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全球金融监管升级尚需时日
5 {- V2 S! D/ {. L7 b T1 U. O6 B
新华社/文
$ V9 E, X& h7 @: B8 N. L+ U7 c. U+ D) m+ o- X* F) R% A. B# _2 q
备受关注的金融监管改革在2009年年末取得一系列进展,但美国、欧盟等在这一问题上仍存在各种力量的博弈,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尚需时日。+ j' M6 k9 {2 Q) ^+ w3 c ~* C
+ @' |( V) o# ?* R; \ 美国:多方力量博弈1 S7 s% M# F8 d' B
l- y& L* F# \1 j# A. X) z5 N 2009年12月1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打造成“超级监管者”,并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全面保护消费者权益。
$ x- j& w+ g7 {5 |2 I5 \2 q1 [1 ^0 D7 O9 ~, }8 e1 M. r0 R
至此,美国总统奥巴马自2009年6月17日公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白皮书”、正式推出金融监管“新政”后,在金融监管改革道路上似乎又迈出了一大步。但是,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仅是其中一环,更多变数还在参议院。由于美国白宫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参众两院和美联储等监管机构在具体改革措施上存在巨大争议,最终改革法案的诞生必将充满多方力量博弈,其前行趋势也将是由激进到中庸的妥协过程。+ `/ A- n, B; D4 N6 V
& w% k( M& a4 R+ v3 l# b9 K* T9 c! V 而且,美国政府与华尔街一直是命运共同体,政府制定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最终目的还是保护和促进美国金融业发展,不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全球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戴维·维斯德就说:“政治因素不仅使加强金融监管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且还有可能使情况恶化。”
! N2 D: H% K; J
* n& |/ {1 M. b' F. y! k) E% t* y! o4 C 奥巴马曾多次指责华尔街薪酬过高,但华尔街的大红包依然照发不误。因此,尽管奥巴马政府高调推行严厉监管,却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打到华尔街身上的棒子轻之又轻。大量美国专家学者批评美国政府“被华尔街绑架”,《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说,本轮金融危机已历时近两年,华尔街却依然左右着华盛顿。
# e' A* o3 Y/ e% j
! P) f2 l* B2 _# W1 X 因此不少业内专家认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最后交到奥巴马手上签署时,恐怕不仅耗时久,而且早已面目全非。
' A, `# N4 ~! K) S
' V$ E/ J( X6 x4 c 欧盟:英法监管模式之争
7 c3 r9 f9 e. r2 n# \. U. |9 P0 V+ I) Z( h
欧盟在2009年6月19日也推出了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当年9月,欧盟委员会提议建立全新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宏观上成立一个“欧洲系统性风险管理委员会”,微观上设立三个欧洲监管局,分别负责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协调。12月,欧盟27国财长会议同意建立该体系。
; O0 Y4 Q8 |' S+ k+ E8 o8 N% \, j) G3 W
但在欧盟内部,法国和英国之间一直存在监管模式之争。法国强调欧盟必须有统一的监管标准,否则金融机构及专业人才会流向监管较松的金融市场。英国则强调保护单一市场功能,认为伦敦是唯一能与纽约竞争的全球性金融中心。英国财政大臣达林曾表示,金融监管改革确有必要,但如果监管过度,会使伦敦金融城“失去业务”。瑞士银行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夏德威也认为,既要控制风险,又要保证金融功能的实现,关键是在监管和持续运用市场原则中找到平衡,应避免出现对金融领域监管约束过严的倾向。
9 a. K4 m8 i. J( a
$ m. w. n2 s0 S) H- m: l a 因此,如何解决强化金融监管和提高金融业竞争力之间的矛盾,如何确保监管在欧盟内部及全球范围内统一协调进行,如何处理各个成员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力量博弈是欧盟在金融监管改革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难题。据最乐观预计,欧盟新的监管机构最早要在2010年年底才能开始运作。
9 g, E8 o$ B: O" A9 z6 k
7 ^& b* s7 X: o- \* {+ x- ? 全球: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w1 b" D7 x( L* ?# S4 D" m
3 N3 k2 g2 x2 @& x& G( \3 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曾说,世界经济正在企稳好转,但依然高度脆弱。因此,各经济体仍需重视风险,加强监管,而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尤其重要。
6 B& I$ N- k1 D" \- T; I6 p% S/ W! ]0 E# z
金融学家及分析人士均指出,加强金融监管需要全球合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目前已取得很多突破,如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引入“监管团”制度,即针对每一个主要全球性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监管团,监管团由这些机构的母国负责,并包括相关东道国监管者。 f4 ]4 N( L' [! R8 b& e8 \
8 h+ i# W/ o: q- u0 a. @
今后,全球监管者除继续修订已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外,还需在更广泛的金融领域进行探索。丁志杰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应发挥作用,加强分工合作,细化“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规定,推动各国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金融系统监管措施。1 S3 P: g$ p* i8 B: h# V( ~' [. v6 b
. Q6 g) R4 }) f. Y' O7 ] 新兴经济体虽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相对较小,但其因经济增长较快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积累了资产泡沫,金融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应加强监管,严防热钱流入。9 X2 F2 x3 s. H5 A# l, N* }/ w
" p' f* E1 k$ E8 c& a3 ^: v
有专家认为,国际金融监管部门在2010年需更多改变监管思想和监管理念,这是决定金融监管改革成败的基本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