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最近中国大爷大妈这个“特殊的群体”,再一次走进了加拿大人们的眼球,引起了关注。
, D" [* X% t/ ?8 I- u7 E' Y' M1 P# }. g# [) ?! O9 n8 A
在多伦多市中心的艾伦花园里,有一个每周日给无家可归者发热腾腾的食物和衣服的地方。所有食品和衣服不是由官方提供,都是义工自行购买和捐助,宗旨是帮助艾伦花园附近几个救助站里居住的无家可归者。
, _1 C; C0 ]7 V$ t$ N u" e$ n- U/ x- v2 m2 e. d
这项活动广受欢迎,已经持续三年之久,虽然主要是面对无家可归者,但如果食品衣物有多余,也会发放给低收入者,但近年来,有为数不少的华裔老人经常来反复领食品和衣物,不时跟义工发生争执,但大多数华裔老人在义工的劝解下,都还能接受现实,适可而止。
) i, i5 l/ {; e* X
* a* Z& K# L1 g& _' \不久前,一位华裔老人又前来领面包,很多人对她都很熟悉,衣冠整洁,看起来根本不像无家可归者,还曾经说:“领食物为了给全家人吃。”
8 S/ {2 p' A: Q# }
0 E6 L: |7 Q% e. V; S现场义工有权核实她的收入状况,是否属于低收入,但为了避免冲突,义工一般都在不核实的情况下,好心发放食品给她。可她却不满足于发给她的面包,经常趁义工不留意时,连抢带偷,多拿几袋。两周前,她在已经反复领了两三袋面包之后,又抢了一袋就想跑,被义工夺下,连面包袋都被扯破。8 {5 N( Z1 U9 T* P
5 K R" c- e8 a c因为她反复挑选面包,还把手伸入装有大量面包的袋子里,被义工阻止(出于公众卫生方面的考虑,一般人是不能把手伸进塑料袋接触公共使用的食品,只能由义工发放)。# c! Q: w: d" V7 K1 R7 C3 ]. o
( b0 F% W# J6 l) o$ ]; E. F谁知她竟勃然大怒,咒骂义工还用拳头攻击那位讲中文的义工。人们赶忙跑来阻止她,她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双脚乱蹬,开启耍赖模式,她坐在地上大喊:“凭什么我不能领面包?欺负人!我要面包!我要面包!不给我面包就没完!王八蛋,你们个个都是王八蛋!”不停咒骂所有干活的义工,说这些义工都是“坏人、王八蛋”,并咒骂义工的全家人都要倒霉等等。: d8 A- |8 D5 N. v- Q) r% t3 ]
: d- o8 \) I T- Y S# D! Q
但咒骂之后,她又厚着脸皮爬起来,抢了一袋面包,然后跑到领熟食的摊位前开始领熟食,一边领一边继续诅咒义工,所幸绝大多数义工都不懂中文,听不懂她的咒骂。
$ r5 L6 A; l1 a) d. Z& R& X) e1 c" E
# z! G. ~) `6 g6 \
在场也有多位华裔看到这个老人的暴行,觉得十分丢脸,其中几位华裔多次出言制止,都被这个华裔老人骂回去了,“不要你管,干你屁事!”他们也纷纷安慰被殴打的华人义工,说如果有需要的话,愿意出面作证,在这里要感谢这几位华裔的仗义执言,免得让在场的人都觉得华人都是一些无赖。
5 ]3 F* @- `9 z: S5 a: J' F% ~, ^; {7 S% ^3 b N
) W# _# T2 }! a f在事情曝光后不久,她仍然若无其事继续偷、抢东西,领取免费的晚餐。
# x" L' k9 H6 m3 _3 ^5 _
/ i/ F/ p' L9 _& k8 @4 x
f3 V) `+ P( j T: m
5 K7 ]+ c$ w( L4 V( {* C( H& p3 \经多位当地华人辨识,这位华裔老人在多伦多多年以来依靠政府救济生活,而且一直在各个地点重复领取食品,由于她的所作所为,很多分发免费食品的慈善机构都把华裔排除在外。7 N2 @( r2 O& g. K5 W% {
4 M; L1 R& b" A据其他老人指证,此人为张某某,住在艾伦花园旁边55 Bleecker Street的老人公寓,她的年龄不是六七十岁,而是已经八十多岁,但精神十分矍铄,头脑清楚。虽然在市中心领免费食品的华人不在少数,但像她这样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2 [9 J) A' q1 _, _3 w* D* ~+ b* v; D( m& c! P) W& m1 P+ \* N
8 q4 y3 ^5 W) D# K
这位老人原先是东北人,也并不是新移民,已在多伦多生活了至少一二十年。她在多伦多有2个女儿,国内有1个儿子,她由女婿一家担保来加拿大,根据相关担保规则,担保过来的老人在十年内不能领取加拿大低保福利(Ontario Works),如果生活遇到困难,必须由担保亲属负责,但她隐瞒了国内的退休收入,一直依靠政府的救济生活。# Q9 n3 V7 M* c9 w- b! b
/ z6 P& b. Y/ A2 I
4 a' S, Y; B& s) S' v! o7 F" |
自她入境后就享有低保福利,在担保期满十年之后,她便顺理成章地领到了加拿大的老人金,每月一千多加元,而这一切并不合规。8 l2 w+ Q. O- s2 T5 ]5 J6 d" z
7 o4 M3 A2 a- o) t( m, s: B/ b/ L5 i( T
1 }; Y" G! a6 c- q' N5 B% u/ F那么,她的家庭真就这么困难么?其实不然,她的女婿从事装修方面的工作,收入相当可观,不过因为许多业务用现金往来,交税较少。她的女儿们工作都不差,一个做直销,一个在医院工作。* T; ^; e, h% U7 w
; M* q2 T* D2 G/ |$ j4 l
, L, Y4 Q5 v; Z* |7 M她则住在租金低廉的政府提供的老人公寓,节省下来的收入都给了子女们,自己则喜爱出入各种免费餐、食品银行等机构,总是在各处发放救济食物的地方多次大量领取食品。任何食品,她都要多拿,连偷带抢,总是挤在最前,免费发放2个鸡蛋1个酸奶的地方,她经常能拿到20个鸡蛋和酸奶。
; C1 G% C0 k6 }# U4 j j5 V( r% h* L7 c- |# Z9 a' ?# n
这样的老人福利机构们见的多了,据一位华裔义工披露,以前各个慈善组织对华裔并无成见,明知有些领东西的华人并不是“穷人”,但也不计较,让他们领东西,但由于张某某等人的多次“狙击”,最后这些组织和机构只好专门制定了各种细则,有些活动见到华人连门都不让进,礼品看到华人来就赶紧收起来,这样的政策当然有歧视之嫌,但也是无奈之举了。; ~% C" k% y* D- y. h" @' i* t0 Q7 `
( U6 ~- w& v- t- C" r( h
: G. Q* r, m8 g/ u其实,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有权还是无势,老人还是小孩,你都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也许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在国外,还是要融入加拿大的文化,为华人争光而非抹黑。* y! Z1 T: Q*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