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1)
|
44天900万确诊 多地沦陷! 世卫警告: 将现死亡高峰!3 j9 u$ N* B+ s0 v
, m7 p; C! _+ f. @( r
刚刚度过了1个月解封的日子,新冠病毒又一次卷土重来了,加拿大专家警告,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第六波疫情已经开始了! |3 r7 @" K% q: P: J: Y, o
8 j6 c: y# c0 c病例数的线状图立刻出现了抬头的迹象:4 X: v8 d/ B% J2 H! E. F, C
' z/ R" N/ ^' T( N9 z
随后,爆炸搬的数字再次出现在大众眼前,一直老老实实汇报数字的魁北克省,今天宣布新增病例为3067例!0 e( P6 V H1 A7 m
* Y( d$ y5 e% W& B* q- F
' T0 G6 v- Y+ H2 I8 S
入院人数飙升到1200人,噩梦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重现了。* O! _' d% v5 Z6 F0 }1 e8 H$ K
! Y. Y. Y% f1 B6 \- f" @5 }
安省的每日新增病例也飙升到了2814例,人们和疫情苦苦战斗了整整2年多,如此一遍又一遍,让人不禁猜想:难道共存就是永远的折磨吗?
* h) s& [8 p' I( g
2 [) S4 v& o) G- M
E. a+ p; \, k5 o据悉,目前在全球肆虐的正是Omicron的妹妹BA.2子变体,这个变体的确不能小觑,从年初崭露头角到现在占领85%的病例只用了短短3个月!
0 j' j5 w. E8 u! L% r7 k* V( ]7 R6 A' N1 X$ p: j
4 R* J2 b: B& G) V6 d
前段时间,巴西就深受其害。
( h8 U) J. A* Z- A* O9 V/ B
1 v$ \; f' `% ?* p6 I1 l
1 Q8 V0 D! w- z; D: F) e2022年1月-2月,巴西迎来自疫情以来爆发的最高峰病例数,单日新增病例平均值达到了20万例!% W% C7 \5 v4 o" C: t( D
. y8 P- ^; _ a
2月的死亡病例数也一度飙升,每日死亡人数超过3000例,虽然不如2021年严重,但是也让殡仪馆和坟地供不应求。9 H& m. ^; I3 m) O
" G3 O E2 S# Q/ |+ H# t W! l) k; a因此,巴西位列全球累计新冠病毒第三高,累计死亡病例第二多的国家。8 Y7 {" v$ U$ X
2 x4 t. c/ a# _- C! Y% n8 r# r- {8 q( G ?- L
而这个国家的完全接种率为75.5%,加强针为35.9%。
. e d% A: u0 V3 i0 K" @. ~9 W3 J: y( S
4 Y5 l- P/ {, ^5 r每日3000人死亡,3000个家庭痛不欲生,Omicron妹妹从来都不温和。& w4 @! I2 x0 f: Z7 R
- a& Q- E. F( U8 z/ i4 W
; W4 v3 P7 i) k8 r- i. T+ T$ r9 h) g
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x& Y4 c8 r; ?" s
- e: i5 C) n. X; v: U2 `
2 ~9 l$ Y+ z' @上周新冠死亡人数激增了40%以上!
" s b5 W* n+ W
u0 g" V$ a: w$ e; F' M2 U; I; o: k1 ^9 w- X
报告中表示,过去的一周全球报告了1000万例病例和超过45000人死亡。% `* J3 g" ]2 D/ a8 |* y
, v: I S0 K% W
. {% u0 I( j/ V世卫一再警告,不要小看新冠病毒传播率,不要放弃检测,不要放弃追踪病毒!
# W8 C' [% `. n( \ X1 G$ }5 v/ k7 O, Q" t3 I
^9 R2 y5 R3 q$ r% D* t9 `+ b“数据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靠,不及时,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追踪病毒在哪里,我们就无法对病毒进行分析,数据至关重要!”
' u+ Y9 s% y" m. Z, r- K! E! q& N# b' f* M) \- D
! _6 t0 g- M0 ^% j不过好消息是,世卫认为:“虽然新冠病毒还在继续进化,但是随着疫苗的接种和感染导致的免疫力增强,新冠病毒严重程度会越来越低的。”
6 Y) v" f: G. q* h _. ` C/ F) Y# C! B- N
不过,世卫认为,由于第三针普及率比较低,随着前两针疫苗创造的免疫力下降,病例和死亡人数可能会出现周期性的高峰!9 i' J' g6 M& [) u, }' _. F: s
* Z0 n4 l+ g/ ~4 t% |! o8 R) W' H. z* x
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打第四针了,但是第三针的接种率其实并不高。
( l8 `$ l9 O+ g5 z/ t& z5 S; @" a- v) F/ u
9 P& ~7 _7 v' G: |* u- k5 p
今天,拜登接种第四针的照片传遍网络,以身作则,撸起袖子就是打。
5 |# P( P, X9 ^3 U8 R& z4 l2 @2 g6 [( u) [
1 G- G2 N$ `+ |, I9 C
但是,各界声音对于第四针的确褒贬不一。. H1 C. P" [7 c3 B( L' }
( i" b* r* b# H7 ~6 ?5 {+ W
4 d; F1 N; f+ S" n; }) I0 W以色列媒体3月17日引用了该国谢巴医疗中心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他们认为,第四剂疫苗抵御新冠病毒效果“微乎其微”。
: r/ G8 I( V! K4 q7 N8 Y X e) j' C' }9 O7 R2 b
U' o0 X% q6 e( b( ^他们表示,270名实验者接种了第四针,但是他们体内无论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还是中和抗体水平,都与第三剂疫苗接种一个月后测得的水平基本相似。6 p+ Y6 D: K: C
8 J6 k0 t& Y) e/ u: {3 v# @
9 b! y, V7 h' k3 d+ }+ Y, \2 E& J0 ]中期试验结果表明,与接种了三剂疫苗的健康年轻人相比,第四剂疫苗效果并不显著,仅对防止有症状感染起到了“温和保护”作用。+ J+ T$ X3 @ a
) D2 H k1 J0 D# n
2 S K! C& U, L( X
谢巴医疗中心认为,第四剂疫苗对Omicron毒株效果较差,许多接种了第四剂疫苗的人仍感染了Omicron毒株。: V9 G4 A. s; ] H* P' M- k0 ^0 S& A
+ ?5 }& A7 s9 f: j
8 b& J/ U, d% h但是事到如今,如果让已经解封的国家再次实施封锁政策,未免有些难。( d: L* q+ Y6 L/ Q
, O. B% n: l& V; m3 \/ P' s
5 M1 a; i$ @$ m$ c3 Z- u原本是疫情优等生的韩国,摘下口罩的一瞬间,直接变成了疫情重灾区。# \( T* e2 Q" c1 x# h* V: e7 o+ P
1 [! Q* z9 y0 q( ~" H
: D4 E6 h% n4 V# c0 R, R m44天内有900万人感染了新冠,韩国已经有超过20%的人都感染过或者正在感染新冠了。! d* Z o- q6 h; T4 L Z
$ P! P+ D; s O* d! X! u
韩国医生甚至讽刺:“到现在还没有患上新冠肺炎的韩国成年人,都是人际关系有问题的人。”,遭到不少网友猛烈的抨击。
; n( V, ]" T% h% g- I8 U( v. @; c( d+ |
2 g+ G& U/ z) Z就在这种情况下,韩国还在悄悄放宽聚会人数,和入境人员要求。
' P2 U1 Z( J7 {, _- Y* l4 G" e) h; J/ p g
7 [/ d5 F: s$ }' ?8 E. j. y4 r2 V
人们麻了吗,也许吧。
; ^( ]* f5 f6 y, N7 ^
) s1 C2 `. D* J! |2 F& ?) ]上周日,一艘豪华游轮宝石公主号抵达加利福尼亚,船上尽然有多名乘客的船员都感染了新冠,有的有轻微的症状,在医疗队的照顾下都被隔离了。3 L5 R6 y$ F7 X ~
* w/ h* c. G) Z1 f
# L6 ~# \6 _, c A据报道,这艘船接种率高达100%,每个人上船前都做了核酸阴性证明。' c5 v0 S9 u/ \' F2 I2 E
e3 h6 u0 Y2 \1 A9 S7 E& p
- G0 j5 d. K0 r$ u* Y7 m
然而更震惊的不止于此,而是这艘船根本不在乎任何阳性病例,他们一船人在海上玩了整整15个日夜,夜夜笙歌,不戴口罩随便吃饭,停靠了多个港口,才结束行程返航。$ m4 _( u- H- p& S, N
1 x2 V2 L; J1 L- o% V' Q: j因此他们也压根没统计到底多少个人感染了。
& f# y6 M2 z- | f3 t0 i8 p5 G! q# I* V- l' I( s. A, c
7 [2 Q V7 E% A% `8 l
这些感染的人下船后会不会回家,还是出去开派对都无人知晓。
' T B5 s7 [ Y8 B( E2 r4 i8 O0 h3 Q: O7 q% d
g* U( f( p- {0 `这样的情况实在让人担忧,海上飘着这样的一个大型的封闭病毒舱,如果没有任何措施的话,说不定一整个船的人都会中招。
- m& X5 b. I. L
w/ Y7 }% H2 t5 \正如世卫所警告的,如果不再重视疫情和数据,我们或将不是新冠病毒的对手。
9 ?; ~# o8 R k' Z* A; S5 ^& u! B. h: ^2 j/ |, F$ g
' I( c+ D9 w7 E) R0 N+ Jhttps://cacnews.ca/12414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