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4|回复: 0

[加国新闻] 新西兰也取消对加拿大护照的"免签"了!今年10月起实行

[复制链接]
鲜花(58) 鸡蛋(0)
发表于 2019-3-2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0 w8 T- S3 b6 s! C4 l
各位身在加国的朋友,如果日后有前往新西兰的打算,需要留意这则消息了!
% \. Q: p6 o/ \7 g3 M0 v! L& b4 U; b' t$ X7 Q0 p6 Z) w0 m4 l
继欧盟开始向原60个免签国公民要求持电子旅行许可入境后,新西兰现在也有了动作,以后持加拿大护照也不能完全免签入境!9 ?# z$ b: U& o1 a6 Q# A8 Y' s2 ^

' f8 y& M. Q$ T; D# f$ x* t自2019年10月1日起,包括加拿大,美国等在内的60个免签国家,以及搭乘飞机、邮轮入境新西兰的乘客,都需提前申请电子旅行许可(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ty,简称ETA)。- A5 U  r/ Z& Z5 L7 G! @
  Z* e  \  n. p
电子旅行许可ETA的有效期为两年,手续费9新西兰元(约9加币),选择在线申请则收费12新西兰元,今年7月可以开始申请,10月以后必须持ETA入境。
7 F/ l  Q; B+ D3 g' t6 R  `! Q
- N% K" G1 R/ u. E除ETA外,旅客还需向新西兰政府缴纳国际游客保护及旅游征税(International Visitor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Levy),简称IVL,IVL税收费25新西兰元,有效期与旅客获取的ETA等同。
0 _4 E9 k7 y! o/ s5 Z+ y) p- W: L! L+ h$ U5 A5 H3 s
加拿大游客入境前申请完ETA,便可在新西兰境内逗留3个月。即便新西兰并非其最终目的地的旅客(转机、过境等),也需在今年10月1日前持有ETA。
. Q* l1 x0 z: U( R% A2 b1 y7 |  L# y4 v" t
新西兰政府之所以推行ETA,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在当前国际局部冲突加剧,难民问题困扰多国的形势下,维护好国境安全,打击非法移民,人口贩卖,走私等行为。& g; m, B" F/ W' |# }3 {* A. m

* ^. A5 E9 Q) z' P9 G0 g3 C# ]9 N9 {8 G1 g
不过ETA不属于签证,因此10月以后,原先的60个免签国游客入境新西兰时,如果停留日期不超过3个月(英国旅客为6个月),仍旧不需要申请签证,只要ETA和IVL税就行了。3 r5 x% X+ t/ Z, x

1 p* U6 \- y8 {' f& ^: g3 V6 CETA与美国的eVisa类似,主要针对与新西兰签有互免签证协定的60个国家。非免签国家不受影响。澳大利亚籍旅客也需要持ETA入境,不过无需缴纳IVL税。
2 Q, V3 y: ~2 K7 C7 `$ ~+ Q  T
9 v! a, h! l% X3 ]8 E" i- |可以豁免ETA的人员:7 }" r" B9 ~4 [( D' A+ H0 m

5 O8 c! N. X7 X$ s7 V3 b1 Z·非游轮船只的船员及乘客
8 d6 F2 y" s: z1 |2 M# ^- j
$ S, o6 A! F( ]1 |- K·外国货运船只的船员
( I) e( s" S" v+ G& O" j
0 \, }/ _& O5 M" y7 K·政府访客4 O+ F* @7 S& \

% i3 `; i+ @6 H. c$ x! R! T, P·南极条约限定游客
) Q, M4 C9 W7 K" J* |; Y, g7 W4 |( K! P  N. t( C
·访问部队成员及随行人员7 {; U: j; N, I* P. S- W% l
& O6 y! z' p1 t5 U

; x# Y7 _: s$ h+ `: x除了新西兰,之前已经有了欧盟对美国,加拿大等免签国公民要求电子旅行许可的消息。
1 K6 x5 a6 V& S) c) X4 r9 ?4 ~! G6 h
8 }; d! M+ }3 M2 T0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22 08:42 , Processed in 0.1023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