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为国内股民担心的就是大小非问题,而且把为什么超跌于全球也全部归咎于它。其实大小非还没一些机构和散户跑得多,跑得快。本人觉得大家在以前股市大涨的时候低估了大小非的威力,现在又高估了大小非的威力。. w/ a1 ]% `7 d+ T$ P0 {. o
- H E, h' l. l b- h* L. x举个例子,某人十年前在爱城买了套房子,才8万,去年涨到最高40多万,现在也就30多万,如果他不缺钱用,也不住,我的意思是没其他特殊因素,现在卖合适吗?如果他认为涨就不会卖,如果他认为房市永远都是看涨的更不会现在卖。他不会因为是8万买了就愿意随便什么价格卖(虽然他怎么卖都会赚钱的)。股票市场更是如此,其实真正的投资者选择卖出的价格不是按照买入的价格来的(有时候就是亏也得跑)。大小非也一样,或许有些小非由于各种原因会跑一部分,但是你想大非手上动辄上千万股,如果一股差1毛钱,就最少差100万,这点钱够他请个团队来好好研究一下的,至少不会一不高兴几块钱就跑。我觉得大家低估了他们的智商。很多大非都是很有远见的投资者和创始人,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了解公司了,我相信他们会理性的判断自己公司的价值。如果他们觉得低估了还会买。否则他们抛了股票,手上都是现金,还不是一样要投资,还不如投资自己熟悉的,除非有更好的渠道。 - N4 x X1 r5 Z# L% s' `6 y0 u) n) x9 a2 r d/ Y4 ^
总之一句话,哪里有价值洼地,资金就会往哪里走,关键你要有发现的眼睛。退一万步说,就算很多人想跑,但是想进中国股市的人更多,现有的几万亿热钱,还有虎视眈眈的。现在拼命唱空中国股市的那些国外大机构其实才是真正看多中国股市的。问题在于他们想更便宜,没有人不想多赚点钱的,再说现在还有国内机构帮他们一起唱空,忽悠散户的钱,那还不好。但是问题在于,机构之间也会有博弈,表面一致看空,但是私底下都会打提前量,而且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G. b& I% j$ V9 s
央视经济半小时7月6日的报道: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5月,沪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大非)减持51.36亿股,占总减持额的29.73%,持股5%以下股东(小非)减持121.41亿股,占总减持额的70.27%。在减持金额方面,大非减持股份金额总计840.91亿元,而小非减持股份金额达到2067.68亿元。小非减持是大非的两倍多。(这是沪市大小非减持数量的第一份公开报道。合计减持2908亿元。期间沪市成交44万亿元,减持额相当于成交量的0.66%。)7 Z4 M# m% a. I
; I" ~" c9 c4 P来自深交所的报道:自2006年8月第一笔解除限售至今年4月24日,深市主板解除限售股份共计193.86亿股,减持82.66亿股,占解除限售总额的42.64%,累计成交金额1006.37亿元。截至今年4月,深市共有335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解除限售,在二级市场出售股份的上市公司,占解限上市公司的87.16%。其中,持股5%以上的股东出售20.7亿股,占总减持额的25%。从时间分布看,“大小非”股东减持主要在去年,共减持67.78亿股,占总减持额的82%。平均而言,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为0.538%。2007年减持金额占总金额的82%。深交所预计,剔除因非公开发行、增发而导致的新限售股,深市主板今年因股改产生的限售股解禁规模为225亿股,比去年增长53.06%,明后两年的解禁规模分别为412亿股和136亿股,2011年为149.8亿股。中小企业板2007年限售解禁净减持5.375亿股,占年底无限售条件股份的比例为4.2%。(大致推算解禁后总卖出额6.5亿股。按照每股13元计算,减持金额85亿元)。(由此推算深市截至4月底的总减持额为1091亿元,再加上一个5月因素,总减持金额估计为1150亿元)。 6 m+ _' ^3 P1 B' V) ~0 C$ |4 m6 M3 l8 g7 k c: n$ M
按照沪市2908亿、深市1150亿计算,合计减持4058亿元。再加上6月的减持金额,估算2006年8月以来,大小非累计减持金额4100亿元。按照解禁以来23个月计算,平均每月减持金额约180亿元。平均算起来,减持金额相当于日成交金额的0.6%。 ! r: e7 B) d1 R* e6 {7 t* R- E; I, M5 J0 q1 F
(以上数据仅针对大小非,没有考虑定向增发、战略配售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