职员。外交官2-4年一换,我们戏称他们是“临时工”。外交官头衔叫领事。本地职员就是在当地招聘,像我们管他们叫固定工。外交官和本地职员的比例是一至二个外交官配五至六个本地职员。我在领事馆做了八年,做过总领事助理,公共事务主任,商务专员等。加拿大公民在中国遇到事情会可以寻求加拿大在当地领事馆的帮助
! a( w7 q3 }+ a' d( i" {
$ ]* T: I6 q6 t  T9 ?《环球华报》:在领事馆的待遇好吗? 1 H! g: U& o' M* z
劳晓红:工资按本地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F2 K* T. l" k0 ^. P! m2 C0 [% J& |0 y4 V
《环球华报》: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什么还想到来加拿大打拼? 3 @6 q/ x) I% A5 h' U1 y! {
劳晓红:一干干了八年,尝试过不同的职位,觉得领事馆发展的空间就那么大,就想着换一个新的天地。领事馆的工作就是促进商务贸易、向加拿大公务提供服务和开展外交公共事务,担当“桥梁和纽带”。我对加拿大的印象一直不错,帮助加拿大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换位尝试在大洋彼岸的发展,于是办理了移民申请,2004年底先去多伦多登陆,之后回中国,2007年正式来到温哥华。 * I: y5 Z$ I; ]+ X/ u& g7 H; e  Y
7 ^7 Z6 L/ k6 w2 s
《环球华报》:你在加拿大领事馆工作,办移民是不是好办一些? 5 {/ u2 x' E' V
劳晓红:我是通过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递交的移民申请, 无需通过所工作的机构。不过在领事馆工作八年,知道了申请的原则和手续,比如需要什么文件、必较了解文件的准备和资料递送。也有可能是领事馆的工作经历有利于我的申请,资料真实、文件齐备,所以三个月就批下来了。其实这里的人很简单,很多资讯网上都有,你只要跟按照他们的步骤去做就是了,不需要添枝加叶。或许在领事馆工作培养了我的这种思维。
5 i, Y1 @+ l& i, o( @
& ^$ v* L: J6 w- s( u* C/ u6 G# T$ M二、人际关系很重要
# w' D' l* c+ u5 x/ n3 n0 r7 W. }9 B% W$ F  }; e5 [% V
《环球华报》:一开始抵达加拿大,还找过别的工作吗?   l; o- Z$ t: K2 o' a( |# x' ~
劳晓红:刚到温哥华时也投了很多简历,但毕竟对这边的工作不熟悉,也不太顺利。刚来的第一个月,一个以前认识的客户是从事移民服务和教育交流项目的,我向他介绍我的背景,刚好他们有一个访问团从广东中山过来,做表演演出,请我参与,做司仪,我都是做义工。后来又去UBC做了两个月的国际交流协调助理,协调中国来的国有企业高层在UBC的培训,也是认识的人推荐的关系。
( s2 S, X% h) O5 H- y
' z; T' D( N& u0 [《环球华报》:不愧是搞公共关系的,关系很重要吧?
7 _/ U( D* P& K9 G6 i6 {) E0 p劳晓红:都说在中国关系很重要,其实在这里关系也很重要。在中国,我们的人际网络可以延伸到同学、朋友、同事和家庭成员。移民后,大多人生地不熟,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圈子和关系。要重新建立关系,诚信很重要,交往要真诚,人际关系要一步步做开来的。要走出你旧有的圈子,尝试新的、不同的圈子。还要学会与人分享人际关系。我在一开始做义工的时候,就主动告诉我认识的每一个人,我在找工作,我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有哪些,让每个可能帮到我的人知道这个信息。
/ q  w0 T7 w9 M: d3 r4 i* V2 X8 U9 N+ _6 b
《环球华报》:后来你是怎么找到中侨工作的?
% W# N# `7 h, {# ]2 m0 ~劳晓红:我之前听说中侨要招公共事物的职位,我就关注他们的网站,发现有这个空缺我就申请了,但当时招聘的工作是叫information officer,后来改成了公共事务,主要职责就是推广中侨的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中侨,得到中侨的服务。我认为自己的工作背景比较符合他们的要求,虽是新移民,但有强烈的学习新东西的态度。经过初试和两轮面试,在第5个月就申请到了这份工作,成为中侨第一位公共事务经理。这是个新设立的职位。工作要求同各个中、英文媒体打交道,要多交朋友,服务各个族裔。中桥可以服务英、印、韩等超过20种的客户。来到中桥后,我发现在这是一个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能学到很多东西,大家都非常敬业,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 d2 d' a; @2 c5 u
  `& l6 ~+ f, U3 l8 X% y) J. [三、了解北美文化有助你找到工作 3 L. f1 t( j& W' Y! X- l3 V
: \! V. r9 _: l7 s; V
《环球华报》:中侨是帮助移民找工作的,这方面经验应该不少,请你介绍一下好吗? # Q* N/ \$ }4 V+ e+ Y5 _( L  I# x/ {
劳晓红:这里的人做每件事都要很踏实,机构在录取员工之前都要向你工作过的上一家公司询问你在那里的工作情况,很重视你的前任老板、同事对你的评价。而大部分单位都会合作,如实反映你在那里的工作情况。我之前是在领事馆的工作,他们真的是打电话到中国去询问了。所以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好好做。选择合适的推荐人也很重要, 必须了解您的具体工作、表现,英语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要好,否则对方听不懂等于白问。在这里推荐人很重要,甚至比在中国还重要,但不是像中国那样的关系,这里的透明度很大。应聘单位会针对你的工作需要、背景、专长等条件等看你的情况是否和他们的需求相吻合。你要求的工作他这里没有,有的人遇到合适机会也会向别人推荐。这里的人乐于助人,不会吝惜自己的关系,这一点比在中国好。
' j- @' X* a1 Q( i. m$ [$ ?
( |: f) ^1 ]3 o" l! q' I  M《环球华报》:在北美很鼓励做义工,做义工对找工作有帮助吗?
( I7 j6 s6 r- q) }劳晓红:北美很鼓励孩子做义工,学生毕业、上大学等,都要有义工经历。可一些华人家长不太重视这个,一些华人孩子也不愿意走出去。到了北美就要学会回馈社会,回馈社会不一定是捐了多少钱,贡献时间和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专长,为有需要的机构排忧解难、献计献策,也是很受欢迎的义工工作。很多人认为做义工没有回报,实际上做义工可以帮助你尽早走向社会,不少人就是通过做义工找到了工作。做义工还可以认识很多人。有过这方面的统计,不少人的工作都是通过做义工找到的。
7 g3 g6 b  x3 J0 k7 F+ B8 v
# O/ K6 B# s! j4 s  q; O《环球华报》:如果你认识一个西人,你想请他帮你找工作,应怎样提出比较好?   w( W  J6 U$ T& o7 t- G9 b+ h
劳晓红:中国人喜欢绕圈子,西方社会喜欢直截了当。面对西人你要直接说出你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本地西人不会猜你去做什么,要直接告诉他,尤其是新移民要放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在中国,说话讲究含蓄、意会,要猜测对方的话中话。这边的人会直接问你想做什么工作,想往哪方面发展,你可以为机构带来什么样的贡献。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不会去猜你的真实意图的。所以很多中国人吃亏就吃在绕弯子上。 % d( z( ~, \, ]* J  R3 C

: q5 L* {1 g$ r$ Z) H8 i《环球华报》:这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找工作中也会遇到,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 w; B$ B) c2 w  r- P' o' w  `
劳晓红:一般中国人看问题是从大的方面往小里看;而这里的人是从细节、小的方面往大里看。中国人是从大家到小家,强调国家、公事,认为个人、家庭的事不那么重要;这边的人是从小家到大家,鼓励工作、生活的平衡,注重自己的感情、家人,国家的事很重要,家里的事也是天大的事。在这里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感情和选择,而不是为别人活着。而这里的人并不是注重个人就把大家忘了,相反,遇到社区有难,大家捐款、帮助他人更加热情,热爱公共事业的人往往更受欢迎。有些华人不拘小节,老爱在小事上犯错误,其实也间接影响自己的形象,没有工作单位喜欢这样的人。他们会认为你小事都干不好,大事就更别提了。还有,中国人谈工作喜欢说自己样样都行,而西人就会认为你样样都不行。所以你找什么样的工作就强调自己什么样的优点,不要面面俱到。
. q6 d$ P0 ?1 t, w3 i) x8 ^" a  ~" ^& `
四、有事找中侨 # h! b# A! c8 s0 \" t
《环球华报》:中侨互助会是一个专门帮助新老移民的非牟利组织,他们都有哪些服务项目?
, u" ]# v0 j& S7 t* r( u/ {劳晓红:中侨的服务项目很多,例如:包括移民安顿、语言培训、就业、家庭及青少年辅导、商业发展、健康、房屋和小区发展等,他们的网址是www.success.bc.ca/,从网上可以查到他们的相关信息。 9 A4 @/ U& ~8 {, m# t6 Y( i* S0 Z
4 N0 G1 j# e7 g3 b
《环球华报》:中侨互助会都有哪些工作职位可以应聘?
( o3 `/ |! f$ d, `, R劳晓红:中侨是一个非盈利的机构,服务新老移民。服务类别、项目等从他们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应聘工作网站上有招聘栏目,只要有职位空缺,包括全职、Part-time、义工等,都会发布在那个网站上,上面有工作内容、应聘条件、申请方式等详细的介绍,你只要按网上的步骤申请就可以了。有些招聘是短期的合作需要,有些新移民不理解,以为是像中国那样的合同工。文化不一样,合同工在这里很普遍,西人很习惯这样的就业模式。华人要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其实Part-time工作也很好,有自己的空间,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读书、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或者更好地照顾家人。
5 V0 D. `2 E, |- i$ Z6 v  Z, x; V( ^) P9 M% Q3 F+ F& h" |
《环球华报》:很多新移民找工作是上网找,上网找管用吗?
, x- {4 G! b8 Z# w, q劳晓红: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很发达,新移民来了以后,不必道听途说,所有的信息你都可以找到,从中侨的网站也好,还有一些政府网站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信息。所以说,从网上查找信息是一个非常简便实用的方法。但对于你真正想去的单位,光网上联系就不够了,找一个好的推荐人,主动上门拜访,或者先以做义工的方式插进去,都不失为好的方法。    . H+ d. [8 W$ W
) c- a$ u# q1 w: P
《环球华报》:一些新移民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子又回到解放前”的感慨,你们帮助过的新移民里面,是不是都有这种一切又从零开始的感受? ! w: g/ P  v' p7 R+ y  ^
劳晓红:很多新移民都说自己来到加拿大是从零开始,实际上,很多新移民都有很不错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很多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作为日后工作的借鉴。我们所说从零开始是指需要有从零开始的良好心态。就好比说硬件已经过硬,需要改进的主要是软件。温哥华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不仅仅靠好山好水等硬件,还有融洽的人文文化等软件。中国的硬件发展很快、很多,而软件的改进更加耗时,需要更多的耐心。新移民也同样,很多人教育背景、工作经验、资金实力都不比当地人差,这里的职场文化和中国不一样,即使同一样的职位,需要的技能也不尽相同,移民应该善用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尽快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学会包容,和睦相处。
# I( k0 H+ ~; \; L% x
7 d1 L( y/ {  x8 p小启 * \7 P4 T) z4 K6 A- A9 l+ r. l* V" H

3 V. g& n+ E* R7 o本栏目专门邀请各行各业老移民向新移民介绍该行业创业和就业经验,如果您有这方面心得希望与大家分享,或者您在工作中有什么困惑和艰辛需要寻找帮助,欢迎您与我们联络。联系电话:604-321-5586,电子邮箱:van@gcpnews.com
* O. l% u8 S$ s& 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2-1-2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搬家
鲜花(34) 鸡蛋(1)
发表于 2012-1-2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283) 鸡蛋(2)
发表于 2012-1-2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3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2 22:27 , Processed in 0.17772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