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舞在枫林
* x3 S9 B5 @, }
4 ^- Q; x; m. c) d7 |5 e+ v刚移民加拿大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加拿大本地人的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小孩,在公共场所基本上都是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很少哭喊吵闹。在人多的地方偶尔听到孩子的哭闹声,或者在图书馆、社区中心等地听到大声喧哗打逗的声音,扭头一看,多半是新移民的少数族裔小朋友。 & o( c! Z( Z1 o8 X2 p4 q& F
" `- V1 D1 I6 E3 c/ Z* w. P
那时候还很纳闷,在国内时经常听说老外不怎么爱管孩子,孩子们基本上是自然发展,为什么人家的小孩反倒这么乖巧听话呢? 1 f2 L1 A1 d$ D# y! t
$ j* h3 H* Q+ g; E7 q# |8 V, y
后来在这里呆长了,逐渐琢磨出点门道来:谁说老外不管孩子?许多加拿大人教育孩子其实是相当用心的,而且算得上是教子有方呢。 近朱者赤,我也在不经意间和加拿大人学了两招,并从中受益匪浅。
( ?' c$ m& n: c4 D% Z. J# p% z* S
. r# |6 C3 u. d一、学会对孩子说“不”
% H6 c9 K9 b" }7 m( T1 _6 T1 g
; M0 f: e( F6 |& f9 O许多人都认为,西人父母对孩子非常宽容、民主。要我说,那也得看是什么情况。加拿大人教育孩子确实很注意方式方法,但对于孩子的无礼要求或者不当言行也会温柔地说“不”。在这方面,他们似乎比我们这些中国父母执行的更坚决。 2 N" @4 n" `. r$ v
7 l% @/ b6 v- W/ B# ?
& ~. l' S. e. T, Q几年前,我住在一个西人社区。由于中国人不太多,所以附近的几家中国人感情非常亲密,天气好时常常相约一起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去玩。每次到了该回家吃饭的时候,本地小孩的父母基本上只喊一两声,孩子就乖乖地跟着大人走了;而我们这几家的孩子却经常对父母的呼唤不理不睬,就像没听见一样。大人们没办法,只好宣布“再玩五分钟”。然而,好几个五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还是不走,死磨硬泡地要求接着玩。如此的过程循环往复,大人们对此也只能无奈地苦笑。 5 f5 t' ?1 v1 V; e- @9 ^# W
' x' N9 Q$ k+ I# i) V
孩子贪玩本不稀奇,但是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重演,对我的触动很大。才三四岁的小朋友,为什么就不听父母的话了?仔细观察发现,我们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大人本身的态度造成的。喊一遍两遍,孩子不听,就让孩子再玩一会;喊三遍四遍还不听,就还让他再接着玩。最后,有的妈妈没办法,只好吓唬孩子说:再不过来我就自己走了。可孩子却毫不在乎,因为以前的经验告诉他,妈妈根本就舍不得走。
- {6 s! l( _# m1 Z6 K
: R4 J2 z A1 [) C; T父母一再地让步,孩子从中尝到了甜头:原来我可以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于是,在其他事情上,也把家长的话当成是耳旁风了。 $ k; x2 v% C7 H! e3 }5 h
- f) h+ f j: p. R( E( O* w
反观老外,在对待年龄特别小的子女的教育上,颇有点说一不二的架势。喊一遍你不走,OK,那就再给你五分钟。五分钟一到,还不想走?那就给你和颜悦色地讲道理。不听道理?妈妈干脆利利索索地收拾东西走人。孩子一看妈妈真走了,慌忙追上去,老老实实地跟着走了。
- v; M7 q. W5 m* Y& p* D' G, c3 `: r) ^' ?
有这么几次下来,孩子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妈妈不是在吓唬我,而是动真格的。不听妈妈的话是要惹麻烦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能不听话吗? - `2 K7 Z8 Y8 t$ z) V! S" u) e x: d
+ ~% L% X$ z, N# l4 _4 ?% n* R1 T后来,我也学着用同样的方法来教育我自己的孩子。对于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我尽量予以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心平气和地坚决说“不”。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比以前有规矩了,也更通情达理了。 : r) u( J7 s; r0 G2 C
2 S7 d/ `; e6 _+ H3 n0 {
二、把教孩子做人放在第一位 z% ^: d" r, t# i
4 j( t9 X- g3 _3 C
住在西人社区时,发现周围邻居很重视对孩子文明礼貌和道德规范的教育,邻居小朋友的言行举止都比较得体,也很有爱心。 8 e/ S9 B5 s/ y1 v5 M$ Z e
% U, ^2 w+ f4 w6 T6 }3 y7 Q' Y: K
和我家只相隔几个门的一个小姑娘患有先天性糖尿病和肾病,需要很多特殊照顾。我隔壁的一个小女孩就天天陪她一起上学放学,课间活动时还陪着她玩耍。父母对她的这种助人为乐精神也积极鼓励,每次提起来都特别为女儿感到自豪。
* h9 K5 s; L8 [; r3 q: v5 c
$ w/ t/ J; Y& s/ ]' X T平日邻里间孩子们在一起玩,大孩子都很照顾小孩子,孩子间很少发生争吵。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讲道理或者蛮横霸道,家长看到了,一般也会要求孩子道歉。父母完全按照大人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孩子,并不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不当言行,孩子们自然也从小就把自己当大人来看了。 : I: Y' z& F5 @. i/ X( s+ \( w
* N1 h z" E: I1 y大儿子原来学校的同学嘴都很“甜”。他们每次见到我领着老二去接老大放学,都会热情地主动和我打招呼。孩子们还喜欢凑过来逗老二说话,也总忘不了对我说一句“He’s so cute!”。虽然这只是一句洋人挂在嘴边的客气话,但还是让人听了很舒服。 4 X9 ], `: R/ _' t( ]
1 K9 \7 T7 W' n! S j9 i
对待在公共场所哭闹的小朋友,老外自有一套对付的办法。曾经看到过有两三岁左右的小朋友在商场里撒泼,大人好言相劝未果,就一把把孩子扛起来放在肩上,迈着大步走出了商店。
$ L7 `; z, a. e$ N" L, g
2 l) V" Z5 y- G' E' F" f# P9 M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不影响别人,这是多数加拿大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原则之一。孩子们正是从父母身上受到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长大后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1 s/ \6 H; `) z2 o( m: p+ z+ p/ U. S: X4 Z1 W
说起来,我们华人孩子其实内心都很单纯善良,读书学习更是聪明伶俐。只是有些小朋友好像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热情和善意。有的孩子见到家里来了客人,连个招呼也不打就低着头走开;随父母到别人家串门,临走也不跟主人道别,自顾自就进了车。
# s8 `" {/ _6 ~) j- ^+ U% ?+ O2 f, M0 E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社会交往中有时会无意中作出一些不太得当的行为。那时候总觉得他们还小,对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的教育没太在意,总以为树大自直,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修正自己的行为。 ( P M. L0 Q% r5 q) b
. |" Z6 W8 V; o W6 o后来,受到老外教子方法的启发,我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比如,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场所适当控制自己的音量,主动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教育,果然比以前“绅士“了许多。$ @2 a g8 A; P" d o: }
" Q, \% [4 l1 D' k" y3 k
& v+ R& s9 u1 E! D0 ]. |$ o其实,我们华人移民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多我们自己的优势。比如我们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辅导孩子读书学习可谓得心应手。在对子女的牺牲奉献精神方面,我们也丝毫不输给洋人父母。如果能够虚心吸取本地加拿大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长处和优势,我们华人孩子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