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这几天有点闲心,想接着写点太极拳,(决心不小,不写本书,也要来一大长篇)看到很多太极拳网站都在谈“气”。什么是气?如何练气?于是也来凑个热闹,改一下原来想好的顺序,先结综合医、道、拳三家的言论,谈谈本人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有些话在别的帖子说过,但是不是从“气”的角度说的。* S: X+ t6 \! V3 R% ~
# j. [" i7 C8 v/ N( r k
什么是气?# P& J1 @1 ~$ w9 M
8 ]5 s9 v( c% _, o应该把力、气、精、神、心、情、欲六个概念结合起来谈,才能说的清楚。
2 Z; H Q: B8 P4 G0 L* p$ {4 r; [
) c" z8 t9 C# |力,是指人对外部物体的作用。气是指人体内部的能量。气是力的本源(体),力是气的体现(用)。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情,禽兽有情而无义。可见,说“有气”,是指有能量的东西。气是从哪来的呢?是由“精”化出来的。- l p' C5 u& u& R: g2 M& C
" C8 {1 j2 n) B: x9 |0 Q气并不难理解,有点复杂的,是这个“精”。精,又叫真精,可以化为气,成为人体的能量;也可以化成“凡精”,凡精遇到适当的机缘,会泄出体外,成为另外生命的种子。对于一般人来说,一部分化成了气,一部分化成了凡精。哪部分占多大比例,要由“神”的状态决定。
1 P& k3 ~: y) ? l- |4 J$ n# J; V9 S) Z6 N: T9 ?1 j
神,分为识神和元神。有人说,识神是大脑,元神是小脑,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因为神,说的是人体功能而不是部位。识神,也就是后面要说的心,人的思维活动依赖识神。元神指挥除了思维以外的人体活动,心脏跳动,血液循环等。先人认为,真精的变化,取决于元神的状态,神清,则真精化气;神昏,则真精化为凡精。
+ o6 o: D$ {' z' ]7 s. k
# V; w0 p, x* i不管练不练拳,每个人都有精气神,不同的是,有人神昏气弱,有人精神饱满,神清气爽。这里,神清是关键。" y$ H V' h% s0 }' p- _
6 i, D- p k& a5 l# \0 `* h( |
古人云: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按佛家、道家的说法,“得清静”,标志着成仙成佛。清,说的是神,静,说的是心。心静是神清的基础。$ M+ G& ~0 v) i% g U: ~0 S2 y
; U. o$ D0 _2 ~( O
心,就是前面说的识神,心是否能静,取决于“欲”。" X1 n% o9 e) k
! v' T$ N a2 W
欲,是情的一种。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种,欲本身又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3 Z( b: e; t$ I7 p G
! g$ g7 F" C# H3 Z9 s+ h; i8 s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根源,都在于“七情所感”,现代医学也证明,人在情绪过于激烈的时候,免疫力会大幅下降。按现代理论,人的健康有四大要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中最后一条的重要性是前三条总和的数倍。有个百岁老人,生活习惯和条件都不太好,他告诉人们他的长寿“八字秘诀”是:“没心没肺,有说有笑”。
R. ^/ R) ]$ m8 p% r% S; [+ ^3 O' Z2 x7 F" P. k) Q% h
练气,修神,就是要做到心静神清。然而,要是七情六欲都没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还需要哲学上的支持,这就叫修心。( F: x8 s, t( d( f, _# z& U5 L
! Y- o& Z7 z- B1 a% x W; |) \修心,在哲学上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6 w" `6 z) ?3 J! H. \ |( d8 _0 A
f; \0 C6 a! E9 Q8 \9 ]1 清静本身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 J6 C5 g! B5 y, v) Z( w5 `/ I r- J6 W+ Z, v
古人说,春媚不如秋清,说的是一种人生乐趣口味。当年顺治皇帝,到一个庙里和一个老和尚下了半天棋,似乎感受到了清静,感叹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看来,清静,是一种帝王都会羡慕的超级享受。“我本西方一纳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于是,为了追求清静,皇帝竟然决定要出家了。
% U% h, H p% q, C" o& S; e& s# O# T, k
2 知足,随遇而安- p. g3 R& @! ^" t0 I
4 ^2 j0 ^8 N |, \$ w# ]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都是人间好时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5 N/ Z' P& d* N3 X; T5 t) P
# x" i" m) |0 M8 q( \4 x9 V
" l% r/ l0 r' {$ ~3 淡泊名利,认识伤神对健康的危害
8 R8 i5 ]" c, X5 E9 e0 v9 F0 m" ]/ Z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
8 h7 m2 ^( ~4 P' t C' O9 i
1 W$ B* `: v5 Y' Y4 ]" p/ ~5 ?“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 看来,古代就有“过劳死”了。" X4 [6 F% f* e) G* a
( `: C: K0 Y' N# T2 \4 S8 t4 生活上,提倡“无为有作”0 O+ G/ W2 T9 P6 G4 P! p( C
I* u E8 ^% M+ s% x, d+ O% W6 _1 Q4 Y2 X" J# \7 h, X# Q, e
“无为有作”,我觉得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对其结果不要去盼望或担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p8 ?! u7 s* }$ u9 J, A
; F3 H( U& _6 g3 f' j2 v这样修炼下去,结果如何呢?到了没有疾病,充分发挥人体潜能的“绝对健康”状态,叫“真人”,再练,单立人加个山字,是“仙”这就有了高出普通人很大一块的意思了。再练呢,成了“佛”,这里“弗”,否定的意思,发生了根本的质的变化。顺便说一句,佛这个字,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就有了。老道说的“无量佛”和和尚说的“阿弥陀佛”本来不是一回事儿。
: `) T0 |: Z+ F9 v x- w( S( V7 g+ a/ Y, \/ ]6 l2 q' g) k7 [
有点扯远了,呵呵。还是说练气吧。
" r, H3 H8 S6 z4 s4 [* `5 G' c5 U0 }* |/ \1 h
内家拳练气,一是要练精化气,使体内真气充足,二是要练习、掌握气的运用,即所谓“运气”。本人有幸遇恩师指点,决心借助网络,说出秘诀,望各位广为传播,发扬国粹,壮我中华!
7 h& T# `% }. p+ a
& _6 f( l ~7 P俗话说,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这点事,如果不故弄玄虚,真心往明白了说,其实不难理解。秘诀如果说出来人家还不明白,"秘"倒是真秘了,就不能叫“诀”了。当然,入门进山须引路,功夫无边法自修。入了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那不是老师的任务了。
8 k$ O3 ~; }$ |! T C2 ?4 d% y4 L& d# ~, q) ~% N
4 N6 {! [( o& ]- s) q" J
下面说说本人练拳体会
9 @8 H, u r( Q4 d: _% i1 Y7 h
/ i1 i7 y8 i/ f3 S9 i[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6-9-19 17:2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