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0|回复: 2

祖师大德谈病苦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18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祖师大德说病苦( A5 `% o, e* [1 p. h

# C) H4 L( l+ `% f从《般若境缘集-如何究竟成佛》摘录祖师大德谈病苦的内容与大家同修共读+ Z) ?( H# V7 }& p1 N" v0 e9 s

. ?) s$ s/ P; s8 z! }0 z" T◎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即今日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印光大师)
  ]" w7 |9 O4 Y
- b1 p8 _7 g( `8 Q) a6 e/ _◎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印光大师)
1 W! _+ H+ o# z2 F7 g! v8 ]$ [) I, m7 X
◎凡人有病,可以药治者,亦不必决不用药。不可以药治者,虽仙丹亦无用处,况世间药乎。无论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此药绝不误人。服则或身或心,必即见效。然人生世间,无论久暂,终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归之处,可不预为安顿乎。有力量者,自己预为安顿妥帖,则临终固不须他人为之辅助。然能辅助,则更为得力。无力量者,当令家属代为念佛,则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爱牵缠,仍被爱情所缚,住此莫出也。(印光大师)
5 d2 e9 J3 L1 z4 f
) B7 W* ?* u" K* t& _, h+ h◎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作将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痴痴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或寿尽,定随业漂沉,而永无出此苦娑婆之期矣。(印光大师)0 R  z& U" h% @2 B/ A
9 k1 m9 B) {; [. b
◎当腿痛时,你至诚恳切,一心专注念佛,不感觉腿痛了,专想念佛,不想痛的地方,这叫身受心不受。一旦临命终时也能做到这一步,保证往生。(智谕法师)
5 ?9 v$ L. B3 L" v6 @$ ^! T$ r- A2 _$ [
◎若在病苦中,在烦恼中,能念这一句佛号,功德更大。因为“难能”,所以“可贵”。(黄念祖居士)
4 q# Q1 U! [- [" [
  Z1 m, x; B* z" H◎专念佛不念病,心中只有佛没有病,病就会好。世间人往往不能放下念病而专心念佛,殊不知念佛念到心清净自然健康快乐。(净空法师)
8 z4 d7 X7 C' \* U/ D8 a2 s/ |- L! y2 y, s
◎身体有病,吃什么药也没有用,念佛没事就好了,阿弥陀佛是无上医王,是灵丹妙药。不要太惜身,生病时不要去理它,这是一种考验,理了它就被考倒。遇到病痛时,更应体会出人生无常,难免生老病死苦,更应加倍努力修行。(广钦老和尚)
4 y9 I8 C8 o9 `: k- Q
6 e7 f# X5 Q- L* l6 {; A1 L4 n, `◎你如果“对病痛生苦受想”,那就不得了了,病魔就起劲地折磨你。如果心不住在病痛上,“你痛你就痛好了,没关系,无所谓。” 反而不觉得痛了。但你一起欢喜心:“咦,手不痛了。” 这么一想,马上手又痛起来了。所以,痛苦的感觉终归还是大脑接受不接受的问题。只要我们心空无住,有病也会好的,纵然痛也不觉得痛苦。净土宗是这样讲的:“临命终时,身无病苦,心不颠倒,意不散乱”。身无病苦,就是不为病所苦,不一定一点病也不生。能在生病时不想着病,只管念佛,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感觉不到痛苦,那就是身无病苦,身受心不受。假如你平时很用功,有很深的功力,那就没有什么病不病、痛不痛了。“心能转物即如来”,若真能做到心空无住,病也能转,就像慈明禅师,用手一搬,因中风而歪了的嘴立即就正常了。功夫稍浅点,也能不为病所苦。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令心空净,假如我们心不空净,临终为病所逼,痛苦难过,心就不安了。我见过很多修净土的人,临命终时,嘱他说:“现在要努力念佛,这是关键时刻,你就要生西方了。关键时刻到了,赶快念佛吧。” 8 [) @/ r2 K8 r1 _( `2 L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哎哟!还念什么佛啊!我都快痛死了,难过得要命,念不出来了。” 他就是不念,因为他的心散乱了。我们现在用功念佛,是预备临命终时的一刹那时用的,能够在临命终时心不散乱,还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绝对有把握了。大家好好用功吧!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元音老人). d5 o8 I6 @2 h6 g, i
9 S" j2 `# B, d& Q5 Y7 O
◎(古人说:“药是治假病,真病无药医”,这一句话也许您听过。那么有真病怎么办呢?) 弘一大师一生专门弘扬律宗,以戒为师,但是他修行完全是以念佛为主。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大家都劝他要请医生看病,吃药。他就写了两首偈语来教育大家,他自己也正是按这两首偈语做的。偈语很好,希望大家都要按照这个做,疾病来了,到时候就手忙脚乱,念阿弥陀佛不行了,去做“阳普佛”、拜忏等等,这是对念佛法门不了解,信心不够、认识不够造成的。弘一大师两首偈语就是回答当时劝他治病的人。偈曰:“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 阿弥陀佛是至高无上的医王,舍此不求,就是舍弃不求阿弥陀佛,便叫痴狂。痴是愚痴,愚痴不是没知识文化,而是没有真智慧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理。狂是颠狂,颠是颠倒,看到一切事情都颠倒的。第二首偈是:“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 一句阿弥陀佛是万病总持,这个药你都不吃,就是大错特错了,是自己误自己。这两首偈语很好,既是我们学佛人建立专念弥陀名号,就可以一生成就,可以帮助我们坚定信心,也是我们遇到疾病来了,应该按照这个对待疾病,处理问题。佛法就是拿来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你平常念佛,一旦事情来了,你按世间的办法来处理,找大医院找名医,完全错误。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要坚信弘一大师的开示,并以此互相鼓励提醒,病来了念佛求生净土的信愿决不能动摇,不能一心寄托在药物上,那样就会手忙脚乱,贻误大事。弘一大师说,小病服药,大病不服药,意思是说,能治的病,可以用药物施治,如果是不治之症,可不必用药,这个开示值得我们去体会。人人都要遇到疾病,人人都要过生死关,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净空法师)
6 u8 C  N- ^  r+ s0 t1 N9 R, S4 S4 Z6 @1 u
◎一个人临命终时,最要紧的是忍受病苦,身心安和,始终不失正念,这样必得往生。假使大家探看病人时,最要紧的是使病人身心安和不失正念,要尽量安慰他、开解他,根据经文,说西方的快乐要他听,不可悲伤哭泣,更不可妄谈世事亲情,使病人生贪恋伤怀的感慨。如果他无力出声念佛,也不可逼他出声,只要告诉他心中默念,要记住西方的方向,记住西方有阿弥陀佛就是了。弘一大师说,也不可勉强病人作吉祥卧,随他右胁也好,左胁也好,总之,不要恼乱他了,能使他安详地求生西方,那样,你真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身安心安和,正念现前,实是我们往生西方的要诀。有病不影响往生,而且是几乎每个人都必然经过的,不管多么痛苦,只要正念现前,往生是无疑的。要注意,身紧张心不要紧张,身循规蹈矩,心始终要轻松顺适。你的身体很累,心不要叫它累,你的身体很苦,心不要叫它苦。甚而言之,有病痛时,身体很痛,心也不要痛,一切环境不适应的时候,必须身受心不受。临终之人,身上病痛很重,不要惧怕,不要大哭大闹,自乱其心,否则,就要堕落了。你要叫它身受心不受,心要是不受自然安宁,因为安宁了,就不失正念,不失正念,就可解脱了。(智谕法师)
, m+ a$ B& |$ j; a: F# o* D( X5 D2 y% ]* M+ E/ s
临终开示
! y  K" O$ f" f0 q* \; h/ s1 P, u+ z* y
你要晓得这个世界,无论什么人,病苦和死亡两件事情,都是免不了的。你若是有了病苦,你的心不可顾虑病苦,专心注意念阿弥陀佛,念念作自己随着念佛的音声,往生西方想,那么病苦当下就轻得大半了。我们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不论什么事情,都要一概放下,心里清清净净,就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历历明明,念念执持这一句阿弥陀佛,任他或三日、五日、七日往生都好,我只有这个念佛求生西方的念头,始终不移。你若能依我这样说,那就保证你决定往生西方。切切不可与一种无知识的人相似,到了临终的时候,有了病苦,就叫爷叫娘,祈求天、仙、神、鬼保佑,这是大大的错误。要晓得我们念佛的人临终,无论有病苦无病苦,总要求阿弥陀佛慈悲,早来接引。那天、仙、神、鬼,自己尚在六道中轮回生死,有什么力量来救拔你出离生死呢?就只阿弥陀佛慈悲,有四十八大愿和种种的神通道力,才能救度你,永久出离生死苦轮。你如有求天、仙、神、鬼保佑的思想,赶快放下了,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如果你的寿命未应尽,念佛能消除你的业障,病也好得快;若是寿命应尽,你亦决定会生西方。设使你只求病好,不愿求生西方,那么你的寿命若是应当尽,西方也不会生了,或如寿命未应当尽,你的病一时亦难得好,非但难好,还会增加病苦。你要晓得,我们大家住在这个世界做人,有多么的苦恼呢!若是生到西方去,是多么的快乐呢!设使你有求天、仙、神、鬼保佑的心,那么你就有怕死的心,如有怕死的心,你的心就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心隔开了,西方就不会生了,那就永久在这个生死苦海里头,没有出离的时期了。你若有怕死的心,须要重责自己,我是为发心念佛,决志求生西方的,怎样会生这种怕死的心,障碍自己不得往生西方呢?以后就恳恳切切地一心念佛,求佛慈悲早来接引。要晓得临终的时候发现病苦,这是你自己多世以来的恶业所感,或多世以来被你杀害的冤家,齐来讨债,所以发现这种种的病苦,使你心生烦恼,障碍你不能念佛往生。你若是明白这个意思,那么你的心就不会被这种烦恼所转,能够更加至诚恳切地念佛,念念不放松,全心依靠这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一心念佛,除见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放光前来接引,随其往生西方外,其它任何景像现前,绝不可理会。
. t1 Z2 g" p% _. X( }! s& l
) _: p( B4 {' v3 c) N! s- l& @临终病苦释疑
8 B4 U, Q, f  G( M/ f% j/ \4 D% v! x  x/ |% [; I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惊怕。当初唐玄奘法师,临终也有大病苦,何况我们大家是具缚的凡夫,怎能没有病苦啊!要晓得这些病苦,是你的前世恶业所感,你若没有念佛,这些恶业就会感召后世地狱的重报了。好得你有大善根,晓得念佛,那么这些恶业就靠着阿弥陀佛慈悲的力量加护,把你后世地狱的重报,转做现在这些病苦的轻报了。病苦是暂时的,这些病苦受过,马上就往生西方,你尽力量把这句阿弥陀佛提起,念念要靠定这句阿弥陀佛,切切不可有一念被病苦夺去。你要晓得,这个时候,是你后世托生或西方或地狱的分路,你的心,若是随着病苦烦恼去,就是托生地狱了,你的心,若是随着阿弥陀佛佛号去,就是往生西方。谨慎!谨慎!你的元气若是短促,四字阿弥陀佛提不起,那就念一个佛字也可以,你的心念念随着这个佛字,作自己往生西方想。如果真为重大病苦逼迫的缘故,连这个佛字亦提不起,那你的心就想自己的面前,真真实实,的的确确,有阿弥陀佛慈悲垂手接引我,你的心,念念作自己往生西方想,命终必定随你愿生的心念,往生西方。”
1 I5 u4 F$ Z" Z' y! w5 g& C2 B6 C2 z" c: b5 R2 S8 L0 l
古德说道:“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是人命终得往生,法(左为鼓之左半,右为皮)经中如是说。” 凡修持名念佛的人,没有得到一心不乱的功夫,一旦到了临终的时候,为着病苦逼迫,身心不能安定,以及种种的障碍,持名又提不起,若能想自己的面前真真实实,有阿弥陀佛慈悲垂手接引,念念作自己往生西方想,最后一念有愿生的心,就随这一念愿生的心念,往生西方。这是我佛世尊在法(左为鼓之左半,右为皮)经中金口诚言,亲自宣说的。9 h# ^3 p4 ]' [

; T4 {  S9 P7 J$ P+ r1 `
3 ?2 P' B; P" ?) P4 K. ^, `% n+ Z* Q: `/ w  E+ `# `
0 E" j. ~9 I( H" [- C; R3 A

) v! `8 m" n# Z) Q, y; F/ w: H
' }& Q. Q; n* u. J7 W( n1 ?; L3 P: l9 w, f
% C* P; Z' k- e4 i( o# `+ p- F
, u2 s( ?" O' H# g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愚痴,读般若境缘集中的上述内容时心中有疑,邮件求教妙音师兄,以下是妙音师兄的详解内容。
) r% A0 P' [+ \5 L; X  k  m: ~0 e0 {8 g
《般若境缘集》◎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印光大师)# Q9 C+ o0 g5 Q0 j6 r3 }3 |
. `7 i, r: {2 D1 V
◆问:如此说来印光大师是不主张就医了,师兄现在也是选择不就医吧,师兄曾教末学随缘就医。就医还是不就医?随缘?末学把握不了。不说少见的绝症,就说感冒高烧之类。如果真是绝症,末学一定会选择不就医,发烧咳嗽之类呢,既然不是绝症肯定更不必就医了吧,末学绕不清了。有病不论大小就一心待死么?
) l% C# |' n7 u7 H) Q
& i/ Y$ |! {8 n5 C9 A■答:境缘集中印祖、广钦老和尚、净空法师等都谈到生病和医药的问题,其中净空法师讲弘一法师的偈子时说:可以药治的病,吃药,仍一心念佛,药治不了的病,不吃药,专心念佛求往生。如果合起来看,就是不管什么样的情况,心里只有念佛求往生这个念头,没有第二个念头(指求病好,求延寿的念头以及惦记家人世务的念头)。如果只有念佛往生的念头,即使吃药也跟吃饭一样了,所以,药是可以吃的。医药不是万能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但在因缘具足的前提下,医药所表现出的愈病作用也是不可否定的。问题是,我们常人生病时很自然地会求病愈而淡忘求往生,所以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即使我们知道应一心求往生,但要完全去掉吃药求病愈的念头,仍然很难,所以当遇到医药治不了的重病绝症时,为了确保一心求往生,确确实实应该按照祖师大德的教诲,不再分心于到处求医服药,而是在家中死心塌地念佛待死求往生。还有,就是如果普通念佛人在临终前还进行医疗救护,通常都会导致自己堕落三途,更别谈往生西方了。1 Y* ~3 C( ?4 s7 ^% ~; D
, n9 n9 Y: O. `- \8 b$ Q# k9 g) V' V
佛法中把病分为生理的病、业障病和冤业病,生理的病是医药可以治疗的,所以得了这类病当然可以服药的;如果是严重的业障病,医药是没有效果的,或者一时有效但最终无效,或虽小有效果但也只能达到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抑制病势的作用,结果是在延医服药上空耗钱财和精力;如果是真正的冤业病,医药更是无效了。虽然佛法有这个业障病的名称和分类,但具体到某人的某病,如果还没有到最后阶段,我们往往不能绝对肯定地说他的病是医药绝对无效的,因为我们的智慧还不够,无法深刻地观察因果。也许有的业障病的业障并不是非常严重,虽然医药罔效,但在多年耗费钱财时间、忍受痛苦折磨后(这也是一种消极消业的形式,但前提是自己能乐天知命,平静接受病痛而不是怨天尤人、恨天骂地、抱怨上苍不公),或者逐渐自然好转了,或者遇到某个大夫吃药后就治好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当然严重的业障病会终身不愈乃至不治。佛法不废世间法,从世间法尽心尽力的角度看,并不排斥服药,在明确医药绝不是万能的、疾病的根本根源在于业力的前提下,佛法并不否认医药的愈病作用。7 c$ P/ n3 t1 A( ]  A

- @- o6 V: [0 g/ _虽然佛法对病分做三类,但这是建立在某个深度看的,如果从更深的角度看,实际上我们的一切,宇宙、地球、身体、风雨寒暑,都是业力感现、业力所成,所以这三种病就是一种病:都是业障业力病。而念佛是消业最有效的,如果真的一心念佛,只要今生的寿数未尽,当然这三种病都能治都会好而且会好得更快。但前提是真正一心念佛要求往生而不是求病愈,如果念佛是求病愈的心,就与阿弥陀佛的大愿相背,不能有效地消业了。
3 q$ r: t0 q, y, f. X  b
  S& \* u4 E7 p1 m1 O& U虽然以求往生的心念佛同样可以治感冒等生理病,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又不会得到家人和周围人的理解,同时自己可能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念佛,如果这方面有阻力,完全不必执著,随缘吃药就是了,只要自己的心念念放在念佛求往生上,就对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在周围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刻意不吃药,自己又不知道自己是会寿终往生还是会病愈,如果寿终了,却又没有很明显的瑞相,难免会让人认为是因为不肯服药而自找身亡的,给世人提供攻击佛法的借口,反而不好。所以,如果自己的环境不允许,或者自己在这方面的信心还不到,不必执著,应该随缘服药。如果环境条件允许,自己又信心不二,可以不服药而一心念佛的。佛法教我们不执著,念佛人重要的是老实念佛,对于医药这件事应该随缘应对,不论怎么做,不要影响了念佛往生的信愿行就好。即使是不治之症,如果家人对于不服药不理解不支持,也是可以随缘服药的,把药当水喝就是了;当然如果创造条件做到不服药一心念佛求往生(比如到某个念佛堂去断绝万缘、专心念佛),是最好的,无论如何,念佛人最低限度应争取做到在临终前不再接受任何医疗救治。如果是不严重的病,因为在家修行各种条件不一定具足的原因,借助医药的力量是完全可以的必要的不必刻意回避的;如果发现是久医无效的病,条件允许也可以不再服药,如果以后家人打听到某位名医一定要自己去看一看,也无妨去随缘就诊。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切都是业因果报的虚幻之相,随缘医药,念身不求无病,念身是苦,坚信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才是真实彻底究竟之法,通过病痛帮助自己坚定道心,就是从病中得到法益了。
8 J" A+ v! y, X7 G3 a6 A* u. c& L6 V  R5 T: H. e
平时不必避讳医药,在学佛、念佛、体会空苦无常、空无自性因果不虚上用心就是了,依报(自己的身体和所处的环境)随着正报(自己的真心)转,修行得好了,少得病不得病,不是更好吗?修行的好了,得了病也不苦了。修行得好了,得了病也能正确认识坦然对待了,即使修行得好但还是有病,也不困惑了。参考:' h% {3 f  o: b" z
6 x$ n% Y2 }8 s7 I& r6 D. `7 B4 S! K, m
◎有人很有修行,但临终时还要遭病或意外,这可以说是“定业难转”,也可以看作是“乘愿还业”。有人会说:“他那么有修行,难道不能以修行之力克服业力吗?” 我可以说,就是有修行,才会遇此苦难挫折,这正是他修行的功德,使事情在这一次就解决了。(广钦老和尚)
7 \* R3 M) x& K/ z) b
, K0 B- F0 Y; f境缘集中的有些内容,要互相参照就容易理解一些,比如医药的问题,印祖有一段提到“亦不必决不用药”,所以祖师大德的意思,是念佛人的心中应该只相信只依靠一句佛号,在此前提下如果外缘不允许则用药也是完全可以和必要的,但因为我们要做到彻彻底底只依靠一句佛号很困难,所以平时或遇到不可治的病,在外缘允许的情况下,能不吃药是破釜沉舟彻底断除自己偷心的最佳做法。但是,如果外缘还是不允许,还是可以把药当水或饭来吃的。
9 z1 _1 j) ?: r" ]2 j

; o0 M3 m& p8 @6 C1 ~ # t. q( O" o5 p  L9 a4 F1 Z

& O4 ]; R0 T& t9 c+ u◆问:『境缘集中的有些内容,要互相参照就容易理解一些,比如医药的问题,印祖有一段提到“亦不必决不用药”』,师兄提到的印祖这段内容末学同时反复看过多次,就是因为凡事喜欢一是一二是二不喜欢既可以是一又可以是二才特地挑出一心待死那一段找师兄求解的,总之还是末学的极端偏激心在作祟吧,这些庸俗习气动不动就要发作出来,末学慢慢攻克吧,急也急不来。
6 d+ b9 i& \7 _. s8 b
  v- U9 I7 O% @# c■答:虽然印祖说要一心待“死”,实际上不是让人去死掉肉身,而是让念佛人死尽贪恋健康长寿的执著心升起随缘心;虽说一心“待”死,不是让念佛人专心求死而是专心念佛往生。如此真心念佛,寿未尽则病速愈,寿尽则往生,实是祖师悲心深切的体现。' a+ E9 J4 B% M

* [/ E" a- n, \, }" E+ d印祖这一段话,正体现一心念佛、随缘往生的深意:4 W: e) k) _2 {- h# B' @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克期欲生,若功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纲经后偈云,计我着想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 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克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克期之心,改成唯愿速往之心,即不速亦无所憾。但至诚至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 ^/ y* p7 s- d# k. `6 H: d
0 U& J+ Z4 S7 V3 ]: a# D) a念佛人不吃药能治病吗?参看:
; I% N- ]! f, G2 H# }
http://post.baidu.com/f?kz=110452645  4 Z5 c  w/ T$ Y+ C' g/ |
http://www.fojiao.cc/bbs/dispbbs ... ID=22999&page=8" @6 a, q* }  q5 }" o

4 u& `5 p( j+ m6 F* `http://www.amtb.tw/21/21-325.pdf
6 I( m( X0 b! d: N  V% j: H
http://dfzr.721006.blog.163.com/ ... 311320070515340260/
: X  G5 M1 g3 C. M% B- b9 q5 l% }3 f8 [0 x& }& P' D; I: D
参考: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518172 X/ ^1 W6 u  e) t; ]4 n

+ p4 c0 v, f) D* X: j3 C黄忠昌是逃避吗:http://ltxalm.blog.hexun.com/5086832_d.html2 M/ @$ b% t$ ^, a

) J. J3 {% T' @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灾难,净空法师自己从来没有预言过,法师只是在讲经、在答问时,就人们关于灾难的种种预言、传闻、提问作些分析,告诉我们,按照佛理看,现在的世界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以后灾难增多是必然的,乃至发生大的灾难也是有可能的,但法师同时也告诉我们,灾难即使真的可能发生,也是可以推迟、减小、化解的,那就是挽救道德人心,迁恶向善,精进念佛,求得佛力的加被保佑,但最根本的脱离灾难之道,只有往生极乐。其实法师所讲的完全是佛经中所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和三界无安急求出离的道理,也就是印祖教我们的把死字贴在额颅上、以怖苦心念佛的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心自然就安了,求往生的心自然就切了。想来黄忠昌菩萨当初也是听到道场谈到这种事情,而真正升起了警觉心和厌离心,从而精进念佛的吧。对于生活在相对安定的环境、沉溺于世间现代化享乐安逸的现代人来说,老法师是真正的善知识,黄忠昌菩萨是念佛人的好榜样啊。
6 v3 l* Y. F4 x/ A- S. _
% i9 S$ z2 m3 N1 }: {2 x如果想到每天交通意外死亡的人、疾病死亡的人,其实不是比传说的大灾难更真切离自己更近吗?只是我们自己业障深重,不肯把佛理与现实联系起来以至于生死心不切而已。所以不要因为传说的大灾难而恐慌而想着躲避,专心念佛、相信念佛能消灾难、能往生极乐就对了。每个人的因缘(个人的心愿、个人所处的环境、自己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家人的态度以及是否理解支持等等)不同,所以不可能人人都三年往生(当然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三年往生才是真正的大好事),而是敦伦尽分、真心切愿念佛,但问自己是否真切、恳切地念佛了,怕的是心还是不真不切,这就是印祖所说的,生死心不痛切的缘故,末学就是这样,真的惭愧!共勉!: f4 }! F2 g  M+ }" S

4 ?9 |# W9 B+ S3 `6 o5 H境缘集中:- c) L5 s/ T: l" |4 [$ Y0 K
◎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我们在一生当中,常常看到、听到的很多,念佛往生的,有站着走的,有坐着走的,预知时至不生病,走得欢喜,走得自在,走得潇洒,那是什么功夫?都是念佛功夫成就的。有些人听到,这个念佛堂念上三年就要死了,不能去,这还得了!吓坏了,还得了吗?有这种念头的,迷惑颠倒,舍不得六道轮回,舍不得三恶道,还搞这个,贪生怕死,你还有生死这个妄念没有舍掉。念佛法门里没有生死,你不要以为那是死,没死,往生是活着往生,死了就不能往生,所以这个法门叫无生无灭,对的。为什么?往生的时候,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来接引,我跟佛去了,这个臭皮囊没用了,因为到西方极乐世界,要换一个身体,要换一个紫磨真金色身。- C& l% @( v- g$ g. n1 ?9 W

$ s5 g! W+ i( e- Z: ]! N『就是因为凡事喜欢一是一二是二不喜欢既可以是一又可以是二才特地挑出一心待死那一段找师兄求解的』
! l& J' ^# [' G
, J  o( W1 M7 A; ^: s3 G. m2 f——佛法的可以一可以二不是搅浑水,而是随顺不同的因缘而定的,缘分不同,就可以有不同的方便。健阳法王说佛法成就的就是智慧和方便,方便就是让我们就路回家,而不是强拉硬扯千篇一律,虽然有这么多的方便,原则就是一个戒定慧三无漏学。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9 v& P6 _1 m1 ]' [" p: P
" F# W4 q4 S. }. C% W, d疾病痛苦,自古无几人能免。身病是否吃药,应根据自己的信心和缘分而定,确实如此。
; |# u3 `1 h. k( S2 ?
/ t2 D( b. D. v1 y2 L7 y( ?7 Q' |* _
0 ^3 T3 A4 q. P7 q, X. ^: X$ S以下转贴:
6 k; n" L- Z, h* O
& @; i/ R/ D* ~7 [; a& c印光大师对疾病的开示: 3 @/ T1 J2 P3 z2 X6 M! q4 D, E
+ O; q; |% G* @) A/ @7 j
与方远凡居士书
% z7 q  \. X2 f  `
( H- O  U; t0 y% _  d4 w1 E0 ^) Z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之病.乃不知慎口腹.贪食水果凉物之所致者。及乎有病.不能从善养上令恢复.而一味靠医生转移.医生每遇富贵人之病.便大喜过望.遂用种种方法.令其阔张.而后始令收敛.则金钱自可大得矣。然医之善者。亦只医病.不能医业。即如子重病肠痈.医云非开剖不可.汝四婶不放心.遂不医.与德章拌命念佛念金刚经.五日即愈.此病可谓极大.极危险矣.然不医而五天即愈。子庠之颠.乃属宿业.汝四婶以至诚礼诵.半年即愈。汝父既皈依佛法.当依佛所说.不当信从洋医.特往彼医院去医也。使一切病皆由医而始好.不医便不好者.则古来皇帝.及大富贵人.皆当永不生病.亦永不死亡。然而贫贱者病少.而寿每长.富贵者病多.而寿每短。其故何哉.以一则自造其病.二则医造其病.有此二造之功能.欲脱病苦.其可得乎。祈为汝父说.不必往上海求西医.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之大医王.则自可勿药而愈矣。求西医好否参半.求大医王.或身躯上即好.即身躯上未好.而神识上决定见好。若妄欲即好.完全废弃先所持之戒.大似剜肉做疮.有损无益。西医未入中国.中国人有病皆不治乎.固宜放下妄想.提起正念.则感应道交.自可全愈矣。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苦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是不知惭愧之人.以所杀蚕命.实非小可。至于服阿胶.更非所宜问者.此与吃肉有何分别。阿胶吃了就会不冷乎.倘日常礼拜.身体自然强壮.何用阿胶为哉。彼贫人亦曾过冬.谁曾用丝绵阿胶乎。一言以蔽之.曰不知惭愧.与不知自己是甚么人而已。祈洞察是幸。* j& v, E- F$ R  K/ N6 A
( I3 V5 \- T  U( r, g; E+ f
物药只医不死病
' y2 s  ^: O# U  Q! K% c, ]法药能医生死病- k6 |; e) s; j. z* @- A9 }
! y7 ^1 E* k* E9 p/ w5 m/ |: B
如果得的是生死病,物药也是无济于事的.

( ?- ?+ V1 c7 s) @$ u' z
. n8 k, \' G* `6 z, ^# w" \0 h
1 {; E3 S1 \. i2 ]
* u0 X' p7 H2 `) |8 h7 _8 D7 v# W3 Y/ r8 O  y
标题: 求医-印光大师文钞# n6 o& G* {, w* T- |, T9 ?
作者: 无智亦无得    ( x/ c% |$ i& B0 H* k9 u2 u
时间: 2005/10/10 14:00     

& |: }7 ^4 A" a9 }; w0 O===========================================
( F  I$ i  y0 M5 n1 p/ v: r+ C5 B# W7 H' W. E; z0 V
复同影居士书! @8 ~) x3 \: n; W/ x$ Y  J" r
  3 k: d* s* Q7 o: |/ n$ e9 e- J
九月接汝兄书,言汝有病,心志不定。或急于求医,若不暇待者,或医来开方不肯服药,或并请二医等,直同小孩子性情一样。如此求医治病,适足添病,何可愈病。以心念烦燥,是自己添病。杂药乱投,是令医生添病。汝发心要出家修行,了生死大事。即此富贵骄态,一毫不能去,出家有病,当致急死。汝有此种骄性,尚能甘受澹薄,视此身若附赘乎。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已过,则事过情迁,便如昨梦,何得常存在心,致成怔忡之病。汝既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悉由宿业所感。又须知至诚念佛,则可转业。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甚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甚么东西。汝若常怕,别著怕魔,便有无量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 吓汝。令汝丧心病狂,用报宿怨。且勿谓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体正念,归于怕中。其气分与佛相隔,与魔相通。非佛不灵,由汝已失正念,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祈见光字,痛洗先心。当思我兄一夫一妻,有何可虑。即使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当,真神定而邪鬼莫侵。否则以邪招邪,宿怨咸至。遇事无主,举措全失。可不哀哉。今为汝计,宜放开怀抱。一切事可以计虑,不可以担忧。只怕躬行有玷,不怕祸患鬼神。汝若在家好修行,则与汝兄及汝妻等,互相辅助以修净业。如其不然,则当往上海寄居于佛教净业社。日常得闻讲说,兼日常随众念佛。现在净业社移于简家南园,有十二三亩田地基,是一最大道场。明年谛法师在彼讲涅槃经疏。彼处房屋多,不比爱文义路之促逼。汝若去,每月贴若干饭食钱,定可如愿。过几月回家看一回,与汝兄谈家事,与汝妻叙契阔。不几日又去,实为第一希有之办道方法。光谓汝能如此,比出家利益,胜无量倍。但当把小孩子及市井之无知之见识丢开。则无边利益,即可亲得矣。 5 w- y" i# q, q* ]/ n* c
  
. y6 Q" T) i9 z0 O; i, g  C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所有吉凶祸福,悉不计虑,随缘应变。纵大祸临头,亦当想及同罹此祸之人,不知有几千万亿。于无可如何中,尚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可以恃怙,有何可畏。以念佛念观世音,作为无畏之据。放开心量,勿预恐吓。则病自痊愈,身自安乐矣。若不知此义,则是未遇危境,自己先陷于危中,虽佛菩萨亦莫能救。所以君子素患难行乎患难,故能无入而不自得焉。/ |" f0 y# `, i9 X# R2 `

0 i! }: O, A6 G" L
8 \7 R) p# o. O, X; n  T5 `
) J4 X' ^3 U, W! C& P' o+ x【转贴】少病强健之法---印光大师开示8 u/ w- I; M7 Q( \

2 t* g* i7 p' A3 Z1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欲事一多.则种种毛病悉皆发生。世人以行欲为乐.不知乐只一弹指顷.苦便一生常膺也。汝宜息心念佛.并念观音.将己妻妾.作道友想.相敬如宾.不使起一欲念。如是久久.则诸病悉可全愈矣。若病已全愈.犹不可即行房事。须大强健后.为继嗣故.偶一行之.则必能生育.而且庞厚聪明.无诸疾病.此系先天之培植也。若不知此义.则自己妻妾.并所生儿女.均无强健无病之幸福矣。此语亦宜与妻妾说之.此求诸己者。至于念佛.乃求诸佛者。己不节欲.佛也不易保佑。己肯节欲.再加至诚念佛.定规会诸病不生。所言吃素.原为悯彼痛苦.养我仁慈.油、与肉、有何分别。肉汤亦当不食。然众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则令其常素。否则.令持十斋、六斋、食肉边菜耳。此乃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实义也。汝既以病苦之故.愍念众生之苦.当吃净素.勿以口腹为心性累。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校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 B6 B4 x# ?: v6 L

2 }4 @5 {. Q) f2 K% Z
. Z8 [1 b9 `+ Y2 m# Y/ F
& a% Z6 z1 }0 M4 A$ X  @1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0 18:17 , Processed in 0.10717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