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U2BLY2pKg/ _6 W% d& ]% a T& @" w% q
9 N- D- L) o% T4 {; I1 `
Hello 大家好 我是千亿。大家都看到了这几天呀 大盘走势都不太好,周三之前已经出现连续7个交易日收低,这是典型的熊市特征,开盘强劲,而收盘疲软。市场在短期内继续超卖,看跌情绪再次开始增加。
p! R% V% P: P, T+ ?# F9 h0 B" u% o- C5 b9 G! J9 T
来自investors intelligence报告称,多头从一周前的38.4%和2022年最高点45.1%跌至29.7,纳指两周内下跌8.6%无疑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头现在是接近6月中旬的低点26.5%,这是自2016年初以来多头最少的时候。空头与多头持平,为29.7%,事实上空头也是较一周前的30.1%略有所下降,目前相对于6月中旬空头最高达到44.1%的峰值相比,还是有挺大的差距。从历史上看,最好的买入机会往往出现在空头峰值的时候。
$ ~0 @' Z; Z) c$ a/ _' D# P: g" N4 C; J5 ^: {, y, w. G& K
z9 v& G' `6 W+ y$ A热门股方面,太阳能板块非常强劲,其中 SunPower (SPWR) 和ENPHASE energy (ENPH) 因受欧洲能源需求而大涨。5 W1 K$ [7 Z! j; d* b
短期的超卖经常会造成大盘出现一些反弹,有的时候一句话或者一个新闻点就成了触发点,周三的盘中美联储官员MESTER说出美联储的目标不是制造经济衰退或打击任何行业,这与之前鲍威尔让business, family做好痛苦的准备的论调有些许出入,大盘借此大涨2%。这种短线上上下下的波动,常常是让我们散户感觉无所适从。有句话叫顺势而为,最重要的仍然是把握一个比较大的趋势,但是这又如何把握呢?美联储的政策市之下,常常这个人唱完白脸,下个人又登台唱红脸,到底我们应该听什么?很多人讲对市场的看法和解读,但我们绿圈是一个实战交易大咖的平台,那么今天我们有请绿圈KOL懿德CEO郭祺来为大家深度梳理市场,他给出了一个美国经济必然进入衰退的观点,为什么他这样说?那么我们来听听# ]" {3 V/ r( U& k1 I
k3 O" S) G D2 j8 g" ^, Q
8 M2 y1 ^2 h0 X7 A: f
1 ^ a' t5 K6 {' I) n" a2 R' h' R* M @" L4 B- @
* I- H0 S3 V6 J2 _4 t$ s
一、供给端的问题* y4 K0 L8 h, I$ E% E2 R# h3 C3 v
今天啊我们来谈一谈关于通胀的一些思考。我们现在的现状是什么呢?这次美国的通胀率又到了9.1%,是吧?是70年代以来通胀的最高值,而且不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西方这些消费为主导的国家,他们的感受尤其明显,包括欧盟包括英国,他们的通胀率都非常非常地高,这次通胀的背景和70年代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总是讲因为货币的超发是通胀的罪魁祸首,但是我认为它只是重要因素的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疫情期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一下子增加了5万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货币超发。但是如果我们回溯,就是上一轮量化宽松的时候就是从2008年到2014年的那个阶段,他们做了三轮QE, Fed的资产负债表当时是从8820亿上涨到了4.45万亿。这个无论是从绝对数值还来看是从百分比来说也是非常大的,相当于把资产负债表扩大了4倍。2020年的无限量化宽松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四点几万亿扩大到九万亿,增加了也就是一倍多一点点吧,但是为什么在2008-2014年期间那么大规模的QE那么高比例的一个宽松没有出现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通胀呢?美联储当时经常性的担忧是CPI不到2%,总是担心经济会通缩。为什么那个时候会有这样的现象?我觉得从我的观察来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我们处于一个和平年代。虽然也类似伊拉克、阿富汗这种小规模的战争,但总体来讲,我们处于一个和平年代。但是目前呢我们目前是处在一个战争年代,这与70年代通胀有一个最大的底色的不同。
# l- s& w) f9 [) ~* Z! U我举到的战争并不仅仅指俄乌战争,其实还包括各种各样形式的战争,比如经济战,比如说贸易战,比如说科技战,比如说舆论战。在2000年前后,中国有两个学者一个叫乔梁、一个王湘穗,他们合作写过一本书叫《超限战》,后来被许多的西方学者反复地引用。他们当时就描写了战争的各种不同形式,就是我们现在经历的金融战、科技战,生物战、舆论战、网络战啊等等等等,他们在他们的书里超限战里都做了这种非常跟我们生活当中情形非常相似的描述,这是有别于传统的热战的,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其实各色各样的战争、对抗正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而且长期地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_6 q: k* {) J
所以呢我认为,这一轮通胀并不是始于2020年的疫情以后,真正的通胀压力来自于从特朗普打贸易战去全球化那一刻,就把通胀的恶魔给放出来了,这次疫情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和加速的作用,进入2022又叠加了俄乌热战,就让这个通胀趋势更加显性化。过去中国给美国提供各种廉价的商品,俄罗斯呢长期给欧盟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其它工业材料,当时(2008)的美联储一直担心的事情是怎么对抗通缩,当年CPI长期是百分之二以下,FED想的是怎么去刺激需求,从来没有为供给端担心郭。现在反而是供给端出了大问题。俄罗斯就是全球各种资源最大的一个供给者,俄罗斯也是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拥有的全球范围内来看是唯一的一个国家,不仅仅是天然气石油,还有很多种金属(包括钯金,镍都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包括化肥、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俄罗斯都是全球范围来看内举足轻重的角色。现在作为天然气资源、能源欧洲的主要提供者,俄罗斯突然变成了一个非常不牢靠的一个提供者,他除了要求能源交易要用卢布结算之外,我们最近还看到俄罗斯还主动地去关停了北溪一号,而且是无限期地关停,导致欧洲能源价格数倍于俄乌战争之前,直接让欧盟通胀爆表,欧元大幅度贬值而且欧洲经济也在衰退的边缘;而中国,虽然表面上很乐意扮演着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但是它的动态清零政策还是执行地非常坚决,时不时地在全中国范围内搞各种各样的封城,客观上导致了全球物资供应的不稳定。# E) j N9 g0 x
二、我们与七十年代的不同* F' _' c* n2 A- c2 y2 o
我们再来聊一聊我们现在和70年代的不同啊。这一轮通胀的背景,货币超发它只是一个表象,是部分的诱因,但它不是这一轮通胀的实质。过去西方世界作为消费者,而俄罗斯跟中国作为可靠的物资提供方者,长期处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即便之间有冲突有敌意,但是他们之间的合作是大于分歧的。现在作为供给方的俄罗斯和中国以及他们的朋友们,或主动或被动,已经不能够长期提供有效的供给,这个与80年代沃克尔控制通胀,有巨大的不同。鲍威尔自己说,他要效仿沃克尔把通胀给杀死。当时保罗沃克当年控制通胀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把基础利率加的比通胀率更高,峰值的时候,80年代初峰值的利率超过了20%;第二个是当时美国面对的能源短缺,它这个问题是得以迅速解决的;在上世纪70年代,全世界对能源投资是巨大的。不仅仅是美国,包括挪威,包括英国,包括尼日利亚,包括后来的委瑞内拉,这些国家都是在70年代,80年代初都有大量的投资,导致了石油的供给不再是问题,因为两伊战争造成的石油缺口得以迅速地补足,这也是沃克尔强力加息后能够控制住通胀的物质基础,但是今天,不但俄罗斯成为能源市场不可靠的供给者,甚至OPEC+它的政策也与美国的需求背道而驰,之前拜登中东之行碰了一鼻子灰,而就在9月5号,OPEC+还通过了一个减产协议,当然只是象征性地减10万桶一天,为了维持住高油价,为了维持住产油国的利益,美国以及西方社会的通胀根本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只是一方面啊,我们讲到能源市场。另外一方面我想简单聊一下劳动力市场,80年代美国市场是不存在劳动力短缺的,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国面临着严重的用工荒。这其实也是部分源于特朗普时期的一个移民政策。他关闭了美墨边境,大家记得他当时要修墙,让大量非法移民进不来,而来自于这些中美、南美洲的廉价劳动力他们本来在社会中默默的做着土生土长的美国公民不屑一做的底层工作,这部分人进不来,让很多的初级岗位的需求长期得不到填补;另一个引发劳工荒的重要原因就是新冠,根据美国CENSUS BUREAU的统计,有接近1600万的处于工作年纪的美国人受到长期新冠的困扰,导致其中240万人直接退出了劳动力市场;第三个原因也是美国高福利社会长期福利社会的后果,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为了获取选民的支持都出台了大量的福利政策去贿选,导致很多劳动力人口无需参加艰苦的劳动也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美国的福利社会体系负担过重,有超过300万各种各样的适龄人口适合工作年龄的人口不需要参加工作,吃着福利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上周的JOLTS JOB OPENINGS的劳动力数据缺口如此之大,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鲍威尔能够通过加息就能解决吗?我觉得劳动力人口的问题对于美国社会,它不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它是一个结构性的,它跟全球的人口老龄化、跟共和党时期移民政策的收紧、跟长期社会福利以及新冠的长期后续影响都有关系。所以我们看到通胀面临的另一重压力也就是劳工因素人力成本也就是美联储加息不能够解决的。0 w. h% [" e i- H; s4 z' H
三、经济必然陷入衰退+ \* D' Q. L) m. ?8 h8 p9 p( a5 o0 j% Z
所以啊,我们在这里先给个结论,就是美国的经济包括西方的经济必然会陷入衰退,这一次跟70年代相比,在物资的供应和劳动力上面是有巨大的不同的。抑制通胀如果只能抑制需求不能解决物资供给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话,这最多只能解决一半的问题,对吧。而且解决一半问题的代价是什么?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另一个个维度。过去美国经济持续发展,GDP在不断增长,货币供应也不断增加。因为货币供应不断增加,又刺激经济。导致国家的经济总量还能不断的扩大。现在美国GDP已连续特两个季度进入的负增长,这也就是所谓的技术性衰退,当然了还有很多经济学家都在argue(争辩)因为就业市场啊,因为一些零售销售还是不错的,他们认为这个实质性的还没有进入衰退,但是我认为随着货币紧缩政策的持续执行,进入衰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过去因为你供应通畅、价格稳定,FED是需要增发货币去刺激你的消费需求,然后因为供应链通畅,即便去刺激你的消费,它也没有引发通胀。现在大家依然保持着过去的消费习惯,但是供应已经跟不上。这时候美联储一下子突然把QE也给停了,不但停了,它还把资金池里的水往外抽,这也就是缩表的一个过程。美联储它期待通过货币紧缩的过程,从而抑制人们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抑制人们的消费意愿从而达到与萎缩的供给相匹配,在这种大环境底下,政策制定者他的目标就是让经济活动放缓,因此这个经济还怎么样能够去谈有多好的增长呢?西方社会的主要经济增长是依靠消费来支撑的。现在抑制需求成为美联储包括美国政府的一个政策,这样的的结果就是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总量在萎缩。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要谈经济会不会衰退,而是何时衰退,不单单是美国经济,乃至西方经济一定会陷入一个衰退。
5 }) E: P$ a8 b$ b# }! }美联储的目的就是要让整总体需求下来,总体交易减少,总体经济活动放缓下来,这必然会导致GDP萎缩,经济进入衰退,公司就会为了生存裁撤各种高薪职位,就业市场方面有可能看到的情形是,那些所谓高薪的精英或者白领职位需求随着经济规模的萎缩而不断减少,不需要这么多人来做这种高薪的工作,不需要这么多管理者,不需这么多市场策划,不需要这么多营销人员。需要干体力活的Labor工,却没有人愿意来填补,大家意识里面是抵触做这些工作的,而过去,来自墨西哥来、中美洲、来自于中国的这些大量的劳工填补了这些蓝领的空缺,这些人依然进不来,只要它移民政策不发生改变,这些人依然是进不来的。一方面低端劳动力短缺,一方面优质职位的失业率在增加,而过去的白领不愿意去做蓝领的工作,我们可能看到JOB OPENINGS可能依然维持在高位,而失业率很可能会快速增加。+ \# X- b# U- K
8 g) U w S0 w3 _) i" u
四、可能的结果# [9 ^3 b6 g: b# G+ d
我们刚刚聊了这个通胀和70年代的一些异同,也聊了美国的经济一定会陷入衰退,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下美联储政策的一个执行结果,鲍威尔和美联储的各个官员近期反复重申了他们现阶段的抗通胀的决心,至于他们能不能做到其实是很难说的,鲍威尔刚刚连任不久,他作为一个共和党员,受到拜登的提名连任,其实也说明他和拜登政府的关系是不错的,目前为止他可能还没有受到来自拜登政府的行政压力,但是当拜登政府看到失业率是8%,GDP是-5%的时候,拜登政府是有压力的,而且美国政府官员思考的角度和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有差别的,到时候拜登政府面临选举压力的时候,他们又会因为一些选举政治的弊端吧,回过头来又会倒逼美联储的政策,到那个时候才是考验鲍威尔抗通胀的决心的时候。他自己总是说要效仿沃克尔杀死通胀,他也提到之前70年代美联储主席博韦斯,当时他反反复复在加息和降息之间反复,但是人往往会活成他讨厌的样子。我认为他大概率会效仿博韦斯在面临行政压力的时候,他会改弦更张。他会改变他加息的一个进度,一个缩表的一个进度。我们还要考虑的一些因素是美国它本身的一个债务因素,它现在联邦债务超过31万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也有9万亿的负债,私营部门、家庭、个人的负债比例都很高,长时间顽固的高利率会不会造成美国信用社会的一个危机,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你说这些企业,这些国家,家庭怎么去负担长期的一个高利率给你带来的一个经济压力。所以,我有一个简单的预判,就是在短期之内,鲍威尔他会通过他强势的语言来希望能够有一个控制住通胀的预期,在半年甚至在一年内会保持极度的鹰派,从而他可以抑制需求端去匹配现在逐渐脱钩的供给端,在美国供应链重塑完成前,我们会经历长期的通胀与经济衰退。他希望这种用语言来控制通胀预期这种方法在供给端不足的时候是不会有效果的。然后当他面对真实的经济衰退又受到了来自行政压力的时候他是不得已去改弦更张的。只要行政部门无法解决供应链问题无法解决劳动力来源的问题,我们就无法真正摆脱这一轮通胀给我们带来的苦恼,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加息到了某个点,美国经济进入深度衰退,到了那个点上,美国,美联储对抗通胀的决心就非常关键。我个人认为美联储到了那个点还是会认怂的,它会放弃美联储的信誉重新走向量化宽松,放任通胀再次抬头。美元的信用也会因此而倍受打击。
" d' Q, e9 J/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