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3 ^8 m1 A& Q- ]" D0 i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0 R1 Q# K5 ]# B& ~+ O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2 r) I6 j( m2 M
& ~" L& s( J: K# [
2 s2 F1 S' t9 `$ x4 X) S$ | q+ e7 S- t1 N( Y6 ^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6日)
* M! f2 k8 M5 B; T5 Q
) S: Y9 a8 A; P" j' a3 f: k
8 i1 Z _$ C% [" K
% L+ D8 t, h; ]2 o7 y3 ^ 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主要指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0 a6 |% R' R- G3 {+ B7 ^, N
+ N! P* ]* w7 ~; u
F$ [; f9 S. g a' j( r6 ]2 x* Z8 r& y+ v8 x7 G; h# c1 L. L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断一切恶,行一切善,让自己的心变得清净,是佛教,是佛法。佛法的核心主要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行一切善。如果想学佛,想解脱,就要断十种恶,行十种善。
( [, |, O, z& `
. C! ^. ~- I) ^ & G9 d6 w+ Q: k! ]3 [" {% a
w& Y" A% H# I1 I& | 第一,不杀生。不仅不杀生,还要保护自他的生命。不直接或间接杀害任何一个众生的生命叫断恶;爱护自他的生命(动物、非人)叫行善。
! ]7 }+ n$ G' N r: U# V. }: x4 ?& K- y& b- g& R1 s. s
7 V. C' K# ^$ e
0 \; ]6 }' [1 V7 ^: T 第二,不偷盗。不偷、抢、骗属于他人的财物,叫断恶;行持布施,尽量帮助他人,叫行善。2 F: F- j4 A. x9 y
8 C5 B9 }; r K0 B6 X; E' t
, q s0 n2 S, p) u
; p6 {, E4 T$ x! X$ I* W8 h% \( P& l
第三,不邪淫。不邪******断恶,受持戒律叫行善。戒律有在家的戒律,也有出家的戒律。
8 U; I. n% \) P' A% [
3 [2 C- k, |8 m& U : W! `/ y1 |) M5 R2 z
% u/ }4 c) l P# o. |9 e% c6 U& M+ l 这三种主要是身所造作的,所以称为身三业。
2 l- T; k+ Z7 Y
, i+ ?2 e4 `4 _# M
: G3 b5 {/ m: t1 M
- X7 G) |# z, ]2 y* c 第四,不妄语。不打妄语,不说假话,不欺骗他人,这是断恶。说实话,这叫行善。
, |% a+ ^% C" H1 }3 C
/ R, A) ]5 ^( `+ \4 y9 |- p" y
9 z/ ?* B9 L. l" e' u7 Z/ A
+ u5 w+ Y6 @% l. }" F! r 第五,不恶语,不恶口骂人,叫断恶。说好听的话,让对方生欢喜心,让对方开心,叫行善。) ]. W/ ~* X" X8 V
$ D+ F2 u4 y8 l; {7 H U# J: \
# ~, H- Y$ U% t+ G1 I% l
3 P q# R `! o( B
第六,不挑拨离间,叫断恶。他人之间有怨恨、矛盾,自己力所能及地去化解,去解决,叫行善。9 }2 L y- J' l- b3 B/ E9 n7 u
7 k- t9 E: ~0 e$ L3 Q6 b
# I1 Q6 A. k- @ u: t# v F1 e! E) ^- W) u3 ~3 a
第七,不绮语。不八卦,不说没有用的话,不搬弄是非,叫断恶。念佛持咒,说一些对生活、修行有意义的话,叫行善。
4 Q2 n( K& G. g9 o2 M0 [% N( H% q' v: P
, V) z/ w% i3 A9 a
3 x, P+ M4 c g8 _) c) ^% n5 @, l# M T 以上是口四业,主要是由口造作的,所以称为口四业。3 [2 ^7 O% q: H4 j* e1 C% h) U" d
' B/ M7 X, P, l/ o/ N, |: S
* u+ f( c3 N& T$ |0 b
! K5 S+ `# V+ P+ E2 t
第八,不贪心。有的人特别贪心,这个也想得到,那个也想得到,佛法称之为妄想,这都是不应该的。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该是自己的都不是自己的。心里总想这些,这叫贪心。不贪心是断恶,修施舍是行善。
6 c; L7 H5 p! ^/ h7 S W: m3 m. U( B- G6 D
' e E7 L! Y+ w; \/ \# G' v% g3 @3 s6 X& v* H! V
第九,不害心。不存伤害他人的想法,有这种意念,这是断恶。发饶益他人、帮助他人的心,是行善。
f( S2 _: W5 a! J
0 r$ y! r+ O8 B) g+ A/ y9 g+ Y8 V * W0 L8 y& j/ u' k; W2 c2 g3 U
+ [) Q) |# t* P, c/ [$ z1 {
第十,不愚痴。心里不迷茫,让自己产生智慧,增长智慧,是行善。; _, G9 R4 J6 R! a
- V# N- `6 Y. a7 ^3 J, h% D p* j: w
( ~% @! c' e2 w ?5 V9 ?& s6 Y, @( ?4 |
这三点主要通过意识造作,所以称为意三业。2 G" u% b% o8 e( b
0 C, V4 d' T3 T; t h9 W1 L
, w! H' n; {! P* }4 L; n; a
9 h! g9 B# ^0 O5 N1 ] M" I 这就是断十种恶,行十种善。所有的善、恶都包含在十种恶业和十种善业中。若能够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就可以说是行善断恶了。
( ~: v$ @- j/ r4 I- U7 z& k/ G9 v
8 I' O9 ~3 p7 @; t p! p6 m7 D2 p
& |' F: L r3 W% X7 E
5 h! x6 D4 X# _+ t 作为佛弟子,虽然境界有高低,层次有高低,但如果想学佛,想解脱,都要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戒律。一般情况下,若能断恶行善,就可以摆脱三恶趣,投生到上三道。可以不下地狱,可以不变成饿鬼,可以不投生旁生。 Q8 ]0 u, t6 S$ E' r
1 i, \* o% U/ Q; x% M
) ^* t# P# s4 ^* u$ m& j
2 f* x7 r4 b2 f8 ]3 ` Z 恶业是下地狱的因,以身口意造作严重的恶业下地狱,中等的变成饿鬼,业力轻的投生为旁生。地狱的众生我们看不到,因为离我们太远了。饿鬼分两种,一种是空游饿鬼,一种是隐住饿鬼。隐住饿鬼离我们远,一般我们见不到,也接触不到。但是空游饿鬼在我们身边,我们能接触到。诸如附身的,有冤亲债主来找的,说“家里不清净”“身上有不清净”的,这都属于空游饿鬼。如果因缘具足了,可以跟你接触,你也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如果因缘不具足,它无法接触你,你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其实我们的身边都有空游饿鬼。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旁生也有很多,有散居旁生和海居旁生。比如苍蝇、蚊子、蟑螂、牦牛、羊等,属于散居旁生;鱼、虾、泥鳅等,属于海居旁生。; Z% `, G! U: ]1 i6 z, l- n
' V, j5 N- j: Q" `- B
& P. H3 k6 U3 @$ ]% k3 J5 q N. g- d: y
以上说的这些叫三恶道。3 [5 K4 `! I: \/ D b& C
) g. o T& q- q3 o7 M h7 ^$ G
% O1 X1 o c! {: J( F$ D
0 g" {3 c$ G4 C) s6 [8 {
若是造恶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等,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果不虚不假的。造恶业了,将来要下地狱,要变成饿鬼,要投生旁生。
5 R' C; r9 B4 ~$ P; Y6 n( @' M# G4 X
" W) v9 {. Q% e+ R9 r
) O( x. n, f3 \* `! X% m& t" }/ g' ~/ t) r8 i
如果身口意三门不造恶业,还行持善法。比如爱护自他的生命、行持布施、尽心尽力持戒等。一般情况下可以投生到上三道。也许来世还能投生为人,投生为天人和阿修罗。阿修罗也属于天道,也是天人,但是和天人有一些区别。
( _7 y) ~+ n+ f! M2 x: d8 O& `, g4 ]( m
3 `# @' \! i. A3 x& \' u* ], u+ \8 @: G
一般而言,我们行持善法,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还是摆脱不了烦恼和痛苦。就像有些人,条件也好,什么都好,但还是有烦恼、痛苦,摆脱不了烦恼,摆脱不了痛苦。地球上也有一些发达国家,条件特别优越,但是根本比不了天人,天人的福报特别大,但是他们也有烦恼,有痛苦,他们也无法摆脱烦恼,摆脱痛苦。若是想解决问题,只有靠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智慧这三个方法。+ Z; h5 U y* v1 Y6 n5 ]6 E
: F. ~4 l. d5 s8 c w* m0 b, s$ Q 1 a& i# s* c2 w3 v5 _7 U( j1 z7 r& d
, ], `. Y) [( R/ w% S 第一,出离心。
8 B6 S9 f2 W$ ]
8 p! a7 U8 v. R : D5 h" V6 z9 S% p
* |9 U3 Q- q( ]$ {3 @. E
出离心是一种心态。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以出离心摄持去行持十善业,就能解脱。我们做善事,才可以变成解脱的因。那是不是有出离心就可以解脱了?也不是。可以说,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行十种善业,这些善事、善根才可以变成解脱烦恼,解脱痛苦的因。这都是很重要的。$ @7 ^+ p* X5 I3 u7 }5 M0 B
6 |5 l5 A4 `8 d
$ [+ b- @+ j3 C9 j: U
! N8 ~) Z5 k! C& w# O) d
大家已经皈依了,也行持善法了,若是没有出离心,即使再精进,所积累的善根再多,也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福报。也许你能升天到天界享受福报,或者投生为人,继续做人,在人间享受一些福报。人的福报和天人的福报差距很大,人间即使条件再好,再有福报,也是无法和天人相比的。
! e$ `9 ?% ~& b6 u2 S+ f- V( G& F7 W9 g! w9 Z+ ?9 ]' r
8 z# q, T3 w* `
5 \5 ^0 u3 l2 q k: \: r 有些人也许会继续投生人。因缘具足了才可以做人,不是谁都可以做人的。地狱众生最多。佛在经中讲,地狱众生犹如整个大地的微尘。其次是饿鬼,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恒河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印度有一条河叫恒河,还有一种说法是世界上所有的河叫恒河。恒河在这里指世界上所有的河流。恒河沙是所有河流里的沙,以此比喻饿鬼众生数目之多。再次是旁生。若是跟地狱、饿鬼的众生相比,旁生很少。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些旁生,一个蚁穴里蚂蚁的数目超过整个南瞻部洲的人数,也可以说超过我们整个地球上的人数。地球上有六十多亿人,而一个蚁穴里的蚂蚁密密麻麻,就超过这个数目。而蚁穴太多了,夏天的草原到处都是蚁穴,蚂蚁的数目也无法计算。其他还有苍蝇、蚊子等无数的众生。此外,我们通过《动物世界》也能看到海底的那些旁生,也特别特别多。可见,堕落恶趣是特别容易的一件事,大部分众生都在地狱、饿鬼道里,还有的去做旁生了,人和天人特别少。* T9 l2 u) J/ ^1 q1 {; J
6 @* w& [! L4 j
5 `0 {! A- l+ a2 s, `/ o! h/ r6 W5 Y# r' M' e
佛在经中讲,人和天人犹如指甲上的微尘,指甲上的微尘特别少,很罕见。为什么人这么少呢?因为非常难得。人身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今生今世我们得到了人身,是累生累世所积累的善根成熟了,我们才做了人。若是再不珍惜这个机会,还造十恶业,就还要堕落,出脱无期。# g0 B- `1 M+ [# ?8 T
8 P: \/ o; X: O$ E; r/ ^
) D1 h$ U; L) G6 S
4 Q3 j9 v; `" ]6 C2 O' i0 O 大家应该好好思维思维,真的很重要,这都与我们的生命,与我们的命运有直接关系的。不是我在这里讲故事给大家听,这是在讲我们自己的命运,在讲我们自己。投生为人不容易,若是再不努力,不去修行,还要堕落,出头无期。
5 e. i! M' Y, E: x+ ?& ?: M- c" x! ^$ j9 s
; X, k: p5 L: ]; o, \7 a: E5 m3 W- d9 O: s, |3 k) g: k% i
第一种人可以升天,享受天界的福报。另外一种人可以继续做人。但是这两种人都没有解脱烦恼,解脱痛苦。你们看看,谁没有烦恼?谁没有痛苦?无论何种身份,何种条件,都有烦恼,都有痛苦,除了佛菩萨再来,除了比较有修证的人,其他人都有烦恼、痛苦。你们可以去了解那些有钱的人,可以去了解那些有文化的人。虽然他们有前世修来的人间福报,但是不能解脱烦恼,不能解脱痛苦。刚才讲的,解脱烦恼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摄持,必须有这样的心,才能断除对世间的贪欲。
% l- D/ m" L2 {/ V, b9 b
0 M9 |$ h2 l/ y: }
% P j) b; I0 S% L1 B+ G: d
7 s6 D% S, k/ c' @ 什么叫出离心?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里讲,“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对世间的福报,刹那也不生羡慕之心。就是说对世间的福报没有贪着,不留恋世间,日日夜夜欲求解脱,这就是出离心。对世间没有了贪恋,就会求解脱,这叫出离心。知道三界轮回充满了痛苦,犹如火坑,必须要逃离这个火坑,这叫出离心。“我要获得解脱的果位,获得三菩提的果位,要成为阿罗汉,或要成为独觉佛,或要成为断证功德究竟圆满的佛”,这叫出离心。* t) d" F2 w1 `
) j5 l9 \% W0 t! ] # s4 y* h9 Y2 A9 M, G6 u$ Q
; v: B7 D6 \: _+ a$ j 主要是断除对世间的贪恋。这种贪恋在束缚你,把你困在轮回中。“轮回”是一种形容词,形容痛苦,被业力牵引,由烦恼控制。现在是烦恼在控制我们。本来我们不想做坏人,也不愿意做坏事,但是贪心上来了就做坏事了,或偷或抢,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们头脑清醒,比较正常的时候,也想做好人,也不想恼害他人,但是嗔恨心上来了控制不住,嗔恨心上来了就骂人、打人,甚至杀人了。嗔恨心一上来,就没有自由了;贪心一上来,就没有自由了。 c% ~3 b2 q/ N! \" k, D# ^, g
( R. x* ]3 @; L" ]* z
" g) ^/ m9 u7 d* O. |& S, p! ~
% r! q. ]0 `, T 通过修行我们要对治贪心、嗔恨心。若是控制、压伏它们,这还不究竟,要彻底断掉。我们还有业力的牵引,自己所想的和所实施的不一致。
9 C0 W/ ~( L( m# ?0 X, w
- H# p7 R5 x- R4 v l+ S
0 F! z6 D6 ^- d1 n+ @# D) N! P+ d" `" [! ]
我们不能不面对现实,自己的想象和现实往往背道而驰。很多人都说:“我要好好读书,考名牌大学……”但是考不上啊!“我要找个理想的工作,要做个伟大的人物……”找不到,人家不要,不行啊!“我要找个喜欢的人,快乐一生……”找来找去,最后找到的是不喜欢的。这是受业力的牵引,没办法。有的人结婚了,过了一段时间感情就破裂了。刚开始还有点新鲜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了,还离不了。这也是业力的牵引,不让你离婚。很多人对此都有亲身体会吧,这都是业力牵引。我们要断掉这些业力。没有烦恼的控制,没有业力的牵引,我们就自由了,就自在了。0 `3 g" ?8 d3 D6 h2 L" X
6 e( F0 W, E+ O! b2 ?
" m3 }; U7 j' f0 Y( G6 e$ S4 t% @- m8 ]: L! R; v1 D0 W$ @. T6 H
有很多佛菩萨再来的,出家人里有,在家人里也有。从表面上看,他们跟我们差不多,也是两个胳膊两条腿。从表面上看,若是出家人,跟我们也差不多,同样剃头、穿袈裟;若是在家人,也跟你差不多,同样在跟一个人过日子。但是他内心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因为他没有烦恼的控制,没有业力的牵引。他已经断了烦恼,已经没有业障了。若是没有业障、没有烦恼,就不会痛苦,他是自由自在的,是乘愿再来的。愿是自己发的,愿意来就来,任务完成了就回去。像游客一样,像出差一样,带任务来的,任务完成了就回单位了。他先到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现喜刹土,再来人间度众生,任务完成了再回西方极乐世界或东方现喜刹土。就这么个差别。; y' e s! T/ v3 p
' x, z/ N6 L" J4 w/ p. z
! K: g# r3 R8 d( @" ]' I2 T2 a, `/ `
. {, Y. ?9 D1 T 所以,不能有欲望,不能留恋世间,不能贪着世间。有些人想,如果没有欲望怎么生存,怎么生活啊?佛菩萨再来的人,没有欲望,一样可以过日子,一样可以生活,一样可以完成任务,一点都不耽误。
4 ^7 T2 R3 ^ o# g$ I/ E6 \/ X0 o4 I, w9 u/ j
0 z8 h, E8 [% x& i, m. o
+ `4 p" b7 j+ S* N* T, R 人是不自由、不自在的,还要轮回,还要遭受痛苦。众生之所以轮回,佛讲十二缘起。这里讲贪心,这是众生轮回真正的因。通过贪心而投生。若是没有贪心,没有欲望,就不会投生。
. V$ r# h' d' E2 R; P8 T9 F- G; Q
% g9 k* M* a! R( W; X, a8 j- B1 |- J" Z+ K
断掉对世间的贪恋,日日夜夜求解脱,这叫出离心。如果你断除了贪恋,就自由自在、快乐幸福了,你的生活、工作、修行都会迅速圆满。人若是有贪恋,就会影响心态,影响很多事情。为什么生活不圆满、工作不圆满?因为贪恋等发恼。8 C3 {6 I9 ^1 F* s2 U
# D0 Q8 S0 B, I6 h* @0 M0 Z " l+ B8 M! s+ ]9 P2 P
# _1 H' c: i3 }; q 大家都是皈依佛陀的人,现在开始就要听佛的话,别犹豫,别想其他的。若是能把贪恋断掉,就OK了,你就圆满了,解脱了!生活圆满,工作圆满,一切都圆满!修行也是如此,若是你有出离心,就能迅速圆满!
5 G2 @) ^* n* j' p' j* D( z
7 s. k4 v5 G8 T( \9 H4 }( U 4 `& i8 Z$ U: X0 o$ g
$ L5 S9 D o' a- ~' N
第二,菩提心。8 r5 U8 C9 G$ c( y1 ]' \
{" n Q2 r% D. c
+ k: x2 T9 b, S6 M- t# H% e- x; X# }: C! K
此处所讲的菩提心是利他菩提心。《现观庄严论》里讲: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讲的就是利他心。也可以这样理解,上求佛果,下济众生,这种心为利他菩提心。为众生我要成佛,求菩提,求佛果,求正等觉;成佛是为了度众生,发心利他,下济众生。这是利他菩提心。8 Z q5 W3 `0 a6 f; `$ }: Z
2 ?7 S5 J5 o* J
; o9 U3 y" B; B0 {) H' [
* f8 K9 O# C, }6 O E* N' a 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发利他心,“我要成佛,成佛是为了度众生,不是为了自我”“为了众生我要成佛,成佛了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尤其示现成佛了,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按大乘佛法的教理,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树下成佛,这叫示现成佛。比如,我们现在通过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修行,可以成佛,但是这不叫示现成佛。示现成佛是特意要这样成佛,成佛是为了转XX。$ o; A$ s' x. ?9 j' {
$ \9 z1 D9 p4 R
% _) \: ?9 i3 `( k7 L z( ^' ~- w
8 o* O, r* [ @ 释迦牟尼佛在好多劫前已经在密严刹土成佛了,在菩提树下是示现成佛。我们通过修行,也是要先在密严刹土成佛,然后再示现成佛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次第转了三次XX。只有转XX,才能有自己的教法;通过自己的教法,才能利益无数的众生。有自己的教法,就像在世间立业了一样,不是给别人打工,而是有自己的公司。
. V; T1 S% |0 F" z2 r& B0 w4 w8 @: K& X( i* _9 {; |
r s5 p6 ?) ]; N3 ~0 r
9 H$ e; L V$ q( p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转XX,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十方诸佛菩萨都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度众生,弘扬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也可以说都来给释迦牟尼佛打工。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所以主要的功劳还是释迦牟尼佛的。 [: e3 R, o; R& _" N+ Y/ {- d( C
/ c, k6 w9 e" y# d% A9 u$ p
t0 C! i. S$ C( Y" C: l, b7 R9 T$ L; q) s8 `/ j1 P0 m
同样,我们要示现成佛,然后才可以转XX,这样就有自己的教法了,十方诸佛菩萨都来帮助我们,弘扬我们的教法,度化众生。如果要真正利益众生,救度众生,就要示现成佛。只有成佛,才可以度化众生,才能真正利益众生。
, U+ W1 `, }0 e; t# j; O; J0 _
* ?: _& p$ L1 u , {$ Z, x+ }0 c$ R( [) i0 @
6 x$ S: B. O% @- m3 E
怎样才能利益众生?仅仅给他点吃的、穿的,不能解决问题。应该给他们讲道理,开启他们的智慧。就像你们现在在这里听法一样,给你们讲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让你们明白很多道理,不再烦恼了,这样才是真正地利益众生,真正地救度众生,因为这是直接解决众生心灵上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成佛,成佛后才可以真正利益他人,真正度化他人。
7 a) w# i# r* k6 f' f
0 z; m/ R) y4 D& { ( H5 Q5 j4 n. _* @) U
/ t/ P) {5 g0 [4 E! h2 D 声闻缘觉求自我解脱,他们没有利他菩提心。“我要摆脱轮回,我要自己解脱……”他们修的是自我解脱。因为修行方法有所不同,所以有的成就了阿罗汉,有的成就了独觉佛,但是他们求的都是自我解脱。我们不能这样!因为我们是大乘种姓者,我们都是观音菩萨的所化众生,应该发大心、发大愿、发利他心:我们要救度这些父母众生,要帮助这些有形无形的父母众生,所以发誓要成佛。- s$ M; n' f% A f) q% F
! S% j# ?3 m3 I- d; r3 T 8 s+ h- V8 ?9 T
8 B# i! n$ v' f- T
“为了度化这些众生,我一定要成佛!”要发这样的心。“我成佛后,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心叫利他菩提心。刚开始可能有些难,但是经常这样修炼,就能发出来,就不难了。
\1 K& k9 t# j3 |: B
4 J. L# I% w* s1 M$ z8 k0 B- ]( q $ Z1 M$ I4 V# }! i* A( Y6 e' o
) Q3 T7 ^6 s+ S5 R7 k! W9 x0 s6 G 真正发出来这种心以后,对你个人的意义非常大。自私自利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最大的障碍,而利他菩提心就是对治自私自利的。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里讲:“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如果你发出了利他菩提心,纵然是在睡眠或放逸中,福德善根也会不断产生、增长,跟虚空相等,无量无边。我以前也讲过,如果能真正发出利他菩提心,行住坐卧、吃喝拉撒都可以变成修行,都可以积累福德、善根,非常殊胜啊!发心非常重要,一定要发利他菩提心!
* U8 |1 A3 L7 Q7 h( J% m2 D( W& H: T2 b& o
0 w, P, A' J3 q" c0 n5 Q9 }( f. l( V$ {& F2 @5 E' R
大家已经皈依了,还有学佛的想法,就要发利他菩提心。这样学佛,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是无穷的。如果真正有这样的利他菩提心,有完全开放的心态,很多功德自然就能产生,善根福德自然就能增长。
4 m. B3 L' a* p; Z+ t- ?! S$ y
7 j, k, ~8 l1 V: ^
. V, Q& D: q# N. J8 ^
希望大家现在就发利他菩提心,若在这里发不方便,一会儿回到房间里就发,不能往后推,往后拖!否则,听法后也不及时行动,总是拖、拖、拖,拖到一会儿,拖到明天,拖到明年,最后把自己拖老了。不能这样!大家现在就要发利他心,“我要为众生成佛,我成佛以后要度化众生!”这是利他菩提心。
) U1 F) O9 H6 f4 j+ Q1 a" a0 Q
1 m5 f' J6 i9 a4 K z, V. _' y
: G+ u/ ]& c% c' v8 ?: _: ^2 f6 {7 t! y8 @
道有解脱道、菩提道。比如,我们要到达彼岸,就必须要上路,要这样行动。若是相续中产生了出离心,以出离心摄持,我们所行持的善法和所积累的善根都可以成为解脱的因。从那时开始,自己才进入了解脱道,之前还没上道。若是相续中产生了利他菩提心,以利他菩提心摄持,我们所行持的善法和所积累的善根同时可以成为菩提果的因。也就是说,我们从此走上了菩提道。前者是走上解脱之道,后者是走上成佛之道。解脱道不一定是成佛的道,但菩提道绝对是成佛的道。我们走上了成佛道,就像走上了到达佛国的高速公路一样。( U; Q* h+ R* s( m! ] e% ~9 K/ \
4 o4 M6 Y6 w' t8 ?: R
' X$ b+ T4 I7 u# r3 Z( _) p7 G8 [2 K m$ ^, A' a! F
第三,证悟空性的智慧。
. m6 L" w) l3 S8 O6 B8 m
& `1 J/ E& r' N) ]6 B) z% H+ P& \, j
. [2 I# e) k1 E& M0 a2 P0 A1 j7 X5 ~ n
如果真正要解脱、成佛,必须要有证悟空性的智慧。诸法从体上讲是空性,从相上讲是缘起。) K6 c$ [4 ^+ T) n" K& [: C# h
6 |" r5 ] B- M2 w ) R/ v' x$ L5 s# A: M8 s5 q6 Y
' k/ O! m1 |6 V& }9 N2 I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里讲:“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证佛密意”。当对显现和空性这些有分别执着的时候,还是没有证悟佛的密义,还是没有真正证悟诸法的究竟实相。有的人执着显现,有的人执着空性,还是没有证悟。若是将显现和空性二者分开,还是没有达到现空双运的境界,
l" Z: d% ?# _4 c6 E6 L9 N( v9 U! i
5 H2 c% F1 G' e
6 D* @1 |" d. H4 J+ @0 i$ Y1 j* o
《三主要道论》中云:“一旦无有轮番时,现见无欺之缘起,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在我们的分别念面前,以分别心造作的,都是轮番的,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无。这时分别心还没有消失,在我们意念中还是有这样的分别。《心经》中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空,也是不空。在我们的分别念没有消失的时候,有和无是轮番的,有的时候分别有、执着有,有的时候又分别无、执着无。这还是没有真正证悟如来密义。其实,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也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识的范畴,已经超越了。这时是不可思议、不可言喻的,已经超越了言思。这时不是轮番,而是一体的。讲的时候要这样讲,其实,也没有“一体”或“多体”,“自”和“他”等这些分别,一切分别念都消失了。0 {! _: M$ p V
2 ]0 d- ~' k, N - I H8 A: ~# N3 Y: T; W
, L2 F8 U; `# S7 z 究竟的实相、真理是超越的,不是我们通过思维和语言所描述和想象的。我们通过思维所想象的,通过语言所描述的,都是分别,都不是诸法的究竟实相,这还是没有证悟如来密义。究竟的实相超越了言思的范畴,我们无法去体会,但是通过修行可以去体会。先通过一些相似的定解去修炼,最后能达到一些境界,能够体会到。之前若是没有达到那种境界,是无法体会的。% ]0 g1 b/ N2 ~* U7 ]1 P
9 |- W" |% t5 h
! n) Q) _0 ~7 a, m% S* g! Z+ c8 @. x. l: H$ M" P/ \, K; Q
现在有些人总是执着相上的东西,诸如执着缘起(因果),执着善恶因果。有的人执着空,认为什么也没有,也不注重断恶行善。这二者都是堕边了,一个堕到了有边,一个堕到了无边。所以,不能执着有,也不能执着无。此时,不着有相,不着无相,不着有无相,不着非有无相,不着任何一个相。当彻底不着相的时候,就没有分别念了,就能显现诸法的实相,这时才是真正证悟了佛的密义。$ H: K; z3 R1 _* |, X
; G( Y d, w* ^ a1 i" Q
, c+ t5 \$ I4 _& B5 X' @1 ?9 n
2 N) W4 L {& P; J g6 p+ W 《三主要道论》中云“了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缘起性空显现理,不为边执见所夺。”宗喀巴大师说得特别好,这里讲的内容与旧译宁玛派的究竟观点是一致的。$ v/ p5 P% {; [# w$ k0 W4 S$ D
# ^5 s8 @% Y# `2 S
& w3 P- g2 u0 d
* S* I5 c: R& @' I& v# n- P R6 y 一般而言,以空来遣除有边,以有来遣除无边。比如,用空性来遣除对缘起的执着,用缘起来遣除对空性的执着。但这里不是这样,而是以显现断除有边。实际上,一起显现(缘起法)都是因缘和合的法,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没有实质性,没有实相。9 S+ z" ^/ N/ m1 P
- n$ k U$ t$ D& q5 y! \4 h
3 N" g4 f* H- f. C7 `$ f/ }, M0 H9 t
$ I. E8 X1 A C6 S X- a
“以现除有边”,这个“有”不是“有”和“无”之间的“有”,而是超越的,与空性是一个意思。缘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缘起。缘起本身就是空性,缘起本身可以遣除有边。
. q) j, R, l% l& Z7 i x9 V" v$ E
$ G. y# B% u3 a$ U4 S4 p/ s
) t: X0 p9 g/ n2 r" j
“有”和“无”,都是我们言思的范畴,通过“有”而安立“无”,通过“无”而安立“有”。比如左和右,通过左安立右,通过右安立左。观待你们,这是左、右,但是观待我而言,左与右就变了。左与右不是绝对的,它没有实质性,是假立的。长与短也是如此。这个转经轮观待这个物体来说是“长”,但是观待那个物体,它是“短”。长与短也是不固定的。同样,生与死也是假立的,通过生安立死,通过死安立生。若生与死是实有的,有实质性的,那么生永远是生,死永远是死,它是不能变的。若是事实存在、恒常的东西,就不能变。所以,一说缘起,讲的就是空性,. _- G* T9 I# z# L
; A2 A+ |% C4 s6 f; \ , \; e. [( b4 j: [1 T
, V- g6 W* B( H" b4 ?. ?1 M “以空遣除无有边”。一般而言,以缘起遣除无边,即以有遣除对无的执着。但这里是以空遣除无边。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现在很多人把这个空理解成什么都没有了,善没有了,恶没有了,也不用取舍善恶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空与因果是一体的。什么都没有叫单空,是断灭法,这不是究竟实相。在究竟实相上,以空遣除无边。
: c' P: K. {# v$ k |% ?) B
" P+ K, m- i/ J* f9 `
4 w$ ?% J+ w! f) [8 P7 o) k9 b! Q
3 ], H) b. n0 C, H$ A1 \# \ 讲空性的时候,讲的就是缘起;讲缘起的时候,讲的就是空性。缘起本身就是空性,空性本身就是缘起。缘起和性空是一体的,不能说是一,也不能说是二,这才是究竟的实相,这才是真正的如来密义。这就是空性。
" j4 S: K8 d. [4 B3 L2 T
- g$ `* r$ c. D8 ]. v$ ^ % v; s# h: D& C5 }
$ n: `( t& ^5 C2 P( @, h 今天简单地讲了一下空性。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抉择空性。比如,中观有自续派和应成派,他们都有很多逻辑,通过这些逻辑可以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但在这里不详细讲。有了出离心,求自我解脱,还要证悟无我。知道了自我的不存在,是虚假的,才可以成为阿罗汉,这是解脱。若要成佛,必须证悟空性智慧。: D6 s O6 J0 C5 J3 ]
/ a! i, Y" P8 `7 v; a9 }, r % y+ B5 F- ?" }7 p S. t* Y& W. P
* G/ i V9 r) k1 b7 o6 [ 第一,出离心;第二,菩提心;第三,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三点叫三主要道,也可以说是解脱成佛必须要过的三个关。无论修显宗还是修密宗,都要过这三个关。现在很多人修净土宗、禅宗等,也都是要过这三个关的,并非仅仅修密宗才要过这三个关。若是没有这三个条件,不可能解脱、成佛。所以先修出离心,再修菩提心,最后证悟空性智慧。
: N! T+ _& S0 r( ^! L+ x
# L8 v2 d2 S# B/ z9 w: e
* g+ x9 `9 ]; K2 T
Y5 X2 O1 J, \ 我们现在在讲大圆满法的九加行,四外加行包括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和轮回过患,五加行包括皈依、发心、供曼茶罗、金刚萨垛修法和上师瑜伽。通过共同四外加行,要在相续中产生出离心。只有学好了四外加行,相续中才可以产生出离心。再学修五内加行的皈依、发心,可以产生菩提心;学好了供曼茶罗、金刚萨垛除障法、上师瑜伽,可以消业积福,最后通过上师的窍诀证悟空性。若想证悟空性,要有中观的见解。能证悟心之自性,就能证悟大圆满的境界。宗喀巴大师讲的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三者。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里讲的是出离心、菩提心和大圆满境界这三者。2 n$ Y5 E) a0 W+ y1 ~1 c( u
) H, Q- @: ~& c) i7 f- j8 Q' U
% T) f2 C/ I& l x. x2 R; x9 T+ z3 D+ i# Z0 o
可以先证悟空性,再证悟大圆满;也可以直接通过上师的窍诀而证悟大圆满。首先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通过曼茶罗积福,通过金刚萨垛除障法消业,再通过上师瑜伽修上师相应法,最后得到上师的加持,得到上师的窍诀,直接证悟大圆满的境界,直接安住于佛的境界。这就是大圆满。
2 C0 \: X- Y7 o4 A# c, ?' i* w' Q+ W
! u' u4 D- W* t7 z" n {: S# u 6 \5 ^! p% M! r& R4 N
$ M7 P$ {+ U" k% N Q 修法都是有次第的,所以大家不要好高骛远,先把基础打好。我到汉地弘法十年,这十年中主要讲的是加行,强调的是四外加行。四外加行是基本佛理,也是一切佛法的基础,这是根。若没有这个根,不会有真正的佛法。四外加行是基础,大家若是真心想解脱成佛,先把功夫下到四外加行上,对这些佛法的基本理念、基础的修法一定要生起定解,把基础打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 ]8 c: H K# i1 z; T# x6 `# O' i" W X B* b
1 @9 e& i4 @1 C7 ^( F" m& i* B3 C0 G3 a
如果离开了因果、轮回,大光明、大空性都不是佛法里讲的大光明、大空性。若对四外加行,尤其对轮回没有正见,就不会有真正的佛法。所以大家一定要下功夫,一定要扎实地学修四外加行。基础打得越牢,以后再修其他法的效果越好,成就的速度越快。若是基础打不好,将来修大光明、大空性也都是空中楼阁,不会成功的。大家别欺骗自己,别好高骛远!% A" `' Z s6 n7 u; Q- ~
8 X7 Z0 }! w# v" h9 D' F
* A# z6 W6 z# k% A4 H* C: ~1 f8 {+ V
我们不是没有修寂止(禅定)的方法,而是有很多,今天只是稍微讲了一些,之前没有讲太多,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讲。现在讲这些内容,不是很重要。大家先把四外加行的内容搞清楚,把基础打好、打牢,将来无论是修寂止还是修胜观都会很容易、迅速地圆满。若是基础没打好,没有用。也有的人修禅定、追求空性,甚至直接修生圆次第或者大圆满。其中有极少数人,不是没有基础,而是前世已经打好了基础,今生一下子就开悟、明白了,但是一般人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大家也不要怀疑,“我自己是不是这种人啊?”如果你还没有开悟、见性,就好好地听话,从基础开始,认真地学修。& `0 o* t8 |, T4 x
- ~( f% h9 X, N' d+ C
. |8 S8 G0 O/ u
& @) C5 o. _6 O" [4 E# X
若因缘到了,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些很快也会生起来。也许现在你连出离心都没有,但若是你好好地听话、用功,有一天一下子就会明白的,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一下子就都有了,也有这种现象。但大家也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啊,这是不可能的!你现在没有见性开悟,就说明一些因缘还没有到,还需要好好地依止上师,精进学修,也许有些因缘很快就能到。
% s! o# ~) z# k
9 h7 m$ i8 [7 Z, L( a3 ^- ^4 W; k* j* a
1 i- K8 b# ^* D$ B5 B) l& V
# F& c9 n) i" |5 z( j, x, j8 l 大家要好好用功,精进学修。我觉得对大圆满法有信心的人,成就特别快,有一天真的都会明白,都会有收获的,这个时候就好了,之前都要听话,精进学修,等到见性开悟了再说。若是没有见性、开悟,就要好好地从基础学修,这都是很重要的。
. n! s5 ]5 Y( L' F
3 t4 ?7 b$ f3 E$ w! n) N* u w
% \- o( F" L8 B' [4 k* E! c' f- a; l& `
今天讲三主要道,主要讲解脱成佛的三个关,也强调学修的基础。大家不要好高骛远。我们不是吝啬,不是不给大家传空性、大圆满,这都是为了你们。当大家相续不成熟的时候,不能讲,否则不但不能利益你,反而会伤害你。若因缘到了或你的相续成熟了,一定会给你传这些殊胜的法要,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基础,反复、精进地学修加行,尤其要反复学修四外加行,一定要对因果、轮回生起定解,这是很重要的。再学修空性,尤其是成就大圆满,特别快。大圆满的立断法、顿超法都是没有过程的,都是一瞬间的。大家不要着急,那个时候就快成佛了。( k3 Y! u+ S6 m0 {
, L- t" B- o: r8 r2 ~% ?
" g S ?- `9 i4 ^1 N! v) r4 K
% `. ^! }) v4 z" g; d- _) Y 既然大家的缘分在这里,若是想和我们一起学修,一定要按次第,把基础打好,这是最最重要的。基础打得越好越牢,将来成就越大,解脱成佛的速度越快。
" Q) O5 A$ E; l7 w% }
# _ i: T/ N9 t( m& l 4 Y/ O6 w6 x' @; w% c u4 C
+ x r3 C0 z7 I7 v- ?$ Q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3 T8 W8 x) o3 w& v, z. A/ f3 J9 ~: B6 T. _8 N/ ]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X3 {' J( p% `
0 I# ]1 ?0 }3 R, n- p3 E " v; O9 b" C9 V/ l! M0 k* C, }7 C. i+ d
& D" j$ ?2 X7 y+ t2 n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4 n* `: O" d+ @0 e& m6 d6 c( K, z/ ?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0 K9 [' {. S. [7 C! c4 ?
$ r3 ^* V) i4 t4 j9 Y5 S% j/ S
5 W% j z- r. k- E
: A N( K* J) J6 p! y( B$ ?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c7 J# _( K& @, q( r. {% R
0 \& G; x* r9 W) i* a
" }! E# a' Z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