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10-18 21:55 编辑
; r/ s7 r& ^: v0 T# y- B4 R+ Z; }, P, {
国庆节期间,我们去游览了《山东莱芜雪野农博园》。
) Z$ M" }% V8 J: U% y4 L 这次游览,最让我惊奇的是,本来人们天天都要食用的“生姜”,竟然还有“医用"、“观赏用”那么多的种类。尤其是,观赏类的生姜,不仅是惊诧它的种类之多,更是惊艳它的花朵,竟是那么奇异的美丽。
9 ? _5 s, @; i 在《手艺农村》,不仅使我看到了上世纪中国山东农村常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用品,还的有幸欣赏到了当今农村,农民制作的精巧的手工艺品,农民绘画的各种书画。真为他们的聪慧、勤劳而折服!" \! c6 p2 j* S$ K( |
参观现代科技示范园,使我亲眼看到了“现代农业”的现状(无性繁育、无土栽培、立体种植、大棚种植等等)和不可限量的“发展前途”。 [6 E5 B3 z$ I) M! }8 ]7 i5 q
. l$ R* K$ ^. X; } 号称“山东小海南”的雪野农业博览园,坐落在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的雪野湖西岸,四面靠苍翠欲滴的山麓,三面朝碧波荡漾的湖畔,园区内花丛拥簇,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示范园科技种植区五个科技展示大棚分别种植热带植物、热带水果、生姜、蔬菜、花卉。雪野农博园把农业生产、休闲度假、康乐美食、科普教育融为一体,建造成为具有多功能、高品位、综合性的旅游度假区,还可在园区内欣赏惊险刺激的人鳄大战表演和小猪运动会,让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的都市人游都能回顾童年、回归自然、品味农夫生活。5 n. u. e) s/ H" ?4 Z! H
* O* T' B/ I2 C' @: \
雪野农博园又区分为五个分园区
4 N" J, N6 ]9 x3 H, g8 Z/ i% o3 y! n. }# s
景观区2 v& v' j7 d6 l' e
园区正门是按二十四节气设计的门楼,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五色土广场代表了广袤富饶的大中华,同时也体现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年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3 K' M1 q% e$ e3 d3 d' P
+ t/ z) s6 [( [& T% E9 H
科技种植示范区
+ `3 N4 G4 X u- N" x 五座生态科技控温大棚,总面积为34000平方米,现代化的通风、恒温和灌溉技术,展示无土栽培等农业高新技术,大棚内引进热带树木、热带水果、珍稀花卉,无公害蔬菜、植物,营造出一年四季瓜果生长、花团锦簇的美好环境。温室内培育各类花卉植物繁多,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返璞归真的楼台亭阁,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植物大观园。丰富多彩的各类蔬菜瓜果在温室内自由生长,处处流露出农家的田园风光。在科技种植区,可以了解生姜的培育、生长过程,认识一百余品种的生姜植物及根据姜的不同功效,开发研制的各种生姜产品。
9 [. z/ ]2 G) [4 ]* Z9 D6 Z
6 T |; ?: S/ I) L 雪野山庄
4 \. r2 t9 _ B9 z# U% t& @ 按皖南民居徽式风格建筑。其设计在演绎中国传统风格的同时,强调现代舒适感。示范园设有装修典雅精致大气宏伟、绿色健康的生态餐厅,中西结合的现代商务休闲西餐厅,诗情画意、动静结合的水上船舫餐厅。另外垂钓所得及种植所得还可以让厨师烹制,在游玩之余还能品尝各种美味佳肴,真正饱食“生态大餐”。
0 l* [3 Z4 Y2 B# {+ }! K2 @5 N& U' ]3 U( r1 E7 h/ k
水上乐园区
0 Q0 O9 s1 E& N1 X/ l; i; x 可自行体验水上趣桥(吊桥、爬雪山)等。2 d0 `% s0 _, h5 C. e1 V
在湖光山色中您可划着小船在湖里游玩,骑着水上自行车在水中漫步,亦可乘着快艇在水中奔腾;细软的沙滩带给你海湾的浪漫,亲水区让你尽情在水中嬉戏;水上步行球让您体验在水上漂浮与奔驰的激情。正像歌中唱到的“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另外,乘车绕环湖路赴雪野湖,可以乘坐雪野湖游船感受雪野湖的气息:平静自然,养生和谐。9 l" S: q( B, H# z8 o
f% p) J4 s5 \; q6 k 农耕体验区、特色家畜禽类养殖区
* h1 k! Q2 O! W- r3 | Q “请城里人种地,让孩子当地主”,园区内设有农耕体验区提供了一块可供认养的土地,可以进行个性化的种植体会田间劳作和收获的快乐。' Y4 w" [( x9 p1 ~" W! |/ K
在特色家畜禽类养殖区里,散养着莱芜特有的禽畜:黑猪、黑山羊、本地鸡。莱芜黑猪以瘦肉率高、肉质醇香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江北第一猪”。黑山羊肉质鲜美,口味独特。
' Z1 h3 c& _" B"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