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8|回复: 0

[学书论画] 《兰亭序》的故事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5-10-2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5-10-26 20:23 编辑
4 b$ ]4 M% c- J5 B8 Q% d
9 y) i7 ]% ]; ~. W; M《兰亭序》的故事
9 c) l0 ?2 a8 Z/ L: n% m  Y. R& p# u5 e0 K& Q) _
       王羲之书法名作《兰亭序》,最著名的三件摹本,全部收藏在北京故宫。其中有两件,计划在今年与观众见面。
( S  b, C4 D; X' I7 C9 r# w& G  ?
/ z: c5 y0 l2 D9 L( K/ ]! r& }       有人要问了:既然是摹本,就表示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咯?那有什么珍贵的?
3 S$ P& {( N" @& z, T
& _; C/ H& ]3 F+ d! W! R原因有两点:
/ n! _. \" Z  e6 E
9 _3 O6 C+ o; n4 P$ z6 d' @9 B9 s一、王羲之没有真迹存世。
! c1 P' `6 x" |0 `- \: Q2 h" x7 Z# s) |
“书圣”王羲之生活在东晋,距今1700年了,一个字没留下来是可以原谅的。
! p$ [  k: |0 m0 d6 o. P
  K6 p" x+ q) F: n1 `4 ~( q: i现在能够见到的王羲之墨迹全是后人临摹的,但唐宋时期的古摹本也只有一二十件而已,极其珍贵。2010年,草书《平安帖》拍出3.08亿元天价,用“一字千金”形容都不够贴切——全帖只有4行41字,一个字价值750万元,按本周金价可以购买30公斤黄金!  ]- [% ^, [6 O. l3 j. Q/ a
6 q' l/ ?; [3 n  V7 x  s. ]( Z
王羲之《平安帖》摹本5 n; j# X$ y6 c  G
唐宋,私人收藏( a& _8 n. L6 E* P& J, W

6 W; V* v1 Q: h5 M二、存世的一二十件古摹本基本都是信函,大约一尺见方,称为尺牍。篇幅不超过一百字,内容多为家长里短,文意支离破碎,什么看到雪景就想起你啦(《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藏),什么听说姨妈去世深感悲痛啦(《姨母帖》,辽宁省博物馆藏),什么得知祖坟被刨真是悲催至极啦(《丧乱帖》,日本宫内厅藏)等等。
# d2 l# |; s% n+ D' U  h$ C# _* W3 y1 H9 B- a$ l# I. q$ }
唯一的例外是《兰亭序》。
! c+ g+ ~/ X! e9 b% y/ {+ j1 t2 T4 {  n/ H+ w& K+ J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与尺牍相比堪称巨无霸!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有人觉得,书写信件的状态比较放松,容易抒发个性,但用笔难免松懈;假如作诗作文送人,则比较专注,但容易拘谨;文稿则介于两者之间,构思文意自然不会松懈,作为草稿又不会太过拘谨,这就是文稿的魅力。《兰亭序》就是这么一份带有明显修改痕迹的文稿。
! }8 P. {) D# Y  Y/ O/ \/ w$ k) U; [- s: q* }) w9 _& b5 c% y
那么,这篇在书法史上占有神之地位的文稿究竟写了什么?& T6 w* A9 {# A# H
. h5 l: ^4 u* U' x0 _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摹本- @  q2 R: W. C
唐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 s; a* s- A( \7 }3 F  A% G
0 K" R& `' h- O' [; Y$ ^/ t
东晋时,人们已经有了在农历三月初三欢度上巳节的传统。这一天的重要活动是到河边行修禊(音细)之礼,其实就是在水边嬉戏,有洗去秽气的寓意。/ ]  k4 Z7 }& z0 A4 \& [

/ L! P7 B: r/ V- m- Y4 i5 }等洗干净了,还可以坐在小溪边玩个游戏。把酒杯放到水里,让它自由漂流,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喝酒,美其名曰曲水流觞(音商),觞就是酒杯的意思。文人雅士玩得更高级些,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得作诗,憋不出来就得喝酒。
6 U) i. ]! G, ~+ g( ]! v* y( b4 I- U7 U& I

5 `5 ?& F! a# L& O9 b& {- ^1 C2 V% O文徵明《兰亭序图》局部' f: V$ N  }8 r8 q7 \# @; \  g7 C
明代,辽宁省博物馆藏
7 n' t* X- H& G+ p/ t% V& o4 V8 V
& ]' v) _# D- I" h; I# j" c/ P/ k东晋穆帝在位时的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的上巳节,王羲之组织了一次曲水流觞活动,地点选在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兰亭。有四十多位社会名流到场,其中两位大家很熟悉: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和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2 ?2 o3 q* F9 a( m2 w' O
9 v+ V7 x1 P9 b/ W/ O; N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大书法家的王献之当天是一首诗也没憋出来啊,有没有觉得很丢面子?也难怪,毕竟他还不满十岁呢!
0 @: F2 p% r5 o: i
* s  @' a& X$ L& O! J% O! D  p这拨名流事后将当天创作的新诗编成一部诗集,请王羲之作序,这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
. v& N0 K2 @4 L/ D, F: k8 Z
7 G9 |0 w9 U4 h2 j这是明代画坛巨匠文徵明创作的另外一幅《兰亭序图》,现藏北京故宫。画中茅屋内的红衣文人大约就是王羲之吧!
/ _# m2 x- j5 f2 H) K) y/ V& z  e! B
大家应该很久没有上过语文课了,所以我特别奉上《兰亭序》全文,并附白话译文和点评,希望你能耐心读完,珍惜这一生一次细读兰亭的机会。  r3 N& O# M2 G' q- _" }# \( ~

! S% Q6 u! ^6 N, M" }5 g/ O下面这件摹本出自唐代书法家冯承素之手,现藏于北京故宫,是公认的最接近原作的兰亭摹本。标点和难认的汉字均一一标注。. o( M2 m/ k: H

. ?4 a) {, _' R$ f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我们来到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修禊。各路才子会聚一处,年少年长济济一堂。此地有山有树有林有竹,还有清澈湍急的溪水环绕左右。我们便引水流觞,安坐一旁。虽然没人给咱弹个琴唱个曲儿,但喝杯酒作首诗也是相当痛快啊。
- d4 c- @7 u8 g2 a3 |9 z( }  V# J! v$ Q! ?/ a- _
第一部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由,如小学生写作文般规矩。* d1 B2 K. g1 t% G5 I' l* d" j
6 y8 _  W+ E) ^6 A: W9 ^
今儿真是好天好风好空气。抬头看世界那么大,低头看万物那么多,真是眼界大开,极尽视听之娱乐,好爽好爽啊。& U) z/ \# N3 ~5 n* B3 z8 N4 }

, u# ^  _3 s4 j! Y( V' H  E3 H第二部分从描写环境转移到议论抒情,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该端鸡汤了。
+ t5 r1 M0 B( D! D1 C/ |" ?8 Y2 t+ A: E0 z; \' r
人与人交往,分分钟就是一辈子。要么宅在屋里,畅谈理想;要么追逐爱好,放纵生活。虽然爱好各有不同,性格有动有静,但只要接触感兴趣的事物,一时陷入自己的小天地,便会自得其乐,忘了人也是会老的。等到玩倦了,兴趣消退了,感慨便油然而生。曾经喜爱的东西,分分钟成为过去,不能不让人感慨啊。况且寿命无常,终有完结。古人说:“生死是大事啊。”怎能不叫人悲伤!
9 K6 Y" \2 V$ ?& l
6 u* a3 n1 R6 H) c( g第三部分乃全文之精华,其中心思想简直被当代文艺小清新们抄袭了无数遍还不用付版税。所谓人生苦短,快乐易逝,此种感慨,咏叹千年啊!
. O3 j1 S  f$ g) Z; ?# Y/ R( e$ }
我每每读到前人的感慨,感觉太有共鸣,难免会边读边悲伤,不知是为什么。我知道把死与生混为一谈、将长寿与短命同等看待是荒谬错误的。后人看待今人,无异于今人看待前人。悲催啊!所以我记下今天聚会的人物,录下他们的诗篇。纵然世事变迁,但古今之感慨是一样的。后人也会因这些文字而感动。
$ F- Y9 k/ s7 n) g* K3 P1 F$ Y# i* h1 r( a% ]. ~6 Z
最后这部分承接前一部分的心灵鸡汤,顺理成章地指出:为了记住当下的感动,所以将参加聚会的人物和他们的诗作都记录下来,这样后人也能闻到这碗鸡汤的浓浓香味。. i( C: }9 H9 ?) B# _! S

" S( m4 r2 q& w0 s8 ], n8 y0 x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全文/ }5 t6 k6 O5 g- `' T# O2 N
唐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0 i9 k; t* g& h: Q7 P. y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 `2 y( `! o- G- o" n* Z# N! W$ i
7 S  U& _2 {& H0 r; d# k有意思的是,随着世事变迁,人们还真忘了这拨名流的诗作,只记得王羲之写的序言了。据魏晋名流故事集《世说新语》记载,《兰亭序》在当时就口碑极佳,有人称赞此文可以媲美石崇的名作《金谷诗序》。- ?( x9 n8 c4 f2 S( N0 x
) C2 w6 {' M4 k, c
石崇是西晋人,他最有名的事迹不是写文章,而是炫富。为了跟皇帝的舅舅王恺比谁有钱,石崇家里拿蜡烛当柴禾烧,又用锦缎在街面挂了五十里,就为了好看。客人在他家上厕所,刚进去就赶紧退出来,因为里头装修太豪华,让人以为是卧室。
2 G1 p0 r- C% q# l* |) g& t- X& ~4 c
石崇在都城郊外建有一座私家园林,名为“金谷园”,漂亮得难以形容。公元296年,他召集三十位社会名流在里面游玩作诗,大美男潘安也在其中。众人事后出了本诗集,请石崇作序,这就是《金谷诗序》。, @& m0 T; M9 p- T1 p
& ^9 |. b8 s+ m
在今人看来,王羲之性情高洁,石崇鄙俗无比,两人怎可相提并论!那么王羲之本人怎么想呢?
, N4 q1 \# _$ @( n( w" V& k: I: @: b" M
按照《世说新语》的说法,王先生听说有人觉得《兰亭序》堪比《金谷诗序》、认为他的文采足以媲美石崇,便立刻“甚有欣色”——看把他美的!
' y6 y+ Q$ W- S4 E: ~( l
$ D9 m+ f5 L; v* Q( Y《兰亭序》和《金谷诗序》究竟有没有相似之处?我把后者贴在下面,有耐心的人可以慢慢看。没耐心的可以跳过去,进入今天的【小链接】。
" i: z. Z! K; m3 _1 ^8 A1 r) {/ t0 Z4 O: l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 w) F+ v4 R0 j# O8 c, C/ L( ]2 X% v; o8 d$ i4 U* a7 u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A  t) y: c; N4 }6 K9 k

; D0 \5 b" O6 E3 \  X6 B- C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L& `& P" u2 S7 f

% a1 E; x# E- ^4 \4 L4 }2 T第一件已经在武英殿《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一期)》展出了,展览至6月29日结束。第二件将在9月5日至11月4日的《石渠宝笈》展亮相。; E' F9 ]( ^* P/ X5 Z' T' r
2 P  _$ [/ e9 }% ~5 p: q# l& ~
其实北京故宫收藏的《兰亭序》古摹本有四件,只不过第四件不如另外三件有名。此外,至少在湖南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和日本也各有一件《兰亭序》摹本。
% \" h' {9 P% S& V' j
( y; k$ |& H+ Q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7ShQurxYAMhKoJY9#rd
《兰亭序》.jpg
《兰亭序》1.jpg
《兰亭序》2.jpg
《兰亭序》3.jpg
《兰亭序》4.jpg
《兰亭序》5.jpg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全文.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7 14:46 , Processed in 0.12685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