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教會之所以繼續不斷地存在,並不是自發使然,教會之所以沒有被毀滅,是因為上帝的保守,因此思想一下上帝保守教會的方法,是非常值得的。; N* r m8 b* }4 L/ u$ ^7 `+ ]
9 h' c* q6 r: n4 _% ]6 P( Q
( i. A* d% f$ `! Y) D x+ T O" V; l! E N
其一是上帝保守教會脫離外在的攻擊,論到上帝的教會,以賽亞說:「凡為攻擊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賽五十四17)
3 A1 L# P, o1 z4 R( ]) ~" V {2 h+ o8 T5 d+ L
/ L0 c( u% L9 v
: N- I" \# c5 e4 }
教會屢次受到世界殘酷的攻擊,初代教會受到羅馬皇帝的逼迫就是一顯著的例證。他們將基督徒丟在獅子坑中,據說尼祿還將基督徒捆綁起來,在他們身上倒上松脂油,點火焚燒,以照亮花園,供他們飲酒作樂。教會的生存時常遭受到危機,但是全能者的干預卻適時的出現,保守了他的教會;不但如此,還用他全智的護理,控制世界的攻擊,反而使教會增長。信徒四面受敵,東奔西跑,反而將福音遠遠的傳開了。他門冷靜的信仰,與面臨死亡時所顯露的沉靜及喜樂,贏得了仇敵的稱讚與敬佩,殉道者所流的血,的確成為教會的種子。. t) ~3 n1 C0 p+ R' l
1 }7 P4 W- P8 @9 c& t2 A3 ], p
& `; `8 h4 Y4 ?* \( U1 A
* |! i V d3 x7 m1 n/ _ 其二是教會內在的仇敵。( A' G0 e3 k1 W* Q* J8 `
3 Z: F' n! {$ O
" i) f9 r* H0 P. q0 p& p# m+ }1 y6 m- ^
教會內的異端是非常猖撅的,中古世紀所倡靠行為得救的錯謬,普遍地被接受;在今日也是如此,靠品格得救的嚴重錯謬與中古世紀不相上下;幾乎現今的各大宗派,都已經被新神學派侵入,此新神學否認聖經是上帝的話、否認基督為上帝的兒子、否認超自然的重生為救恩的本質。當我們考慮到異端歷史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稀奇,為什麼教會沒有完全被錯謬所勝。教會沒有被錯謬所勝,的確是一件令人驚異的事。這乃是因為教會的元首基督,在上帝的右邊為教會祈求,藉著真理的靈引導教會明白真理(約十六13)。雖然大多數的教會背叛真理,但是上帝仍然使教會成為真理的護衛者,這看來令人難以相信,其實上帝確實在領導教會逐漸地明白真理。
9 r, [1 S% u, N; ^ [
0 @& R: M* }* F* \( H; a% [+ V 8 X, }) O9 {( X. F# d- ]
8 J6 h) q" z. p- O( L9 A$ t$ `
上帝用以保守教會的第三個方法是恩典之約。
& l, U& ^! R E3 u2 Z6 G6 e# F. M
; W: [# a# r4 S/ \9 P# Y
9 M( ]4 F$ x) ~ 在上帝所預定的計畫中,被揀選得永生的人,在歷史的每一階段中都有,他在預定的計畫中是以家庭的連系為主,將救恩分給人,因此他對亞伯拉罕說:「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上帝。」(創十七7)
$ t+ T6 l8 O( {6 i3 h& w2 e/ e- a: T, B; S# X
/ `" u. o$ ]* e, p % H( N [& U$ q, b
4 x4 R- g8 X0 A6 Q1 B
這並不是說敬虔的父母,一定無例外的會有敬虔的兒女,更不是說救恩好像是父母留傳給兒女的遺產,因為只有當基督徒的父母殷勤地在主內教導兒女們,才能期待他們長大成人時,能愛上帝、敬畏上帝。重點是,上帝在各世代中都有盟約的百姓,那就是教會,此盟約恩典的傳流,是一直綿延下來,永遠不會被阻撓。% Y, F0 z' U/ e' h( N r- H% h
" u* M6 T7 _9 { / D0 V5 [& e2 Z2 w) g# Q
0 u c. U' D5 s0 N2 ~2 v9 h0 c, b
上帝使教會繼續存留的第四個方法,就是教會對外傳揚福音。0 }' n4 R' x3 l7 R9 A
7 D% j& t$ P/ \+ M- S 2 J8 F! x4 |" f0 w% d1 V
$ d/ V6 h# D) |$ `2 m 我們現今的世代變化非常快速,信實的上帝已經應許要保守他餘剩的選民,餘剩的選民要將救恩傳揚給失喪的人,這一點是肯定的事實。上帝知道,他的道絕不徒然返回,罪人要藉著他的道,繼續不斷的從黑暗的權勢中,被遷到上帝愛子的國度裏(西一13)。上帝要繼續地將人數加給教會,直等到從世界各國來的選民被帶進天國。! _4 Z5 { M6 W1 O" l
/ q$ b8 {( i0 z
/ `3 o" w1 U5 n6 l5 j+ ~, s O4 P/ f8 t* u" B
" Z2 W8 R# }$ J& G5 r) q8 m
4 z' a+ ~' f' v( M2 v4 o. n - y/ ?: M- F. X3 J( {3 a
& E2 `% W. u8 K7 y+ O% i: [** 相關閱讀 : 教會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