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1|回复: 0

[狩猎] 野外打猎必学法则之--户外快速止血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户外活动,创伤是在所难免的,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外出血如果不是大动脉出血,户外爱好者得救的机会比较多,但内出血就不乐观了,因为内出血伤者在出血初期几分钟没有感觉, 当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伤者处于休克状态,加上腹部剧烈疼痛,便想呼救都做不到了。出血的危险程度还和血管性质有关,动脉出血的危险很大,骨折出血也不能轻视。$ `/ Z6 L/ M9 Y1 F; d  ~7 K! Q# l

+ y& }- u' C. L1 j4 a5 b/ K% U  一个人的血量大约占体重的8%,一个60公斤重的人,仅有4800毫升血量。一旦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就会造成休克,严重的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失血量小于总血量5%(200毫升—400毫升)时不必惊慌,人体可自动代偿;失血量大于总血量20%(约800毫升—1000毫升)时,伤者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淡漠、肢体湿冷、呼吸浅快等症状,会进入休克。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尤其是急性大失血时,伤者未经积极有效的急救,有生命危险。/ \8 ]4 e% D. ?

5 ]/ l8 H! L# u9 w! q  出血的后果如此严重,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当心,尽量避免创伤。一旦创伤不可避免,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 Q% b! a: f  D/ B0 ]8 f7 I8 |0 n  D7 s) V  |
  四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1 [: S7 H, d9 t1 J8 b4 c: |& q, |" z) y  v+ s' C
  户外运动常见的损伤按创伤类型分为皮肤擦伤、撕裂伤、刺伤、异物插入、骨折等;按照损伤的部位可分为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在意外发生的现场,控制出血是非医疗专业人员所能做的少数几种影响后期救治效果的措施之一。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紧压出血区并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专业人员赶到。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 P, k6 G4 q# F6 w( W) V
; n2 E" Y" [7 n7 k- h4 `  压: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6 M, D3 V  _7 g( d, y/ s% R: T5 A
8 V* _' e! S' }* r9 H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K5 F8 V. p- v5 Z$ w- i3 T) C5 ?
. H6 a. t3 w, n2 u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需,尽量不采用此法。: l: P8 H8 y. l! C
- I2 _5 k6 u  U3 l; H5 f# ^1 |2 j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8 Q$ c. W3 A1 ?% q' k
4 S3 j- P3 o8 q) r' w! r% O- x" `2 Q
  户外活动中的出血处理
  H% ]- \2 x/ [) k% [5 e, S
' S4 h6 D! W/ H' W, e  皮肤擦伤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即便损伤范围比较大,也不过是浅表损伤和毛细血管出血,不可能造成大量失血。伤口处理,主要是预防感染。包扎前,应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流动自来水将伤口冲洗干净,直到伤口没有异物。野外条件不许可的,可用其他清洁水源,如水壶中的白开水。在出血部位周围皮肤上用碘酒或75%酒精涂擦消毒,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霜剂。最后,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做成的敷料覆盖伤口,再用干净的布、绷带或三角巾等棉织品包扎。
) c0 p( x8 T: M) b3 l- e7 E) ^8 c( \9 Z0 F" W
  头皮出血比较严重,因为头皮的血管比较丰富,出血量自然比较多。头皮比较脏,处理时要注意彻底清创,以免感染,可先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包扎。
/ s2 j2 M+ k$ H/ B8 W! U( ~2 G2 e& B
5 t$ i' W1 K& Z  遇创口较大、出血较多的伤口或裂开需要缝合的损伤,要立即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包扎前,按上述清洗原则处理伤口,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它不仅会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还给下一步清创缝合带来困难。. H; T0 a1 D% a
  s* d# x9 {: ?. b& n
  户外活动比较严重的损伤,要算滑坠了。滑坠可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一些人会当场死亡。6 k6 {7 ]6 i+ T! }9 M8 f9 M

/ I3 y2 ]. R+ d  如果遇到四肢开放性骨折,首先应使用指压止血法先将出血控制住,然后再利用手头的棉织品加压包扎。如果遇到大动脉出血难以止血时,还要选择止血带止血。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出血量大且难以止血。在怀疑是骨盆骨折时,应立即用宽大的棉织品或三角巾紧紧捆住臀部,将骨盆切实固定起来,防止骨盆继续出血。再用另外的棉织品将双膝关节绑扎在一起,双膝关节中间用棉织品隔开。三人平托轻轻地将伤患放在硬板上,使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上软物,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并将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1 i1 c% T$ \& `8 W( t* ^: n. k" s" a
6 z0 I" `. t* G
  滑坠、跌落使头部受伤造成的七窍流血,有可能是颅底骨折的结果,此时用填塞止血,会使原本能从耳、眼、鼻、口流出的颅内出血积攒在颅内,导致脑疝。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试图填塞止血,利用体位变化让其彻底流出来。当然,颅底骨折是很严重的颅脑外伤,现场还要考虑有无颈椎骨折。一旦颈椎骨折,变换体位就容易造成截瘫。+ k/ L/ b  I2 B7 E* I
' q% I1 D& I4 k7 }) a, \
  户外活动时,往往距离正规医院较远。因此,在遇到外伤出血时,要冷静判断出血量大小。如出血量较大,估计在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过程中失血量大于800毫升,应将止血作为首要任务。
& I5 A% o5 U/ c
6 B& d! S$ ?/ |! i- i  野外如何上止血带
, q& h# i' z. F# X
! z4 n8 |8 |  w9 \4 Z& O- V  常用的止血带是橡皮带、止血带、三角巾、有弹性的棉织品如宽布条、毛巾等材料,每次户外出行前请准备若干,不要用铁丝、电线、尼龙绳、麻绳等做代用品。9 ?2 G- i! W, k5 ~% K; f' O; j

* P* i6 v, Q) c% t% h9 Z) Z  上止血带的位置要求严格。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上1/3段,禁止扎在上臂中段,避免短时间内损伤神经而导致残疾;下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上段,尽量不在小腿、前臂上止血带,因为小腿、前臂都有两根骨头组成,无法捆扎夹在两根骨头中间较深的动脉。* e0 z% h0 c% v: o- W+ o  T1 X
* r" y0 E+ Y) V2 F
  上止血带前,在肢体无骨折的情况下,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减少出血量,并严格遵守下列要求:
! l% ]+ M. m, y4 ?3 T+ V3 ^1 \& E! @6 ?  E  o/ k$ ^' f. f
  1. 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
0 A& A1 ?5 t0 g* v( I$ }  L; i: J+ t5 w) j: m/ V
  2. 上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
2 A# S: L5 N! s- z( n: Z4 T7 r) S! |- e
  3. 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
7 A' m* Y/ ?/ A: ?. v! y" b; X' @, p
7 h* a* z7 }$ c' N' W  4. 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交代给接替人员。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
7 S) H' X3 O. h- H/ S% Z% L! v, K; U1 c) J' y# \
  手部出血,压迫尺、桡动脉。& N0 ^4 B0 b1 {, O* v- t9 a

* h7 T3 l& A6 E, c. n! o2 [  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 o* a, Z3 d1 `, m3 L3 F" E" d

% e$ v! B6 I, f( F7 M6 \/ p$ S7 S  手指出血,压两侧。
8 q, M0 V% h3 N8 T, d4 y% Y/ L  s6 t3 F$ q$ l3 A4 [6 m# z( l( n
  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
* g- C3 e9 t0 U4 {' q+ M8 }
# X) c3 ~# {# D3 o0 m$ J  环行包扎,用在粗细相等处。
' D* ]7 i& ]$ w9 G$ T/ p8 y% Y! O+ u( b0 _6 X* t# {+ `, p0 W+ A
  螺旋包扎,用在粗细不等处。% V$ |" [3 B7 J/ N
$ r  M: q3 E! P+ V* m4 H5 S
  螺旋反折包扎,用在粗细不等处。
. a; B7 ^, I& M7 q3 ]
  _7 x: b) N' g2 V  “8”字包扎,用在关节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15 01:07 , Processed in 0.1141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