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71)  鸡蛋( 2)
|
中国古代有一个操作简易又很萌的算命方式,叫做响卜。啥都不用,先在你心里默念想占卜的事,然后出门去随便溜达,听到别人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运程征兆——注意,必须是被动听到,不能主动。
, p0 `' X, R' l% X
Y3 \( o2 B1 H- j6 D1 z+ J! i唐代有个人叫毕諴,他考进士之前,和几个同学晚上去问响卜。可是大半夜的,大家都睡觉了,他半天啥也没听到。正准备悻悻回家,恰好看到一个闲人往地上扔骨头,一群野狗过来争抢,旁边一个人笑到:“后来的准能抢到。” ——后来他果然及第。
3 i9 L! ~8 @0 l; U( ~/ O# v* Y8 o8 ?% ]
洪武二十一年,有个襄阳的举人叫任亨泰,赴京赶考前也打算试试响卜。 他拿了一个木勺朝天上一扔,落地指向北边。他信步向北溜达,正好碰到街头一个病人在向医生道谢:“昨服第一钟,甚亨泰”——意思是昨天我喝了第一服药,很舒服。4 N( W$ N# R+ G8 g3 l& i H
( H7 u# D; L, W' S6 ?: E1 P6 U) \2 H3 @
任亨泰听到这话大喜,转头就走,说我这次赢定了!结果他在廷试时,得到了朱元璋的称赞说他“对策详明,以天下为己任”,直接钦定为头名状元。大明三百多年,襄樊地区一共就出了这么一位状元。8 r( ?/ q4 p6 n) z, u2 i7 t
1 ~# w4 x* o. V4 f r5 |( @
万历年间,慈溪有个举子叫刘宪宠,他考试前也问响卜,出门听见一群种芋的农民在商量。一个人问:是把芋种子剥了衣种下去好,还是不剥衣好?另外一个人说:剥了衣种。
# p" q! k) l: |; ^) Y3 u9 }+ Z B$ Q9 w0 V |$ d( F% t. q
刘宪宠一听,剥衣就是换服,换服就是释褐,释褐就要做官,我这是大彩头呀。果然一路顺利打到会试,正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突然父亲去世。他只能乖乖回家,剥下青袍,换上麻衣……好不容易快服满三年了,母亲也去世了,一气守孝六年。还好他有真才实学,六年后又打到廷试,这才得了进士。南京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他的高清画像。
# W8 B' I: A j" n# N* L* G$ W
# ~; P6 l( B( d' U$ L0 y其实响卜不一定考试专用。宋人赵汝鐩专门写过一首《响卜辞》,讲一位女子期盼丈夫归来,用响卜占卜的过程:“乞灵每日扣巫祝,更向静处听响卜。人言卯夜验不差,又言元宵应尤速……罗袜走褪奔绣帏,欢喜无地魂天飞。小儿放娇来牵衣,抱我门前接爷归。”——也是很感人的。
; l' z, r( ~2 c- W9 \( r1 H F) T5 B/ y, t
可见响卜这事,听到啥都行,唯一考验的只是你的想象力和脑洞。时至今日,连上街都不用了。早上起来,先想好要占卜的事物,再看微博第一条就行。更妙的是,微博那该死的混乱时间线,能够提供更多不确定性。
7 t. i2 d/ X* g7 Z) A# ~* u+ ~' s' x' L5 ~, c6 j G
比如我今天早上起来,想知道2019会不会发财,拿出手机刷到第一条微博,就颓然放开了……嗯,应该不准!
) l, u+ a! R/ r$ r
4 [8 D4 E; X; r等到新年第一天,大家不妨试试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