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利好消息!% Y: m2 z4 u6 q
--------------------------------------------------------------------------------
# ?; P, i7 p d8 U/ s; y) l9 S6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
" `! {+ m" t& X: _' a
/ o% m. s4 Z- u# s2 P0 N 新华网消息 中国证监会20日晚间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对于大宗转让的存量股份,要到大宗交易系统去做转让。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e. L: o! \2 h, @% D6 g
! d0 e5 e7 ~4 Z 指导意见指出,本意见中的存量股份 ,是指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有限售期规定的股份,以及新老划断后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0 z% Z2 q% Z( Y2 r7 @7 ?
: {1 X: Y w& E
意见要求,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解除限售存量股份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的,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相关规则。
* _; ^) h- n8 ^( c* b, `4 G/ z
! r8 z0 ^- M9 J/ s/ n 意见强调,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本次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后导致股份出让方不再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份出让方和受让方应当遵守上市公司收购的相关规定。# c, {( t( g! h3 e( p
4 a# Q* d) \* ^5 S) C
意见要求,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则,监控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出售股份的行为,规范大宗交易系统的转让规定。- x0 I0 c4 ]4 {6 ]) F8 b! a; H
: J5 W2 b9 X7 s% {( [- x$ L4 v) i& a
意见还强调,持有或控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应当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则及时、准确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B7 x) O" k9 I8 ^# H& ~
$ v2 T6 M, z" `; q3 c$ T5 i/ N5 e7 U- I; [) J/ y
证监会规范大小非解禁( E: X& q" E8 y7 X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0日 20:32 新浪财经( _2 m x( K7 Z, g0 g7 k" e& n. E
* U6 K4 G" g. v$ y5 L) g; h; Z
新浪财经讯 20号晚间证监会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备受市场关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进行规范,规定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告前三十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该指导意见将于2008年 4月21日正式实施。 k& D7 u9 n1 y
0 h" a. L$ y5 x# c0 ~1 Z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说,《指导意见》中的“存量股份”是指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有限售期规定的股份和新老划断后上市的公司IPO前已发行的股份。限售解禁股票大宗交易的价格介于上一交易日涨跌停板之间。
8 C$ Y' Y n- ^1 z4 p8 R" _/ C7 ?
( X6 _5 Z' T, Z3 Z, i. R 新规还要求,持有或控制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应当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则及时、准确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v. o# R$ V6 o/ I7 d8 E8 u, m) D; ?1 y- w* P( U7 U* A6 K+ h7 D
从近期看,《指导意见》出台后,大宗的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将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进行,减轻了对二级市场的压力,缓解了对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价格形成机制的冲击,有利于稳定投资者对存量股份减持的心理预期。
& Z( N0 J9 O! w
' V! {. ^, V. y+ F 证监会方面表示,随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份逐步解禁,将成为可以自由转让的流通股如果集中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进行转让,由于成交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不仅效率较低,还对股票交易价格形成持续压力,扭曲价格形成机制。而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大宗股份转让一般通过大宗交易或通过证券公司进行公开发售的方式在场外进行。8 M5 U5 K. o4 x. ]% b9 ]
$ S( e3 R9 i0 A$ L# x4 i- ?+ |
对于证监会发布的大小非解禁新政,业内人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g; K. _) A/ s7 V5 ^( Q& E
: F8 z- {) P1 {0 U6 Q: U! s! M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交易政策,国际上一直有关于大宗交易的规定,中国以前也有相关规定,这次只是在数量上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他同时表示对市场的影响也不好说。
1 ^* q( Q. d: r: n T) c2 m6 i. e) |; H- K- N4 Z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此消息肯定会支撑A股市场,对股市是利好,可以看作是一个救市的举措,股市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涨。此已经是一个重大举措,短期内不会再出台像限制大小非减持等救市举措。
% ]- h1 j& l/ Q: V: |! o+ I. m9 R; k6 d e+ G3 ?" T
国泰君安金融业首席分析师伍永刚认为,证监会此时公布这个举措,是为了稳定市场,使大家恢复对市场的信心,同时恢复市场的一些功能。不过他同时指出,第一次大宗交易以后,接下来的股权转让如何去控制很关键。这决定证监会该举措的效力。
* o8 J) V1 S! ]$ l. ~4 i' R) q- L6 c9 W& O+ Y% `! X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对股市有短期效应,没长期作用。他认为这一规定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若想要抛售0.99%解禁股,就可以规避这个限制,这一规定很难真正对集中和大规模抛售起到作用。二是如果股东找人在大宗市场接,然后马上回到A股市场,就可回避这个指导意见。如果大宗市场能够成为一个单独的市场,大小非在哪里流通就是实质性利好,那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市场出现。三是这个意见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大小非问题的根本解决已经不可能了。所以这样的规定对股市来说短期是利好,中长期是大利空。& |% t# n4 t2 v0 t& {1 c2 P
* @# a9 B' @3 o3 J 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大盘下跌了47%。其中大小非解禁上市流通成为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市场最大的“空军”。于是一些市场人士呼吁完善大小非解禁规则,以保持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6 `$ v1 Y. Y- h! Q& {
- \7 }! H) H ]$ R 著名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樊纲在出席16日举行的“新浪长安论坛”时表示:当前股市最大利空是大小非解禁。更为激进的经济学家扬帆昨日称,政府应果断救市,先将印花税减半,之后暂停所有大小非减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