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5|回复: 1

[加国新闻] 不是故意吓唬人:聊聊我和博客的身后事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16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卉樱果
  |2 v- K. M# `
3 W5 V8 k5 d- b" t- ~在大温哥华地区,墓地都建在城市里。记得刚来时,老公开车出去,经过排排松树围着一片绿莹莹的草地,我就说这里很漂亮哦,老公说那是墓地。以前我很害怕国内的坟场,但是在加拿大,坟场和草场差异很小。本那笔的中央公园隔街就是墓地,我初以为是公园的延续呢。至于本拿比另一个坟场,坐落 在高坡上俯瞰着Metrotown幢 幢高楼大厦和盈盈鹿湖。
+ ~1 j8 i2 |- l
  T- P' K! {" o有个新移民朋友一登陆就想买公寓,而且最好在本拿比商业中心Metrotown附近。他看中了一个水泥高层,单元在东北边角上,视觉很宽阔,能看到海岸山脉。但是再看看,半道上有个山坡,他问中介是否是本拿比山,中介说,本那笔山要高多了,这是墓地。“但是,”中介继续说:“你仔细看看,这个山坡很漂亮,和风景区差不多。”朋友这下纠结了,漂亮是漂亮,那是在白天的阳光下。到了晚上,你就吃不准那星星点点的是灯光还是什么了。这么一想,心里寒了一下,最终割舍 了。
1 s- B; C' V7 q6 {- S; r: F7 W4 @& a1 E6 K# E+ t  r0 `9 N
朋友告诉我这段买房经历,我也告诉他我那享年96岁的公公就躺在那个山坡上。公公当年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可以居高临下地眺望Metrotown的繁华。
+ B/ X+ i& @8 ^- H9 P# q3 `0 J5 M. h
那个墓场没有一块竖立的墓碑,墓碑都水平方向地嵌入在草地中。墓碑前面还装有一铜管,雨水落下来自然积水,扫墓者送的鲜花放在铜管里保鲜至少一周。每年清明去看公公,泊了车,远远看去,就是一山坡的草地间或许多鲜花,五颜六色的鲜花和绿莹莹的草地上行走着扫墓的人群,犹如春游一样。
. W% X2 f7 ]' v9 H' t2 G$ X6 V. K
; E+ B$ K! s! H- [温哥华人少,扫墓全然没有国内清 明时节的浩荡和拥挤。但是以后,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城市里的墓地可能就不够用了。不过无论如何,加拿大的墓地不会像国内那样遭遇拆 迁。 0 k' Z) n# M6 I, I5 f) C+ \
4 ~) |  @1 g$ h0 a5 }# D
和老公结婚第二年初夏,他带我回 国去老家广东省海南祭拜祖坟。记得那天下午特别闷热,远房亲戚开车送我们到一个硕大的山坡墓场,我以为老公的爷爷一定在气 派昂然的山坡上。岂料我们被带进一座大房子里,一个个小盒子嵌在格子笼一样的架子上,三十多年没回国扫墓的老公好不容易找 到一个盒子,拖着我跪下就拜。刚跪下,老天突然打雷闪电,一场倾盆大雨倒了下来。回旅馆的路上,我很疑惑,难道一百多年前 有火葬吗。老公说当年当然是土葬啦,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要在墓地搞开发区,就把所有棺材里的尸体火葬后,转到这个新墓场的大房子里 了。我更怀疑了:那你确信这个盒子里是爷爷的骨灰?当年办事人有耐心一个个火葬?会否把那些老骨头们统统放进去,然后捞一 把灰放在各自的盒子里。 老公很不开心我的多虑。他说:不会错的,刚在不是打雷下雨了吗,那是爷爷在天之灵看到我们祭祖来了。 ' @1 q; p) \; @: r

6 x: n, e1 a$ h8 ^% Z7 z; l人说叶落归根,或许这就是我公公不肯葬在中国的原因-怕被挖坟。他很早就买下了那个双穴墓地。我问老公,你的呢?他笑着说,还没考虑过呢。
4 T1 a" ]# w4 B" Q/ u- A
9 Q& s1 L0 @8 ]. v3 X3 m' k我就想,那我死后葬在哪里呢?怎么葬呢。葬在温哥华,那是肯定的。因为儿子媳妇申请移民中。将来总要团聚在一起。 * i' V7 t, u5 u+ }0 M; e2 b
: _7 Q/ u) V& s! g0 _% w
和老公合葬?好像不太适宜,毕竟不是结发夫妻。虽然老公在宣纸毛笔字的家谱里把我的名字用钢笔加了上去。但是有次我Google玩来着,发现老公的名字俨然出现在他前妻的家谱中。老公猜测前妻家族中写家谱的人不知道他们离婚了,所以没有更改网上的信息。不管他怎么解释,我对此始终耿耿于怀。因为虽然是他前妻提出离婚的(画蛇添足一下:那是在老公认识我之前),但是至今她还姓着他的姓。再说他们的儿女们都在加拿大。百年后对父母的安 排是他们说了算的吧,一个是他们的爸爸,一个是他们的妈妈。 * \: ]8 f6 H" V  P5 E
8 j7 k- W$ x+ G$ U: j
不合葬的话,孤零零一个人土葬, 即浪费土地资源又毫无意义,谁会来看我?我都没有去乡下看过我爷爷奶奶的墓地呢。火葬的话,保留那个盒子也是即浪费空间又毫无意义。
2 g, a# b- y6 S+ I1 S+ R0 |6 G7 X% |/ V$ [! R2 [, c* k0 \! m9 E
捐献遗体也不是没想过。但是我这 身体活着的时候东痛西痛,实在不想死后再痛,虽然火葬也痛,但那时是短痛一时,比把器官一个个拿下来要快得多。
- T; y* m6 M' ~- g% J! Z$ t4 y2 X
这样我决定了。虽然尚未写遗嘱去公证,但是我真的决定了,首先是火葬,其次是不保存骨灰。如果跟随时尚吧骨灰撒在海洋里,会污染海水,万一被鱼们吃到,等于间接地被 人吃到,与人与我都不好受。所以还是撒在任意一棵树下做肥料较好。我还会要求我儿子做件事,就是制作一张木长椅,放在海滩 边或者公园里,面朝西南-那 是我的故乡上海。 9 M, n. q5 N$ F
: z- a0 k* C% `
这种纪念逝者的长椅,在温哥华随 处可见。每次去海滩或者森林或者公园,如果有这样的长椅,我就会细细阅读椅背上的小铜牌,那上面有逝者的名字,出生和去世 的年月日,以及捐长椅者(亲属)的姓名。有时感慨,唉,这个女孩子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有时羡慕,哦,那对夫妇蛮恩爱的,前后去世相隔 不久。有时候,会发现某个长椅上放着一束鲜花,那天就是逝者的忌日。坐在刻有名字的长椅上,你可以尽情遐想这个人/这对夫妇生前的故事。一个人坐着也像有无声的朋友陪伴你。这 也是我选择长椅的私心所在,不会寂寞。即使后代的后代忘记了我,可是身后还有路人来歇脚。或许碰巧有人会说:,哦,我知道这个人-卉樱果!我看过她的博客吔~”
' F3 x0 K/ n3 ~# I3 E. D( {+ {8 `, c: x本来我还想过把我博客的网址也刻在小铜牌上,到底花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心思码了那么多字写了那么多博文。我这人喜欢狡兔三窟,注册的博客大约有四五个吧。每次有了念头或者感想,就写在电脑里,再一个个拷贝上去。 7 o4 q) E- D5 o2 ^. w

# z: d$ I8 t# Y初始写博客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更新。就像一个疯长身体的孩子,吃得多长得快,后来呢,更新博客的速度慢了,就像一个人长够了开始老了。现在几乎每周只写一篇而已。再 老的话,就不知道写博客的频率如何了。老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老来啰嗦的。我公公九十岁后,就不大开口 讲话了,真正地像 “半截埋在土里了”。我 相信越老的话,写的也越少,至少我知道的名人都这样。写东西是要有激情的,写博激情和心跳速率与年龄的增长是成反比的。
5 I" _+ F+ V- W% R6 {* ~
5 K4 U! I% ?* H9 w' d* Q) J等到心跳不动了,博客不更新了。 还会有人去点击吗?儿子肯定不会的,他一直反对我写私人的生活也反对我写他。我活着的时候他就不看我的博客、我也刻意地不给他看。死 后他更不会去看了(但是长椅他肯定会做的,我了解儿子)。儿媳妇可能会再去点击,因为女人总是对另一个女人好奇,尤其是婆媳。但是等 该看的都看了,该感慨的都感慨了,儿媳妇也不会去点击了。一个不再更新、没有点击的博客,也就是死了的博客。 # ~. \/ c* |: x. p
2 c+ S& d6 |3 Y7 c- g( _
死了的博客会怎样呢?网址会否消失,还是被删除?就像老公他爷爷的棺材被挖出来统一烧毁?有可能,因为网址越来越多会堵塞因特网的空间。我总觉得因特网其 实和地球差不多,空间是有限的。否则为啥.com不 够了,又出了.net呢? 就像在中国,棺材太占地了,提倡火葬一样。 8 k% I- u# ]4 n
$ _+ \0 M* I+ e% K
我知道我的Ingrid Gallery的域名会因为停付款而消失。 挂在北美网上的博客不知会怎样,首先北美 的网站自己会怎样,如果破产了,那么我的博客就和网站同归于尽了;如果网站有 幸像遗产那样被后代办下去,那么一个没有点击的博客又会怎样?雅虎是这样的,如果你N个月不用这个邮箱,邮箱即进入植物人状态,下次登录要重新激活,如果不再登录,植物人就被消失了。
5 I) b+ ^) H) `* A3 j6 z) z
6 h) @; R; g1 g: y6 A+ K& g2 b5 p既然刻在铜板上的博客,人家点进 去的是无法显示的空页,令人失望也令我失望。还是不刻了吧。
& q: G! q9 O& I6 v$ y
; R: q, {7 n' m9 o0 ?6 b$ T7 Z再一想,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呀,地球也有毁灭的一天,宇宙的身后事谁管呢。这么一想,写博客的兴致一下子冷了很多,不过,因此也成了一篇——我和博客的身后事。
鲜花(11)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1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1 15:06 , Processed in 0.10796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