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一日傍晚,和儿子从一家Mall里购物出来。只顾低头走路的我,听到儿子惊叹道:“妈,你看,天空多美啊!”我抬起头向天空望去,可不是吗,真是美极了!那日的天空并不晴朗,有许多厚厚的云彩,所以与朗日里的夕阳景观完全不同:靠近地平线的那远远的天边,是耀眼的银色,应是落日的光亮投射在下面的云层而形成的,在这明亮的云层上,则是厚重的灰色的云团,聚集在一起,但有一处却似被云层后面的夕阳用无形的手拨开了一个探视的窗口,于是,夕阳的光亮从里面强烈地映射出来。再往上看去,还有几抹灰蓝色游移在空中。
0 ^8 {& F! H& f% ?! r! H- |$ b2 h+ \* X0 @1 Q9 l
这呈现出冷色调的层次丰富的夕阳景观,在我看来,显现出的是一种高贵和优雅的美丽。' c; q0 U3 ^9 ^7 d, g5 r7 k9 K. ~
! F2 Y( D9 ^, ]! [; {( ] “夕阳的另一种美丽!”我不由赞叹道。是的,另一种美丽。其实,移民加拿大的老人们,就是这另一种美丽。
) J) }2 p! Y! C3 i
) @7 R7 w/ b; a* D 可是,这种美丽被许多人忽略了,而许多享受这美丽的人们,是那么冷模,那么不屑,那么心安理得。 Y+ Y5 ^ X. B
7 ] P' z2 r9 ?6 H5 [ 于是,我们看到媒体上有这样的调查结果:多伦多华裔老人三成患有忧郁症。在被誉为“老年人天堂”的加拿大,这些老人的心理病态,不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吗?+ r. o( | H1 N3 z% j
! j# n% h, o7 i6 ~. U& A9 U
我也是移民来加的华裔老人之一,我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既是说给老人朋友们的,也是说给那些家有老人的年轻人的。今日的老人是昔日的年轻人,今日的年轻人是未来的老人,不是吗?
! ~& k! m& }2 d' y- o2 Z; k) d6 N* F3 T$ Y" E
民以食为天# T) \+ h& k1 k) o! t, l
- D! @- |( _) d 我来自大陆。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经历了风风雨雨,所以,我们懂得生活的艰难,也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和身边一些来自大陆的老年朋友一样,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享福,而是为了给儿女分担生活的压力。孩子们上班,我们在家里做些家务,让他们一日三餐吃得好,给他们照看好年幼的孩子,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去安心工作,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T3 o3 Y4 L0 z) ] J* }
. ?$ J) d6 B) [. S 其实,说起来简单,实际上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就说买菜吧。
: }9 R5 [3 L* H, M c
) N$ M7 L6 }6 h3 Y; M6 x9 H5 \ 我刚来的时候,都是孩子周末开车带我们去买菜,后来熟悉了,我们老两口就尝试着找附近的超市去买菜,让辛苦工作了五天的儿子,不必再为柴米油盐的事情操心,可以有个休闲的周末。于是,附近的几家超市成了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光顾的地方,因为我们还要货比三家,那家便宜,那家贵,都要在心里算一算,为孩子 “节省每一个铜板”,是我们的购物原则。# X! G7 ~8 L5 Q9 j+ ^/ M
/ ~; j. ]* t9 h, n! m `
有时买到了物美价廉的东西,即使跑远一点的路,我们也开心得很,还理直气壮地对自己说:这叫锻炼购物两不误。期间,我发现一些老人和我们一样,为“节省每一个铜板”而不辞辛苦。我们还发现,有的超市在每天刚开业的时候,会摆出一些低价处理的特价菜,而早早到店里买这些特价菜的,往往都是我们这些老人。儿子体谅我们,让我们不要这样辛苦去买菜,可我们是乐在其中啊!% _8 A! v" Z2 {6 Z% W; z% [
- w8 G( l" {# q! Y 买回来菜,自然要做,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做的问题。不过,我在这里说的并非是做菜的方法,而是说以什么心态做的问题,这很重要。同样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情去做,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如果用无奈甚至抱怨的心情去做,饭菜是做好了,但自己的心情却坏掉了,做了一桌饭菜,却摆了一付疲惫难看的面孔在那里,孩子们还会吃得好饭吗?我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我把做饭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做。记得有一首小孩子唱的歌儿:“春天在哪里呀?”我把它改词了:“快乐在那里呀,快乐在那里?快乐就在我的一日三餐里。红的是番茄呀,绿的是青菜,还有那会唱歌的锅和铲。……”& }9 e) f7 |: P. p, f
. v. ~9 s# l4 j4 S
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发现,发现你生活中的美好,让快乐从心里流淌出来。真正懂得幸福的人甚至会从无趣中感受到有趣,何况烹饪本身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看来,那是一件充满了创造乐趣的事情。瓜果蔬菜、油盐酱醋,在你的调理下变成了美味,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无限享受,当日复一日的“每日三餐”在你心里变得如此有诗意的时候,你的心不是在快乐中享受着做饭的乐趣了吗?
2 i( o* `2 d p6 S" C; l- y4 x' \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当你再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如“天”那样大的事情的时候,不是更会有一种成就感吗?当然,这种成就感还会让你更思进取,为了提高做饭的水平,你要不断学习呀!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从中餐到西餐的;到网上去查找相关的条目,从不同风味的菜肴到各式点心。“活到老学到老”,这才叫真正做到了呢。
7 p N: G( G+ H+ U0 K
, b& M0 N7 f* `% n$ w7 L 中国有句俗语:“老小孩,小小孩。”意思是说,人到老了,也像孩子一样,我觉得此话不假。我就是也像孩子似地,充满了表现的欲望。让儿子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就是我表现欲望满足的时候。哈哈,“老小孩”是也,“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也!9 j8 V9 n; t7 `/ t+ f g
) e/ a- u7 u o$ Q# k8 L 生命在于运动) |, g; u; b, ?7 S; m& ^' R% i3 F
1 B+ X* t( H) l, i, n
既然把“食”这个“天”大的事解决好了,我们就可以从容地考虑其他问题了,比如“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这句“至理名言”,很多人的理解是:努力锻炼身体,让身体在运动中保持生命的活力。记得在国内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有许多老年人开始了晨练。虽然医学专家告诫早晨并非锻炼的好时段,但“习惯成自然”,老人们并未介意早晨这时段对身体锻炼的影响。
# g* M3 O- x1 l5 D% U, F1 y% N8 L# B* n O% b# V1 u g
来到这里,没有了成群结队的锻炼景观,但老人们依然还是很注重运动,我也不例外。在我所住的Condo里,有游泳池,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桌……,我常去,也有一些老人也常去。当然对于老年人来说,最佳的锻炼方式还是散步。所以,我早晨和老伴散步的时候,路上总会遇到其他散步的老人。每看到老年夫妇结伴而行的时候,就会感慨“老来伴”的人生名理。而看到有的老人孤独一人漫步而行的时候,就总不免有一种遗憾油然而生,此时,我便会更加紧紧地挽住老伴的手臂,对自己生命世界的另一半充满感激。健康,确实对生命意味着安全,运动,也确实对生命意味着活力的注入。但我还想说的是,“生命在于运动”的理解应不止与此。: v' i' u8 t* J, x
' N4 y+ `! u2 j. `. b# o7 W
生命还有一个质量问题。而质量的保证,就要靠精神世界的状态。很多步入老年的朋友们,常常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老了,不中用喽。尤其是对待变化万端的现实世界充满了拒绝甚至是抵触。其实,并不是世界抛弃了你,而是你的放弃将自己置于世界的边缘,这是很糟糕的。我则不然,我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是:退休了,终于可以悠闲自在从容地生活了。于是我很快活。所以,即使到了这里,离开了国内原有的社交环境,我也没有那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9 t# k5 z8 g* U7 E2 o6 s2 v7 ?# @6 j, v5 x
当然,这首先得益于当今的网络世界,它让我可以每天和国内的朋友交流彼此的生活,彼此的感受,空间的距离在网络的世界里消失了,所以,我的社交环境只是改变了一种存在方式,而没有从我的生活中离去。而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世界,还让我能够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文学的,艺术的,生活的,知识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 |9 W* ^9 d/ ^2 y# c, @+ w" U# ^2 q( m3 T$ d8 J
在这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多伦多有多个中文网站,让我可以及时了解我现在生活的城市所发生的事情。还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有许多中文报纸,让你看都看不过来。我的精神世界就在如此的运动中,没有因自己年纪大了而与社会脱节,而且也因为有了和社会的联系而充满了活力。而这种精神的活力,又积极促进了我的身体健康。所以,我很想告诉生活在这里的老年朋友,其实,老年的生活可以很精彩很充实,不要给自己圈上精神的藩篱。
9 P. u: I/ r& \8 I' q) m$ `3 P9 V* l& h% L9 B5 ]- \- W" L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运动要协调起来,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幸福。在这个“老年人的天堂”的国度里,我们可不能因自己的放弃而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机遇。运动起来,让你的身体和精神!) x4 |. s6 _; F( {' s; h4 N
, U* s) b) L" L. g* g1 r; W 家和万事兴
2 V6 k# v) I; \- b, F
1 }4 E- V0 Q5 S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我看来,这是真理。既然是真理,那有不为之奋斗的道理呢?可以说,我已经为之奋斗了几十年了,从和我老伴结婚开始,现在到了儿子这里,当然更要发扬光大才是呀。6 k. G; F4 E/ S% R Y) x
2 v( w. D0 @/ M0 P2 { K8 G+ G
我对这个“和”有我自己的理解。很多人将这个“和”理解为“和和气气”,以为有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和气气”,就万事大吉了。就拿老人和儿女之间的关系来说吧,我看到这里有的老人心有一种“寄儿篱下”的感觉,于是一切听儿女的,没有了自己的主见,放弃了家的主人的权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平安无事,其实却蕴酿着未来可能的爆发。
, S2 ~$ t% p# R# Y9 @5 p+ b4 _) z, |$ ~# ?9 r# H
我不这样。儿子的家就是我的家,我不是保姆,我是家庭成员,我勤勤恳恳地操持家务,是为了这个自己的家。我有家庭主人的感觉,所以我的心情不会弥漫 “抱怨”“委曲”等不健康的心态。“和和气气”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这个“和和气气”的背后是家庭某些成员的“自我” 的失去,那是得不偿失的。“家和万事兴”的“和”,只有从“和谐”的角度去理解,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和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会有矛盾,会有观念冲突,但彼此间会很好地处理和协调。5 p6 L6 y; K8 Z* w
4 i! n# f" o7 k& h9 [
其实,一个家,一个屋檐下的人们,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能互相沟通和理解呢?
" @9 \' f* L/ x. q @
# S3 t' E% r5 N 我不讳言我们家庭的矛盾,小到家庭琐事,大到家庭置业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是通过沟通来协调。我们这个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彼此不会将心思藏着掖着,这就是沟通的基本前提。! t& T% F, C" H9 o
9 ~# l3 a; W4 L. E# X1 {0 N 就拿买房子来说,一般老人大概不会参与这种重大决策,但我和老伴就参与进去了,我们也是家庭成员,这么大的事情那能置之不理呀?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的手伸得太长了,我们这是为家操心那。我们注意各种房产信息,筛选后给儿子看;我们留意有关房屋买卖的政策和经验之谈,以供儿子参考。但在房子面积的问题上,我们和儿子之间出现了分歧,他要买面积大的,我们觉得面积适中就可以了。于是我将自己的理念摆了出来,可不要以为我在这里“忽悠”,这买房子确实和一个人的生活理念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 t$ r& e; a' I, B, Z* o7 t* P9 P' T
$ r2 r, f7 u/ T& V+ A 我的理念就是,在有限的的经济条件下,房子的资金应该有一定的比例,倘若比例不当,房子是有了,但生活水平很可能会因之下降,幸福生活的内涵不仅仅是 “安居”,还有其他,如果为了一个大房子而失去了其他的人生享受,岂不得不偿失?之后我还给他举了一些相关的例子作为佐证。我还说,陶潜有诗云“心远地自偏”,这房子的事情是“心广屋自阔”。儿子想了想,觉得我说的不无道理。仅此一件事情,我的“主人翁”态度就可见一斑,我的协调能力也可谓“及格”。哈哈,我是不是有些自吹了!
( q# Q2 c' i0 }. n
" [* h0 X- L) v 当然,我也有向儿子“屈尊”的时候,而且是经常的哟!比如周末,儿子想带我们去享用美味,我们是拒绝的,我的理由是,吃一顿饭的钱够好几天的伙食费了。有一次到市中心,儿子非要请我们吃西餐,但我们就是不肯,并从提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点心,说是如果饿了,就吃这个。儿子生气了,说我们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及他的感受。我明白他的意思了,心里也是很感动,儿子要让我们享受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扫儿子的兴呢?不过,说句实话,吃完这顿饭,儿子买单的时候,我还是心疼的,不过看到儿子高兴,心里也安慰了。7 a1 p: B+ ?1 q( Y
8 ~* y# D+ D0 { 不知不觉已经说了这么多了,似乎还是意犹未尽,还想和大家分享更多,不过,我要做饭了,儿子快下班了,我可不能“玩忽职守”啊!1 N+ n y% H) y# L* W
& x. z1 @% `; b9 V( c% Q% Q
真诚地希望老年朋友,让我们为自己的“美丽”而振作,而积极。这个世界不能没有我们,就像天空不能没有夕阳。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美丽留给这个世界!
* a! f! W+ y- k' A( s( O5 e5 N: F& j" l: j9 Z
此时,举目窗外,我看到云层上面夕阳的红晕,在暮色降临前装点着天空。“这是夕阳的又一种美丽!”感叹中,我在电脑上敲下了最后一个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