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老冯
5 F; k- W& M6 D7 w! L: E9 z' R. S9 P5 u
几年前,我原来的店在圣诞节前的一个夜里被盗,被盗财物价值约两万加元。后来在给国内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时提到此事,朋友竟吃惊地问:怎么加拿大也有这种事儿发生? / m* Q/ D2 n( m K
( @1 u$ g5 r% U. `1 `2 f/ @6 S加拿大怎么就不能发生这种事? 2 ]2 T7 S: Q) b4 d& E# W9 v
+ i3 m- B, O7 M) O& F2 D- z实际上中国有的种种问题在加拿大同样一个也不会少,只是加拿大的监管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所以各种问题的发生在数量上、程度上也就相对较少或是较轻而已。 / d. W. B3 F# I9 \$ \
$ f% w3 r' q' L" @* ~& z
别的不敢说,以我七年间经营过的三个便利店的经验来看,魁北克的小偷绝对不比中国的少。因为在这里偷不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偷仿佛也不是坏人的意思。小孩不懂事偷点儿正常,问题是十八岁以下都算上小孩,这一来潜在的偷的人群就增加了不少;穷人没钱偷点儿也正常,关键是加拿大穷人不少(这里的穷人大多抽烟喝酒还吸毒,政府那点儿救济根本不够)无形中又生出许多偷盗的生力军。 % P' ]% n8 o; O7 W* H4 a8 M
" X6 V, d( t, ?- `+ b, ] m4 P9 S w两年前去 La Prairie 市政府交地税,只见办公区被警用的黄线拦上,几个警察在漫不经心地在四处查看。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天不办公,因为前一天夜里市政府被盗了。市政府被盗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我想也许是因为当时正值上缴地税的日子,政府的办公抽屉里有些散碎的银两吧!
5 \/ W8 ?# [# P7 U4 }" [' a1 p, |/ v
几个月前搬到了 St-Jean 这座美丽的小城,我突然在CIBC银行看到了久违了的玻璃隔板,办理交易时我在外头,银行职员在里头。我说这是来加十年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柜台,工作人员则笑着说因为几周前银行被盗所以不得不如此。。。
/ N; B& b# J4 E( c/ I9 q
$ q1 b# v0 r5 ?% ?, U说实话,在加拿大撬门压锁,拦路抢劫的事还真不多,与其说是归功于人们的守法意识,依我看不如说是因为人们身上乃至家里没有揣放现金的习惯,所以无钱可偷也就不如不偷了,相比之下,每天主要以现金交易为主的便利店便成为了重灾区,被抢、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 1 b6 }4 q4 c5 c( Q0 c, `. k
5 f9 _# `8 D" A& [' ~4 }* C) O `5 L所幸我开店七年除了一次夜里大规模被盗和零零星星地小偷小摸之外还没有被人用刀或枪逼着抢钱的经历。第一个店太小不值得抢,第二个店有外卖业务,外卖工经常出出入入,所以小偷没得机会来抢,第三个店刚刚开了几个月到目前为止也还算平安无事,另外我们两夫妇只在白天工作,下午四点以后由魁瓜(中国人对魁北克人的俗称)小伙子工作,由此我们就躲过了晚上——相对不安全的时间段,无事更好,即使有事也由“魁瓜”去应付吧,我戏称之为“以夷制夷”。 4 E+ T P0 |8 u5 ^# h- u$ @& `
, [7 P1 R, z; y; `! Q
开店几个月来大的安全问题没看出来,小偷小摸的现象却十分严重。
/ ]2 i2 T. A, J3 E6 }
% w8 z, s9 _% Q4 M1 ^$ N, p- [1 V原以为店大压客,小偷小摸会少些,没成想这句话在这不好使。店大疏于查看小偷真是防不胜防,开店五个月,前三个月以熟悉业务为主,加上老店主留下的监控设备陈旧落后根本无法正常工作,也就没把防偷防盗的事提到日程上来,两个月前,我请人在店里安装了带有八个摄像镜头的监控系统,闲暇时坐在电脑前把前一天店中状况随意查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截止发博时止,我已查出偷盗案例十二起,其中三起是我把小偷当场拿下,另外三起是邻居熟人干的,在我“要么还钱要么找警查”的警告下乖乖把钱还了,另外两起已发出警告但偷者眼下没钱,要过几天再还,最后四起,其中的三人再没来过店里此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最可恨的是最近的一次,两个中年男子在一个晚上连续四次进到我的店的酒库,作案的手法你一般想不到,每次进酒库,都往裤裆里塞几个大瓶,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和店员比比划划地说些什么,一个小时候后又来,还是同样的手段,一晚上他们居然来了四次,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是可忍,熟不可忍,一气之下我打电话报了警,给予起诉。小偷的照片也打印出来并已交给了警察,此案正在审理中,估计没一年半载的不会有个结果,也有可能警察查不出“真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 t9 p' |' I4 V( k3 D0 F/ j
) w0 b7 [. w* _4 O8 |& S 中国有句老话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所以经常是某某人进了局子,邻居们大吃一惊:不会吧,这孩子平时挺仁义的!在加拿大正好相反,他们是兔子专吃窝边草,偷我的绝大多数都是我左邻右舍的邻居。
5 r! X9 ` p; |/ [: Z& v4 q# z$ w# v) Z/ m
有一对老夫妇,从我们接店开始就经常光顾,不仅消费好,还经常嘘寒问暖:生意如何呀?喜欢这个城市吗?后来在我不经意地查看监视器时竟然发现,那个平常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头每次买东西时都顺手拿两个听装啤酒揣进怀里…… 9 F, a* |, h8 D P( i
8 _8 t" T: V& i/ N+ o
说实话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吃惊大于愤怒,平时看上去和蔼可亲的白发老人竟是惯偷(一周内三次偷酒应该不是偶尔为之吧)。生气之下我打电话给警察,警察来了,问我是否要起诉?我说要起诉。在这里遇到类似不咸不淡的小事,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当场被捉,警察首先会问受害人是否起诉。起诉,便进入到司法程序,不起诉,就当时放人,给个诸如下次不许再进入该店之类的口头警告。如果我说不起诉就等于任栽了,偷就偷了,可老头连续几天来店里偷东西我不想就这么便宜他,于是就说起诉,但我也留了个后手,我问警察如果过几天他还钱了我可不可以再撤诉,回答是当然可以。 8 f j, h5 ]$ E7 T
* w6 X/ J) v- i6 A1 t) Z8 A/ i 过了几天他老伴来店里买东西时,我严肃地跟她说了这个情况,她一脸的愤怒:是吗,我回去告诉他还钱,不仅还钱还要道歉!买完东西她回去了,不一会儿又返了回来跟我说:我说了他,也跟他吵了一架,他过几天就来还钱,并且道歉。两天后,老头来了,像平常那样打个招呼,还了钱,不咸不淡地道个歉,末了还说他是好客人,他还会常来消费。我说你算了吧,以后你不要再来我的店里了!他说:那好,我太太进来,我在门口牵着狗等着。
9 O% X7 R7 f6 _: ^! p" |9 J5 d, W% i2 G8 w% B2 u8 x _( C( Q
你说有脸没脸哪! + y# C: n8 c; O& o; k
$ b& O% r/ k1 [+ [/ e1 [# m% B
其实小偷们不只爱光顾便利店以及小型超市,大的商场也是难逃厄运。便利店是偷盗的受害者,有时也是盗窃团伙的销赃者。许多盗窃团伙在得手后都会找人到便利店兜售赃物,一条香烟半价给你要不要,利字当头业主们很难说不。
4 O/ m. z+ `4 A3 a8 H+ z3 n
. k! w, P& j) ^- |还有些人不属于什么职业上的偷盗者,而是瘾君子,毒瘾上来又没钱买,就顺手牵羊见什么就偷什么。我原来的店曾有名技术工人,本来收入不错,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染上了毒瘾,于是大车换小车,新车换旧车,旧车换自行车。来店里买东西也是越来越少,最后又经常要赊账,不赊给他,就抱来一口袋的化妆品,告诉我十块钱拿走。打开一看,什么唇膏、眼线笔、眉笔、小梳子、小镜子、还有五六支欧莱雅口红。别的我们没看好,可这欧莱雅口红我们知道,平时在商场一支就要十块钱左右,于是十块钱拿下。打这以后他经常拿些小东西让我们看,我们买过两三次,以后就没再买过。倒不是发现这些东西来路不正,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是许多东西我们不喜欢也用不上,欧莱雅也够多了……/ P4 n) ^. ]4 C# u' l7 ~4 X1 G0 Y2 s
) Y6 B" O4 x3 |! Z2 _; n+ j3 J2 r
记得有一次我还问过他,怎么总是欧莱雅,就没有兰蔻吗? % b( Z* |) G/ X- s9 E0 v" U Z% g
: ~, K& a# U; t7 ]7 _, r* b/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