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6|回复: 5

[器材] 转:赵嘉测评D800,D800E

[复制链接]
鲜花(78)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8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endeavor 于 2012-11-8 03:11 编辑
; E- ~9 \: @. V% y4 H" b
- d+ j0 ?9 C/ }$ S0 P2 a# ?! U6 T+ a正文:
3 N8 e  G6 n! p! P$ p
: d) i7 Y9 A3 G. p9 B
2 m; u! L3 w  Q4 ]) r: T; b* P" o- i
站在尼康的角度看,自前代产品尼康D700的发布已经过去了近4年的时间。在D700差不多同时代,佳能拥有价格差不多的5D Mark II。0 t9 b( o% D, ]8 C) z9 z
5 I# N$ s! ?( }0 ^
之前说过很多次,我们爱摄影的团队是非常不赞成有器材门户之见的。在我们团队里,开玩笑的时候通常我们会按照“传媒大学” 这个标准划分阵营,于然老师、杨磊老师、山立同学、扬帆同学、晓兰同学、筱微同学都笑了,最后连新来的亚楠同学都笑了,显然我是少数派。后来他们又搞了个“学院派”概念(按照是不是受过系统摄影教育划分),英国几乎满分拿到摄影硕士学位的大师姐得意的笑了,摄影系毕业的定华同学笑了,学印刷出身的吴穹同学也笑了…我依然是少数派。不过,即便在任何时候,我们内部从来不关心你的选择是尼康还是佳能。) l) M0 r# e+ V6 z  ^

9 T& C4 k) w0 g) ]9 Y所以,我们一直是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看待CN大战的,反正我们是做《顶级摄影器材》系列的,顶级机出来我们都得买,什么好用什么就是了。  b. B+ ^; E: z. B

/ \5 ?2 u1 r# [7 c! ]* R3 M8 h1 W(这时候大师姐又得意的笑了:“办公室有什么就用什么,总之,不是自己花钱买的器材就是最好的…”)
$ l0 a+ U, K0 I; O$ u( Y# e
! j) B/ @& k% R* S  p( N3 `7 U& @; \" f/ ?& Q0 U/ m

! l9 ~9 M/ A2 c9 j9 L面对悲观的现实,在这四年里,佳能的5D Mark II始终是D700的噩梦。D700拥有几乎完美的高速AF性能和好得多的操控性。5D Mark II就两招鲜:- {8 n" `) [9 O+ E- @- q# I+ k
% y) g! E8 b2 s/ a" M
1.     像素高,低ISO画质好;) @- k1 o6 L# P7 e

0 F9 ~  @) c/ d2.     视频性能好。8 Z( T: ?7 }" [+ ]+ H4 {6 v2 L& g" i2 y6 s

  m0 u* G4 b. a. U" _( q. g(其实D700用家还有时候微弱的吐槽说:我们D700高ISO画质好。嘻嘻,这一点后面我们还要提到)! h( n7 y8 S  ^$ i: J" N8 R
& U3 ~, q0 _, T; A
就凭着两两点,5D Mark II无压力领先D700多年。
7 R; M7 s3 K8 s/ {& E
8 E8 y) k, k+ S5 }+ o% c2 d9 k* A我们的吴穹同学对D700的评价“优异的高ISO画质所带来的喜悦,但更多的尼康用户则对其止步不前的1200万像素数量感到迷惑和遗憾”。你说尼康不明白D700的软肋是什么么?尼康不缺好机身、好镜头和数字引擎技术,不就差块高像素CMOS吗,要是人家允许尼康把D3X的CMOS放D700里面……唉,这都不能想,不能说啊。
7 x0 M) R, z. p% j  k; C  o2 b9 \! e6 R) W+ v6 Z. z0 {

+ F9 _! F& v' H3 y  g( v; R& J, f" R+ B6 ]5 u' `3 V+ y
终于啊,万众瞩目中, 2012年2月尼康发布了新型全画幅单反相机D800/D800E。8 H: O1 f$ @- ]# m9 i# I2 m
" k5 ~) W1 {7 `0 e. E% L
此次D800发布的重要性在尼康历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D800使用索尼公司研发的3600万像素的数码感光器刷新了数码单反领域的像素记录,同时也是第一款达到3000万像素级别的全画幅单反相机。
$ [$ K% A& y. J" q1 v, w, _  }. a' f- f" D: i& D4 v; p% ~
伟大的索尼公司,自己不出单反相机,都能把单反市场的态势陡然扭转啊!) F/ Y. [" m( P" B+ O  Y2 r
8 `; a+ |5 m: X  |! \
其实3600万像素倒并不是最令我们吃惊的(我们团队都是是写顶摄、玩数码后背的,再说,佳能同学早就展示了更高像素的大面积CMOS了,当然,还没有商用),其实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的是,D800高感光下的画质居然并不差,虽然说像素数量相对前代D700增加了两倍之多,但当照片放大尺寸相同时,同样的感光度下D800的画质还比D700更好一些。数码时代技术进步是快啊,差一代的机器真的就没得比啊!9 e) H- M7 g5 z" x
, G% a: |3 N) W+ x; M
不过在D800发布前其实还有一些有趣的花絮。其实D800将具有3600万像素的传言早已在坊间广为流传,为此很多摄影人将信将疑,这也引起了更多对于D800的关注。
7 D+ L% s' U* U# a" O" a- k) R8 m) O
* ]" f# n/ |& K" j另外,按照过去的惯例,相机厂商的高像素相机几乎都是顶级的旗舰机型,比如佳能的1DS系列相机,以及尼康的D3X相机,还有索尼的A900相机。另一方面,即使D800真的使用了最新的全画幅感光元件,那么其处理器、降噪电路、测光和对焦模块等等一些列的辅助配置,当然,还有过去尼康庞大的镜头群,是否真的能够足以匹配这块高像素感光元件也是非常大的疑问。0 H1 K0 i# c3 C+ P; Z
% O& q. F  G5 q6 e  S
4 K* k! J8 i$ n7 b2 N; ^

! b" j' p2 Q3 n+ N& b7 H* l. u, x5 w拿到D800之后,熟悉使用它并不难。哥当年也是从F801、F90X、F100(汗,F70就不提了吧,太空梭一样的操控界面,神一样的操控逻辑)一路玩到D700、D3和D3X的。: R6 _+ O% C- ?5 H$ y  X% p, H, t8 Y
: f# t  `1 c# [! |
D800在按键设置上的变化并不大,有一定尼康相机使用经验的摄影人很快的时间内就能够熟练的操作进入拍摄流程。
' h+ A8 A0 w9 Z) x1 X  t( D1 _4 G3 n; W! x% V# q) |1 O
来,看看我们的吴穹同学──他自己居然是用佳能1Ds2和5D3的──对D800充满感性的文字:“D800机身设计中最大的改进莫过于其握柄,它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D3这样旗舰机型的设计理念,更加饱满圆滑的设计与手型更加贴合,一改前作握柄过浅,握感不佳的小遗憾。握感的提升使得拍摄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给人更加踏实的感觉。握柄上方的快门按钮和机身整体圆润、饱满的风格相得益彰,富有流动的质感,按动快门的动作更加顺畅、平滑,整个过程感觉浑然一体非常自然,想要拍摄仅仅只需要轻轻动一下食指便可以清脆的完成快门的释放。如果使用连拍,手指长时间按动快门,也不会有丝毫的疲劳感。D800还新增加的安静快门模式,它的设计与其他厂家并不相同,当按下快门后反光镜将抬起并在放开快门以后才降下。这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够在拍摄中自己掌握反光板降下的时机。不过稍显遗憾的是它并不太适合在连拍时使用,这限制了安静模式的广泛应用。”! [$ Q6 r. a8 S7 u

: \9 m) t9 L3 Z4 L9 I( i! f  R& K5 D8 J% O, N7 E

/ m. k& \! q. P3 x7 r3 Y/ Q  R坦率的说,首次使用D800,我的确为D800的成像素质所惊叹。特别是对于使用了改进型低通滤镜的D800E,其配合蔡司ZF系列顶级素质的镜头所拍摄出的照片,在低感光度下,成像质量之好确实达到了原来135相机没有的高度。- ]% i5 x' r1 Q. k; m
6 n% b& c- F( J" u) P" ]+ z
3600万像素数量加上14 BIT的色彩记录性能,使得D800能够记录下更多的影像细节和色彩层次。不过更多的细节也带来了巨大的数据压力,以D800E为例,当拍摄一个层次丰富、光线柔和的场景,拍摄全尺寸最高质量的RAW+JPG照片,其单张照片机内直出的数据量可以达到100MB左右。这和同级别的产品相比,这几乎是其他型号相机数据量的两倍还多。# }6 x5 z2 s" Z* M, h) U" a' f

0 |, m) J. r8 @不过,保时捷都买了,还烧不起95号油吗?换高速卡、换电脑吧(──吴穹同学,你别看这段啊,咱们爱摄影现在还是白手起家阶段,你的上网本还可以再坚持坚持。)0 D0 c/ F" a3 A/ M# X

. @5 p! v6 a1 B7 \5 F$ i
( q: N1 e3 G7 z( Z% ]/ Z+ `
! L8 @  \! u  c6 ]& ]8 r  a既然谈到画质了,那么就不能不谈一谈D800与D800E的差异。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D800E并非和徕卡M9或者富士X-Pro1这些相机一样直接取消了低通滤镜。它同样使用低通滤镜,但是D800E的低通滤镜通过正反作用的低通滤镜的组合,将整块低通滤镜过滤高频信号的能力给抵消掉了。
3 C, `! \$ t! i2 n
+ U4 B$ L$ Q; d8 z7 [  H+ b# D当然有人一定会问,这样做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去掉低通滤镜不是更加高效,而且画质也不会受到低通滤镜的影响。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不过在实际应用上,使用改进型低通滤镜更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因为常规的数码单反相机,光线从镜头照射到数码感光元件之前,光线一定要从空气射入低通滤镜,再照射到感光元件上,这层低通滤镜实际上会改变光线到达感光元件的路径。如果说我们直接将低通滤波镜去掉,因为低通滤镜已经改变了光路,焦平面也随之改变,那么这样得到的影像可能绝大多数都是不合焦的。由于D800与D800E其实是共用所有的设计以及生产线,因此仅仅因为低通滤镜而重新调整磨具,单独制造D800E是很不明智的,这样成本会提升不少。
0 X4 l6 ~9 w5 O) T/ O1 ~: W! Q# ^% f( Q, x
(借用一下网上的图片说明资料啊)0 u7 \7 l6 t$ T+ `/ Q% }

0 Q9 Q% c# L& M: ~* m- f
: X$ e4 Z* o" p& z+ V( w7 Z+ l. j( g. C: I2 |% Z

% T  `0 G" A' r3 |, R2 o; V$ @2 ~# _7 R4 `2 O0 `0 a# x

; Z' x$ C( V6 x' E2 @+ A5 d: G$ z" s' F, v9 [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D800E与D800相比细节要好不少,当然其画质上的提升也是有代价的。由于D800E相当于没有低通滤波镜,因此它更加容易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产生伪色以及摩尔纹。常规的数码相机,如果没有低通滤波镜,在拍摄织物面料、大面积反复出现的栅栏、鸟类的羽毛等等这些会出现高频图像信号的场景下,摩尔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说摩尔纹在后期软件中也能进行处理,但是有些情况下的确是不能彻底的解决的,即便是彻底消除它对画质的影响也不小。
* F- s5 v  q9 ^5 b1 B. l6 X
, O+ ~/ a1 v$ c; E, u, n, r* N2 F因为事先对于D800E可能会产生摩尔纹的事情有充分的心里准备,所以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倒还真是它没有我们想像的严重,想必这和尼康新的算法也有关系。总体上我们建议,拍风光的同学上D800E不用犹豫;但对于某些商业领域的摄影师来说,D800确实更容易使用,是否购买最好还是亲自试试再决定。不过,如果你有很好的后期经验,在不易产生摩尔纹的其他领域D800E的确有着比D800好的多的表现,特别是在风光摄影领域,3600万像素CMOS的实力能被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A% H0 `6 C9 P+ O

5 N4 B8 {# i3 g
2 ^" V# T" D/ Y1 m. x6 s) V5 f9 T5 V+ _- l
至于画质方面,我觉得就不用拿D800E和别的135数码相机比了,包括5D Mark III,没什么可比性,D800E领先太多。' }8 f9 z* f' K7 d
6 X# L* ^1 O9 O- }9 h& p
在发布会上尼康的工程师曾经介绍到,D800/D800E的画质足以和一些中低端的中幅数字相机相媲美。(哼,他们其实点了P社的名,还拿了两台机器的实拍对比照片,一目了然啊,还让别人咋活?)
4 ?9 f; u0 l, ^4 M( P2 W
6 A3 y& P+ c4 P- B" k& ^# `总体来讲,虽然说中幅数字相机在感光器尺寸上相对于135全画幅感光器有这非常大的尺寸优势,但是相机是个系统,其最终的成像效果不但需要相机有足够好的表现,还要求其使用的镜头能够满足它的表现能力,另外,是不是需要高ISO也是摄影师要考虑的,毕竟CCD在高ISO时的画质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8 Q7 r( q7 h; h/ M( D" D
# V8 W6 W- z9 S" p4 Z& Z5 S9 h3 \我自己是用中画幅数码后背拍报道故事的,当然,图的是低ISO下的画质,可以记录更多的细节。不过,显然,我也希望有台画质接近,但是高ISO更好的机器。(噢,别问我为什么还在用徕卡M9,这事情我们这次不提。)
( W5 D3 M! ^4 q  J' @' G$ c$ c9 k- z, j% u7 Q' P3 E
总体来讲,135画幅的镜头无论在数量和技术上都较120中画幅镜头要多要成熟。同一个等级的135画幅镜头和120中画幅镜头相比较,通常135画幅镜头的分辨率以及中心、边缘成像的均匀程度、色差的校正都要好于120中画幅镜头。像场小,容易做嘛。! E% @# k# Y/ Q+ i. P0 ~
: \6 S  E( _3 l
所以我同意,相对于一些中低端的中幅数字相机,D800/D800E完全有能力去和它们一较高低,而且在这个基础上D800系统还更加便宜、小巧便于携带,对于经常外出的摄影人来说,D800系统的优势相当的明显。除此之外,在其他众多领域,例如需要高分辨率的肖像摄影或者是中低端的广告静物摄影,价格更低、成像质量也很不错的D800是很值得考虑的。
1 h  [' A: p( R* X: s3 y/ h$ p
7 s; L! P0 V' B1 k6 t* m坦率的说,我其实相信从D800E开始,135数码相机会对数字中幅相机市场产生更难以估量的影响,只是不知道中画幅厂家意识到没有。2 ]4 k' ^! [8 D' J' u
3 y- q2 _+ F6 ^  @

  M8 Q9 O0 _; b- v4 [, }
" u! e8 H' E+ N- W3 Q. P. y8 C关于衍射极限光圈% W7 f5 _# n3 l9 ~) Q+ z5 u

0 K2 s0 @) f& l) F, V2 O虽然D800超高像素提升所带来的画质上提高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在如此高密度的基础上研发的专业相机,会更明显的受到衍射极限光圈(Diffraction Limited Aperture,简称DLA,也被称为“像素衍射临界光圈”)问题的困扰。
- Z0 V4 @9 w/ D/ S. w0 H6 J  \1 {  M
1 [) f; P) Z0 O6 N- N这个事情之前我发了一个博客讲,推荐大家还是先去看看,了解一下基本背景,这次就不多说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0d3430100y098.html$ J6 I! f# U6 H' R& g7 q4 j
2 ~7 g' Y" V* @( E. u( V
(更多理论问题,请参考爱摄影工社的图书《顶级摄影器材-数码卷》第3版)+ l) @$ B) h- T0 X9 t' X

  V$ w: x8 E9 R' n+ W4 @5 CD800之所以在衍射极限光圈问题上备受关注,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衍射极限光圈达到了F8。其实当全画幅数码相机发展至2000万像素级别时,衍射极限光圈已经到了大概F11。从F11到F8不能不说是很多摄影师心里的一道坎,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F11是一个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非常常用的光圈值。一方面F11时景深比较大,方便很多使用关于使用高素质手动镜头的摄影师估焦抓拍。另一方面,F11这一档光圈对于大多数镜头而言都是最优光圈,无论镜头的素质如何,在F11这档光圈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g9 [; E- B- S& |& j

! m: s9 t2 z4 u2 u1 T不过,另外一方面,衍射极限光圈对于画质的影响并没有有些人想象的如此之大,不是说小于计算值的光圈就不能用了。要知道在数字中幅领域,IQ180这样8000万像素的相机的衍射极限光圈早已经到了F5.6-F8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也只有对于画质有非常非常高要求的摄影师才会将光圈值锁定在F5.6的值上,其实更多的摄影师会在衍射极限光圈对于画质的影响以及对于景深的要求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且对于像D800这样的高像素全画幅单反相机而言,即便是使用F11这样小于衍射极限光圈的光圈值,其画质也完全优于很多像素相对更低,而且并没有达到衍射极限光圈的相机。相对于衍射极限光圈,其实我们现有的镜头所提供的分辨率才是我们真正应当考虑的。
+ s: h& y* |' }+ s  V
9 T7 M/ ^7 K4 {2 Q3 v
# }5 f# F1 Z9 A; c& O# y9 g  K4 _* H$ B5 l" V$ J
镜头之惑
# Y" r- t# `; X
9 d: b4 @) k- w尼康拥有众多光学技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镜头,早有那支采用高精度研磨非球面镜的“暗夜之眼”AI-S Noct-Nikkor 58mm f/1.2,近有从《兵书十二卷》中大放异彩的Nikkor AF-D 28mm f/1.4,它们都是尼康庞大镜头群中璀璨的宝石。
: ^0 \( I2 F* E, H6 X
1 ^. N6 H. P$ y4 N" A9 s熟悉我们的读者一定了解,我从来不是老镜头派,我也不相信“老镜头比新镜头更好”的神话。时过境迁,发展到D800的时代,尼康公司自己也说,这些胶片时代老将也都纷纷感到力不从心,虽然也能够有非常优异的表现,但是要想发挥出D800E全部的实力,还是只能借助于新设计的尼康金圈镜头,特别是定焦镜头。
! }( S, _! N" \% C
; I5 Z) M$ L. B插播一下,关于尼康镜头的情况,推荐大家参考我们这个月上市的《经典尼康》一书,差不多有尼康所有135相机镜头的资料和评测。9 F4 l$ ~5 O! s2 l2 S

/ u+ Q  N0 ?" v0 r3 `4 M$ q9 L" vD800/D800E发布的时候,由于D800E非常“挑”镜头,尼康公司在日本官网上公布了16款适用于D800E的推荐镜头。它们是:1 {; L6 y$ W7 a! S
( a- z7 D1 j$ T* O7 Y; J+ W
  AF-S NIKKOR 14-24mm F2.8 G ED, w7 |9 F( ]- x# A+ S/ f

0 g- v3 ?% E- v) F) b; @  AF-S NIKKOR 24-70mm F2.8 G ED# ^+ ~  z+ ?- T' E3 V
1 {' S) [9 V  }7 c4 I% g
  AF-S NIKKOR 70-200mm F2.8 G ED VR II
4 e+ t: C4 c4 t0 M9 X( W, X! n" @
, h! K- u" z" v9 r# H. K  AF-S NIKKOR 16-35mm F4 G ED VR5 M4 Y. I+ f% M- p# K
. Z) G, H1 A* }/ n% Q
  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g: `& m, N% ^* O) j- |# r

: N5 G2 t* T3 Z) G* P  AF-S NIKKOR 200-400mm F4 G ED VR II7 N" V( Z$ i, N8 I2 c0 ~: W1 E
/ f' {0 L' o0 Q3 r
  AF-S NIKKOR 24mm F1.4 G ED6 ~2 Z$ _5 [0 ?, T5 w

/ L3 k; f& d8 O2 [0 }. j* m  AF-S NIKKOR 35mm F1.4 G& C% ^# {7 E' u0 @9 f
  N  {  ~0 \+ Q: r
  AF-S NIKKOR 85mm F1.4 G
9 q- ?7 p# L: k' r2 h5 B7 x* P4 k. M# G4 ^# s
  AF-S NIKKOR 200mm F2 G ED VR II
2 V( m5 c1 g- w2 C( n* B# U* }7 T- E0 ]7 h8 `
  AF-S NIKKOR 300mm F2.8 G ED VR II2 V1 ~, t2 n. t$ j  R) O

% L: `" H! |0 C- q$ O: |  AF-S NIKKOR 400mm F2.8 G ED VR
6 `. y" R8 O/ h( o
8 B9 f& t% n( ^3 L/ c  AF-S NIKKOR 500mm F4 G ED VR
" F- ~  [' g; V+ E( z& F! H: a5 d/ H+ G7 T- M* M3 L( i
  AF-S NIKKOR 600mm F4 G ED VR* X! Y7 |1 G+ @. A, n4 k9 i6 u% L

; T6 `7 c6 w  W/ h8 o9 o7 B9 k  AF-S Micro NIKKOR 60mm F2.8 G ED1 E7 F) v. X- r4 T+ h, V# |. h
# T4 s! X  S( p0 _' o7 R& S; \8 y. p+ @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 G IF-ED
* F  K6 ~* ]" o3 i, s% b9 P! a$ C% q( }# t* R" }, Z3 \
根据尼康公司的说法,用户在使用D800E及这些镜头时,能够体会到更高的分辨率以及更出色画质。( L# z+ e; r/ P# g+ {
7 o/ `' g& n; m0 c' [
在尼康公布的这16支镜头里也有数支金圈变焦镜头,当然,目前不少的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也已经达到了非常好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于定焦的画质,由于变焦镜头的设计原因它只能在现有成本基础上实现接近于定焦的效果。
8 i5 D9 [( F! b& s/ l9 r* N- O( _* c/ S% m: J9 R
首先要说明,我们没有测试上述16支镜头中超过200毫米的镜头。但是用过现有的镜头之后,我们比厂家要更谨慎的认为,要完全发挥D800E的实力,还是只有定焦才能胜任。7 _; I& n$ h$ R( o* e  K( _! x
& q! Q* O5 R9 n7 y- _1 ^
也正是因为D800E对于镜头要求的如此之苛刻,我们在D800E的测试过程中,采用了非常多的蔡司定焦镜头。蔡司镜头采用全金属纯手动对焦的设计,其装配以及调焦精度大大高于自动对焦镜头。而且由于全金属的构造,其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更小,镜头成像的稳定性更好。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蔡司ZF.2 15mm f/2.8;ZF.2 35mm f/1.4;ZF.2 50mm f/2;ZF.2 100mm f/2这4支镜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无论在分辨率、色彩还原、畸变的控制各个方面,它们和D800E的搭配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当然在原厂镜头之中也有非常多优秀的镜头,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尼康近几年发布的AF-S 24mm f/1.4G ED;AF-S 35mm f/1.4G;AF-S 85mm f/1.4G这三支镜头。特别是AF-S 85mm f/1.4G相比前款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连蔡司的ZF.2 85mm f/1.4也让它三分。
0 i# T0 ?' Y! g& a/ h# W5 f
+ H6 |; P) G& s* j3 Z- J% f$ [另外,我要提到尼康新发布的AF-S 85mm f/1.8G。有很多尼康老款镜头在收小光圈后其实全像场也达不到D800E需要的分辨率,但是从AF-S 85mm f/1.8G这支镜头看,它在大光圈下的分辨率成像确实比较稀松,但是收到2档后,全面画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达到D800E的需要,这种情况是新镜头的新趋势还是这款镜头的个案,我们还需要更多测试才会知道。
: `' L& ]7 L- x& ~4 [; Z( ^: y# H% j
其他的, D800不仅仅只有3600万像素的全画幅感光器,还在前作D700原有的相机配置基础上做出了很多的提升。比如EXPEED3处理器、91K-pixel RGB测光传感器、改进型MULTI-CAM 3500FX对焦模块、100%的取景视野率、SD卡和CF卡的双卡槽设计等等,这些几乎全都移植于尼康的顶级旗舰机型D4。并且尼康还推出了改进型低通滤镜的D800E版本,尼康将画质与摩尔纹的选择第一次交给了广大的摄影人,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7 p% b# t# R  R- S! e+ G
/ ^  g9 Y9 t# E- R% }/ B
& S8 {7 ~. T* v3 u1 U1 u* N

4 e7 D: x# H! @好,最后的结论,D800/D800E还是5D Mark III?
  n; t- h" _1 T1 R+ y* w5 T8 S. ?3 Z6 I% P* _
先说一点,在国外市场,D800是比5D Mark III便宜的,不要问我为什么在中国情况不一样,我也不明白。我下面的评价都基于D800是比5D Mark III便宜这个全球大部分国家的事实做出判断。+ U4 `  m5 f6 o
% d' ~1 G6 q' d' K, H

) P% w) y* p+ n) X# S9 r% M# z  Y/ R* V6 @
我们先说说看5D Mark III,我们这个月就要出版《佳能5D Mark III视界》,里面有详细的评测、使用技巧和样片,所以详细规格什么的我就不用说太多了。# g9 E( J& A( h" ?! x2 J

2 ^# Y8 ?: b. t0 s. h和5D Mark II比起来,5D Mark III像素提高少许(当然了,你也可以认为几乎和原来是一码事儿),画质有少量提高,特别是高ISO画质。新机型的主要的进步还是在AF性能上,确实过去5D Mark II一切都好,就是AF性能太差了,现在的5D Mark III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可以算是佳能有史以来性能最均衡的数码单反相机。如果你之前是佳能的用户,还没有使用全画幅相机,降价之后的5D Mark III是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相机,值得你升级。  u$ u1 i. f- [! Q" S
$ E! l$ r6 W" w6 c& V0 y
当然,如果你已经是5D Mark II的用户了,对AF性能极端不满意,或者追求ISO800以上更好的画质,也可以升级。1 G; a* r' N6 U: x6 c1 {' p, R; a/ [

# P* B* b' D0 Q. SD800/D800E的升级选择比较容易,不管你原来用尼康啥机器,只要不是干新闻或者体育记者的,你唯一需要犹豫的只是升级到D800还是D800E的选择。
# }% H8 g7 J4 F; _  [" }: W/ o1 f+ b+ c1 C
5 l4 r4 \+ ]& j4 e7 D, @5 N
+ q6 t0 t2 V( ?* R  c9 `& _; M
不过,如果从头选择呢?D800/D800E还是5D Mark III?
; d2 f& D) M# K; d% B7 r
/ {& I/ g( C1 R6 ^% X' Z9 t% A总体来讲,D800和5D Mark III的情况是这样的:
* H$ W! J7 z: b6 Q$ ]1 _5 G' L8 d% O! c3 c% x/ {
画质上:; a" _- \8 B) y! r" M' q

4 o* O  ~( _6 p, U5 p/ E中、低ISO画质,仗着像素的优势,D800E比5D Mark III好很多!$ ?+ s2 q% D2 G; `3 W. S8 d! d; R
  @5 Z: @  J+ G3 \
高ISO,800以上,通常5D Mark III的优势在2/3档之间,3200之后,优势约在1挡左右;
, c, ?- Z+ f0 G' I8 w$ I  D5 V
8 ?6 x/ [% ?0 A- A4 A4 s. a写到这里我先笑了,现在的情形好像4年前D700和5D Mark II啊。只不过那时候5D2像素高,D700像素低,所以5D2说:“我的画质好很多!”D700说:“到了高ISO我明显领先!”
5 t; H; N1 E6 @7 i
# T6 d' X& O1 a7 ~& @3 g那两个机型谁笑到最后?" ~" |" k# D5 Y; R
7 H/ l* o- w5 x5 g
除了画质的差异以外,这两台机器都没有明显的软肋,两者AF性能差不多,操控性、防水防尘性都不错。镜头,各有各的优势,这个也不用说了吧,不了解尼康、佳能镜头的同学赶紧先去翻翻《经典尼康》和《佳能镜界》。
% [6 ?+ P: v5 t* f4 o! |3 z0 \' l8 _- _

5 C' i" Q7 D. I. g
% B5 ^5 i$ k% C$ k所以,如果非要二选一,就我的工作领域,我的选择是D800E。更好的细节记录能力是大多数摄影师所追求的,特别是两者的高ISO差别也不太大的前提下。(差别大会带来另外的纠结,比如M9或者中画幅数码后背的CCD效果和135数码全画幅单反的CMOS效果比。)
: S3 |; s6 b% Q- o5 O. B# e" b
# L% M& J0 w/ [. d6 B' L
0 h( f! \& m7 A( z" [$ h8 L6 `$ l0 ~1 ]
坦率的说,我不明白佳能为什么不再大幅度提高5D Mark III的分辨率,这也是我们团队和很多摄影师不明白的地方。
1 z5 e% F; f& Z3 o2 B- N7 _8 R" y6 q. ^% D* m# |' @
当然,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佳能觉得目前大部分镜头不能适应超过3000万像素的分辨能力。这个思路或许是符合逻辑的,尼康现有的镜头大部分也不够D800的要求,所以可以预期它要重新发布更多高端镜头。
- w1 A6 y& D  P% B
5 y0 p, p4 b; K  I& v5 K但这依然不能解释5D Mark III和D800这样竞争的态势。我不相信佳能在D800发布之前半年才知道D800的参数。9 L- V6 q2 O0 T  }
$ k1 p& J+ c6 f8 e% V- e( e
我并不是一个佳能派,但如果我是,看到D800真的会有点伤心,毕竟佳能稳坐了这么多年数码单反的老大,又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怎么就弄了个肴函之固依旧,攻守之势异也呢?9 R7 D- a3 C: r7 j3 q

/ K6 `! s& A/ x3 z- X' e. z不过,可以给所有佳能fans一个安慰的是,也有一些我们的朋友在我们的推荐下舍弃了D800而选择了5D Mark III,特别是从事视频工作的专业人士。坦率的说,D800的视频功能不比5D Mark III差,但是,我们认为视频技术并不是尼康在意的技术,但恰恰是佳能公司着力发展的。或者这也可以局部解释为什么佳能这一年来发力推出了那么多高端摄像机。
7 q, R$ K" [: V2 D& R& C- T2 _; T" D! M) G
但不管怎么说,我相信,在今年秋天FOTOKINA之前,尼康D800/D800E毫无疑问都将是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器材,它的出现不仅仅使得135全画幅数码相机的像素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同时因为方便的操作方式、相对更加便宜的价格、更加广泛的使用领域已经成为了35mm画幅相机新的标志产品。
, P: G1 e+ |' S) ?) F& n" s7 ?0 Y& `4 b) K9 b! B& |" F
我相信D800会掀起一轮新的产品竞争,未来会有更多高成像质量、便携、低价的相机出现。除此之外D800E在画质提升上的成功或许也将引领另一场去低通滤镜化的历程,这也是一条打破像素瓶颈的新路。D800从某种程度上并非仅仅只是一款新的器材而已,更大程度上它代表着一个新的相机时代的到来。6 k# q# x& T) F3 }  p
1 q% B) b$ T# a( u. \& w  Q
5 ^; |% I' R& M, q) l1 X: y
引文:) X9 ~& Q$ T6 z0 g
6 i8 F9 E4 H$ l% r, V; c" w! Y
尼康D800/D800E的发布是2012年摄影器材界关于单反相机最大的一件事。
5 t' d7 H' u1 Y6 R
8 B3 a6 H! x$ H8 w7 M1 l: t当然,几乎同时,佳能也发布了5D Mark III。它的前一代产品5D Mark II以一骑绝尘之势领先了其他竞争对手,尤其力压老对手尼康的D700多年。所以这两台新机器的出现也一直被摄影界和视频拍摄领域的从业者所期待。
! M: N+ Q0 i) T0 b/ t5 o
! K& e0 s2 d/ p这样重要的机型我们当然不能错过。我们的同事们都卯足了劲,除了打算做两本本供所有使用它们拍摄的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作为参考的好书之外,我们也想知道,这两台(如果把D800/D800E分开,也可以视为三台)机器选出唯一的一台胜利者到底是谁。5 s* E7 R0 [* M: x! L
( v6 |( Q! m( `4 V' t
我们大概知道D800和5D Mark III的确切消息是去年10月,所以我们紧急停止了准备和《一本摄影书》同时上市的《经典尼康》的计划,希望把D800这样重要的机器加入其中。% Z* Q* U. E; J/ S8 s- ?1 a

+ b" J/ \6 r& B1 A3 P7 Y9 K* I9 c' F. v3 E& m: ^2 m
9 ~+ o0 w0 h3 l# r
我们买到了第一批上市的D800E和5D Mark III。
- Z/ K& W5 I0 W- X* o3 c) Y6 }8 m% q; u) E# K" G$ I  B3 N
如我们所有的读者早就知道的,我们通常都是站在“拍摄”的角度看器材,只是就器材谈器材,那是有钱玩收藏的人干的事情,和我们不太一样。所以我们的测试会面临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4 n5 E5 f. p5 s) V% ~
: e. L' f2 Q9 o& V& p9 W' b; t和很多杂志和网站不同,我们的相机评测不能仅仅限于室内拍摄测试标版,我们的外拍也不能在办公室旁边美丽的日坛公园进行。我们需要尽量多的在各种光线环境下使用D800E和5D Mark III拍摄,要求最好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专题。. O  p' f# R( M; J9 T8 e5 A
9 ~8 I: ]" N) W) ^) k
为了D800E和5D Mark III的拍摄,我们的团队分成了三个小组,从第一版《EOS王朝》就做责编的于然老师带着一台5D Mark III去欧洲拍摄样品。而我带着另一台D800E(正好在出发前一天拿到!)去了云南,给“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师班”讲课,它陪着我在高黎贡山浓密的原始森林里面追寻长臂猿、拍摄树蛙、挖掘蝴蝶和毛虫的细小世界,同时我也使用奚志农先生和其他营员的5D Mark III拍摄,这次拍摄使得我对这两台几乎同时发布的相机的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随后,我们团队的杜永乐先生和吴穹先生又一起带着这两台相机在香格里拉地区继续拍摄样片。1 b- v3 }+ e1 Z& `8 P( S

* m: w) C" @% m) x! B2 y随后,我有机会带着一台《摄影世界》借给我的D800和自己的D800E,在甘孜藏族地区拍摄了两周。要提到的是,那两周几乎每一天都在下雨,尤其当我住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牧场的时候。幸亏临出门的时候我查了天气预报,带了全套的GORE-TEX服装,每天我回到帐篷里,站在炉火边时,都跟刚刚从天上掉下来的神仙一般烟雾缭绕的。要特别提到的,我没有对D800做额外的防水保护,除了雨太大看不清的时候把它们收进摄影包里,尼康不是说D800有防水设计吗?拍摄结束的时候,它们俩都还活着。
/ ^: a; a" v) V8 L/ e2 x7 z& n# {& q; \) Z, p1 q4 ?8 B5 M
(这次拍摄的部分照片,结合我们爱摄影团队吴穹小同学的文字,大家可以在《摄影世界》7月号上看到。)5 |7 Q  m) k% q) Q% T

' s4 @8 O6 P8 ]8 q2 z- J5 s% q0 _4 X+ B) f

* A+ B* ^# Q( T3 }- W" e
+ W' p+ z. f: y6 `: X% \- n在一次次的拍摄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对这两台相机的基本判断。: I! k; y3 M1 X% O, ?& @

& d5 H& B; G; b按照我们的工作流程,我们还需要和使用同样像机的其他职业摄影师做评测结果交叉印证。在5D Mark III环节中我们得到了爱摄影的老朋友,两位中国最顶尖的职业摄影师,傅兴先生和奚志农先生的帮助。而在D800环节,刘展耘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参照信息。我们的读者应该在《EOS王朝》中对他们的作品很熟悉了。感谢他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图片,也为我们提供了相机性能的对比结果。
5 _! d3 [; u' |  K( {1 d# l0 Z) x0 }- F7 k5 t; s" x* l
有趣的是,奚志农老师使用的是5D Mark III,但是和他、我一起做“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师班”讲师的欧洲顶尖野生动物摄影师Staffan Widstrand先生是使用D800的。+ m$ i: j+ L; G) t# T" \
, z' Z& I' ^" |7 Q$ n
% x/ m7 V# v3 N8 Y9 L

6 D2 D+ u& J" t- E1 Q- Z) l( c1 [5 j! U; S% c( g4 Q, _7 F" F
在长达3个月的实拍中,为了配合这两套系统,我们使用了《顶级摄影器材》中介绍的各种顶级器材和附件,包括德国FLM云台和脚架系统、施耐德的移轴镜头、蜘蛛色彩管理系统,我们尽量不使用保护滤镜,以保证结果是比较严谨的。
. ~/ d8 i, q' x" w% ^" `3 }) \, v) n9 [, z# T  V
当然,非常重要的,在实拍中,为了保证给D800E和5D Mark III一个公平的机会。我们使用了大量的蔡司ZE和ZF系列镜头,从15mm超广角到100mm微距镜头。它们是我们全面衡量这两个系统画质最客观可靠的基础。
+ Z/ E$ e" m; g$ v( S7 H+ R
" V6 [/ N& K+ D) F; I* ~" B另外,还必须有第三方软件公司──我们主要参考飞思公司的Capture One Pro软件──能处理这些相机的RAW文件之后,我们才能最终确定它们的画质和评测结果。
; Q; c+ ~$ y: E
4 |* m; }( a: E/ X; M2 R$ l最终,我觉得发出这个评测报告。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7月到8月要出5本新书──我就不搞贴局部图那套了,直给结论。反正对于D800和5D Mark III各种实拍效果网上已经有很多了,我看大多都不太离谱,大家心里应该已经有个数了。如果实在有同学需要这方面的比较,请去微薄上纠缠爱摄影团队的杜永乐同学和吴穹同学,看看他们俩下班如果有闲时间。
$ V3 Q* y6 h: Y/ C$ l* ?8 y
% t; g3 K1 v: v& `. t- T! l
鲜花(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还是建议犹豫不决的人看看国外的对比测评吧,我看了很多youtube上D800 5d3 的对比视频,非常详细、真实、中肯。对比中,测试严谨、举例到位。
: ]1 H6 o3 t! G4 a8 K/ K看了这些测评对比之后,我总结出大部分鬼佬摄影师/相机js的观点:
, @& C" Z6 n! L9 i) A3 q) U1、在机身做工方面,两者相当、都非常扎实  均具备一定防尘防雨淋性能& N! |& A- o2 G7 ~) \6 Q. B
2、在相机操控方面,两者均延续了各家的特点( U8 j- D* N% a. f3 L& w5 A% a! e
3、在照片画质方面,D800凭借更高的像素表现更加细腻, e* H. Z: e  I8 d, {; k) d
4、在照片高感方面,在3200之后能看出来5D3的确比D800更加干净
6 h& k- i! N% y4 y- X' y, y5、在视频画质方面,虽然都是使用1080p,还是能明显对比出D800能表现更多的细节7 D9 u. x  }  Y8 m
6、在视频高感方面,暗光视频下,通过大尺寸液晶电视,在iso1600之后,D800已经明显能看出噪点,而5d3依旧保持比较干净;但是在此暗光视频下发现同等iso,D800明显显得比5d3要更亮一点(5d3有iso不符实的嫌疑)
1 |8 W$ b/ Z: G( L. ]7 I在大屏幕电视上看出:D800依然能保留暗部的一些细节(我怀疑:是不是D800宽容度比较高)、而5d3这部分却表现感光不足
7 T3 m: q" u- F6 T3 L7、在自动白平衡方面,5d3表现得非常出色,基本还原了各种场合的色温。D800在室外表现还算ok,但在室内往往表现不定(我本人有D800E,这点深有体会,确实自动白平衡下,挨着拍的两张照片竟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色温)
7 _% A5 ^. A) x& J8、在对焦方面,两者均表现相当出色(我估计鬼佬没注意到D800最左对焦点,不过我的机器是5月产的,最左点没有跑,相信以后也不会再出现此问题)
0 ?$ y& h% J' H$ X+ {7 H1 m9、在连拍方面,两机均表现出官方给出的参数,但5D3保持6pfs的时间比较短
6 z% m7 `* o! L" I10、手感这方面, 有的人力挺5d3(一个米国著名相机JS鬼佬手持到5d3后,然后用鼻子深情一闻,兴奋地几乎爱上它,我表示),有的人比较喜欢D800的手感。我觉得仁者见仁- B) ]4 Y5 I: j' t0 ]
6 ?' C) k/ X! J( v
大多数鬼佬给出的结论是:半斤八两,各有优缺点。 测视频的那个摄影师最后决定使用5d3来拍摄视频(主要看中了自动白平衡准的特点)6 K# k% K1 o' ^# J
个人觉得西方鬼佬除了对亚洲人、非洲人等等人种相关问题,对其他事物还是有非常客观的看法。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D600怎么样?
鲜花(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D600 据说容易进灰
7 u0 @+ [; Q8 R/ W$ n2 w6 y$ _7 h7 B- S' n0 ~0 ]% {2 P; _
其他方面都不错( J/ g. d* ^- {" E% Y; r

0 V  z/ [/ `( d$ q) x不如加点银子上d8004 j2 H* G7 H' u, N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endeavor 发表于 2012-11-8 03:14
1 Q+ M- L/ _$ l但还是建议犹豫不决的人看看国外的对比测评吧,我看了很多youtube上D800 5d3 的对比视频,非常详细、真实、 ...

) e! N8 f9 b' H1 O. f, K9 Y这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uozUxh_tOU&feature=related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10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搞风光摄影的应该升级这家伙~~~- n' s, s/ z2 j9 H
再来颗NIKKOR 14-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0 06:57 , Processed in 0.17013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