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8 F0 M* z/ W1 `( Y/ }+ g; a* ?* X$ k: G& V1 O `3 Y% ~, V% A
加拿大的房价节节上涨,可需求不见减少,国民的房屋负担能力恰是关键原因。然而,据本国第一大商业银行皇银(RBC)昨日(周二)公布的报告,今年第一季度本国居民对房屋的负担能力能力比前两个季度下滑,而且相信情况还将继续恶化。
+ W- |2 n8 ?& r+ O5 J" y' Q1 A5 F2 m% D6 v2 w2 V0 G2 y: R/ u
据悉,皇银的房屋负担能力指数(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是以年度税前平均收入(7.79万元)买一幢价值360,500元、1200平方呎独立平房,计算出按揭、水电及物业税项等支出所占收入的比例。指数越高,说明国民对房屋的负担能力越低。
$ P. h! i) t# u+ I0 R* ^% b& B2 P
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本国的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上升至43.1%(即房屋成本占收入的四成),比去年第四季上升0.8%,比去年同期则上升达1.5个百分点。这也是本国国民房屋负担能力连续两季有所改善之后,首次再度减弱。8 x" F9 c+ L& g; [) b7 t+ J2 U
7 Z6 ]0 E, L' g6 C$ | S" B皇银首席经济师赖特(Craig Wright)表示,买家的强劲需求是带动置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负担房屋能力减弱遍及全国各省,但是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温和。% F& j: f! ~. L, v e, k! J& T
% F; J- j3 ^3 `* W% ~
4 f9 Z- @+ s `# t
4 C1 ]! W+ m1 ~- E F" @* P
; x. y8 J5 a1 r
& c" G" [* l7 K) |5 }+ g这次的调查还发现,在本国各大城市居民的房屋负担能力减弱的趋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还是温哥华。第一季度的房屋负担能力指数跳升3.1%至88.9%。不过,这并非意味这居民需要拿出近九成的平均收入来支付购屋成本。赖特表示,指数只是一个置业的“压力”指标及预测房价趋势。
$ k* D- g- P' ?
# w9 k+ Z. W i9 D6 M9 F本国第二大房地产市场多伦多的情况比温哥华好一些,但是也值得人们关注。第一季度的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上升了1.2%至53.4%个百分点。RBC也计算经本地调整的置业负担指数,反映各城市的房价及买家所需收入。以多市计算,独立平房需有11万元的收入;双层房屋需12.98万元;共管公寓需7.12万元。 / r2 K- W% g% o& A- Z
6 u; u& f$ x/ B1 q7 C1 G
蒙特利尔和渥太华的情况也基本相同:蒙城的指数上升1.2%至41.4%,而渥京则为41.8%升0.9个百分点。在全国的大型城市中,情况较好的是阿省的省会爱得蒙顿和该省重镇卡尔加里,前者指数下降了0.4%至32.4%,后者保持不变为36.7%。两个城市置业人士的达标收入也较其他城市低,分别只需7.3万元和8.7万元。
2 d7 Z' W6 w7 K1 |/ @
6 y5 ?) I, Y8 O& K1 M9 S7 W* S" K3 h7 U9 a8 s' d u
$ A. `1 m. Z# G5 h& k1 n( S赖特还指出表示,从长远来说影响负担能力的还是利率上升的问题,值得业内和按揭者的担忧。超低利率令负担能力还未升至危险水位,不过当利率步向正常水平,家庭收入和开支将被利率抵消。他预测,央行或将于今年第四季开始加息,然后逐渐向上调升,所以国民的房屋负担能力到明年可能面对更大的挑战。/ T# H* {3 A. }9 M- z& A
* C( \; N$ R+ ]4 i: i1 z
另外,央行、联邦政府以及经济师都齐声警告,加国家庭债务已升至危险水平;也有警告指多伦多及温哥华的一些房屋市场,如公寓市场已然过热。 / e5 S( N9 t( G0 [/ o5 x, S+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