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s7 N/ ]$ V! ?
$ k; Q% I r1 O4 U. z3 V% p+ C; |
从1938年到1947年间,书琪和锡麟有了五个小孩子,四男一女,男孩子分别为德恩、德照、德吾、德舍,女孩子最小,叫德慧,生于1946年。雨泰家又添了两个男孩子,一个叫博乾,一个叫博坤。博坤排行老幺,生于1944年。书琪的三个哥哥都没有成家,当兵抗日去了,走了以后便杳无音信。书琪的父母思儿心切,身染重疾,相继过世。
. f; f4 h! O$ }) d
3 v% @+ _% e! j0 O& Y! V; o书琪不懂锡麟的公事,只知道他非常非常忙,和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但无论怎样忙,锡麟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书琪和孩子们。随着抗战的胜利及随后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的失利,书琪能感觉到锡麟兴奋中又夹杂着些许担忧。锡麟派人买了许多大缸,又购置了许多粮食,装在缸里,把大缸存放在家里硕大的地窖里。锡麟对书琪说:“不知道我能不能和你白头到老,我只想告诉你,我是多么有幸能娶你为妻,又是多么有幸拥有这五个孩子。”$ Z" k7 i) {# D" v ~! ^
: `6 \) A; O; C: ^1948年,热河省得到了解放,载物县成立了人民政府,锡麟和雨泰都被赶下了台。雨泰由于罪孽不太深重,又能写会算,被派到一个工厂做了会计。而锡麟作为反动势力的残余,被抓进了监狱。锡麟入狱后没有多久,书琪又生了一个男孩子,叫德仁。这样,锡麟家就有了六个孩子,五男,一女。5 T! n1 _. Q( H
0 B- H. G6 ?: _7 [
锡麟虽然做的是反动政府的警备司令,但人民政府经过调查,发现锡麟没有犯下什么滔天恶行,所以判的是有期徒刑。但到了1950年,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指示》。载物县人民政府响应最高指示,决定处决一批反革命,锡麟上了名单,将在1951年春天被处决。
$ a8 j: ?: p+ O! a1 g4 X+ i- t" c. |
书琪听说了这一消息是心如刀绞,看着眼前的六个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只有两岁多,书琪欲哭无泪。书琪知道锡麟最爱孩子们了,如果能让他走前见上孩子们一面,他会走得更安心一些。但监狱不允许家属和死刑犯见面,怎么办呢?
7 A( ?7 s+ u, H# c' y/ `3 u( E: v, c
; v8 `) J5 X. g死刑犯被押赴刑场前,要先游街示众,目的在于警告教育民众。书琪想,可以借此机会让锡麟看孩子们一眼。书琪是反革命家属,是不能出现在人群中观看死刑犯被游街的,孩子们则可以去。于是书琪就让十二岁的老大德恩和十岁的老二德照去,交待他们一定让爸爸看他俩一眼。其他孩子太小,和书琪一起留在家里。7 [* C' ~! u2 [6 ]6 [
: k, @, p3 r" T5 L, g" F就这样德恩和德照混在了人群中,等待死刑犯们的囚车到来。囚车终于到了,德恩踮起脚尖努力寻找爸爸,发现爸爸和其他的死刑犯一样,头是深深低垂的,根本无法看到他和弟弟。德恩急中生智,大喊道:“德照!德照!”锡麟听到二儿子的名字猛地抬起了头,一下子就望到了大儿子和小儿子可爱的面庞。但这一望只持续了一刹那,因为旁边的押送人员把锡麟的头又迅速地按了下去。
! J, R) @9 R9 g* O, j1 {9 L
, Q* x8 j0 y5 X8 i5 O" e9 {/ w( U' H德恩回家后对书琪说,爸爸应该是很安心地走了,因为他看到爸爸的头被按下时,爸爸的脸上有一丝笑容闪现。书琪强忍悲伤,夸奖德恩做得好。
# v. W, E- \1 n5 c; P8 s! I6 f. D3 O. b4 |# {& x, s
就这样,在1951年,29岁的书琪成了带着六个孩子的反革命死刑犯的寡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