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马强
. b3 g/ B3 I0 w% J: m; f0 {
+ H) K. c+ ?$ V$ s5 d# {小刘是我在饭店打工时认识的一个小留学生,当时他还在读语言学校。高考结束之后,家里看他考大学基本无望,于是就把他送到了加拿大来。小刘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顶多算个白领,所以小刘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小刘是个很懂事的小伙子,知道父母是靠着省吃俭用才有能力供他到这里来留学的。因此,小刘在生活中就尽量节俭,学习之余还要盘算着找份工作来贴补生活,以减轻一些父母的负担。这第一份工作就是到我所在的这个饭店里做帮工。 / v8 |; ~6 X2 R$ t
/ M) e- V! W$ k* V当时因为我要回国,所以老板就通过中介找到了小刘来接替我。这是小刘人生当中的第一份工作,实际上也是小刘第一次独立劳动。按老人们的话说,小刘以前在家里是属于那种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想着扶一把的主。 % M8 H) l0 K- k% w- B, L& R2 T/ F& h
+ {3 O" G7 L- |7 k- ^" M4 M, R3 s凡是在饭店里做过帮厨的人都知道,工作又脏又累不说,每天到了饭口的时候,那一拨接一拨的客人就是对一个熟手来说也多少会被搞得手忙脚乱。可想而知,小刘面对的挑战会有多么艰巨。还好老板体谅他是个生手,就给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让我带带他。
! S9 v' C; X0 p Y
; ?$ P% v$ x" Y5 \! \% F这小刘别看学习不好,做起事情来还是蛮上心,蛮有毅力的。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让他切鸡翅。我给他示范过之后,就和他一人一个案板切了起来,我一边切着一边瞄着小刘,看他是否记得要领。可切着切着我就发现有点不对劲,这是冷冻的鸡翅,怎么会有鲜血从他的案板上流出来。 / i; ]! u7 Z; ]$ n* ]
9 D$ ]7 z( Z, E' o0 O, L& m
我就赶紧让他停下,小刘就一边慌里慌张地把手往围裙上擦,嘴里一边小声说着没事儿没事儿。他这一擦我就发现围裙上也都是血迹,原来他是为了能够顺利渡过试用期,净想着如何切快切好,就一不小心切了自己的手指。即便如此,他也硬是忍着没有吭声儿。
+ t9 Z ?% q! O* d0 g
! l1 q2 a9 I3 l8 x在帮他把手指包扎上之后,看着小刘因为疼痛而显得有些苍白的面孔,我的心里也满不是滋味。不过想想,如果小刘能够因此而自立自强起来,也就不枉了他父母的一片苦 心。在那一周的时间里,我尽我所能地让小刘尽快地适应着饭店的工作环境,而小刘也很长脸,一个星期下来,尽管还是有点笨手笨脚,基本上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份内的活计了。 # F% J) X y8 \5 f) k
) h6 a) k0 L1 {, l4 k7 q6 n虽说我已经离开了那家饭店,和小刘的联系却并没中断。小刘是个重情义的人,他记着我对他的好处,所以逢年过节总要给我打个电话或者发个邮件问候问候。今年春节的时候,小刘又照例打来电话拜年,而这一次除了拜年之外,小刘也很很地发泄了一下心中的怨气。
4 N# ?, |) L$ q3 y2 ^! g. {* ?: ^ z `- I+ b( {1 P8 S
令小刘如此气愤的那个人是老杨。要说这打工打多了,结识的工友自然也就多了,这老杨就是我在服装厂打工时认识的。老杨来自东北,以前在国内时是政府机关的一个处级干部。因为多年不做专业工作了,英语也是一般水平,找了很久专业工作也没有个着落,不得已为养家糊口就跑到这服装厂来扛箱子。 ) U& T8 J1 D8 N& G
) p+ M4 L$ f- b6 M }3 A2 H
按说作为技术移民,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拿得出手的过去,打工也都是权宜之计,平时工余发发牢骚也属人之常情。可这老杨就有点过激之嫌,有事没事的时候总爱向人们炫耀他过去是如何呼风唤雨,如何吃香喝辣。想想过去,再看看现在,老杨就难免有些懊恼,有些愤世嫉俗,对什么都看不顺眼。
2 m2 }9 c; x1 f) J4 @
4 O5 p2 i4 {0 v1 w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杨对找专业工作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后来一咬牙索性就重新回到学校去回炉了,也因此和小刘成为了校友。不过他和小刘不是一个专业的,所以原本也互 相搭不上噶,我也就没想着给他们之间搭个桥认识。凑巧的是,上学期他们两个人选了同样的两门选修课,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同窗,也因此结下了梁子。
! t4 [ ?3 y9 F- j% \4 U7 c8 L3 ?2 L9 x+ j' X- }* o
小刘这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不擅长学习,再加上平时还要忙着打工赚钱,就更是影响了学业,这一路学下来也是磕磕绊绊,不过不管怎么说也算熬了过来。而老杨就不然, 本来在国内就是大学毕业,英语只是听力口语差些,读写那都是毫无问题,更别说这本来就是一所社区学院,和那些名牌大学相比,要求程度低了不少,所以成绩自然是非常地出色。 2 v! l7 w! |7 ~) P* e9 e
E& v' K% n4 {6 x7 S; @
大家你学你的,我学我的,本也相安无事。可老杨对小刘他们这些小留学生怎么看着都不顺眼,总认为他们的父母要么是贪污腐败,要么就是为富不仁,所以这些孩子们才会不学无术,成绩平平,平时上课或者是一起讨论的时候也总忘不了对那些小留学生们进行冷嘲热讽。
3 P8 J5 W& ^5 f0 I3 T! v# N4 X' n
这么积攒着底火,终于有一天就爆发了起来。小刘说那是在一次期中考试之后,那次考试本来很难,大家对成绩的期望都很低。等卷子发下来以后,大家就开始互相报告分数,对于小刘他们来说,六、七十分就很满足了,有的人甚至知道自己及格了也会兴高采烈一阵子。
; W. t- H9 _* p& D8 q7 q9 L+ B8 |. y. d8 i. X! _
老杨的成绩自然是很好的了,看到小刘他们如此兴奋就很是不屑,然后在 一边冷冷地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就是狗绑个饼子都能答个七、八十分。”小刘他们一听就不愿意了,然后就纷纷过来责问老杨,老杨自然也不会认输,什么花花公子、纨绔子弟的又说了一大堆,最后双方差点动起手来。
9 R: X2 O6 s9 @. @" c
- T& j; d" D. B- e7 x$ @小刘说, 他们这个班级里,除了老杨之外,还有好几个也是移民来的同学,那些人面子上虽然没像老杨表现得那么明显,他也能感觉得到人家和他们这些留学生之间好像天生有着某种隔阂,有时向他们请教问题也是爱搭不理的。小刘最后问我,你们这些移民是不是打心里瞧不起我们这些留学生? l' [: |/ L8 }; S9 F5 g3 K$ g6 }) B
2 B8 c) n2 b7 z有人说,在加拿大,移民和留学生就像房东和房客之间一样,有着天然的矛盾,很难调和。单从现象上来看,这话似乎在理,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也许是年龄的差异,也许是身份的不同,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心理因素。
% z+ N8 T J7 W4 T- A. u$ v7 J1 n* L2 E6 |7 c, p! f* j: y
从国内的炙手可热到来到这里的无人问津,我们中的很多人在经历了这种巨大的落差之后,心理难免会失落惆怅。这种失衡的心理搞得不好便容易造成对现实的处处不满,针对留学生便会认为他们都是“富二代”、“官二代”,都是以学习为幌子,行转移资产之实 。 6 G3 y- W2 b0 A- D
! b+ ~7 G; z& n1 ~5 k
诚然,有那么一些留学生靠着国内老子们来路不明的钱财,在这里大吃二喝,胡作非为,这些人自然是人人可以谴责。可我们同时更应该看到,大多数的留学生们 ,还是会像小刘那样,他们也是勤勤恳恳学习,踏踏实实做人。虽然有时会有些张扬,那也是年轻人的天性如此。
8 ~+ d# f! C% G9 o4 K" w: N
' z3 g- L3 \" k- t/ q6 b老杨们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小刘们的不满,最后小刘们也可能会采取相同的态度对待老杨们,这样双方的路只会是越走越窄,这应该不是我们的本意。毕竟我们都是从一块土地 上出来,又都有幸站在了同一块土地上,互相帮扶,互相体谅才会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站得更加稳健,更加长久。因此,多些宽容,少些偏见,对老杨们,对小刘们,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6 q. i& l* p(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