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77)  鸡蛋( 0)
|
美国总统布什这两天正忙着警告各国“认真”合作应对危机。按他的说法,哪个国家都别心存把危机“拒之门外”的侥幸,“没有国家能从压低别国财富中得益”。但如此“大义凛然”压不住背后越来越响的声音——美联储打开印钞机哗哗印美元的声音。
9 \" E, F, y$ Q0 r0 ~. C( x/ y$ }# b2 m, K0 s5 K% c* r
在近日的电视访谈中,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对“美联储印钞票救市”有这么段说明:尽管表面上发达国家都在吵嚷着掏钱救市得指望中印这些新兴国家兄弟,但事实上,“美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英国中央银行随时可以印钞票,直接到金融市场、信贷市场上去购买自己发行的债券、购买大公司的票据”——如此“积极救援、注入资金、不让任何一家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倒闭”似乎并不费力。8 P' U8 `- |" C2 Q- j8 M
! @8 K i6 W8 M: Y/ k
说白了,越有“印钞权”的国家越可以乱印钞票应对危机,而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手握大量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没啥发言权的国家,基本上只能以贡献者的姿态加入这场零和游戏——一场大国通过危机和救市“压低别国财富”的游戏。
( z; ]5 O7 {4 e6 ^9 _2 s, { m m! v) k; H
强烈推荐5 }( S# r6 q1 G
屠光绍:客观判断危机冷静分析中美金融差异 "双轨制"发明权应属谁
" Z- K7 `' O$ x" M, z8 P( ^" F克鲁格曼获诺奖新凯恩斯与良知胜 萧条经济学大师的回归 民营油企起诉巨头是悲情控诉 金融风暴中农民担当扩大内需重任 机器人,不是人 释放话语权就是解放农业生产力 更新“粮食观”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全球经济跟大国发行的货币,尤其是和美元绑在一起。而美国,多年来的发展一直遵循“大量发行货币、大量借债、大量消费、大量投资,带动美国经济增长外带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的逻辑,如今还要加上一句:发生危机的时候转嫁危机甚至化危机为发财的契机。
+ B2 o. P: g! v- J/ r" ~; o8 i$ n8 @5 r2 G# l e- B* m
正如许多人的忧虑:美国会通过大印美元和美元贬值把自个的巨额债务一笔勾销;而在美元跳水之前,还在人为制造美元的“回光返照”,趁全球盯着空壳华尔街的时候,拿着强势美元到各国收购实实在在的优质资产和能源,抄了全世界的底;当然,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唱全球合作的高调,要求别人、比如中国货币继续大幅升值,或者逼着无奈的债主、比如中国和日本再多借些钱给自己,把自己发行的最新国债买回去;至于我们曾经幻想的到美国抄底——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想买的资产不会卖给你,或者跟当年买洛克菲勒中心的日本钻进的圈套一样,现在让你便宜地买过去,将来逼你更便宜地卖还到他手里。5 ]" {' Q9 x2 F P( r* d4 M# P3 P
0 w2 M2 K" v: p$ d2 m, f 如今大章小报上全是救市的声音,但对中国来说,大国们印钞票救市算不得什么好消息。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最近的专栏文章中说:“今天的中国比当年的日本可怕,今天的中国比当年的日本精明”,这话我们真该反过来听:即使我们不如当年大规模买进美国公司后经济衰退的日本精明,至少也不要踏上日本15年前踏上的经济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