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2|回复: 5

[经验感悟] 穷小子1000澳元闯澳洲 今买楼成亿万富豪ZT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2-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987 年抵澳,身上只有1000澳元(约人民币6120元);来澳不久,出版《中国贸易指南》,至今还拥有全澳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1990年开中医诊所,赚到100万澳元,使中医进入澳洲主流社会;1996年,买下“霍克大楼”,目前该大厦市值超过2.5亿元人民币;今天,在澳洲寸土寸金的商业区拥有十幢写字楼。
* ?7 O% R' a. [& B4 Z  Z; U( g" j7 p; r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繁华的商务中心区,掩映在高耸密集的摩天大楼间,一幢曾经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的办公大楼,现今的主人却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澳中集团董事局主席金凯平。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人在澳洲创业的第8个年头里,一举买下这座价值过亿的大厦,轰动了整个华人社会。他写就了留学生海外淘金的一段财富传奇。 - S% I! v3 j5 r6 W+ [( X6 k: a

5 u! X2 c5 T- ]/ k
1 T; ]1 M, G" ~, z+ x- q/ {+ y4 r5 R/ x# |+ d
胡锦涛主席会见金凯平先生
  p) z, x) K. O2 r7 n8 ?+ L) {0 O( r3 a& Y" M$ i# z
上周,传奇华商金凯平带着他的自传《澳洲梦》前来蓉城,记者借机专程采访了他,听他亲口讲述了其戏剧性的故事。
- _0 h$ R0 t) c4 z- }$ _: ?+ L% H. E1 e& n2 P2 k4 `$ c5 J! v
创业他只带了1000澳元
2 e) R4 y3 `3 A7 k( Z
2 |+ E+ J+ Q4 W% d" S/ Z+ Q1 M% v: O6 ~5 P4 G
金凯平身穿黑色西装,系着斜纹蓝色领带,有着儒雅的学者气质。“和别的留学生不一样,当时我是为了创业去澳洲的,目的是寻找合作,而不仅仅是为了求学和生存。如果我当初靠到餐馆端茶倒水来维持生计,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出国之前,金凯平在上海市外贸局工作,同时还创办了一家公司,虽然别人都羡慕他的生活,但出国创业、从事澳中贸易是他最大的梦想。
* q" x7 n3 K" v& R5 z# d$ A( |/ w( N! k) X
当时对一个穷留学生来说,要搞澳中贸易,说出来会令人难以置信。但“野心勃勃”的金凯平赴澳之前就以留学生的身份,向澳洲几所大学的经济系主任表达了希望合作研究澳中贸易问题的意向,并在澳洲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介绍中国集体经济与乡镇企业经济情况的文章。 % R) E) t  V/ U! k3 |( o( Q8 ]

- f3 E! O6 T1 e1 ?. g: F抵澳的第5天,他被邀请到墨尔本大学的讲台上。由于他成功的演讲,迪肯大学的一个教授与他合写了一本《中国贸易指南》,使他在短短几个月内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 6 I1 w( S, h0 C7 @

6 ]8 a0 O# O4 `) C; i在大学里谋得了一个一般留学生所不敢向往的研究主任职位后,金凯平开始以如何和中国做生意的咨询专家的身份做咨询服务,前来咨询的澳洲商人络绎不绝。就这样,一个只带着1000澳元的中国留学生空降澳洲大陆,凭借勇气、智慧与拼搏敲开了澳洲的大门。 # W' |0 M% ~9 M, p6 @- Y

8 U2 P! {/ ?+ H; g6 `5 Q/ f1 `掘金开诊所赚到百万澳元
5 \: h/ b, j) y" P' H' A, {6 l. c; ]  w' q/ |& Q/ P
: p& b7 O- M# [; T5 {: q: |. P& ]( `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极具商业意识的金凯平萌发了在澳洲搞中医诊所的想法,并很快投入了他的全部资金与精力。
& y2 ~7 h' ?& N0 B6 A& H  Q! A/ E4 R' `' F( F6 x
在当时的澳洲,华人开的中医诊所从来没有进入过白人社区。金凯平通过两个星期的市场调查,发现唐人区竞争太大了,后起的诊所没有太大的优势。
7 u+ W6 F" u6 t0 a) \, W$ h7 y
+ Y; y7 n6 ]5 t1990年11月的一天,金凯平的第一家中医诊所正式开业了,位置在墨尔本富裕白人比较集中的Frankston区,区别了以往大多开在唐人街的中医诊所。从诊所装修的时候,他就取消了中医诊所过去惯常的内部格局,直接改造诊所内部设置,和西医诊所一样,分为分诊部、治疗区,最后才是医药部。这不像一些过去的老中医诊所,进来就是一排黑沉沉的“顶天立地”的药柜,气氛很压抑。 6 }6 a4 z* |+ q
; w( F$ p1 j% ]
一个月后,中医诊所账面上亏了3000多澳元。医师面有难色地告诉他,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只有一个病人来看病。要让澳洲主流社会接受中医,就必须选准突破口。 * s* {7 V9 r* t0 |4 ^* a
  ?# ~! f" b7 y5 y& O3 ^; U$ h
终于,他的诊所用6个月时间治好了一个已经偏瘫20年的澳洲人,并有了治好哮喘和不孕症的成功例子,这使诊所很快在当地声名远播。就连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不孕症专家组成员、试管婴儿发明者卡罗沃教授在电视上向全澳公开承认,金凯平的澳中中医中心的中医师们创造了奇迹。 9 K# K, Q6 N1 D$ o- n

# u$ u" @! J% g  {: W8 e6 i接下来,金凯平这个中医门外汉,在当地成功开了6家诊所。他告诉记者,到澳第5年就挣到了他的第一个100万澳元。
- s8 E. d4 J* r! F; r5 v+ O( y1 ?# T; a0 N
跳跃成“霍克大楼”新主人 ( M) U/ t* Y* l  D. `; e9 W9 q! `( p
3 _7 D" r1 W- M, u8 V2 k6 c; L8 o

1 r/ b7 ]/ F) f! l3 z! F中医带来的利润远远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上世纪90年代初,金凯平尝试进入房地产投资,很快就尝到了房地产快速增值带来的甜头。在1993年的时候,他花100万澳元买下一块地,到了1995年出手,竟卖出了200万澳元。
$ S1 e- P# T  p5 n  n% J; y' K& T5 X0 s: ]( z: d
房地产对于金凯平又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行当。他细心研究澳洲的房地产行业和相关的金融、法律、规则等,由此看准这一点:中长期来看,澳洲的土地价格是只升不降的,在这里投资房地产、储存土地,绝对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
/ \6 d! c4 C& r; |: [% g3 y
; @5 p8 X  E5 _1 T& }金凯平一进入地产市场就是重拳出击。1996年7月,他一举买下了以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命名的澳洲总工会大楼,这一消息当时震惊了华人社区甚至震惊了澳洲的主流社会。该大楼位于繁华商业区,至今市值超过2.5亿元人民币,而当时他仅支付400万澳元(约合2448万人民币)就取得了该大厦的所有权。 5 g7 d4 ], S) _  w

. h- z, S, w* h  {0 A由于“霍克大楼”新主人的招牌效应,他收购的商业大楼越来越多,手上的地也越来越大。
8 P4 D3 p& u/ _* N2 G+ ?1 ?& w+ n# p, ~4 v) M
澳洲唯一的经济金融报纸 8 P3 ^9 I2 a+ X
) a9 y; ^$ J- A, j

; h' L9 `8 B% w" X' `4 [$ x《FinancialReview》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宣称这是中国大陆人新移民进军澳洲地产业的一个“漂亮开始”。 ( p' o8 I; m# z, A3 ~' \( x
3 D+ g. z1 N8 s% D
未来打造自己的产业帝国
) V5 U, h: y; Z* @9 ]/ B
2 |. E; k7 e  x% O, _( d+ o6 G/ S- {  n$ L1 @% c' J
“做生意的眼光很重要,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选对了就能创造财富。”“之所以能把生意做好做大,是因为我够专业。关于最近几年的房产情况你可以随便问,我的信息绝对准确无误”,金凯平可谓信心十足。
$ z/ u7 e  k* C
" b$ t6 k) m( i' U) c澳洲已经有很成熟的市场机制,各行各业划分得很细。为了走在市场的前面,金凯平每个星期都要找人做市场报告,以全面了解市场的走向。“只有专业才能赢得市场。就像做一宗地产交易,了解了每个地方的交易资料,交易价格是否合理,我自然胸有成竹。”
- o, N; t- I+ J% l) z. G+ _
; }8 }! j9 ]/ e2 u! U. `现在,金凯平在澳洲已经拥有10幢写字楼和1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资产规模达到了数亿澳元,已是澳洲华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另外,他还拥有全澳洲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澳洲侨报》。
0 L4 E3 d( q) k6 a' Q1 P- j- u3 X8 j3 B/ }. {5 `
如今,金凯平旗下的澳中集团已涵盖房产、金融、贸易、教育、报纸、旅游等多个领域。估计到了2010年,金凯平的房地产业总开放量将达到5至10亿澳元,房地产业总投资将在10至15亿澳元,成为澳洲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 ~" [( u5 }4 s4 {" A" n
- F6 J7 q7 E- D8 L9 L! ^人物简历 , S* Q9 a. T% e4 l/ M7 Z+ A1 Z8 h  A
! f( M* ]# `5 [3 j7 Q6 _
  u% X0 b' G0 |% u% p' c6 w
金凯平,1956年出生于上海,1987年移民澳大利亚,曾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并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维多利亚商学院任教。1988 年,他获准筹组“中国贸易研究中心”,同年创建澳大利亚澳中集团。现兼任澳大利亚维州政府民族企业顾问、澳中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澳大利亚华人慈善基金会会长、澳洲侨报社长、澳中房地产协会会长、澳中工商会会长和澳中集团董事局主席等职。“不按常人思维走路” $ A. T: A% r1 [! |; A# u. N
1 |6 k! k  I5 O) o+ L6 T
在对金凯平的采访中,他多次给记者提到了一个词语:领跑。 : j# A! h6 L0 R: |2 N

$ q1 ~& u9 s0 G% |+ q; G( X/ h; [是否正是这种谋略观,烙下了金凯平奋斗史中贯穿始终的领跑意识?“我并没有按常人的思维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始终是以一种超前的领跑思维在走”,金凯平这样来评价自己的成功因素。 $ v- }0 l4 {( h, m4 l" H

0 O6 w( W5 p' a' X2 p8 N9 j) f“机会是永远存在的,只要你换一种角度切入,会找到越来越多的机会”,金凯平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的读者。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06-2-13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動了~~~~~~~~~
鲜花(51) 鸡蛋(20)
发表于 2006-3-2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中国人越多越好.
鲜花(31)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4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是永远存在的,只要你换一种角度切入,会找到越来越多的机会”!!!   ( `- [+ p, X  M( t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强不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5 12:28 , Processed in 0.1618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