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6|回复: 18

中国老人赴美投靠子女:有人蜗居 有人捡破烂ZT

[复制链接]
鲜花(1005) 鸡蛋(11)
发表于 2014-1-2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G, j" F) }5 g# t7 L/ ?0 q很多华人老人难适应美国/ s5 q" Z+ F/ J. I! t  z

6 d/ ?7 L: X/ S* b* h4 H% ?1 _  儿女很近 幸福很远
7 p0 u+ S- _! ?  Y' F% }8 s 5 x0 C6 u: M8 ]8 M0 D: e; `; Z8 n, e
当地时间19日,在纽约街头闯红灯时,一名84岁华人老人与警察发生冲突而致头破血流。不久前,一名天津老人在刺死自己的儿媳后自杀身亡。这两位老人的悲剧足以让我们对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 A, [: N9 F4 r( U. S+ Y! k) y
9 J8 _; X8 k# s. S. q/ g! s/ x
近年来,许多中国老人漂洋过海到美国投靠子女,但扑面而来的是文化差异、语言壁垒、经济压力以及家庭纠纷。这个孤寂的群体,每个人都在演绎着不同的异乡漂泊之路。
- I. L! J3 F, G' D$ r  p   b; `5 O" U) G& M/ d8 X2 o, ?
  入“发财团”" i) O7 `5 J' L, k5 V- w) `

; z8 h, Z8 r+ H8 G2 @  有时捡破烂
$ u- @6 j8 S+ u
7 a$ L6 z7 k8 d3 s/ M- l) e5 m已年过八旬的华人李老太家住纽约法拉盛,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和老伴儿一起去赌场吃顿免费午餐,顺便赚点小钱,然后再搭乘“发财团巴士”回法拉盛。
9 Q: {+ [! Q% Q# s
8 ?  a1 j% w2 {9 a0 i在美国《侨报》做过3年记者的张凯告诉记者,“发财团”已成为华裔老人的“另类美国生活”。原来,美国不少赌场为开发客源、增加人气,通过华人旅行社专门招揽华裔客人。为吸引这些年长者,赌场不仅提供接送服务,还提供免费饮料及午餐,并且提供赌资。虽然要忍受往返两三个小时的舟车劳顿,还要花好几个小时 “坐班”,但一个月能挣六七百美元现金。
9 G! W9 K' c0 F
/ e, y% S6 y6 V7 |  v2 |+ b张凯解释说,在法拉盛,大约有60%的华裔老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些老人无儿无女、单身家庭、身体残疾等;有的则是爱子心切,被儿女骗得身无分文。虽然美国也为老人提供各种福利待遇,但很多华裔老人特别是新移民老人却很难申请得到。即使“幸运地”申请到,一个月的生活补助金也仅有40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
5 g" H/ @5 S0 P/ g6 s/ ?: B " W6 P! v: ^2 E8 n% [: j* H
所谓“穷则思变”,很多老人不得不开源节流。来自广东台山的唐老太住在旧金山唐人街,她现在基本靠社区组织派发的免费食物过日子。她每天四处打听免费食物派发点,只要腿脚听使唤就去排队领食物。4 K8 L5 p: T. p+ H* x

- a& U- }5 e2 [, ~; w- f2 ?6 @另外,迫于生计,许多华裔老人甚至干起了捡垃圾的活儿。在法拉盛,记者就见到不少华裔老人在捡拾那些可回收的瓶罐。7 v3 o+ }. \9 r) [2 X# p
( U3 d. l7 U% J0 `; Z
  有人住蜗居
' v% r. a9 |, Z: e) M; P' Z
8 D" ]. w" T- @- s$ @. K8 ^3 b  有人睡地板
* e4 l, M* o) q
; M7 w0 F. z4 J很多人以为在美国就能住花园洋房,但对很多华裔老人来说,蜗居也成了奢望。很多华裔老人用月收入的35%来付房租,有的还需要支付高额的水电煤气等费用。
. U, {! N6 ~3 e' X0 X( }5 I
- o" Y& l8 t, Z% e$ o在旧金山,许多华裔老人都蜗居在唐人街上狭小的散房内,独居的何姨是当中的一员。在一所名为“泰平旅店”的寓所内,记者拜访了何姨。何姨来自广州,在唐人街生活了27年。她曾在一家餐馆打工,她的好手艺为老板赢得不少回头客。但自从10年前因工伤赋闲在家后,何姨搬到了这里的散房居住。如今,她每月的收入来自伤残补贴,大约800美元,但房租就占去600多美元。记者看到,床头摆满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房间内几无下脚之地。. O; z  h+ }( ]- g. f1 d1 Z6 m
( _1 L+ V+ o0 b2 d! Z9 i
今年65岁的孙老先生也在为住所伤神。他在福建原本有很大很不错的房子,一年前被儿子接到纽约居住。因家中居住环境狭小拥挤,只能天天睡客厅地板。并不是儿女不孝敬,只是目前儿女都处在打拼阶段,收入有限,所以一家三代只租住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 A" |# R. k/ Z1 ?! k. ]3 ? , {/ S- Y1 K6 {# c. t% C, W2 {
今年60出头的东北老人老徐似乎要成功一些。他在多年前花10万美元买了一套一居室房子,但每月要交近900美元地税,而同样面积的房子租金也不过1000多美元。为应付各种费用,老徐每天不得不干10多个小时的活儿。
5 h$ u8 z% E- ^# S$ L5 M " F% o1 G$ {) Y0 S+ a2 X
  心灵空虚6 S7 {, _8 Q: a/ j% O
: E. s, ^- _/ h4 H
  子女上班 度日如年
4 D9 a- T( R& [0 G
. q: K$ H+ M3 h对于华裔老人来说,语言是他们融入美国社会最大的障碍,许多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唐人街。由于紧张的工作节奏,子女也无暇陪着父母。华裔老人内心深处十分空虚寂寞。
! G. S  p+ @9 L# y  K9 B8 i 6 j4 C+ y* }) `) O6 }
来自广州的张老太太今年70多岁,她和老公退休之后就被儿子接到美国。每天除了看中文电视就是打扫卫生,几乎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小区里白天静悄悄的,每当有汽车经过,他们都会下意识地往窗外看去,尤其是下午孙子、孙女快要放学回家和儿子儿媳快要下班回来时,他们等待的心情更加急迫。但在回家之后,孩子们又各自忙碌,真正能和他们坐在一起说说话的时间并不多。日复一日,老两口心里有说不出的寂寞。
# R& W( |) R" X+ p; l3 a" E' F, o / ^* \/ @# d; C/ a, y- t
而对于那些失去老伴独自赴美的老人来说,日子更难熬。来自中国大陆的赵老先生就要随着女儿在纽约长岛买房定居了。这里景色优美,但几乎与世隔绝。平时女儿上班后,家里只剩下赵老先生一个人。他常常把屋子收拾了两遍还感到无事可做,只好看着日出日落。
  a& h, q" m3 y% C 6 k5 D  F5 `3 l! i
一对来自武汉的老年父母表示,他们中年时千辛万苦存钱送孩子出国留学,孩子离开将近10年之后,头发已花白的老两口才终于踏上了美国领土。“在美国100天,真正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大概加起来不超过1周。”
/ q  _% a( k8 k
9 `7 {/ }" t( p) h8 c0 C/ Q  S7 A9 A  东方孝道 土崩瓦解# {( |  `# Q; P2 K8 d: n/ I, e  P

7 e* {% [* m/ X: d! u一些华人子女已经西化,他们会帮助父母申请社会的补助金或者将父母安顿进老人公寓。但对于一些有着“养儿防老”观念的老人来说,却有着被遗弃的感觉。0 v! h4 Y0 c+ A# F

! |7 f) L. M; s3 P% I! P/ |2 `' w- ?沈女士住在洛杉矶,她的车有一次在超市停车场被一辆本田车刮到。就在她向肇事的华裔老人索要保单的时候,老人家竟“咕咚”一声倒在地上哀求道:“我已经 80多岁,如果保险公司知道我出车祸,就不会让我再开车出来买东西了。”沈女士问道:“你这么大岁数了,干吗还自己开车出来?为什么不让儿子帮你?”“别提他们了,两个儿子从来都不看我。否则,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用得着自己出来吗?”听了老人一席话,沈女士于心不忍,这场车祸就不了了之了。
/ u( X- ?0 {  ]: t) i; l
8 ?, e( ]2 ?5 a, R' n4 O9 J上海老陈夫妇是上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如今子女独立。但子女的不孝带给他们的是无限痛苦。女儿没有房子,逼父母把房子“卖”给她,把父母赶到车库居住,连个烧饭的地方都没有。每逢过节,女儿一家喜气洋洋,大吃大喝,却连一碗馄饨都不送给二老吃。许多老人用毕生积蓄给子女买房,却被要求支付房租,生活很是凄惨。) I* N' [: y% V2 m" `2 R" ]
- S/ i$ V6 d- o& K* _4 H
有些老人甚至遭遇子女的家暴,住在法拉盛的林老太由于没能及时弯腰捡起“一枚硬币”逗孙子开心,被一把揪住其衣领。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林老太想搬出去却无法承担房租,想回国也没钱买机票。& n/ W  n# q. _4 d) f* d2 z

% f& S& ~, r% E' u; I8 x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教授卢又华博士指出,中国的传统孝道在美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老人会发现,早年赴美的子女已经变得“不中不西”,孙辈们已是美国人,“子女们要求父母做出改变,以适应美国社会”。
1 p& L7 W& B3 k; i8 R3 {- \% s! R - P& J% p  X" `+ U6 P; P" n
  严重后果+ p: Z* H, I9 W3 R+ H4 w0 ~! X7 d; ~

5 ?4 O( }% R( n因住不惯美国
+ S8 [/ B# o% z" ?+ F2 B6 m2 _  r# O ) p% S9 p, |4 O
  华裔老人自杀7 K# G, k' a- w' M/ A

4 _+ s" B: x; Q4 g( [" U在众多压力下,沉默的华裔老人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记者在旧金山采访时获悉,2012年2月,一名华裔老人在赴美探亲一个月后就自杀。据称,老人在事发前曾向家人表示“住不惯美国”。
3 l- |2 R, o# U$ @: H
9 e+ z7 @; U3 T: e; Q" N美国帕洛阿图大学副教授朱贲靓去年的调查指出,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处异国的文化语言挑战,华裔老人极易心里苦闷与忧郁,产生自杀念头及实际自杀率较其他族裔要高。其中,每100名华裔老人就有15人始终有自杀念头。
5 l% W8 _  ~1 T
/ Q, F* W) n7 t* e) b4 q) L. Y+ b2 f在造成自杀的原因方面,华裔老人如果体弱多病以及只能操单一母语,特别容易产生孤立与轻生自杀念头。朱贲靓指出,与家庭之间的疏离逐渐成为自杀率年年升高的主因。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我们不在乎粗茶淡饭,只求能跟孩子多待一会”。但不少华人父母表示,即便这么低的要求,在美国也属奢华。
; }+ n6 m6 O6 g9 |
8 c& \8 [% w  {  E' b4 E2 O调查指出,华裔老人面对压力时往往埋在心中,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结果造成更严重的忧郁症状。由于家人的冷淡不关心,使老人失去自尊,心里总想不愿成为家人负担,于是产生一了百了念头。
! K# o: t4 f+ ~8 |$ A3 P/ U
7 W+ x9 K9 |) [( I! F 子女支招
* _0 j( X& [" Q/ N8 h
) I3 T( m8 Q, V) |2 L0 z5 g6 w对于老年移民来说,子女是他们留在美国生活的最大动力。对如何适应美国子女有何建议?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他们讲述了年轻人的方法。* P9 Y1 b6 B: ], l( ]
1 `7 l( S9 B) _6 X+ U5 m# N# e
  不会说英语6 A* |5 ~, F4 {

  n8 r* b! @- x7 b" b. o也勇于交流, X: N! p/ A& x) B* K+ J2 `, b. N/ P

& I' }" J+ a4 I% `: M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吕小姐在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生活已超过10年。她的父母生活在国内,由于不舍得离开家乡,两个老人只是偶尔到美国去探望女儿一家。
7 V9 ?. O, w% p( s5 f
/ w$ a/ p0 J" C( [7 b( f1 L6 n吕小姐介绍,家里两位老人每次探亲大概都会在美国停留半年。得益于二老乐观开朗的性格,父母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难题。7 X2 U4 _$ m- M
8 W* N/ M: ~! T) G  V0 l, k
她说:“能否融入最主要还是要看人的性格。像我父母还是较适应,因为他们性格不是特别挑剔,也比较爱社交,对美国文化有包容的态度,即使不会英语也敢和美国人交流。这样的性格对环境适应比较强。”吕小姐说,“我也就是在他们刚来不久时带着他们四处转转,给他们办个公交卡,然后两位老人手里拿个GPS的地图、一张公交卡,就自己乘车四处转了。”
: A( q* a% m- r
+ I5 n% U9 v8 \% O+ c. J  多开拓渠道- ^; q6 w$ W* b. x

2 }7 P$ Q. _" D5 K& o  认识新朋友
" _: g6 M! q# F- j* z
# }+ \, a9 g; m) ^+ D+ T0 }在美国匹茨堡工作的黄先生打算把父母接到美国居住。虽然父母根本不懂英文,但他有信心帮助父母在当地交到新朋友。/ k, m# N7 B# P% Z/ |$ @  G' `

6 D# }) n/ F( n; X9 ?就黄先生的经验,社区图书馆和华人教会是想要定居美国的中国老人两个必去的地方。黄先生介绍,在匹茨堡,基本上每个社区都有社区图书馆,提供许多免费的活动,像为外国人而设的英语角、瑜伽、画画、跳舞等,通过这些活动父母可以认识一些热情的美国老人。
) L2 N6 z- o  j; a  U
; K% a- n. X" p1 F1 z) }而华人教会则是结识在美中国人的最佳场所。“美国的华人教会分布十分广泛,乡村和城市都有,而且是开放式的,不管你信不信,都欢迎你去参加。”他说,“那里聚集了许多中国人,父母要认识新朋友不难。”
6 F# J9 Q  u+ D1 l) D2 u 8 a, o- a3 e+ X# _+ ^4 J5 s& ]5 T
除此之外,在美国的华人越来越多,子女在美国基本上都有一个华人朋友圈。黄先生认为,只要多把父母带到朋友家做客,久而久之,“几对老人在一起也可以打一圈麻将了”。
% K) P2 b, Y$ X$ b0 j7 ~4 a- s& |- } & k* y- C- v9 t3 \
“如果子女是生活在美国的大学区,那父母更加不用担心了,像匹茨堡的中国留学生就很多,聚居在一个区域,很多父母都会过来帮忙带孩子或探望,公车上都是中国人,不愁交不到朋友。”他说。
6 c# o7 q/ \# z 1 x  V3 I6 |. b: }4 A
  找“语言交换”1 o9 o! M, p. @, T. y

# O5 i9 w" x8 M/ B4 w  到大学去深造7 u4 o2 B- o0 s

, i& G& \9 |2 d4 w来自广州的陈小姐去年将父母接到美国与她团聚,打算定居美国。虽然二老对学习英语十分不上心,但陈小姐认为,要让父母可以比较独立地在美国生活,掌握基本的英语会话必不可少。
5 R/ j4 ~* i0 \. o  C
2 q/ t' u/ k9 d% K8 c" w# \: w为帮助父母学习英语,陈小姐下了不少功夫,最近她就为两个老人找到一个“语言交换”项目。陈小姐说,要找到能和父母配对的“语言伴侣”不难。华人学校是华裔在中小学阶段学汉语的途径,许多第二代移民不会讲中文却很愿学,陈小姐父母就教他们中文,他们则教英文作为交换。
( X" d: I6 ]8 i# ~+ x  T- }) _( h
, J  e* m3 J, [除了“语言交换”,美国政府的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机构也会开设一些学习英文项目。很多美国大学生会应聘去做志愿者,因此费用很低。
* c8 O) L# e8 H* d8 ` 9 Z! P5 M$ w# ^- L% K2 _& L
陈小姐还建议,如果父母上过大学,年纪也不大,那完全可以鼓励父母继续“深造”,“上学绝对是融入美国最好的方式。”她说:“朋友的母亲曾是一名大学教师,50岁时为了子女来到美国生活。当时她选择读语言学的硕士,毕业到现在一直担任一个中美交流项目的负责人,现在的事业比女儿还要成功。”4 Y" l( \7 y1 A9 E! o4 w! l
! {' m* f# e8 J! ^) t+ Q
) [; p  i" z3 P6 q# V! i# u" l
4 P: _$ H" _4 i& ^0 I$ r  }
& G, @* |- k5 y4 W  t6 F: n

2 Q  Q4 q/ T$ g/ ~
* V, }) l4 S) }1 Y8 N; ^" ?3 t2 z* L' |: ?# ^( M( f

2 X" b1 E( F+ }7 g8 H* g6 Q
. A# R! z7 P. F, J# \- a% i9 V6 v3 P
; P# O. D' g1 Q
$ T6 I) a5 z( g1 ~1 k* V( \+ a* t
, p2 G3 Q) a# ~3 J0 Q4 ^补充内容 (2014-1-26 08:34):0 H" R. ^5 O' x+ |- Y
thank 太子

鲜花鸡蛋

北上太子  在2014-1-26 05:34  送朵鲜花  并说:主题深刻 震人发聩!玛丽是理性的敏锐的现实的!赞~\\(≧▽≦)/~
鲜花(219)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忧各半,喜是:家庭团聚,其乐融融;忧是:老人家确实孤单寂寞。
鲜花(792)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6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一定要走出去,其实在加拿大到处都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地方也有很多的同胞。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6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 T' D2 O. X: j3 x. ~7 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也只不满足于吃饱穿暖,跟何况还有许都老人为生计吃喝而苦苦挣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请关注这一群曾生我养我的老人,如今他们老无所依寂寞难耐.....希望大家不要太入流,淡漠亲情只顾子女疏忽长辈,别把自己置身于"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尴尬境界,有一天你也会老,什么样我无法预料....孝顺需趁早,老人家更有资本和理由得到子女反馈回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之恩.....
鲜花(1005) 鸡蛋(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只顾子女疏忽长辈.
1 s9 p$ x6 X6 W3 r+ b; y% s/ l+ X) f有一天你也会老,希望大家孝顺老父母) u( R0 z4 H) B6 }  q
before 67岁,还有许都人为生计吃喝而苦苦挣斗
: O6 q* g' V7 R" t; p$ ?我老了, 继续选择工作, part time job
鲜花(274) 鸡蛋(1)
发表于 2014-1-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跟第二个文学城似的,那里有的这里转载了
鲜花(1005) 鸡蛋(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靠子女养老is not possible in canada.靠自己的能力生活着,赚钱buy RRSP, 不要被儿女骗得身无分文, when you will be 有老有身体残疾, or your 男人走了(女人比男人寿命长), 有钱没有恐惧.9 N( w$ X9 V0 ?2 }  d  S
anytime, I select to work, deposit the money, keep owner pocket.
鲜花(41)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难题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每个人能力有限但是真爱无限.....我想送父母一张大数额的支票不如常去看看洗洗筷子揉揉肩!
鲜花(1005) 鸡蛋(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北上太子 发表于 2014-1-27 06:34 & [4 w) k* |" v- v) ?- F
每个人能力有限但是真爱无限.....我想送父母一张大数额的支票不如常去看看洗洗筷子揉揉肩!

2 D* F) _) }9 _% n* CFeb-April, aircanada has the better price ticket, 不如去看看父母 and husband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marie 发表于 2014-1-27 08:27 ) c2 g+ Q9 u& A1 J! P9 J
Feb-April, aircanada has the better price ticket, 不如去看看父母 and husband
  ^) R( P7 x; m5 Q2 o
哎.....!早就长草涨潮,等着孩子放假双宿双飞....!
鲜花(1005) 鸡蛋(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上太子 发表于 2014-1-27 11:21
( O! @0 a  M; H, o+ Q2 c/ m哎.....!早就长草涨潮,等着孩子放假双宿双飞....!

6 c4 B' G" q% R( U
* Q/ F' A. `  l) u0 |2 ^6 w* ^) ~* H1 p0 M+ u7 c4 K( K) ]# g
me too, Feb 16 I will visit mom, she wants to see  my real status about my working, learning, health.
0 D: C3 `" _8 p) p; Ei can visit her every year, show I have a good job, I would like to buy many gifts for them, show I have
' k+ b0 H! O  L4 W, Ma goos econamic basic, see me show my good health status!
% b7 e; @8 j' D8 B" S0 qShe doesn't need my money, but she needs to know  my real status, let her happy.

鲜花鸡蛋

北上太子  在2014-1-29 05:0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奖励好孩子!
鲜花(113) 鸡蛋(1)
发表于 2014-1-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花园里这么好混,转贴的帖子都给加精华????
鲜花(1033)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尊老的传统,依然出现这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不懂感恩。更深源的,在于人性中的自私。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宝贝 发表于 2014-1-27 15:00 * C6 s. W5 Z3 r5 t. g) P
花园里这么好混,转贴的帖子都给加精华????
9 F3 X( N! F5 e
O(∩_∩)O~请看仔细是高亮旨在引起大家注意,积极参与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精华(⊙o⊙)哦!
鲜花(1005) 鸡蛋(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宝贝 发表于 2014-1-27 15:00 6 q5 J. ]; k" ]% A# w. N1 k. |
花园里这么好混,转贴的帖子都给加精华????
( c) `) X! s  [
常来花园里混混
鲜花(113) 鸡蛋(1)
发表于 2014-1-2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北上太子 发表于 2014-1-27 23:42 $ J( i; f* ?$ M! q- t2 \
O(∩_∩)O~请看仔细是高亮旨在引起大家注意,积极参与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精华(⊙ ...
8 H( a' Z( w& i) \, l) b) W
哦,这样哈。我弄混了。。。。
鲜花(113) 鸡蛋(1)
发表于 2014-1-28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marie 发表于 2014-1-28 00:11
/ u8 t3 o1 N7 p& P常来花园里混混
1 \/ k6 W* p* g# \9 h
要的要的,发现这个好地方了。。。

鲜花鸡蛋

北上太子  在2014-1-28 08:3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欢迎来混welcome....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4-1-3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很心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0 16:46 , Processed in 0.15246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