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薄荷三木 ~, l" t/ d1 I2 Y
" G* ~6 b2 N( V3 c
外甥从中国来探亲,姐姐给我带来几件中国“名牌”服装。看看价格标签让人咋舌,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在加拿大买名牌衣服回国送亲朋好友。我们祖国是纺织大国,服装款式新颖,样式日新月异,材料精美外加手工便宜。为什么现在要从加拿大带回去了?一穿我的新衣服就明白了。
: @; h. k9 ?1 f# U S% N" m, H/ D$ H, V
第一天进办公室,一圈早安转过来,就欣然的接受了男女同事对我新衣的赞许。质地好,款式新,本地少见,心有飘飘然。快到十点了,到同事的桌前和她商量点事,欠身将一叠纸放在她桌上,只听“啪嗒”一声,上衣下摆的一个扣子掉在她的办公桌上。好在是装饰的扣子,不至于露光。可怜所有的好心情没熬过两个小时,一铺清光。
6 n' P, E% g t
0 a, z& Y( k: C9 M% i0 K: {* t/ C& m% V; z3 k
6 e0 o% q+ a' o! P I, j第二件新衣服也未能幸免,第二次穿纽扣就松了。有了上次的经验,在它掉下来之前就全部重新加固缝一遍。时光倒转,令我想起在中国上班时,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买名牌套装。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交给母亲帮我将纽扣重新钉一遍。移民加拿大好多年了,几乎忘记的烦恼今天竟然还在延续。 1 A8 V+ E3 e9 a' h a) [
j% Z( _4 a7 g* v: g
中国制造是怎么了?它是我们的骄傲吗?还是我们的耻辱?
$ }; |, }6 j* B: E% ?, H
) k, e3 v/ K- r% D; V) Q# X4 D1 u; s- v) S
- u1 K; h {2 N. k2 W0 @7 v
不是我讲的,大家从身边的事事处处都可以体会到,中国制造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同质次价廉是画等号的。对中国制造嗤之以鼻的人士并不少见。我们中国人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为什么我们选择生产质量低劣的产品?
4 m9 P+ Z9 q% V) w0 r: g' R1 `' I6 E$ [
- I9 r3 i) b s2 A为什么日本制造代表高质量,他们将大大的“日本制造”印在产品表面,代表质量和高价值;我们将中国制造四个字东躲西藏,希望它不出现或者出现在最不易发觉的地方?
# ]; ^8 l, o, z1 N/ S
/ e7 q; J& u# J4 p( A( t r. v3 u4 y. Y4 Z$ ^
我由于工作的关系,多次被中国和加拿大的公司派往日本,家里从大到小用不少日本的产品。抵制日货,我想不仅是我,许多的中国人都很纠结。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用日本的产品,都不可能理直气壮地抵制。追求美好的事物并没有错误,难道就因为德国道歉了,我们就不用抵制德国货了吗?抵制只是消极的做法。我们如何能将中国变得更好更强大,才是积极的办法。 - X/ c& P; a7 f" T- p; [# @
8 S4 m* {, A3 B# P- U* L
- D& L- {6 f+ h: C ], ^如何将中国变得更强大,中国制造的产品变得更好,我们要向日本人学习。日本人对工作的态度和精神,就是认真和做到最好。我们中国人可能比他们聪明能干,可我们的聪明劲用在了走捷径上,投机取巧,能省则省,赚取最大利润,到头来却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没有几个产品可以傲立世界。日本人的认真不气馁的精神,同样影响了被殖民50年的台湾人。
' Q. d1 O8 U* z1 D- k
, q# _' N6 E9 \0 D: Z第一次去台北时吓了一跳,怎么百货公司的小姐从礼仪到说话的神态都像日本人。不论你买多买少,或者不买,都对你客客气气,左谢右谢。买好的每样物品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包装起来,放进一个精美的礼品袋双手递给你。遇上下雨天,商店里有专门的透明胶袋,正好反套在礼品袋外面以免淋湿。这样的礼遇和服务不能不使人一次次地回头光顾。) V8 l+ e9 V# {3 R2 h
" W }3 F& s# ^6 z4 i; U
% G+ W5 o3 c5 y! g4 R! F2 |日本人的产品从天到地,从工业到民用,各个行业都有他们的品牌产品。有次坐多伦多机场的出租车,一位意大利老头和我闲侃,说七、八十年代加拿大还是崇尚欧洲品牌,欧洲品牌就是质量的保障。谁买日本货就是买了“麻烦”。四十年过去了,日本品牌赶超了欧洲品牌。希望我们中国制造不用四十年就能让所有炎黄子孙引以为傲! ) x+ }1 G) ^2 ^0 `- a- ?0 @# Y
8 z5 O9 h. N! m9 b& }. c% l$ ] p1 V) |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不带标签的“中国制造”。从我们自身做起,做个好人,去掉陋习,融入其他族裔,使中国制造成为我们的骄傲。
2 F; {0 e r"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