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4)  鸡蛋( 0)
|
最近爱城的业余活动比较多,说是业余,因为演出的节目都是业余水平,所以不妄加评论,只求大家开心一把。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你关注论坛的帖子的话,你会看都有很多人上传的帖子。有的很好,有的就很一般般。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普通的人手拿高科技的数码相机,也可以拍出自己很满意的照片,但要成为作品,却是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这也许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不是每一张照片,都可以成为作品的。
' @. ~9 z% z- Z; x! C8 {3 k& |! Q& g# `: |
如果你回过头去,看一看晚会的拍摄照片,有些人上传的照片,噪点很大,尤其是人的面部,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好像罩上了一层面纱,每个人都变成了蒙娜丽莎的效果(那应该是油画)。晚会舞台,应该是难度比较大的一个摄影场合,光的变化比较快,光的反差比较大,又不可以增加任何的补光(不过我曾经试过一次,在前排大概第10排左右,用我的闪光灯补光,我的闪光灯指数大概是32,快赶上一个小灯了)。这样的状态下,如果你不具备较好的摄影素质,是很难拍出好的照片的。这里要用到,手动调焦的技巧,超焦距的估算和对焦点的偏移计算,光圈的正确估算,速度的适当调整。人物的表演也就在那么瞬间完成,你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好,要捕捉到那美妙瞬间的影像,基本上就没可能。所以会出现,有些人的照片光圈不对(增益太大,整个暗部都快变成噪音图了),最明显的,焦距不准,人都是蒙上了一层面纱。我相信目前绝大多数人手中的相机,最低的像素也在500万之上,如果焦距准的话,应该保证基本的清晰是没问题的。遗憾的是,上传的照片,很多连这点都达不到。
/ K, \: A, Y, }% h1 M- C# E4 B
: N7 d% Z& Z. r/ ?& L* `. _' z! S如果你去过west edmonton mall的中国新春嘉年华的活动现场的话,再对比上传的照片,你会发现,即使在白天,出来的照片,一样的是对焦不准。。。。问题在哪里呢?我是周六的下午去的,当时的天气很好,但由于溜冰场的人流比较大,溜冰场的上层,透明的天窗比较大,光线应当是很好的,所以很多人可能就掉以轻心,拿起自动就狂拍拉。。。其实那天,如果选择自动对焦,是会出问题的。因为远距离(除非你很靠近舞台),带了薄薄的一层雾状的空气的反光,而这微不足道的反光,却恰恰是自动对焦的大忌,因为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没办法精确的找到你要拍摄的目标,而会选择人物前面的那层反光薄雾作为对焦点,结果出来的照片,任务就变成了木木的感觉。
4 k1 i* o1 Y6 a4 M s9 r& P- ~! O9 }3 d' f' E' ~) \* N
我当时看了一下,如果用自动曝光,大概的数值是:5。6,125。这样出来的效果,也还算不错的拉。可是,如果你换一种组合,你就会知道,原来摄影是如此的可爱。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我曾经上传的视频。第一段是上面的数值曝光,全部用自动对焦,然后锁定手动,用手动微调。第二段,我换成了2。8,350的曝光,结果是整个画面的对比度提高,人物变得异常的清晰,和整个环境光对比鲜明,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大概在1:35秒的时候,你可以看到表演者的衣袖的双层透视的效果,一定要对比度很准才拍摄的出来)
9 }+ \0 e1 M; ^8 K V) `
* `9 i" |' z! F, z# h1 F如果你知道在很多时候,相机的自动对焦是多么的艰难,你就会去选择一种正确的方式,来摄影,而不是照相。你可以看一下有人上传的江苏歌舞团的表演视频,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动对焦系统异常艰难的在找寻,在找寻究竟哪一个是要对焦的,演员还在不停的运动,所以摄像机的对角系统疲于奔命的转阿转呀。。。。如果一直这么转下去,电机都会疯了,哪里还会出来好的作品。zi# {9 y$ |+ T' p, G2 M
5 ~* J/ s5 L, T( N) f/ V6 n[ 本帖最后由 workingman 于 2009-2-10 20: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