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9|回复: 2

取经僧关于要不要伏烦恼才能往生答新浪网友问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7-9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关于要不要伏烦恼才能往生答新浪网友问                      取经僧2009.7.5$ i7 y% [. z, v- [0 H: w
8 l2 {. H" H, N2 s1 P/ @/ f
新浪网友:您好!* T/ K3 \- r& Q$ @& K6 {
   取经僧首先感谢你对本博客的关心,能留言提出相关问题,给取经僧学习的机会,净土佛门,如大海水,唯佛和佛能究竟。
# M3 f, \: w: c4 ~5 Y- p) q1 ?   往生西方的第一条件是深信切愿念佛,有信心,愿心,而不忆佛念佛,肯定不能往生;深信切愿而念佛,一定能够往生,是不是一定要伏烦恼才能往生才能往生呢?这个问题我们看蕅益大师是怎样说的:7 j! N1 J6 F8 ~0 J2 S
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
- l! @. m$ I( b& t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 J1 E4 x, @7 H$ w" E3 [0 u  p
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
/ N/ _8 f3 u. L3 A# ?* v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瞋痴者,即是中三品生。3 w8 V6 X: b& [+ ?' ]
念到理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
& Y$ e1 S6 p3 M/ Q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也。0 ~- S& {& C' J6 N9 J
/ R$ m+ h' Y% ]8 X) l5 ^5 m
又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净土。) k1 P( K- H7 O& A* o4 a$ k
信愿持名,  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净土。
6 Q6 }" j2 z, k2 ~( Q信愿持名,  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6 H% g4 O# U" O; I$ g, O
信愿持名   持到究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净土。; h$ P2 A1 A% b% K9 r* Q
故持名能净四土,亦的确不谬也。" a% X: T' T* I! \' m
     从上可以看出,要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只要信愿持名,消伏业障,才能惑往生,消伏业障同伏烦恼是不同的,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心多散乱一定没有伏烦恼,也能往生。
+ ~) L  }9 J) y4 O& K8 L0 H& e   生西方以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此三直至成佛。流俗人亦三种心:轻心,忽心, 将就心。 此三常游五趣。呜呼!前三、百千中或一有;后三、百千中或一无;奚怪口言求生者多,真实往生者少也!- U$ y+ G+ ^, R. _! b! I
                              
: A& z5 s- v' x; w7 P7 u                               南无阿弥陀佛
. V+ y7 j7 m, [+ A6 R5 v0 e1 u. x) G                                            取经僧顿首
8 X4 z: {' V8 D( K* {                                               2009.7.5于安乐精舍: v9 v2 G+ C1 w3 ~6 z
新浪网友:
. R9 }& K0 B1 e( B2009-07-05 11:26:56
# n3 b* {3 X/ D6 Z# w2 F法师太谦虚,是弟子讨扰法师,看了回答弟子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法师!这个伏惑讲法是学人经常误会和争论的,原来是最低要做到消伏业障,那么就是说李炳南老居士和净空法师要求的必须“伏惑”往生是指消伏业障往生,也是完全遵循祖师的吧,6 G! J$ K( n- x3 j$ F
南无阿弥陀佛!: H+ |( N) d9 f; O4 s4 E; [
1 {7 W5 U8 D8 t) T
博主回复: 2009-07-05 13:42:52
5 ~6 W* Y" A9 ~! p2 G7 f0 `8 ~是的,观经下品往生中,均是先念佛消业障,后才接引西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7-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南无阿弥陀佛!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最低要伏住现行烦恼."即如《观无量寿佛经》中下品下生的至心十念称名或忆佛,绝不是圆伏烦恼。
6 c. T& y1 V; l- q2 `: z3 H# C净空法师:"烦恼也就是业障"9 {; U2 x3 B7 J
所以,伏烦恼也就是消伏业障.按藕益大师讲,下品往生都是消伏业障,浅深不同,若达中品往生已是事一心,烦恼必伏,因为事一心必定得定,得定即是伏惑,品位越高,伏惑越深,直至圆伏,最后是断惑等.
$ P% `/ X4 h% n  i6 C8 ?
6 B( }( v8 P: g; r% }5 p& R, r6 Y% ~  [+ i- [* E4 u$ K( y+ }
净界法师:"在净土宗来说,它不讲断烦恼,它讲带业往生;但是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是正念分明,临终要正念分明。你临终的时候,你这个第六意识现前时,是清楚的正念、忆念弥陀的正念。那怎么会有正念呢?彻悟祖师为临终的正念,定下一个最低的底线,他说:「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我们不要说刚开始就对付这个种子,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的杂染种子,是的,这个都不是马上能去消灭的;但是刚开始你要注意你的现行烦恼,就是当下的现行烦恼。就是说你内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这个贪瞋烦恼,第一个念头不能怪你,在菩萨戒,第一念的过失,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是从凡夫开始修行,所以你内心当中,第一念的贪瞋烦恼,当然不是很清净,这是可以理解;但是你的第二念,对治的力量没有生起,这就是你的过失,你愿意让你的生命继续地堕落下去。所以往生的条件就是说:虽然我们生命当中,还有很多杂染功能还没有生起活动,但是你忆佛、念佛这样的一个功能,在你所有的功能当中,它是一个主流,它是一个最大的力量。也就是说,你能够折伏现行烦恼,表示你忆佛、念佛的力量,是所有内心当中力量最大的"9 G" e+ P2 T1 E0 r5 U+ v
0 i1 g3 a& _9 [
昌臻法师:"徹悟禪師提出「折服現行煩惱是修心的要務,」這真正抓住了要害。淨空法師也開示我們:「念佛一定要伏住煩惱,不能伏住煩惱,念得再多,那不叫功夫,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能伏住煩惱,念佛功夫才能成片,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 V" R$ u( f" W5 p' N- B9 A9 u" c6 ^
+ I1 n: b7 I# |; G
這樣才能伏住現行煩惱。
0 z6 D2 j* e# g9 e- d# V  首先,要弄清楚伏煩惱與斷煩惱的區別。比喻說,斷煩惱有如鏟草除根,伏煩惱有如石頭將草壓住;當然,伏住煩惱就容易得多了。李炳南老居士有一段開示很好,他說,修其他法門帶業絕不能了生死,只有淨土法門才能帶業往生。但是我們很多同修對於帶業往生缺乏正確理解。造業,尤其是造惡業。身口意所造的十惡業:身業殺、盜、淫;口業妄語、惡口、兩舌、綺語;意業貪、嗔、癡。這些業是從有體相,虛空都不能容納,既然造了罪業,就要在六道中還債,就債未了清,又造新業,怎麼能了生死呢?有人說,至心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念了那麼幾年,為什麼沒有消除呢?李炳南老居士說:你造業的時間好長,是無始以來,你念佛的時間好短,充其量念了幾十年。比如有一座房子起火了,靠你一個人提一兩桶水去救火,當然無濟於事。但是,有些同修因此就誤認為念佛無效,甚至退失道心,乃至誹謗佛法,這是非常錯誤的。
8 U/ ^* n! b/ W% }5 c  專修淨土法門能伏住煩惱,可以了生死,自然煩惱還存在,怎麼辦呢?就要時時刻刻用佛名來壓服,時間久了,功夫純熟了,到了臨命終時能提得起正念,能伏得住妄想,自然就能帶業往生了,往生以後要斷煩惱就容易了,」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關鍵是你現在能夠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個是帶業往生的真實意義。絕不能有半點錯誤的理解,好像是我在念佛,就有保障了,一邊造點罪業沒有關係,這樣做就不能往生。你不能怪佛說得不正確,只能怪自己理解錯了。李炳南老居士有一首《佛惑偈》很好,對每個修行人都很有受用。他說:「一念毒心生,急壓一聲佛,惡言不出口,損人事莫作。久久成自然,往生可帶業。是名伏惑法,真實秘訣。」毒心,我們起得念頭都是超不出貪嗔癡和財色名食睡。三毒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所以,「一念毒生心,急壓一聲佛,」趕緊壓一聲佛號,這是關鍵,你能這樣子做,下麵就好解決了。「惡言不出口,」我們經常能將毒心伏住,煩惱就伏住了,當然就不會犯口業了。「損人事莫作,」行為上當然就不會去做殺、盜、淫、妄那些事了。這說明意業伏住了,身業、口業自然就不會繼續做惡了。「久久成自然,往生可帶業。」經常用佛號來壓煩惱,久而久之就成自然了,隨時提正念,惡念就生不起來了。這樣,臨命終時就可以帶業往生。「是名伏惑法,」這個就叫做降伏惑業的方法。「真實秘密訣,」這是很真實的秘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2 06:16 , Processed in 0.12894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